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鄭彪:堅持中國文化的主體地位,重做中國人
點擊:  作者:鄭彪    來源:橫渠書院  發布時間:2015-11-26 10:55:40

 

84.jpg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如果說,“道路就是黨的生命”(習近平,201315日),那么,文化就是民族的生命。特別是對擁有五千年獨特而輝煌的文明史而延續至今的中華民族而言,尤其如此。當前,中華復興的歷史腳步不僅已經邁出,而且距離中華復興的目標,從來沒有這樣接近,大約還有幾步;另一方面,這幾步中可能要經歷斷崖,必須走好。一個關鍵的問題,不僅是經濟、政治,更在文化。中華復興不僅是一個國際政治經濟體的復興,也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背景和無比巨大潛力的地緣文化的復興。

所謂“中國奇跡”并非什么奇跡,有其文化方面的內生性根源,中華文化歷史上早已經超越國界,是長期主導東方特別是東亞國家發展的世界性文化。如果說中國有什么奇跡,是在歷史,也在現代,更在將來。中華文化喪失國際領導地位,主要是近兩百年以來的事情。近代西方啟蒙運動時期,也是崇拜中華文明的時期。新中國六十幾年的發展,以中國之大、文明之悠久,發展之迅猛,不僅加入全球化,也影響全球化。中國已經看到,完全被動地追隨全球化,不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人類社會的進步事業。中國需要積極參與全球化,同時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自身的條件和能量,積極影響全球化的發展。在這方面,文化的作用不亞于經濟、政治、軍事和外交,毋寧說中國在文化方面有特殊的資源和優勢。在當代世界文明轉型的有利時機,發掘中華文化的潛力,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尤其需要堅持中華文化主體性。

在全球化中文化地位上升的今天,堅持中國文化的主體性,而不是喪失主體性,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士大夫的主流思想。從魏源的“師夷制夷”到張之洞的“中體西用”,再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乃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重新“正名”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么主義”,可以說中國都在堅守“中字訣”,也就是堅守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守住“中字訣”,在孫中山和他以前的中國人,事業都沒有成功,那是歷史條件制約,這個方向并沒有錯。到20世紀20年代,中國人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繼續念“中字訣”,終于成功了。這其中有中國文化的道統和政統的作用,當然是與時俱進了。思想上政治上是這樣,文化上也是這樣。百多年來中國人一直對中華文化特有的人類精神價值抱有堅定的信念,所以能夠發揚從孔孟、宋明儒包括王夫之、顧炎武的精神,頑強堅持,苦撐待變,終于迎來歷史轉機。這是中國文化學統的作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其中也有這種中國文化學統的作用。近三十年來,中國文化又經歷了一次西方思潮的巨大沖擊,中國文化的主體性遭到削弱。但是這期間不少學人仍然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思想,費孝通先生特別強調文化自覺,文化的自我意識,也是這個思想。海外學者也有很強烈的呼吁,也贊成中國文化主體性的提法。現在,從世界范圍看,新自由主義已經失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正在經歷徹底瓦解的最后歷史時刻,全球美國化沖擊波已經過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十三五計劃的一個主旋律,就是創新,而文化創新的關鍵,就是堅守中國文化本位的創新,其基本思想還是毛澤東提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不能為“中”所用,用了效果不好的,都要揚棄。世界的亂象叢生,進一步表明近代以來西方文明引導人類的動力已經枯竭,世界格局的演進和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國際社會對中國多有期待,一個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歷史時代,已經到來。

2015091811501255734.jpg

在當前條件下,如何正確地理解和落實中國文化主體性?

首先,中國文化主體性作為中國文化走向全球化的指導思想,是一個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思想。主體性不是“中體西用”,“中體西用”是一種板塊式結構,是一種對西方文化刺激下不得不“用”的被動式反應。主體性是一種基于對中國文化自信,對西方文化優劣利弊有科學的分析認識的“拿來主義”,拿來以后為我所用,實現中國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實現外來文化中國化,就體現了主體性。“夷狄而中國,則中國之。”所以主體性思想指導下的中國文化現代化,中西文化不是板塊關系,是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兩種文化融合。主體既表現為文化結構(參見拙著《中國軟實力》第三章,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版)。第一層面即精神文化層面,這是決定性的;也包括第二層面,即制度性文化和第三層面即成果性文化。既然去主動拿來西方文化,而又有主心骨,有選擇,有消化,為我所用,就不是被動式反應,而是主動性進取。這樣形成的文化,是一種中西融合的創新型文化,是中國文化現代化的前景。中國文化自立于21世紀世界文化之林,不是完全原裝的傳統文化,而是這種基于傳統的創新型文化。那時的中國人,不會是古代的中國人,也不完全是現在的中國人。現代中國人的文化氣質,受西方文化沖擊很大,還沒有穩定下來。所謂現代中國人,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氣質、底蘊和現代中國先進文化結構的新型中國人。新型中國人,需要正在到來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來陶冶和培育,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持續努力。那時候的教育早已經走出中國自己的路子,更加發達,十幾億中國人學貫中西,兩種文化融為一體,軟實力空前提高;加以國家政治清明,科技領先,經濟文化繁榮昌盛,國力強大,人民幸福;那時候建設和諧世界,就容易多了。

其次,堅持中國文化主體性,發掘中華文化的潛力,弘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而推動世界文明轉型,這是一項全民族的偉大事業。這件事不能光靠黨和政府,是每一個大學、機構、企業、媒體、團體等等,乃至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有機會參與的“甜蜜的事業”。學者更是責無旁貸。前面說了,干這件事,現在世界大氣候正好,中國大氣候也正好,客觀條件具備。主觀條件,每個單位、個人不等。但是,既然歷史機遇來了,就不能錯過,就用上一句老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件事本質上是與西方文明競爭,宋朝以后的中國總體上命運多舛,大運衰落,中間幾度復振而又復衰,后來終于被西方國家打敗,欺壓了一個半世紀。多虧這一個半世紀中國人沒氣餒、沒閑著,前赴后繼,流血犧牲,奮斗至今,始有“二月二,龍抬頭”之日。過去一百多年,外國人欺負中國,中國人外斗也兼內斗不止。從近代史看,滿清政府怯于外斗,勇于內斗;外斗外行,內斗外行,結果垮臺。這是總起來說,至于外斗內行的象左宗棠、馮子才、劉永福等等,也很多。說它內斗外行,是指滿清權貴目光短淺,危難時重用漢人,稍一好轉就卸磨殺驢,最后由一小撮極端腐敗愚昧昏聵的滿清權貴把持朝政,終于覆巢之下,沒有完卵,還不是內斗外行?蔣介石政府外斗比清廷有進步,也能抗戰,如臺爾莊戰役,打得慘烈但是英勇,獲得勝利。但是蔣介石丟了外蒙,又沒有抓住機會,收回琉球,中國作為二戰戰勝國啥也沒撈著,不能說外斗內行。過去說蔣內斗內行,其實他內斗小斗有術,大斗無方,也不大行,終于敗在共產黨手下。只有共產黨是外斗內行,毛澤東則更是善于斗爭,也樂于斗爭,有“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的名言。毛澤東是外斗內行,內斗內行,全是內行。20世紀中國的內斗有歷史原因,歷史也作了結論。但無論如何,代價慘重,終歸內斗沒有意思,陷于內斗也沒有出息。現在國際形勢變化,根據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國人的內斗應當停止,海峽兩岸,攜手并肩,復興中華,其樂無窮?這不是說中華復興,要報歷史上的一箭之仇。而是說,現在的世界歷史機會難得,也是國家壓力大、最困難的時候,需要全民族成員共同努力,共渡時艱,推進中華復興。中華復興,千秋大業,無論窮富貴賤,只要是中華民族的一員,都利在其中,樂在其中。特別是文化復興,需要政府推動,但干活主要還得靠民間力量,上下其手,共同努力。

再次,說到中國文化的主體性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知識分子和學者有特殊的責任。中國文化原是一個價值、氣質、性格獨具,體系結構完整,且在歷史上持續存在、發展和延續至今的唯一古老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意義等信息,正如杜維明教授所說:“必須靠中國內部的知識分子,也就是那些能夠對中國內部進行深刻反思的知識分子本身,來陳述它的希望,它的期待和它自己的理念”。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自覺顯得特別重要。從現實情況來看,確立這種文化自覺,堅持中國文化自主性,必須徹底打破長期以來流行的“西方文化中心”論的精神束縛,清除一個時期以來新自由主義的影響。特別是在哲學社會科學界,在學術上如果不能跳出這個圈子,侈談什么思想解放,理論創新,都是小打小鬧。正如佛教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是極樂了。在筆者看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首要任務,就是干這個。跳出“西方中心論”的圈子,改變跟著西方跑的路子,思想就解放了,精神和行動就自由了;有了中國文化主體性思想指導,學術道路就豁然開朗了。而且,未來中國學術發展的康莊大道和無量前途,就在這里。中國學者的學術生命就維系在國家的命運上,沒有別的命運。總之,命運就在那里,愿意走的,命運推著走;不愿意走的,命運拖著走;實在不走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人活著,錢可以掙,可以花,書也可以寫,但是真正有意義的學術生命就終結了。(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九日修改稿,北京)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