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臺灣6日被爆繪制出第一張南海地圖,加上12日馬英九預定登太平島,《聯合報》稱,“宣示主權的意味相當明顯”。
據臺灣《聯合報》6日報道,臺“內政部”官員稱,國民政府于1947年公布南海諸島位置圖,當時劃設的南海傳統U形線,即目前臺灣當局一再宣示的“十一段線”,自越南以 北向下延伸如舌狀,延至蘭嶼附近海域。如今編繪完成的南海地區地圖,承繼傳統U形線的范圍及島沙位置,經過2011年至2015年的島礁調查,以高分辨率 的衛星影像,更加準確標示南海島沙位置。報道稱,在這張南海地圖上,總計超過220個島礁基礎圖資全部建置完成,每一座島礁、暗沙的經緯位置,均標示明確 坐標,同時根據顏色區別水深。臺灣實質占領的太平島、中洲礁附近島沙都標示出來,中沙群島的黃巖島、東沙群島的東沙,與臺灣關系及鄰近地區的位置也全都記 錄。《聯合報》6日特別提到,大陸3年多前編制南海地圖,引發各方關切。
2000年政黨輪替前夕,國民黨當局即調整在南海的策略,除了守軍改由海巡駐守,取代海軍 陸戰隊外,包括東沙島也漸漸改為以生態研究取代武力駐守。陳水扁時期在太平島建了機場、碼頭,政策略作調整,并開始進行兩階段島礁調查。《聯合報》稱,馬 英九預定本月12日前往南沙太平島宣示“主權”,這張臺灣實際測繪、建置完成的東海及南海島礁地圖,“有彰顯中華民國在南海主權的意義”。國民黨“立委” 邱文彥稱,從南海小組的運作、太平島機場興建,到2006年起進行兩階段島礁調查計劃,終于“有圖有真相”,希望未來水上、水深、水底礁盤等,都能證明南 海為臺灣傳統領域。“內政部”稱,島礁是海陸兼備的重要海上疆土,具備海域劃界的重要因素,島礁坐標、經緯度清楚了,水上水文、水底礁盤厘清了,往外劃出 “領海基線”,控制經濟海域,可成為臺灣“藍色領土”。
南海島礁
《聯合報》稱,今年“南疆史料展”展出國民政府1947年公布的官方版地圖,現在臺灣 在南海諸島占領地已從150多個島沙,變為實質占領“兩島一沙”,不僅說話不能大聲,戰略上也只能以和平、生態為主要話語權,“在完成島礁調查實際測繪 后,揚棄過去引用的大陸坐標,才能讓實質撐起形式,掌握南海議題的話語權”。文章還說,由于大陸也主張擁有南海主權,此次臺灣借由地圖宣示“主權”,恐將 引起鄰近地區緊張,甚至產生兩岸意圖聯手掌控南海的猜測。
究竟有沒有可能,在南海問題甚至釣魚島問題上,兩岸產生新的利益共同點,聯手管理和控制相關區域呢?
1949年以后,兩岸當局的政策均堅持南海主權,并曾多次共同保衛主權。
軍事方面就可舉出三事例,1974年大陸在西沙進行對越自衛反擊戰時,臺灣軍方開放封鎖近30年的臺灣海峽,幫助東海艦隊軍艦開赴戰場;1988年,中越在赤瓜礁發生沖突,南海艦隊經臺方默許在太平島停留一星期并進行物資補給;1995年,中菲爆發“美濟礁事件”,臺方發表聲明聲援大陸,堅持歷史性水域主權絕不改變。
臺灣的“十一段線”海洋國界線
當前,南海問題事涉兩岸政治議題,牽動區域內各方。專家概括兩岸合作所面臨的障礙為三方面:首先,臺灣當局意愿不夠強烈。其次,民進黨明確通過臺灣“立法院”等平臺反對兩岸南海合作。最后,美國在所謂“重返亞太”戰略下加緊介入南海問題,極力反對兩岸合作。
鑒于南海合作不僅捍衛主權,還將增進兩岸情誼與政治互信。專家建議,兩岸應少說空話,齊心合力先收“外帳”;選擇若干可行的合作項目,由淺入深逐步深化兩岸南海合作;主權問題上兩岸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資源開發上可靈活溝通。
首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教授崔萍和研究生金蘇源合作的一篇論文,系統梳理兩岸自1949年以來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政策。這對師生在研討會上指出,雙方政策在內容上有諸多相似:兩岸都主張中國擁有對南海的主權,對于“共同開發”具共識,都反對南海問題國際化。
文章指出,現今兩岸關系進入和平發展時期,相似的立場和新的兩岸環境為兩岸南海合作打下基礎。
臺灣當局對大陸的示好和善意表示還有一定的顧慮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坦率指出,臺灣當局對目前與大陸就南海問題進行合作持“比較顧慮的態度”,主要因為美國、日本和東盟國家擔心兩岸聯手與之對抗;而臺灣在軍事、政治、經濟關系上相當依賴美國、日本,也希望拓展與東南亞國家的雙邊關系。
王高成近年曾發表多篇涉及南海議題的學術論文,今年6月作為臺方學者團成員赴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對話”。他指出,臺灣學界目前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來自綠營學者及部分傾向臺當局立場的藍營學者,認為兩岸不應在南海問題上合作;另一部分學者認為起碼可以在非傳統安全議題方面進行有限度合作。
王高成傾向認為,兩邊可從學術交流開始,并在人道救援、打擊海盜和恐怖主義威脅、漁業資源開采、生態維護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探討比較務實可行的合作。
事實上,今年7月舉行的第十屆海峽兩岸南海問題學術研討會發布了“共同意見”,就兩岸南海合作的思路、領域、發展方向等提出具體建議。王高成的觀察是,臺灣當局對該建議沒有積極回應,但不表示一定拒絕,“他們可能還在評估、觀察這樣一個事情”。
但作為大陸強勢的一方,我們也要理解臺方的難處
要想伸張中國的歷史主權,兩岸合作有其必要性。然而,臺灣位于強權保護區域內且威脅臺灣安全者正是大陸。在主權互不承認的情況下,僅能達到“治權互不否認”的消極效果,無法進而在治權上進行合作等事實,致使兩岸關系不僅進入深水區,而且是瓶頸區。由于雙方互信過于脆弱,任何一丁點的誤解或單方面的行動,都有可能沖擊已屬緩和的兩岸關系。臺灣在中、日因釣魚島主權紛爭而關系緊張之際,單方面與東京方面達成“漁業協定”,就曾經讓北京相當不悅。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持亞洲海事透明倡議的主任勞琥珀二十三日在國會證詞中表示,美國政府官員曾經敦促臺灣澄清或放棄其曖昧不明的南海十一段線主張,但遭到臺灣拒絕。當荷蘭海牙國際法庭七月就南海問題舉行聽審會時,臺灣的公開聲明和大陸一致,都反對國際法庭有司法管轄權。勞琥珀對臺灣地區政府提出嚴厲的批評,認為臺灣和大陸站在同一陣線。
葛萊儀:十一段線 美促臺澄清源頭
眾院國際關系委員會亞太小組二十三日就南海主權爭議召開聽證會。勞琥珀對臺灣政府提出嚴厲的批評,認為臺灣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不過也長期關切南海議題的CSIS資深研究員葛萊儀則向本報記者表示,美國政府從未要臺灣放棄十一段線主張,只是敦促臺灣政府澄清其源頭,也沒有在南海問題上向臺灣施壓。
勞琥珀在書面證詞中指出,南海主權聲索國中最復雜的政治關系是臺灣與中國。雖然臺海兩岸還有許多未解決的議題,但臺灣的十一段線和大陸的九段線事實上共享南海的主權主張。
她表示,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臺灣都有在南海占有的島礁上填土,建造機場并部署軍隊的行為,但與大陸的規模、速度和幅度相比,就微不足道,而且大陸是第一個把沉在海面下的暗礁填造成島嶼的。由于大陸的大規模造陸并軍事化,南海相關聲索國也在進行軍事再平衡。
像臺灣派遣海巡署部隊到太平島,同時向美采購派飛彈巡防艦,以及P-3C反潛機。臺灣還進行了自兩千年以來首次的軍演,由海軍與陸戰隊聯手奪回太平島,這是臺灣首次有常規部隊參加南海軍演。除了臺灣以外,其他南海主權聲索國都缺乏足夠的海軍和海巡部隊的能力,即便這些國家最近也都進行了軍事投資,但無法改變中國大陸明顯的軍事優勢。
不過,勞琥珀指出,許多南海主權聲索國參與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或亞投行計劃,龐大的經濟利益還是使這些國家想和中國維持正面關系。反對中國的主權主張,不代表這些國家就會對中國采取更嚴厲的反對政策或戰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