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13日對外公布,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官員昨天通過記者會向公眾做了說明。《意見》將國企做了商業類和公益類的區分,提出國資監管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對高管差異化薪酬、設立黨組織等做了更具體的規定,在學術界獲得很高的認同。
然而對國企的基礎性偏見長期在輿論場蔓延,一些人不看好國企的新一輪改革能在2020年前取得決定性成果,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公開宣稱“國企的存在就是問題”,指責這次改革沒有觸動既得利益,有壟斷權傻子也能賺錢。盛還鼓吹“國家退出去讓民營企業經營就完了”,說央企合并是災難,肢解更利于中央管理。
這次國企改革的宏觀經濟和社會條件要比上世紀90年代的那次大改革好很多,改革也不會導致大量國企破產、人數眾多的國企員工下崗等突出難題。但是當下國企改革的輿論環境形成較為突出的“逆境”,這為改革帶來不同于以往的風險。
上世紀90年代那一輪國企改革,困難之大今天難以想象。上千萬國企職工下崗,要是在當下,恐怕根本就推行不下去,輿論的抵制很可能會讓改革流產。但當時的改革雖然艱難、曲折,還是走下去了,在安撫下崗職工、幫助他們應對難處方面,政府和社會、包括輿論機構大體擰成了一股繩。
今天對改革的設計完全出于對社會長遠利益的理性思考,分析《意見》,看不到有將直接蒙受利益損失的群體。國企高管的薪酬已經降下來,這有利于新的改革以此為起點,設計激勵國企管理團隊積極性的具體辦法。《意見》進一步確認了混合所有制,這對于解決國企的壟斷、低效等問題都創造了新的可能性,有利于民企長期呼吁的“平等經營環境”的形成。
然而輿論場對國企的不友好似已固化,一些巴不得國企早些死亡的聲音經常耀武揚威,唬住了不少其他聲音,制造了它們代表民意的印象。這些聲音在民眾中制造了困惑和茫然,在各地國企管理機構中則引發了焦慮和不自信。國企改革要改得準確,基本不出問題,這恐怕是不少改革者都有的現實壓力。
國企這些年出了腐敗,損害了自身形象,但民間并不存在對國企普遍的“怨恨”,逢國企必罵是互聯網上與現實社會對應性極小的奇怪現象。讓國企通通把空間讓給民企,讓中國若干個大家族主導全國的經濟命脈,這不是中國人的愿望。出門坐張家開的地鐵,去李家的連鎖加油站加趙家的汽油,晚上開燈用王家發的電,中國人恐怕尚沒做好這樣的思想準備,這更非我們哭著喊著要實現的。
《意見》提出到2020年國企向國家上繳收益將達30%,這個比例說提高就可以提高,反映了國企的確“歸人民所有”。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讓私企提高幾個百分點的稅率,將會有多難。
國企的所有問題都動得了,國企高管的薪酬說降就能降,還有什么別的利益調整不了?民眾恢復對國企的信任,堅決支持國企改革,包容這一過程的某些具體困難,這是本輪改革能夠推進下去,不斷根據實際追求最佳效果的重要保障。
國企是中國社會公平的根,是這個國家進行政治經濟綜合調整的砝碼。很多人擔心國有資產流失,這是對的。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最根本途徑是通過改革壯大國企,國企的孱弱和瀕臨倒閉是非國有力量明里暗里侵蝕國有資產的好機會。
應當承認,國企面臨不好的輿論環境,以往它們自身應對輿論的老舊作風起了壞作用。國企改革必須獲得公眾的支持,包括表層輿論的支持,國企和相關管理機構需在這方面行動起來,人們更期待現實的說服力。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來源:環球時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