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本身是有價值的,也是值得尊敬的。沒有人天生就有信仰,或輕易地確立起堅定的信仰。人們需要信仰是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安定與堅強,現實生活中這種需求是迫切的, 尤其在社會轉型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信仰顯得更加重要。
訪談實錄
信仰本身是有價值的,也是值得尊敬的。沒有人天生就有信仰,或輕易地確立起堅定的信仰。人們需要信仰是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安定與堅強,現實生活中這種需求是迫切的, 尤其在社會轉型期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信仰顯得更加重要。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確立正確的信仰的難度越來越大。到底什么是信仰?我們應該信仰什么?如何解決信仰中存在的問題?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本刊編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劉建軍教授。
記者:信仰、信念、理想、理想信念等概念比較容易混淆請您談談如何準確的把握它們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劉建軍:以上幾個概念大家經常同時使用,但它們在我們主流語境中的出場有一個順序: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信仰。起初,大家主要用“理想”一詞,通行的是“理想教育”這樣的概念。在改革開放以前,以及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基本上都是這樣稱呼的。但“理想”一詞的內涵比較單一,它與信念、信仰有關,但又不能包含信念和信仰。盡管人們有時也把“理想”或“理想教育”加以泛化,用作大概念,把信念甚至信仰也包含在內,但大家漸漸覺得這樣不妥。“理想”一詞畢竟難以完全涵蓋我們所說的理想信念的相關現象。于是,“信念”一詞獨立出現了,而且作為一個正面的概念日益流行。在這方面, 鄧小平起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他在講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時,就把 “理想”與“信念”并提,并強調了“信念”的重要性,說“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再后來,由于“理想”和“信念”經常并提,
于是二者逐步融合而形成一個新概念“理想信念”。由于這種融合, 概念擴大了,可以從完整意義上指稱我們現在所談論的事情。這一點在黨和國家的文獻中也得到了體現。本來事情可以到此為止,但“信仰”概念接著又流行起來。“信仰”概念的出場有一定的必然性。有同志認為,這個詞最好不要用,只用“理想信念”就夠了。因為“信仰” 一詞具有某種宗教上的起源,容易使人想到宗教信仰上去。這樣的擔心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社會上的概念使用有其自發形成的過程和內在的邏輯。當學者們還在猶豫不決時,“信仰”一詞已經在社會上流行起來。這是社會的需要,是社會需要在用詞用語上的反映。“信仰”概念的出場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或必要性:首先,這是一個歷史極為悠久的概念,也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概念,不僅與人類的文明發展有密切關系,而且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中都有使用。我們并沒有特別的理由一律不使用這樣的概念。而且,概念的出現和使用往往不是有意設計的結果,人為地限制一個詞的使用也難以完全做得到。其次,我們需要一個涵蓋不同類型信仰的上位概念。盡管我們可以用“理想信念”指稱完整的信仰體系,但主流語境還要用它來指稱科學理性的信仰或馬克思主義信仰,而并不把它來指稱宗教信仰。“信仰”
一詞本來也主要是指稱宗教信仰的,但是近現代以來我們也在宗教信仰之外的范圍中使用這個概念。于是“信仰”在廣義上泛指所有的信仰,而并不專指宗教信仰。再次,“信仰”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性的社會話題。不論是學術的還是非學術的討論,都在這個領域中發生。我們固然在許多情況下用“理想信念”來稱呼科學信仰,但我們在許多情況下也不能拒絕用“信仰”來稱呼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奉。否則,我們就是自己退出信仰的討論,放棄話語權。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信仰——這四個概念出場的順序說明,后面的概念對前面的概念有補充作用。但是,這種補充作用并非簡單的“替代”,并不等于前面的概念就過時或作廢。事實上,它們各有其獨特的含義和個性,可以共同而互補性地在社會文化中使用。即使是同一個作者,在不同的語境中探討問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所使用的概念。雖然我們并不是總能說清這幾個概念之間的細微差別,但具體到特定的語境,我們總能憑直覺或語感而找到最貼切的用詞。比如我自己,寫的一些同類的文章中,在這幾個概念的使用上也并不統一,但我覺得只有這樣才是最恰切的。那么,能不能簡單地做些規定,以便人們來把握這幾個概念呢?“信念”與“信仰”的關系,簡單地說就是前者層次低而范圍廣,后者層次高而范圍小。在一些比較普通或具體的事情上,我們就用“信念”,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看法、工作中的想法等,可以稱之為“信念”。而在人生大本大原的問題上,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核心問題上,才能用“信仰” 一詞。在“理想信念”與“信仰”的關系上,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 可以把它們看作大體相當,因為它們都是對同一類現象的完整表述。另一方面,它們又有語境和色彩上的區別。“理想信念”更多地用來稱謂理性的科學的信奉,而不大用在對宗教的信奉上;而“信仰”可以用在宗教上,也可以用在科學信念上。至于我們在討論對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的信奉時,是用“理想信念”還是“信仰”,可根據語境來決定,以讓讀者更易于把握為原則。
記者:信仰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信仰。請您談談你如何理解信仰與人生的關系,或者信仰的重要意義?
劉建軍:信仰對人生確實非常重要,現在大家對此形成了共識。這種重要性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就是“信仰能夠使人生具有意義感”。信仰對人生的意義或價值,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信仰是人生的精神寄托。人的心靈和精神需要有一個歸依, 需要一個安身立命之所。信仰就可以起到這種作用,給心靈一個根本的寄托。當人的思想感情以及時間精力都集中在一個目的或事情上時,他心里就踏實了,他的努力就有了意義。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 信仰就是執著,執著就是投入,投入就是寄托,寄托就是意義。信仰是人在不確定的世界上追尋價值確定性的一種努力,它給人以主觀上的確定性。
第二,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這種寄托之所以是牢固可靠的, 是因為它對人的精神大廈起著支柱的作用,支撐著人的精神世界。這種支柱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出來。有信仰的人眼神明亮堅定,精神飽滿,仿佛有使不完的勁;而沒有信仰的人,則精神萎靡,心神游移,難以始終如一。在人生磨難曲折時期,在面臨重大考驗甚至要過生命關的時候,信仰的精神支柱作用就更明顯突出。若沒有這種強大的精神支撐,人很難堅持到最后。
第三,信仰是人生的精神動力。信仰給人以推動的力量,因為它使人樹立起理想目標并對其充滿渴望,使人具有了使命感。在人的精神世界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但如果不能把它集中起來并煥發出來, 就有等于無。但是,怎樣才能把人類精神世界的力量最大地發揮出來呢?到目前為上,除了讓人樹立起“信仰”之外,還沒有第二種更好的辦法。
第四,信仰是人生的精神向導。信仰不僅給人以前行的渴望和力量,而且給人指明前行的方向。信仰是一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它不僅告訴你什么是對的,而且告訴你什么是應該做的,為人確定價值目標,指出追求的方向。沒有方向的人生是痛苦的,時間長了會失去意義感。當然,信仰指出的是大方向,提供的是大的事業平臺,至于每個人自己的人生追求,比如職業成才等方面的努力,則還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條件去具體確定。
記者:改革30多年來,中國人的信仰世界經理了一系列變化,請您談談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您如何看待中國人的信仰狀況?當前中國人在信仰方面又遇到什么問題?
劉建軍:積極的變化有四個方面。
第一,在改革開放起步時期,我們黨既糾正了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和晚年錯誤,又維護了毛澤東的形象和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既解放了思想,又保留了信仰,巧妙地解決了一個高難度的信仰課題。
第二,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和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重新認識,糾正了人們認識上的空想和錯誤的因素,尤其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而把中國人民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建立在更為科學,更為現實的基礎上。
第三,改革開放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顯示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潛力和活力,從而堅定了人們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信心,堅定了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
第四,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生空前挫折的非常時期,在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發生世界范圍大震蕩的緊要關頭,中國堅持了社會主義道路,維護了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成為世界上一面光輝的社會主義旗幟。
消極變化或存在的問題也有四個方面。
第一, 面對改革開放的復雜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一些觀點遇到了挑戰,需要重新研究。特別是由于理論與實際的某些脫節,一些黨員和群眾中比較普遍地存在著關于理想信念上的困惑。有的人對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淡化了,有的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出現了動搖和危機,有的已經發生了信仰的轉向。
第二,由于物質利益和物質生活日益突出,由于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影響,以及精神生活中娛樂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政治興趣和政治信念趨向淡化,對于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問題也有暫時擱置的傾向。
第三,由于部分黨員干部經不住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經受不住執政的考驗,腐敗現象在較大面積上出現和蔓延, 嚴重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威信,影響甚至動搖了部分群眾對黨的信賴,從而使一些人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有失去現實載體和凝聚核心的危險。
第四,由于改革開放進程中社會現實生活的一些方面呈現復雜化和無序狀態,由于社會生活中的陰暗面和一些丑惡現象的存在,由于對急劇的社會調整和激烈的社會競爭難以適應,對于一些改革措施缺少承受能力,所以當前社會上有一些改革措施缺少承受能力,所以當前社會上有一些人對現實感到失望,轉而向神靈尋求庇護,使神秘主義和有神論思潮在社會日益蔓延。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人們的心靈世界也經歷了巨大震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信仰層面而言,可以說是社會中出現了信仰危機的現象,繼而人們品嘗了沒有信仰的苦果,日益表現出對信仰的渴望,信仰逐漸呈現多元化的樣態,而如何進行信仰選擇和如何處理不同信仰間的關系,將成為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個體需要信仰,社會也需要信仰。信仰危機的初期,人們可能覺得一種沒有信仰重負的放松,但是時間長了,就會感受到無信仰的痛苦。一種是因為內心無信仰而產生的精神空虛和無意義的苦惱。另一種則是由于缺少信仰的內在約束而導致的一些人的傷天害理的惡行,給他人和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一定范圍內存在的道德滑坡現象,就與一些人缺乏信仰有關,既缺乏信仰的指引,又缺乏信仰的約束。于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個人來說,沒有信仰不行;對社會來說, 個別人沒有信仰可以,多數人沒有信仰不行;對沒有信仰的人來說, 短時間可以,長此以往不行。于是,對信仰的渴望和呼喚,越來越清晰有力。
那么,應該信仰什么呢?中國人應該以什么來作為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所呢?這正是當下十分迫切的問題,也是人們爭論十分尖銳的問題。有人主張,中國人應該恢復傳統的儒家信仰,信仰我們的祖先及其思想;有的主張加以改造,信仰“天、地、國、親、師”;有人主張基督教救中國,主張“中華歸主”;有的主張回歸佛教,并說佛教已經實現了中國化;等等。當然,還有我們黨和國家的主流思想,那就是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仰。
總之,不論就當今世界來說,還是就中國社會來說,信仰的態勢會呈現多元多樣的情況。這是人類文明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也是社會生活豐富性的體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要正視這種信仰多樣化的存在,致力于信仰間和諧關系的建設。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我們一方面要以博大寬廣的胸懷來看待人民群眾的信仰問題, 另一方面要以歷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擔負起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定和振興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大責任。
記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宗教信仰趨之若鶩,認為宗教信仰能夠幫助自己尋求心靈上的鑒定和安全,您認為應當如何分析和看待這種想象,以及如何處理宗教信仰和迷信的關系?
劉建軍:信仰的選擇不只是理論問題,人們以實際行動在進行著信仰的選擇。事實上,社會生活中人們的信仰已經很多樣化了。其中, 一些人到宗教中去尋找安身立命之所。那么,怎么看待這種現象?從國家憲法和黨的政策上講,這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問題。但是,從理論上看,宗教世界觀是神話世界觀,從本質上講是不科學的。宗教以超自然的神靈的存在為前提。從唯物主義觀點看,世界觀是客觀存在并按自己的規律變化發展的,沒有什么神靈鬼怪。如果說神是真實,那么它是心理的真實,并不是物理的真實;如果說神是“存在”的,那么它是價值的存在,而不是事實的存在。
當然,對人生來說,正確與否、科學與否,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重要或唯一重要的事情。一些不具有科學價值的文化品,也有它一定甚至重要的價值。應該說,宗教就屬于這種情況。宗教是一種久遠的歷史文化現象,包含有豐富的信仰資源。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有一個與社會相適應的過程。這種適應可能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但這卻是它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宗教與社會相適應的過程中,其信仰的資源會經歷一個歷史淘洗的過程,使宗教信仰自身的形態得到精純和完善。一些具有悠久歷史并經歷了歷史淘洗的合法宗教,可以并正在為人們提供信仰的資源。
在當代,在社會生存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一些人信奉宗教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撫慰作用。他們把自己的苦惱和苦悶投訴給神靈,寄放給神靈,那么他們內心就擺脫了心理的重壓,起到一種類似治療的作用。如此等等。盡管神靈存在只是虛幻,但如果有人通過信仰而感覺到它的存在,并因而得到心理上感情上的安慰或鼓舞,得到了價值觀道德觀上正向的指導,那么,只要有益于他的生活和幸福,有益于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就只能對他表示祝福,而不應說三道四。
記者:很多大學生都愿意主動追求信仰,但很困惑,您認為什么樣的信陽菜是正確的,才值得去信奉?在很多人看來,共產主義信仰似乎沒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信仰更能“抓得到,摸得著”,那么,為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劉建軍:我認為,馬克思主義或共產主義是當代大學生在信仰上的一種明智選擇。這種信仰是新類型的信仰,它不是出世的信仰,而是入世的信仰。它是理性的,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信仰,而不是以非理性、超科學為本質的信仰。這樣的信仰盡管有其本質上的優點,但它在現實中又往往有其不利或不便之處。它因為不像出世信仰那樣“超脫”,因而更容易受到現實變化的影響和沖擊。但我們不能因此逃避現實、回避矛盾,把信仰建立在想象的世界里。而應該在現實世界中,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呵護和堅守自己的信仰。
同時,我們要加強自己的信仰建設,不斷完善自己的信仰體系。我們首先要弄清馬克思主義(科學共產主義)是不是一種信仰。有同志認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是信仰。我們不能講什么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我本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當然不錯,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就不能成人們的信仰。信仰有不同類型,科學的信仰也是信仰,而且是更好的信仰。如果否認這一點,就等于我們在當前的信仰競爭中主動退出競爭。我們一方面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建設,加強理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建設,特別是結合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來進行黨的信仰建設。我們要揭示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的本質和規律,探索科學信仰建設的規律性。要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體系的建構,包括信仰經典的編纂、基本信條的梳理、 信仰方式的探索以及信仰教育的創新等。我們有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代表著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又有著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只要我們加倍努力,就會在增強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影響力方面取得成效。
劉建軍,男,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國家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長江學者。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