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星期日
本報訊(記者 倫兵)“天上閃爍的星星多,不如我們草原的羊兒多。”這首廣為流傳的少兒歌曲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上映的美術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題歌。前晚和昨晚在國家大劇院,這首歌曲的旋律再次響起。這是由趙明擔任總導演、三寶作曲、內蒙古藝術學院演出的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旋律。當年內蒙古小姐妹龍梅和玉榮為了保護集體的羊群,不畏艱險戰勝暴風雪的英雄事跡曾經廣為流傳,也感動了一代人,而今內蒙古藝術學院再次將這一真實的故事搬上舞臺,希望當今的年輕人在新的時代傳承小姐妹的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行。龍梅和玉榮前晚觀看了舞劇,更讓現場觀眾感動。
民族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大幕一拉開,觀眾眼前看到的并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而是當今父輩們送自己的孩子走在上學路上。主創們用當今孩子們進課堂上第一課到放學這個過程,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放在課堂中,展現當今青少年傳承小姐妹的精神。
總導演趙明介紹,“通過從進課堂到放學中間講述小姐妹的故事的方式來結構,有里有外,戲中有戲,穿越時空。時代和環境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我們要尋找那份初心,尋找那份精神。這種精神曾經激勵了幾代人,但是我們怎樣把這種精神一代代傳下去,這是我們舞劇所思考的核心。由于時代的不同,人們追求價值觀的方式就有所不同,形成的差別是我們舞劇戲劇沖突的一種體現,這是我在創作中找到的法寶。”
記者在《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演出中看到,當代父母和爺爺奶奶送孩子上學時的舞蹈顯得特別卡通,而劇中展現的草原牧區中龍梅和玉榮與父母的互動則是原來美術片中沒有的情節。整部舞劇亮點頗多,用演員演繹的羊群形象生動,而劇中的馬舞更是以馬鞍和馬頭琴等文化符號打造出獨特的馬舞場面。
總導演趙明說:“劇中所有學生的動作都是卡通風格的,這種風格源于當今社會的審美和青少年審美的追求,又結合了這個故事來源于美術片的特點。這些方面水到渠成地融入在一起,形成了這種最為貼切和準確的卡通風格。另外,蒙古族是一個馬背民族,我在塑造馬舞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馬鞍,找到了這一特殊的文化符號就找到了馬舞的特殊表現形式。我們用馬鞍的架子、馬頭琴和樂樂車等眾多內蒙古民族的符號附著在馬鞍上,進行馬的演繹,就會很新穎很有特點。而對羊的刻畫,由于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是面對的題材又是羊,所以我要用人扮演羊,讓舞劇更真實,讓羊與小姐妹之間有一種親如姐妹、親如兄弟的感情,成為一種人性的溝通。同時,一定要強化小姐妹父母的角色,才能解釋小姐妹的幼小、純真和天真。母親的形象和父親的形象都是內蒙古民族的形象,代表民族的精神。”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