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家庭教會”也被稱為“聚會點”、“聚會所”、“聚會堂”等,原指教徒在家中舉行、有少數親鄰參加、以查經禱告為主要內容的聚會活動。由于基督教創(chuàng)立之初首先是以“家庭教會”的形式面世,因此,早期“家庭教會”被看作是基督教一種傳統(tǒng)、普遍的教會形態(tài),屬于正常的宗教活動之一。近年來,基督教“家庭教會”呈快速發(fā)展之勢,這些組織的政治態(tài)度、神學觀點和活動方式各不相同,裹脅了大量信徒,有的與境外宗教組織甚至敵對組織相勾結,有的逐漸演化為邪教組織,成為影響安全穩(wěn)定的重要隱患。
一、國內“家庭教會”的淵源和發(fā)展
1807年初,基督教由英國人馬禮遜正式傳入廣東,在此后的100多年里,隨著英、美、荷等國傳教士的不斷涌入和推進,基督教迅速向內地發(fā)展。到20世紀20 年代,為擺脫海外傳教士和傳教機構的種種影響,各種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立、自養(yǎng)聚會點和教會紛紛建立,形成了中國“家庭教會”的雛形。這一時期“家庭教會”的發(fā)展動機是促進中國教會本土化、獨立化,與現(xiàn)在的“家庭教會”有很大的區(qū)別。當前“家庭教會”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產生和發(fā)展的,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是初步形成階段(1950年至1966年)。建國后,隨著政府統(tǒng)戰(zhàn)政策的實施,吳耀宗等愛國教會領袖發(fā)起推動教會自治、自養(yǎng)、自傳的“三自”愛國運動,1954年正式成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將各地的教會全面納入組織系統(tǒng)內,各宗派失去團體功能和自主性。但少數教派拒絕加入而轉入地下,“家庭教會”正式出現(xiàn)。1955年10月,我國政府正式宣告凡“三自”以外的基督教活動為非法活動。
二是封閉發(fā)展階段(1966年至1979年)。文革期間,政府采取限制宗教發(fā)展的政策,“三自”組織不再活動,“家庭教會”雖然面上受到限制,但利用有形“三自”教堂關閉之機,采取秘密聚會、行走傳教等方式拉攏信徒,形成了“家庭教會”復興的無形暗流。
三是復蘇發(fā)展階段(1979年至199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政府采取了恢復教會的溫和路線,并設立了全國性教務機構“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與“三自”分工合作。“三自”也首次認可“家庭教會”在“愛國愛教”前提下的合法性。在此背景下,長期秘密發(fā)展的“家庭教會”得以半公開地迅猛發(fā)展,信徒成倍增加,出現(xiàn)了接受海外教會捐贈、資助的現(xiàn)象,甚至滋生出“呼喊派”等邪教組織。
四是公開發(fā)展階段(1998年至今)。隨著我國宗教管理政策趨于寬松和人性化,“家庭教會”在本階段的發(fā)展基本處于公開化,暴露出的問題也日趨復雜。從對“三自”的立場來看,支持派、中間派、反對派和邪教組織并生,有的建立了“家庭教會”網站,有的密謀整合“家庭教會”對抗“三自”,出現(xiàn)了 “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聯(lián)合會”(2008年被民政部依法取締)等全國性非法組織。
二、當前“家庭教會”的形式區(qū)分
從“家庭教會”發(fā)展的歷程可以看出,“家庭教會”并非一個完整的教會組織,而是受各種原因驅動,私自舉行宗教聚會的各教派統(tǒng)稱。從其教義立場和組織形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一是輔助型“家庭教會”。其實際為“三自”名下的家庭聚會,信徒認可、奉行“三自”立場,但受教堂數量、時間、地區(qū)、身體狀況等因素限制,在家中或小型聚會場所組織的方式簡易、便利信徒的聚會。這種聚會雖然形式上與國家宗教政策不符,但由于教義立場與“三自”一致,一般被政府默認為是輔助“三自”的正常宗教活動形式。目前,此類家庭聚會遍布城鄉(xiāng),以農村居多。
二是中間型“家庭教會”。其對“三自”態(tài)度含糊,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堅持所謂“純正信仰”。此類教會雖然沒有正式登記,身份上屬于非法,但創(chuàng)建初期在管理上大多與宗教政策相符,不允許跨地區(qū)傳教,不允許境外人員加入,不允許宣傳末世論等等,因此也贏得了一定的發(fā)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此類教會頻繁跨地區(qū)傳教,并與境外宗教組織聯(lián)系,對外以區(qū)別“三自”的純正“家庭教會”自居,對內則自稱是連接“三自”和“家庭教會”的橋梁。
三是對抗型“家庭教會”。此類型教會直接站在反“三自”、甚至反政府的立場上,大多是在海外宗教勢力或敵對勢力的扶植下發(fā)展起來的,帶有較強的政治目的和現(xiàn)實危害,被境外敵對勢力稱為“可能成長為推動中國民主進程的一種強大的民間力量”。此類教會一直尋求組織整合、對抗“三自”管理,被取締的“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聯(lián)合會”就是典型。
四是異端型“家庭教會”。此類教會以“家庭教會”之名,行歪理邪說之實。由于“家庭教會”的隱蔽發(fā)展,其宗教活動比較封閉,管理比較混亂,監(jiān)督嚴重缺失,一些信仰歪曲的偏激教派趁機發(fā)展組織,有的自身形成邪教組織,有的被境外邪教利用派生出新的邪教團體,形成了組織混亂、異端橫行的局面。如李常壽1962年美國于創(chuàng)立“呼喊派”,20世紀70年代傳入我國,后以“家庭教會”形式立足發(fā)展,后在骨干趙維山策動下,派生出了“全能神”邪教組織。
三、“家庭教會”的非法活動和現(xiàn)實危害
雖然“家庭教會”從其教義立場上大致可以區(qū)分為4種類型,但現(xiàn)實中的“家庭教會”界線并不明朗,各類型相互交織、滲透甚至演變,十分混亂。也正因為如此,“家庭教會”作為一個龐大復雜的群體,不僅自身的違法活動對我社會穩(wěn)定構成了沖擊,而且成為境內外各種顛覆、滲透勢力爭相利用的力量。
一方面,一些“家庭教會”自身非法活動成為侵蝕基層政權、危害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重要隱患。“家庭教會”活動的突出特點是跨地區(qū)傳教,通過散發(fā)宣傳資料、派遣自封傳道人宣教布道、培植代理人等方式,建立新的聚會點,甚至非法違建教堂,恢復被我取締的教會活動,擴大“家庭教會”的覆蓋面。1997年,國內“家庭教會領袖”會議報告中指出“中國現(xiàn)有2700多個縣市、30多萬個鄉(xiāng)村,家庭教會要推行‘空白村策略’,在2010年前使每個農村都有教會”。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家庭教會”骨干,在境外教會的支持和資助下,相繼串聯(lián)成立了“中國基督教家庭教會聯(lián)合會”等全國性組織或地方性組織,不斷拓寬傳教區(qū)域,拉攏信徒,有的還打著“維護社會治安穩(wěn)定、解決下崗職工困難、補充社會福利保障體系”等幌子,扮演基層黨政組織的角色,企圖弱化侵蝕我基層政權,與我爭奪民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庭教會”缺乏正常的宗教管理,信徒綜合素質總體不高,為邪教組織活動提供了土壤。目前冒用宗教名義的14種邪教中,在國內滋生的“靈靈教”、“全范圍教會”、“三班仆人派”、“被立王”、“門徒會”、“主神教”均是以“家庭教會”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在境外建立的“統(tǒng)一教”、“靈恩布道團”、“呼喊派”、“天父的兒女”、“世界以利亞福音宣教總會”也以“家庭教會”的形式在國內活動,并在國內演繹出“全能神”、“中華大陸行政執(zhí)事站”等變種。這些邪教組織大肆宣傳歪理邪說,積極從事非法活動,蒙騙控制大量群眾,嚴重毒害社會風氣,危害部分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治安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教會”已成為境外滲透顛覆勢力對我進行“西化”、“分化”的重要工具。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有數百個境外基督教組織對我進行各種滲透,“家庭教會”是其滲透的重要目標和活動據點。一些境外基督教組織極力謀劃在中國實施“松土工程”和“金字塔工程”,宣稱要實現(xiàn)“中國文化基督化、中國社會福音化、中國教會國度化”,企圖恢復舊有的隸屬關系和在宗教上的特權,瓦解我“獨立自主自辦教會”方針,重新控制我國宗教。一些敵對分子將目標瞄準在國內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家庭教會”,借宗教活動宣揚“民運”思想理念,企圖實現(xiàn)“借尸還魂”,將“民運”戰(zhàn)場推向國內。近年來,遠志明等人先后制作批量含有“民運”思想的傳教光盤,通過各種渠道向國內“家庭教會”散發(fā),在互聯(lián)網上廣泛傳播,極力宣傳“民運”理念。與此同時,以美西方一直把宗教作為遏制和顛覆社會主義政權的重要手段,他們認為基督教可以改變中國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進而改變中國人民的價值觀。美國前國務卿貝克也認為:“人權和宗教問題將促使共產主義勢力在中國的崩潰。”他們把宗教勢力視為一支對我實施“和平演變”的重要力量,不僅頻繁派遣宗教組織對我滲透,而且在國際上高調吹捧中國大陸“家庭教會”,為“家庭教會”在中國發(fā)展推波助瀾。美國總統(tǒng)多次公開接見中國“家庭教會”骨干成員,為其打氣撐腰。美國政府還支持國內赴美人員在紐約成立了“中國宗教迫害真相調查委員會”、“對華援助協(xié)會”,有組織、有計劃地搜集我所謂“迫害宗教”的證據,為國內“家庭教會”發(fā)展提供財物、法律、輿論支持。
由于社會轉型期管理相對滯后,以及基督教特有的組織松散、活動形式靈活等特點,基督教方面非法組織活躍、非法活動突出的情況將會長期存在。新形勢下加強對“家庭教會”正確分類、準確定性,依法嚴厲打擊異端型、對抗型‘’家庭教會”,教育引導好輔助型、中間型家庭教會,切實防止此類有組織活動被境內外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人員插手利用,是當前中國宗教管理部門面臨的一個迫切課題。
(來源:紫網在線)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