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特朗普亞洲行很拉風。他一聲令下,三大航空母艦群齊聚東亞,牛皮哄哄,場面很大,搞得西太平洋激起陣陣浪花。
A.三大航母戰斗群示威失效!
三大航母戰斗群齊聚東亞,特朗普直奔主題:示威!但是,接下來大家看到的是:示威失效!
顯示同盟力量?
就是讓大家記住美國強大軍事力量在亞洲的存在。不過,當時說好的美國、韓國和日本三國聯合演習,以顯示“強大的聯盟力量”,但韓國怕中國生氣,最后一刻退出不干了。三國演習變成美國和韓國、美國和日本的兩場演習,看似內容增多了,但效果大打折扣。這至少說明內部不夠團結,美國也沒有讓韓國和日本走到一起的實力和能力。都有點小心思哈。
嚇唬朝鮮別給亞洲行添亂?
特朗普亞洲行,一些電視臺全程直播。如果正在和安倍打高爾夫球時,頭上飛過一枚導彈,也是很沒面子的事。畢竟收過保護費,答應保護日本安全的。還好,金正恩憋了兩個多月硬是沒有“放炮仗”。當然,這并不是金正恩害怕了,相反,他是看透了特朗普這是逗著玩。因為,韓國總統文在寅已經可著勁連續喊話:誰要是對朝鮮動武,他就跟誰拼命!中國和俄羅斯也是堅決反對美國動武的。再說,特朗普現在缺少動武的銀子,找銀子真難。金正恩很自信,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悶著頭兒搞他的大炮仗。
宣布“印太戰略”警告中國?
印太戰略,是特朗普推出的“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戰略構想”。特朗普以商人的邏輯思維想建立新的投資貿易合作關系,并建立基于經濟、政治、安全的一體化戰略,以達到重新掌控亞太主動權、構建中東-南亞-東亞防御圈目的。可以說TPP是此戰略的經濟支持,但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覺得TPP協議無利可圖就將它PASS掉了。印度是他拉籠的重要對象,但印度也很實際,身邊的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又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而且正呈上升趨勢,他會完全撒腿跟著特朗普跑嗎?不大可能。還有小日本,搞了個縮小版的TPP,留下活口兒,盼著特朗普早點下臺,然后再拉美國入伙。其實,印度、日本、澳大利亞都中國的貿易大國,都離不開中國。中國很自信,前方就是中國夢。中國保持戰略定,堅定走自己的路。“印太戰略”遏制不了中國。
給南海周邊國家壯膽?
美國一直想攪混南海。什么自由航行啊,主持公正啊,一個勁兒忽悠南海周邊國家與中國鬧事兒。前幾年,菲律賓、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多次跳出來生事。但是,近期他們又和中國調整關系,南海趨于平靜。這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特別是美國的重要盟友菲律賓,總統換成杜特爾特后,他用祿語曾大罵奧巴馬“你個婊子養的”,強調菲律賓“不再是殖民地”。 特朗普很想改變并拉籠杜特爾特。但在11月12日的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期間,杜特爾特發言稱,“我們應該與他們(指中國)做朋友,有一些‘頭腦發熱'的人,他們想讓我們與中國或世界其它國家在許多問題上發生沖突。”“頭腦發熱的人”是誰呀?在場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假裝沒聽見。杜特爾特真怕美國聽不明白,他又補充強調:“如果不觸及南海問題,將會更好。南海沖突毫無益處。”菲律賓總統發言人哈里·羅克11月16日證實:杜特爾特11日向中國承諾,菲律賓將“按照雙方達成的共識,通過雙邊渠道,妥善處理好海上問題”。 俄媒稱,這暗示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都無法煽動南海沖突,被視為杜特爾特“力挺中國”的再度表態。
B.又!又!驅逐艦又撞船!
三大航母戰斗群東亞行無人喝彩,也沒有引起意想中的示威效果,這讓特朗普很沒面子。
特朗普很心疼銀子。三大航母戰斗群是要一大堆真金白花銀來養的,在西太平洋激起的每一朵美麗的浪花,可都是用銀子打造的。難堪就難堪唄,這反正不是第一次難堪。回頭在推特發個文解釋下,就OK了。
特朗普想讓三大航母戰斗群盡快結束任務,返回母港。
然而,打臉的事又發生了。
美軍在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配備的“本福爾德”號驅逐艦11月18日在相模灣訓練時,與一艘日本拖船相撞,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這艘“本福爾德”號驅逐艦,可是美軍近年在橫須賀基地配備的最新型宙斯盾驅逐艦啊!而且,美國官方此前對外特別強調“本福爾德”號的防護性能的提升。
防護性能提升了嗎?地球村9號懷疑以前看到的是假裝新聞。
這次真的又出洋相了,并且出事的還是那個大家熟悉的第七艦隊!第七艦隊專門發了一份聲明:一艘失去動力的拖船撞向正在訓練中的“本福爾德”號驅逐艦,驅逐艦受損,動力系統仍可運作,但須進行全面定損。拖船則由其他船只拖往橫須賀港。
這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在今年發生的第5起撞船事故,前4次共造成17名海軍官兵死亡,兩艘軍艦嚴重受損,回廠修理,損失數億美元。
今年8月21日清晨,美海軍“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與一艘商船相撞,導致水兵10人失蹤,5人受傷。
6月17日,美海軍“菲茨杰拉德”號驅逐艦在日本海域與菲律賓籍貨輪發生碰撞,造成7名水兵死亡。
5月9日,美韓在韓國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時,美海軍“夏普倫湖”號巡洋艦在演習期間撞上了一艘韓國漁船。
1月23日,美海軍“安提坦”號巡洋艦在日本橫須賀近海觸礁并導致漏油。
曾經,在一系列的撞船事件后,美國海軍8月底解除了第七艦隊總司令奧庫安的職務,并提拔其副手、海軍少將菲利普·索耶接任第七艦隊司令一職,索耶上任后解除了數名指揮官的職務。
事故,一而再,再而三。一次算偶然,但多次就構成現象。雖然美國也解除了相關負責人的職務,可是”悲劇”還是一再重演,這樣看來,這還真不是換個指揮官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
C.美國海軍背不動特朗普的“印太戰略”
對這次“本福爾德”號驅逐艦撞船事件,俄羅斯專家分析認為,美軍驅逐艦兩側防護裝置設計有致命缺陷,既抵擋不住魚雷攻擊,也扛不住貨船撞擊,可能僅適合參加演習或者對付對手極其羸弱的“輕歌劇式戰爭”。
當然,專家只是從技術層面分析,這不是撞船事件的充分理由。
美軍很清醒。他們在總結前幾次撞船事故時指出,都是人為操作失當,事故本可以避免。
可是,這次本可以避免的“悲劇”還是重演了。這背后的深層原因究竟是什么?
今年夏天,兩艘第七艦隊的導彈驅逐艦遭遇撞船事故的地點,離咱們中國都挺近的,其中一次撞船事故更發生在咱們南海的家門口,于是一些美國媒體竟煞有介事地宣稱這兩起事件“一定是中國人入侵了我們的戰艦的系統,才導致事故發生!”
美軍的調查很認真,他們認為這兩起嚴重的撞船事件,都不是中國軍隊在搗蛋,而純粹是船上的士兵和指揮人員自己作出來的。
當然,在咱們中國看來,這都是他們自找的。你美國大兵不來西太平洋瞎得瑟,哪會有這樣的撞擊事件呢?
其實,特朗普上任之初就表示不惜重金也要建設一支強大的美軍,還特別承諾要建立一支擁有350艘艦船的海軍。因為他想“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就需要美國海軍來配合扛起“印太戰略”的重擔。
地球村9號認為,五次事故發生的本質是人禍,但這些人禍卻并不僅僅只是戰艦上的士兵和指揮官導致的,根源在于美國為了維護其地區的霸權,不斷在給第七艦隊增加工作壓力,讓他們不僅要承擔著在臺灣、南海等地遏制中國的工作,還要讓他們去應對朝鮮的問題。結果,這種高強度的部署直接導致士兵的訓練工作脫節,也令身心非常疲憊的大兵們,必須超負荷地去執行任務。
問題頻出,凸顯出高傲的美國海軍的確出現了深層次問題,這與其不斷爆發性丑聞算是契合了。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美國銀子缺口大,一方面是前總統奧巴馬嚴控的軍費預算,另一方面又是現總統特朗普不斷彰顯海外軍事力量的野心。在奧巴馬執政七年間,美國國防預算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從4.5%降至不足3%。
在這樣一個尷尬的階段里,美國軍隊只能是啞巴吃黃連。
美國的實力扛不起特朗普的野心!
稍微歇一歇吧,71歲的特朗普老大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