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仔細看照片,這不是什么藝術品展示,而是大約10萬輛被棄共享單車堆積的貨場,地點在福建廈門市西洲路。
努力被塑造成中國名片的共享單車,如今在某些地方墮為“現代藝術秀”、“行為藝術秀”這是不爭的事實。
廈門某區苦不堪言,每天要處理掉1000輛。苦不堪言的,僅僅是廈門某區嗎?
見不少人在討論這些被棄的共享單車究竟應該由誰來處理,也見不少人在那里抱怨市民的公共道德水準不高,所以造成了這些堆積如山的單車垃圾,似乎與投資者無關,似乎創新者可以不用考慮城市的具體情況,就像某些男人心血來潮,廚房里做了一頓飯,不用管刷碗一樣,一個漂亮的開頭之后,接下來麻煩不斷的現象是必須經歷的陣痛嗎?
如果共享單車僅僅造成城市垃圾倒也罷了,更有資金鏈斷裂,撒丫子走人的境況發生,之前交了一筆錢的人無處索回那才叫苦不堪言呢。
共享單車最初公司的創辦者也有自己的苦,“我們根本就沒賺著錢。我們是在做公益,是你們的催促推動之下被迫做大……”
還沒看清事情發展過程,便叫好,便推動,便給予支持,便起而效之,便拿出來炫耀,某些人沒有壞的動機,他們為新事物鼓與呼,他們看到了這種公司的急速成長性,他們也想給市民提供方便……
不錯!共享單車之類的事情,的確是前人沒有經驗,今人沒有經驗,但前人笨經驗并非對于今天不管用。譬如說,取得經驗再面上推廣,比如說解剖麻雀……譬如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
共享單車的創新,共享經濟的發展需要頭腦冷靜的接生婆,城市建設管理其它方面,道理也如此。
2017年12月16日在環球時報2018年會論壇上,我談了一個觀點,面對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少些“翻大餅”一樣的隨意作為,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折騰,向毛主席學習政治智慧和工作方法,或是一個重要的取向,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上升到理論層面哲學層面進行思考,或許是一個重要的取向……
文章寫到這里打住,丟到網上去幾個小時,發酵出將近300萬的閱讀量,很多人針對上面這幾行文字發表評論,最為典型的是一位“忘年交”與我私語:
司馬,要注意你的傾向問題,注意在批評一些社會現象的時候,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共享經濟應持支持的態度,不能盲目反對,不能輕易地譏諷,工作中出現枝葉的錯誤,與事物發展的本質和方向必須區分開來!……
忽然間,我打了一個激靈,啊?有那么嚴重的問題嗎?
遂通過微信語音向老人家請教。
“老人家”大概說了幾個意思。
第一,共享的本質是“獨樂樂何如眾樂樂”,有深厚的文化淵源。經濟學、法律意義上的共享,指使用權知情權,應否包括產權,現在還有爭議,姑且在非產權意義上使用共享概念。
第二,馮夢龍、羅貫中關于共享,在《東周列國志》和《三國演義》中都有詳細的描寫,有故事,有情節,你找來看看,民間社會共享例子比比皆是。凡是有生命力的東,必能在社會中在歷史上找到依據。
第三,互聯網時代的共享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誕生于硬盤分區使用屬性設置,多個用戶同時使用同一個文件或數據,這為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提供了思路。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前所未有地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你批評的那些問題都存在又怎么樣,共享經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
第四,你有沒有想過“共產”和“共享”之間的關系?“共產”旨在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實現人類自我解放,“共享”旨在不改變所有制形式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利用社會資源,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者雖不可同日而語,但具有某種相似性,統一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享經濟的發展,似比共產主義理念更具有現實針對性。從“共享”走向“共產”,是否為一條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否為現實經濟制度與未來理想的社會制度的一種必要過渡?
……
我承認我的腦子笨。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讓我再想一會兒。
2017年12月17日,寫于北京南鑼鼓巷8號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