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沖擊美國后,數千萬人失去了工作,無力支付房租。聯邦和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同期限“延緩驅逐令”的政策。然而,這一政策于年底大限將至,無力支付房租的民眾或將面臨被強制驅逐的境遇。
何以為家?美媒:千萬人將面對“驅逐潮”
“我被驅逐了,我無家可歸。”這條僅發出半天就獲得2.2萬關注及3500多條轉發的推特寫道,“12月1日,四千萬人將被驅逐,失去住所的他們面臨生命危險。”寫下這篇推文的是一名國會議員,而她所說的“驅逐”,正成為美國媒體及社交平臺上的熱詞被頻頻提及。
彭博社11月底的報道引用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一項調查顯示,大約580萬成年人表示,他們在未來兩個月可能面臨被驅逐或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情況。這在1780萬未付房租或抵押貸款的家庭中,占了三分之一。
此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曾在全國范圍內暫停驅逐行動,旨在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這一“暫緩驅逐令”定于12月31日結束。彭博社指出,“暫緩驅逐令”的中止還為時尚早,因為仍有數百萬人將在年底失去他們的失業救濟金。
在阿肯色州、佛羅里達州和內華達州,大約有一半的家庭沒有按時支付房租或抵押貸款,他們在明年1月前被驅逐的可能性很大。這意味著超過75萬個家庭將被驅逐。在紐約、休斯敦和亞特蘭大,驅逐的威脅更為緊迫。
△圖示為每10萬人中被驅逐的人數。紅色為最高預估數字,藍色為最低預估數字。
不僅僅是租房者可能面臨被驅逐風險,貸款購房者也面臨著未來房產被清債拍賣的風險。危機期間,大部分銀行都提供了貸款緩還期。但是,與租金類似,緩還不代表可以不還,而且,緩還期到了之后,貸款者需要連本帶利地還款。對于很多貸款者來說,并不是不愿意還貸,而是無力償還。
弱勢群體很受傷 資本家坐等“撈金”
本次危機使美國向來飽受詬病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并體現在原本就顯著分化的住房問題上。
美國普查局的調查顯示,現在約有四分之一的有孩租房家庭存在拖欠租金的情況,其中,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處境更為困難。另據加州大學的調查,在疫情中,非洲裔和拉丁裔交不起房租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兩倍。
△拖欠租金人群分類占比。其中白人占比不到10%,非洲裔占比超過20%。
當地時間12月2日,《紐約時報》發表評論《3000萬美國人與驅逐浪潮之間》指出,超過一半的租房者用掉他們薪水的30%來付房租,而超過一半的低收入者在3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間收入降低。盡管各州發放救濟金,但仍供不應求。
“我懷孕7個月的媽媽和我的弟弟將被驅逐,我們真的很需要幫助。”這是一網友在美國某社交平臺上發出的求助帖。
△圖片截自社交平臺
一些人在溫飽線上掙扎,另一些人則如“禿鷲”般等待撈金的時機。
“禿鷲資本家”(利用和公司達成的投資交易的條款來搶占該公司的所有權或公司最有價值的部分的投資者)等待時機以大幅折扣搶購房產、收購銀行,私募股權在新冠疫情期間比任何時候都充滿了“火藥味”。
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Steven Mnuchin)就通過收購破產的印地麥克銀行(IndyMac Bank)賺了個盆滿缽滿。印地麥克銀行主要業務是對房貸抵押貸款進行證券化。2008年7月,因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危機暴發,銀行陷入危機,數百名民眾在南加州印地麥克銀行門外要求提款。
當年年底,姆努欽用15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印地麥克銀行,包括該銀行所有分支機構、儲蓄及資產。2013年,改名為“第一西部”(OneWest)的這家銀行錄得3億美元利潤,幾乎與印地麥克銀行在2006年的利潤持平。而2008年上半年,印地麥克銀行的虧損額是7.67億美元。
這段歷史被稱為是姆努欽“從掠奪性貸款的受害者身上獲利的過去”。
時間回到2020年的當下,資本家依然凌駕于“受害者”之上“吸金”。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的調查,截至今年9月,美國4800萬有抵押貸款的房主中,有9%拖欠了房貸。當大多數美國人無力承擔抵押貸款時,預計會出現低迷的銷售情況,這將使房屋庫存處于待價而沽的境地。
由于抵押貸款利率處于歷史低位,一些在疫情中未受明顯沖擊的中高端人群紛紛出手置業。今年9月,美國二手房的銷售達到14年來最高水平。10月,美國房屋建造商信心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禿鷲’們在等待一個大機會,”《紐約時報》說,“特朗普政府在疫情期間災難一般的管理一定會提供這個機會。”
“驅逐令”下的惡性循環
美國媒體將“延緩驅逐令”的到期形容是一場“風暴”,而卷入這場“風暴”的遠不止租房者。
根據11月29日CNN引用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的預估數字,在疫情期間,“兩房”為保護租房者和借款人損失了數十億。(“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由美國國會立法設立的政府支助機構,目的在于為住房抵押貸款市場提供穩定而連續的支持,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可獲得性。)
FHFA給出了詳細的預估數字:由于貸款延期、貸款違約等,損失為40億美元,止贖延期損失為10億美元,服務商補償和其他延期費用為10億美元。
“兩房”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處于政府管控之中,當時房市崩盤導致兩家公司損失慘重,需要納稅人的救助。它們不直接提供貸款,而是從原始貸款機構購買抵押貸款,并將其重新打包給投資者,是房產市場資金流動的重要一環。
△圖示:“兩房”通過傳導機制,把資金在銀行、投資者、普通購房者之間流轉,賺取利差。
在周三的紐約股市交易中,房利美下跌7.4%至2.52美元,而房地美下跌8.3%至2.37美元。這兩家公司均出現了自3月份以來的最大跌幅。
環環相扣的市場,任何主體陷入危機都會造成“多米諾骨牌”般的風險,甚至是難以預估的災難。
一系列的影響已初見端倪。據CNN報道,為了彌補虧損,12月1日起,“兩房”將對再融資抵押貸款收取一項名為“不利市場費用”(adverse market fee)的新增款項,要求他們一次性支付貸款總額的0.5%作為額外費用。報道稱,預計放款人將把這筆費用轉嫁出去,房主可能會感受到這筆費用。
據分析,低收入者將把更多的資金用于付租金、還房貸,將使流動資金減少、消費乏力,從而影響經濟活力,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延緩驅逐令”難治根本
為了避免低收入者被掃地出門,3月底,美國國會通過了“延緩驅逐令”。據統計,為期4個月的“延緩驅逐令”期間,約有1200萬人保住了住所。8月,“延緩驅逐令”再次延期至12月。顯然,這一舉措只是“緩兵之計”。
“雖然暫緩驅逐令仍然有效,”《紐約時報》評論稱,“但是國會還有一個選擇:制訂一個租金回收計劃并恢復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否則,大規模驅逐、搬遷、喪失抵押品贖回權、企業并購、社會分化等情況將愈演愈烈。”
明尼蘇達州民主黨眾議員伊爾漢·奧馬爾(Ilhan Omar)提出了一個方案,取消租金和抵押貸款并為房東和放貸人提供補償。
△在街頭手持“取消租金”牌子的美國人。(圖片來自社交媒體)
加州社會創新價格中心(U.S.C.Price Center for Social Innovation)主任加里·佩恩特提出了一個更溫和的建議,希望政府為租戶提供為期10年的低息貸款,以便他們能夠支付欠租。理想情況下,人們獲得補貼并與房東協商還款。“人人都有所失去。租客需要付些利息,房東只能收回部分租金。但長遠來看,只要有計劃,一切就都是可談的。”
目前,相關方案均未獲得支持。
年底來臨,美國多項經濟救濟措施即將到期,“紓困斷崖”將導致大批失業者領不到救濟金,生活再遭重創。寒冬將至,新冠肺炎確診及死亡人數仍在攀升、低收入者被迫搬離住所、經濟陷入衰退,但新一輪的紓困措施仍然是個問號。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新聞客戶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