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臺灣地區新任領導人蔡英文的就職演說,不僅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而且處處向“臺獨”這個方向著墨,演說中沒有絲毫與大陸統一的傾向,與其說是就職演說,還不如說一篇獨立的動員書,只是不敢明說“獨立”二字罷了,在可以預見的蔡的任期內,臺灣無疑將被蔡帶到離大陸越來越遠的境地,在馬英九八年任期內打造的穩定的兩岸關系,恐怕也會逐漸變得緊張,中華民族大一統的進程,也可能因為民進黨的上臺而無限期延遲。
不論是官方,還是每一個有著民族意識和國家情懷的普通中國人,都對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失望,甚至義憤填膺,但這也在情理之中,民進黨將臺灣獨立作為其黨章第一條,再加上蔡英文上臺前與美日等所謂“友邦”一些列的親密互動,足以說明對蔡英文是不能抱有什么希望的,對蔡已經不能再“聽其言、觀其行”了,毛主席說過,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蔡英文的極具“獨立”色彩的就職演說以及民進黨再次執掌臺灣,讓然所有人都清醒過來,這些死硬的臺獨分子,是沒有任何歷史自覺的。
大陸為什么一直強調九二共識?這里潛臺詞非常多,一是對臺灣當局施加壓力,表明大陸對臺灣的一貫態度。二是承認九二共識的臺灣執政黨,雖然兩岸處于分裂狀態,但是仍然可以在多方面進行合作與交流,是維系兩岸關系的一個基礎。最大的一個潛臺詞就是正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還沒到,大陸目前忍讓是給臺灣當局機會,他們的選擇,將決定臺灣的未來。
但也應當看到,即使承認九二共識,與臺灣當局選擇最后的統一,還是相隔十萬八千里的,馬英九上臺的八年,提出“不統、不武、不獨”的政策,其實質就是維持現狀,現狀是什么,就是分裂,中國現在還沒有對臺灣行使主權。即使再出一個馬英九這樣的領導人,臺灣還是會保持現狀,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民眾的統一意識會越來越薄弱。這樣就引出一個問題,和平統一還有多大的希望?我們到底是寄希望于臺灣的政黨還是寄希望于臺灣的民眾?
對于臺灣的政黨,民進黨沒戲,國民黨已經日薄西山,即使國民黨重新領導臺灣,讓其改掉“中華民國”的國號,不做雞頭而做鳳尾,恐怕要有極高的歷史自覺才行。馬英九說,現在不統一是時機沒到,這句話有多重含義,馬英九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無疑是復雜的,一是國民黨即使希望統一,但是條件不允許,國民黨代表不了整個臺灣,另外還有臺獨勢力的阻撓,最重要的就是美國的干預,美國對臺灣的掌控已經深入到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各個方面,臺灣不像是中國的一個省,更像是美國的一個州;二是國民黨仍然想在意識形態上反攻大陸,國民黨在軍事上反攻大陸早已經不可能了,然而仍然幻想大陸在意識形態上發生變化,比如顏色革命,這樣國民黨就有了卷土重來的機會,妄想到大陸競選總統。基于這兩點考慮,寄希望于臺灣政黨促進和平統一的希望是渺茫的。
對于臺灣民眾,不能說完全寄予希望,也不能說不報有希望。臺灣民眾的選擇,有利于統一的一面,也有不利于統一的一面。就在蔡英文就職前夕,臺灣上千民眾游行呼吁蔡承認“九二”共識,但是臺獨的民進黨,也是臺灣民眾選上去的,臺灣民眾中不論是急切想統一、或者是急切想獨立、抑或支持維持現狀的大多數中間派,他們考慮的重點不是統一或者獨立,而是自己的利益,安全利益、生存利益和經濟利益等等,這是“小國寡民”的典型心態,臺灣民眾的利益訴求就是有利于統一的因素,而國家統一意識的逐漸淡化,或者說只有“民國”意識,而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識,則是統一的不利因素。臺灣民眾中更為關鍵的是臺商,臺商是鐵定支持“九二共識”的,因為這是大陸政策向臺傾斜的前提,他們是反對獨立的,但不一定支持統一,因為害怕統一之后大陸將紅利收回。所以大部分臺灣的民眾的選擇,是寄希望能出現一個有能力的領導人,以維持現狀的方式,搞好臺灣的經濟民生,但是因此而成為的狀態就是和平分裂。
有鑒于此,我們不能任由臺灣自由地發展下去,繼續維持一種事實分裂的狀態。臺灣畢竟是中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統一臺灣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期望和堅定決心。無論臺灣自己發生什么變化,統一臺灣都不是什么難事,但臺灣問題成為不是國際問題的國際問題,美國就是臺獨之首,從新中國成立后美國直接干涉到今天的如孔不入,美國的觸角已經在臺灣根深蒂固,導致臺灣問題實質成為中美之間的博弈。按照新中國的戰略籌劃,先解放臺灣再進行經濟建設,后來由于美國介入而擱淺,現在中國正處于復興崛起的關鍵時刻,臺灣問題更是崛起過程中必須躍過去的硬坎。
時間與空間的變化決定了臺灣問題遠不僅僅是兩岸關系的問題,而已經與世界格局的變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緊連在一起。臺灣就是最能撬動東亞太乃至世界格局的支點。 美國以及現有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們是不允許中國撬動這個支點的。美國重返亞太以前,只有臺灣問題阻礙中國,然而美國實現亞洲再平衡戰略以后,中國周邊整個就熱了起來,從東海到南海,從釣魚島到黃巖島,都成為中國嚴重關切的地方,這些直接涉及主權爭議的地區,也組成了圍堵中國的多條戰線。
中國要崛起是一定要打破這種被封鎖和被圍堵的局面的,中國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突圍以及何時突圍的問題。中國崛起,也是全球化條件下的中國崛起,畢竟中國現在還在搭便車,搭美國的便車,搭國際貿易體系的便車,中國的崛起也和整個世界密切相關,所以這也是中國不輕言武力的原因,中國在處理糾紛過程中與俄羅斯的強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俄羅斯沒搭便車,美國不讓俄搭便車,俄羅斯也不屑于搭便車,俄羅斯干脆破罐子破摔。但是中國不一樣,目前中國仍然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仍然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仍然要以發展中國家自居,雖然中國的GDP世界第二,制造業產值世界第一,但是中國制造業總體處于世界中下水平,地區發展很不平衡,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還遠沒有完成,今后,中國還要很長時間利用這個便車來壯大自己,哪一天中國可以輕松自如的上下車了,就到了考慮破局的時機。
中國的崛起也不自覺地與守成大國產生結構性矛盾,中國曾反復強調過沒有挑戰美國的意圖,但是美國的精英們不傻,臺灣如果和大陸統一絕對是對美國的重大挑戰。美國人說,中國正在和美國爭奪地區領導權,其實這是中國發展和利益拓展造成的客觀事實,但在霸權主義根深蒂固的美國人看來,中國的發展就是一種威脅和挑戰。
統一臺灣,不僅是主權利益,更有巨大的安全利益和發展利益。大國崛起需要大戰略,一帶一路就是大戰略,然而中國仍然只是一個大陸型的國家,雖然從地形上來看中國是陸海兼備,但是中國的出海口都被別人卡著脖子,對中國是極為不利的,中國沒有路可走,只能突圍了,南海、臺海、東海,美國的圍堵是無處不在,釣魚島、黃巖島、臺灣島,美國是寸土必爭,既然自己的領土主權被對手如此重視,我們有什么理由不重視自己的領土主權呢,主權就是一切,是美國人提醒了我們,美國拿中國的主權做文章,中國就更要重視自己的主權。
美國既然造成了應對中國的“三海聯動”布局,中國就要破美國的局,其中尤是臺海最為關鍵。近年來,有原軍方高級將領王洪光先后發表《臺灣問題不會久拖不決,必要時使用武力》、《中國如何在戰爭中統一臺灣》等文章,傳遞出一個明顯的信號,臺灣問題就這么拖下去不是辦法,為了解決臺灣問題,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不是一句空話。
然而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更不僅僅要考慮兩岸軍事事力的強弱,關鍵要考慮美國甚至日本的的介入,美國的空海一體戰是為中國量身打造的,日本也表示積極在空海一體戰之中扮演角色。美日不一定介入臺海戰爭,但很有可能介入,他們也在計算是否劃得來,臺海戰爭很有很能擴大為美日跟中國的一場局部戰爭,目的就是重塑東亞格局,破壞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從而達到扼殺中國崛起的目的。我們不排除美國和日本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劃算,美國就有可能行動,對于日本就是賭博,跟著美國一起賭,在美國介入的條件下,日本極有可能瘋狂下注,日本損人利己的事沒少干,這是基于歷史判斷的結果。蔡英文當選,日本興奮不已,蔡的就職典禮,“友邦”日本派出了人數最多的代表團,臺灣獨立的大幕拉開了,日本的機會來了。安倍上臺以來釋放出種種危險信號,絲毫不掩飾日本當東亞霸主的圖謀,中國的崛起被遏制了,日本就有可能恢夢寐以求的大東亞共榮圈,達到其主導東亞的目的。
未來臺海戰爭中的真正對手,不是退守臺灣的偽“中華民國”軍隊,自新中國成立至今,解放軍就一直具備解放臺灣的實力,最近幾年來,臺灣與大陸的軍事實力差距逐漸拉大,大陸統一臺灣的底氣越來越足,但是統一臺灣的核心還是要考慮美國日本軍事介入的問題。這不是害怕,凡事要從最壞的打算入手,這是底線思維,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防止臺獨成為既定事實,防止美日介入,中國必須保持戰略威懾,這一點要像俄羅斯學習,要讓對手知道我有這個實力,要讓對手知道我有使用戰略威懾的決心;為了在未來的臺海戰爭中占據主動,必須做好與美日碰撞的準備,中國在的實力在向上走,美國以及其軍事盟友也在發展,這場較量現在也難說清勝負,但是臺灣畢竟在中國的家門口,這就是中國的優勢,而且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躍升,這種優勢就更加明顯,不說“八千里外攔截戰爭”,至少第一島鏈附近,美國是不敢像二十年前派幾個航母戰斗群大搖大擺的進進出出的,而且美軍在東亞賴以生存的數個軍事基地,二十年前是很安全的,現在美軍也沒有底氣保證安全。可以說,時間在我們這一邊,在中國實力還不強大的時候,美國的介入是毫不猶豫的,現在中國慢慢壯大了,就要謀求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形勢,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全力出擊,一錘定乾坤!
(來源:作者來稿,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