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特色: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 六個力量: 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 1、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2、成為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3、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4、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 5、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6、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
在公道君(ID:bjrbplb)看來,領會這次會議的精神,根本上是要明白,國企為什么要堅持黨的領導與加強黨的建設,這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
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回歸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認清國有企業的屬性。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生產資料公有制的重要實現形式,是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堅強基礎,是國家引導、推動、調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
更進一步說,國有企業的產權屬性和黨組織的根本屬性內在地統一于“人民”。在國有企業發展和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全民利益的重要內容。
認清了國企的身世與使命,我們也就應當明白:國有企業還要不要?國有企業不僅要,而且一定要辦好。國有企業要不要加強黨的建設?國有企業不僅要黨的建設,而且一定要把黨的建設搞好。
在中國,離開了黨的領導,就不叫國有企業。國企負責人都是先接到黨內職務的任命,然后才接到其他任命,履行公司董事會那一套手續。國企負責人固然要管人事、資金和項目,但也須臾不能忘記,自己是黨員、是黨的干部,首先要履行管黨治黨的職責,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鮮明地抓起來。
有人說,自提出“廠長經理負責制”以后,黨組織在國企內部的領導地位“一落千丈”。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在國企發展過程中更多強調企業屬性,這讓一些企業和人員產生了錯覺,是不是國企要弱化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不是與現代企業制度“格格不入”?
從實際情況看,國企中不同程度存在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西方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創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確實值得借鑒,但這不能成為無視甚至拋棄我們自身獨特優勢的理由。回望國有企業發展史,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走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之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框架內,黨組織與公司治理結構依法履行職權,具有目標上的同一性和功能上的互補性。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聯系在一起的。市場經濟體制是中性的,它本身不能體現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靠黨的領導來推進。國有企業黨組織承擔著堅持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重大政治責任。發揮好這一制度優勢,我們完全可能形成超越西方的更先進的管理模式,從而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造相比西方現代國家更高的生產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少國企高管落馬,從側面反映出國企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嚴,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貫徹。痛定思痛,各地專門探索推動國企黨建工作,不斷增強管黨意識。據統計,浙江、重慶等12個省區市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北京、山東、福建等14個省區市出臺指導性文件,河南、四川、貴州、新疆等省區專門召開工作推進會,有的省黨政主要領導10多次進行專題調研。
由此帶來的兩大最明顯的改觀是:提出并重申了國企黨組織在國企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將國企黨建工作納入國有企業章程。國有企業設立黨組織,有貫穿于決策層、管理層和員工三個層面的黨員隊伍,勢必能夠把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與企業發展的具體目標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把關定向、動員組織、服務群眾、促進和諧、提升企業軟實力等方面的優勢,凝聚廣大職工的力量,增強決策的執行力以及實現企業愿景和目標的戰斗力。
此次會議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再一次溯本清源,也勢必進一步強化這些共識。理直氣壯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頭等大事,堅決抓緊抓實抓好,國企才能懂得在發展大潮中如何存在,才能不辜負共和國長子之名。
(來源:北京日報公道)
(作者:石元波 李慶霞;來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中始終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始終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統領,形成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三位一體”性。
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立場及其內在邏輯
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主要圍繞著理想信念、為民情懷和責任擔當三個維度堅持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堅定的理想信念表明了思想信仰立場,真摯的為民情懷表明了階級立場,強烈的責任擔當表明了如何踐行理想信仰。
1、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旗幟
要擰緊理想信念這一“三觀”問題的“總開關”。
理想信念的價值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
“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P15)
針對當前社會人們的信仰缺失、信仰錯位、信仰混亂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圍繞著理想信念的作用以及應該建立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展開。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出,理想信念是“三觀”問題的“總開關”。如果理想信念出問題,人生軌跡就會出問題。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切實解決好“總開關”問題。在黨員干部如何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問題上提出要求:“老祖宗”不能丟,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要常懷敬畏之心;要加大對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懲處力度;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
在青年人如何擰緊“三觀”這一“總開關”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根據青年人“三觀”的階段性特點,提出了“扣扣子原理”,只有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理想信念的講話,始終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勝的信心。
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
信仰有科學信仰、精神信仰和宗教信仰之別。作為黨員干部應該選擇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信仰是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實現民族復興重任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實踐證明,無論革命時期、建設時期還是改革時期,只有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建設的成果、改革的成功。
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自黨成立以來,我們就一直將建立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綱領、最高理想信念。
毛澤東同志指出:
“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2](P1059)
鄧小平同志指出:
“我們多年奮斗就是為了共產主義,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3](P137)
江澤民同志指出:
“面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這場深刻而偉大的歷史變革,全黨同志必須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主觀世界,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4](P1671)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中存在的問題時形象地提出“補鈣”,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缺鈣”就需要通過學習“補鈣”。為了警惕“鈣”的流失,“補鈣”還須在“常”、“長”二字上下功夫,要長期補,經常補,把“補鈣”當作自己每天必做的必修課。
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勝信心。
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歷史的趨勢更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特色選擇。中國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只能走適合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既是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遵循,更是對當今的世情、國情、民情的尊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堅定“三個自信”,其核心依然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勝信心。
2、人民至上的立場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始終將政治信仰與階級立場相互統一。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決定了人民至上的立場。一切為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傾心為民、心系百姓”是堅持人民至上立場的前提。
人心向背關系到黨的生死存亡。黨必須和人民群眾血肉相連、心手相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情感觀方面要做到情為民所系,就要以黨的先進人物為榜樣,學習和樹立“五種崇高的情感”;在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途徑與方式上,要對人民群眾用真情,真心地與百姓交流,用心地工作;在工作方法上要注重調查研究,深入群眾,廣泛聽取群眾的心聲,與群眾同甘共苦、心心相印。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
“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1](P5)
“為民著想”,號準“民需之脈”是堅持人民至上立場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為民著想”時,強調要號準“民需之脈”。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求什么、怨什么,我們的改革就應針對什么,措施就應對準什么,只有“找準穴位”,才能“擊中要害”。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強調,要號準“民需之脈”,就要轉變思維,“為民著想”不是“替民做主”,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一切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號準“民需之脈”,就要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觀念,為群眾辦“小事”,也要像抓“大事”那樣,把好事辦實、辦好;老百姓的所需之穴位,也正是我們黨恰恰要解決、要攻破的要害。
“謀利為民”,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是堅持人民至上立場的核心。
“傾心為民、心系百姓”是前提,“為民著想”是關鍵,“謀利為民”是核心。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反復強調“謀利為民”的思想。
在講到中國夢時說,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在講到全面依法治國時說,推進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護人民,造福人民;
在講到改革時說,要把國家改革的紅利變成人民的紅包,人民是改革的推動者,更是改革的受益者,無論政府職能怎樣轉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等等。
始終貫穿著“謀利為民”,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的主題。
3、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踐行理想信念
堅持人民至上的立場決定了領導干部的責任擔當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圍繞著要接好歷史的接力棒、領導干部要勇擔重任、青年人要學會擔當等維度強調了要以積極的行動踐行理想信念。
要接好歷史的接力棒,續寫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
譜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需要幾代、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續寫了精彩的篇章。現在,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手里時,我們必須接好、跑好并傳遞好歷史的接力棒。我黨“進京趕考”的任務還遠未結束,我們要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要把“考試”考好,向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指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我們要把握好改革開放的規律,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改革開放的歷史使命;
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強調,我們要團結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國家建設好、民族發展好。
這都表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接好、傳好歷史接力棒的決心和信心。
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
在如何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反復強調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要有擔重擔的勇氣、浩氣和信心。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把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各級領導干部要有強烈的責任擔當意識,要做到不推諉、不猶豫、不畏懼,關鍵時刻,要有政治勇氣,要敢于亮劍,要知難而上。針對在黨員干部中出現的“懶政”、“庸政”、“怠政”等官員不作為現象,應當引起社會關注,那種“為官不易”、“為官不為”的錯誤意識和行為,是領導干部境界不高、不負責任的表現,應當受到嚴肅批評。
青年學生要學會擔當社會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對青年學生的責任感、擔當意識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要勤于學習、敏于求知、知行合一,要關心國家、社會和人民,學會擔當社會責任。只要青年有擔當,國家和民族就有希望。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立場、信仰、信念和信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這就更加堅定了黨和全國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勝的信心,引領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理想信念,為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打下理想信念基礎。
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觀點及其內在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堅持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辯證法和認識論,堅持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基本矛盾原理、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原理和群眾史觀原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我們要學好和用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堅持以科學的世界觀去認識和改造世界。
1、堅持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繼續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堅持和發展了辯證唯物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學習掌握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在當代中國要做到實事求是就要深入實際了解事物的本來面貌,就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就要堅持為了人民利益堅持真理,就要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我們對國情的判斷、對我國處于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判斷、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判斷、對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判斷,等等,這都表明我們黨堅持了徹底的唯物主義,是實事求是的黨。
牢固樹立“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的全局觀,堅持和發展了唯物辯證法。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認識和解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強調改革的系統性問題,關于“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問題,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問題,關于處理好對內與對外關系問題等,都體現了對唯物辯證法的堅持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尤其強調要堅持“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的全局觀點,要識大體、顧大局,從戰略高度做好頂層設計,處理好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合理規劃,科學發展。
樹立“問題意識”,善于運用矛盾分析法,堅持和發展了矛盾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論述、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論述,關于社會各個領域矛盾的論述,關于中國式道路選擇的論述等,都體現了對矛盾觀點的堅持、運用和發展。
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要良性互動,堅持和發展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始終堅持實踐與認識相統一原理。這一原理也決定了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統一,以實踐創新推動理論創新,以理論創新引導實踐創新。
要實現創新就要解放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尤其鼓勵青年人要勇于解放思想,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樹立在批判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
2、堅持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全面深化改革,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和發展了社會基本矛盾及其規律原理。
習近平總書記從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出發,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表面看起來是四個方面,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及上層建筑,實質上是三個方面,即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三個方面構成,其中生產力是最終決定力量,是社會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三大戰略舉措,目的都在于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物質基礎和提供政治保障。因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繼續深化改革,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協調發展,以發展生產力為主線,最終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強化“兩個鞏固”,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堅持和發展了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原理。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視對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關系原理的運用。講話一方面強調要尊重社會存在,另一方面還必須加強意識形態工作。“三個沒有變”就是當今中國的社會存在,這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另一方面,當今中國出現了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思潮并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產生強烈沖擊。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在意識形態領域要強化“兩個鞏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保證社會主義思想陣地始終“信馬”、始終“信共”。
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體,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堅持和發展了群眾史觀。
習近平總書記在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學習和掌握群眾史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力軍,我們必須凝聚民心,依靠群眾參與改革,依靠群眾推進改革。人民群眾既是改革的推動者、主力軍,更是改革成果的直接享有者、受益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只有一個指向,那就是為人民而改革。
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方法及其內在邏輯
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必然貫穿于方法論中去。恩格斯曾指出:
“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5](P664)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始終堅持將唯物辯證的世界觀貫徹到思想和工作中去,形成了科學創新的思想方法和務實高效的工作方法。
1、科學創新的思想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徹著唯物辯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既部署“過河”的目標問題,又解決了過河的“橋或船”的方法問題。用戰略思維規劃問題、用歷史思維審視問題、用辯證思維分析問題、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用底線思維把握原則問題等維度進行了思想方法創新。
第一,善于用戰略思維規劃問題。戰略思維是指善于從全局角度、長遠眼光謀劃問題,規劃布局的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論述、關于“中國夢”的論述、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論述、關于新型大國關系的論述等,都體現出順應大趨勢、把握大方向、謀劃大格局的戰略思維方式。
第二,善于用歷史思維審視問題。歷史思維是指善于以史為鑒,根據歷史發展的規律和經驗來理解歷史、觀照歷史、展望未來的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反復強調學習歷史的必要性和有益性,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必須學習黨史國史、學習社會主義發展的五百年史和世界史等。
第三,善于用辯證思維分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對辯證思維的運用,尤其是對矛盾分析法的運用。例如,在論述國內改革問題時,強調要有強烈問題意識,既要以重大問題為導向,又要全面深化改革;在論述國際關系時,強調要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論述黨風廉政建設時,堅持“八項規定”、緊緊抓住反“四風”改作風這個重點等。
第四,善于用創新思維解決問題。創新思維是指能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超越陳規,對事物間的聯系進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從而創造出新事物的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打破陳規、勇于探索,在創新過程中創造新成果。
第五,善于用底線思維把握原則問題。底線思維就是指根據一定的原則和立場,客觀地設定最低目標,努力爭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凡事從壞處著想,從好處著手,不僅要看到“壞處”、能解決“難處”、更要爭取“好處”。習近平總書記就領導干部的政治底線、做人底線、處事底線、用權底線以及交友底線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
2、務實高效的工作方法
思路決定出路,思維水平決定工作水平。科學創新的思想方法必須與務實高效的工作方法相結合,否則,再好的思想方法也只能具有理論意義,不具有實踐價值。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工作方法,認為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深入實際,堅持走調查研究之道,領導身先士卒,把好選人用人關,才能真正做好工作。
第一,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1年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要重視調查研究,首先就要有正確的態度,調查研究時一定要做到“深、實、細、準、效”;其次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要不斷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方法,深入調研一線,切實提高調研效率。
第二,抓落實的工作方法。抓落實是工作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抓落實首先就要打好基礎,然后放眼未來;抓落實就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要有堅忍不拔的精神;抓落實就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
第三,高超的領導方法。其一,堅持領導干部作表率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領導干部是公眾人物,因此領導干部要在改進作風上作表率,要身先士卒,密切聯系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勤儉節約,不講排場,扎實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好環境;其二,學會運用科學有效選人用人的方法。“治國之要,首在用人。”[1](P411)在選人用人標準上,好干部要符合和做到“五個標準”;在選人用人理念上要解放思想,用辯證、歷史的眼光認識干部,科學合理地使用干部。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統領立場、觀點及方法,在此意義上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所貫穿的立場、觀點及方法是“三位一體”的,具有一致性。立場決定觀點、方法,反之,觀點、方法為立場保駕護航。
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立場和人民群眾的階級立場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唯物辯證的世界觀、方法論,唯物辯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又決定了我們必須采取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我們必須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學習和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念,堅定人民至上的立場,執政為民,積極踐行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來源:昆侖策網綜合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