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國有企業是推進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
——訪昆侖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宋方敏
國企改革首先要解決“為什么人”這個根本問題。國企改革的根本出發點,是要從實際出發,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有經濟,為全民所有者謀利益、增福祉。
為什么在毛澤東時代,在“產權不明晰”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擺脫一窮二白的落后局面,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我不是很理解。改革開放后,國企跨了,官員肥了,為什么?
國務院國資委國企理論宣傳特約研究員宋方敏指出,從一個時期以來的改革實踐和輿論影響看,正確理解和貫徹中央國企改革意見,必須注意防止幾種偏向。
振興公有制經濟,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深化改革中的指導地位,排除西方主流經濟學尤其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干擾破壞,反對私有化。
——國有企業的雙重特性與混合所有制改革
通過深化改革,不斷提升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中對其他性質企業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將國有企業的企業性和公益性統一起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習近平強調:堅持經濟與政治相統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
——兼析中國新自由主義的綱領
國企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必須體現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必須體現經濟與政治的統一。
理解決定貫徹,理解也決定落實。只有準確理解、吃透精神,而不是抓住一點、任意曲解,才可能真正細化落實好,達到中央確定的改革目標,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局長、新聞中心主任盧衛東表示注重將國企改革與雙創緊密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大企業特別是國企興盛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國有企業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動搖,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對國有企業要有制度自信,改革要符合國情。
國有企業要先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一條做不好,國有企業其他改革難以取得預期成效,這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一條重要經驗和工作要求。
國企改革是為了增強實力,是求賢任能、招兵買馬、擴充隊伍,而決不是要引狼入室、開門揖盜、大權旁落、自廢武功、散伙不干。“大撒把”式的國企改革顯然有違初衷。
新自由主義分子指責和攻擊《指導意見》規定要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這“完全是反改革,打著改革的旗號,做著反改革的事情,是又一次欺騙輿論。”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國企改革始終是我國不斷推進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國有企業已經成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維護國家安全的最重要力量。
一些企業按照從西方移植過來的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認為企業的管理核心就應該是董事會,有意無意地弱化、虛化了黨委的作用。
《意見》明確:“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政治基礎”,明確了我們國有經濟的性質和作為社會主義制度基礎的重要地位。
《若干意見》指出,堅持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充分發揮黨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中國最高決策層連日關于改革開放的重要表態以及陸續推出的具有指標意義的改革開放措施,在相當大程度上預示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正蓄積力量。
國企改革應分為:第一,落實全民所有權尤其是全民的所有者權益,確立所有者與代理者之間的關系。這是國企身份改革。第二,建立科學、規范的國企管理模式。
國企改革應當牢牢抓住“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 落實全民所有是國企改革的核心。重塑資本與管理的關系和構建科學、正當的國企運作形式是國企改革的兩個基本點。
“國有企業屬于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這個國有企業的性質講得很好。
國有資本如能進入民企并發揮整合效能,將形成屬于中華民族的,以國有資本為主導的“經濟統一戰線”,參與和國際壟斷資本的競爭,毫無疑問,這將有助于中國夢實現。
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許多新自由主義學者、官員紛紛表達了質疑乃至否定的意見。本文列舉一二引讀者思考。
指導意見發布以后,新一輪國企改革將全面啟動。但是,效果如何,困擾改革的難點問題如何解決,也是一個需要實踐檢驗的問題。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