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立足新時代的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探討
點擊:  作者:程言君 程昊 徐敏    來源:經濟縱橫  發布時間:2019-02-22 11:05:42

 

         從馬克思旨在人類解放的人的邏輯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及至當下一以貫之的邏輯特征,應是以人民為中心而致力于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雖然做的還很不夠。但現在不同了。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系,新時代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然或必須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由此來看,人本產權論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所形成的人力產權當家作主范疇和理論體系,[①]包括對《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和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深化研究,其價值,最為重要的,應該是為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提供了新的進一步的理論支持,而且已有重要見證:核心觀點一再見之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和決策部署。[②]

一、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義、根本立場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建構發展必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因而,首先必須搞清楚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根本立場是什么。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中,明確提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以人民為中心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立場,并強調: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人民至上論’,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幸福論’。這一思想彰顯了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是寫在億萬中國人民心中的科學理論。”[]

黨的十九大報告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至上一以貫之,十九大報告詞云解析不僅充分表明,而且無論從由出現頻率較高的詞組成的人民樹看,還是從出現頻率最高的發展人民建設發展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人民)三個詞看,[④]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核心要義,基于或根于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既是出發點又是落腳點也是最終歸宿。核心要義根本立場有機統一地表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最具代表性的具體內容,莫過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確定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以下簡稱基本方略),尤其第125條的三個堅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當家作主[⑤]只有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才能保障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推進人民當家作主從而建設和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一再表明的基本結論,也是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內涵的全面表述。由此可以說,以人民為中心已被以基本方略的形式確定為新時代的鮮明歷史特征。同時,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列為基本方略第一條,無論對于整個基本方略還是對于整個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以人民為中心,都具有一錘定音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八個明確中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在第六部分對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專門部署,[⑥]等等,都可謂一錘定音的典型注腳。如果因此做出這樣的界定:黨的十九大報告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體系,新時代是個以人民為中心的時代,應該是實事求是的。或者,這是個事實。而且,這個事實有著極為深厚的理論淵源和歷史基礎,具有歷史必然性。中外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史和社會主義建設史,都表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本來就是馬克思人的邏輯揭示的兩個必然性規律所決定的,人類由以資本為中心、人為物奴的資本主義異化社會,開始復歸為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用人本產權論術語表述,即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社會,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物力產權當家作主的以物為本金錢至上社會。當然,這就決定了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必然或必須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從而決定了經濟學界的新時代歷史使命: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人的邏輯,尤其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恰當確定邏輯起點范疇,打造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

目前,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及相應的邏輯起點范疇研究盛況空前的一個縮影,是2017年和2018紅五月,分別在南開大學和四川大學召開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第2728屆年會,所出現的多種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以及相應的邏輯起點范疇研究。如:人本產權論-“人力產權(程言君),人民主體論-“人民(白暴力),勞動主體論和勞動人本論-“勞動(錢津、趙旭亮),民生保障論-“民生(汪冰、李欣廣),勞動力產權論-“勞動產權(黃文義),現代經濟體系論-“總體產品(魏旭),共享發展論-“共享等等。[⑦]這表明學界對于建構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雖已達成共識,但在具體內容上還存在較大分歧。究其原因,與理論上至今對馬克思人的邏輯性質研究不夠有關,更與實踐上過于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關。同時還要看到,雖然現在不同了——新時代亟需建構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但并不意味著可以一蹴而就。不要說一門科學的建構完善往往需要多年,僅就研究對象的空前復雜性和歷史過渡性看,這也是個歷史性任務。這種空前復雜性歷史過渡性,首先在于經濟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正處在不斷深化改革的成熟定型歷史時期,其次還在于處于與資本主義以及其他經濟的交織發展,尤其在于深受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殖民全球的嚴重影響。因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要研究社會主義經濟規律,還要研究與其他經濟交織發展的激濁揚清規律,尤其要研究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殖民全球的演進規律。此外,再加上社會主義替代資本主義是個漫長的自然歷史過程所決定的人類異化現象將長期存在,其需要幾代人接續奮斗完成的歷史性任務性質就更加明顯。鑒此,也限于篇幅,本文僅就人本產權論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所作拋磚引玉嘗試,作進一步探討。

二、人本產權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對基礎理論的深化研究

(一)經濟學人的邏輯物的邏輯:歷史與現實

經濟學人的邏輯相對于物的邏輯而言。[⑧]馬克思《資本論》乃至全部學說是人的邏輯,揭示的是人類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的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及其基本規律——人類解放規律,否定的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及一切囿于經濟人假設窠臼、圍繞價值增值展開的物的邏輯。對此,《資本論》的副標題政治經濟學批判似已表明:《資本論》是名為資本論人本論人的邏輯”——通過研究資本運動規律揭示人類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規律及其所決定的歷史走向,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及一切物的邏輯物本論截然不同,那是批判對象。由此縱觀經濟學發展史可以發現,馬克思《資本論》乃至全部學說人的邏輯的誕生,標志著經濟學乃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進入到新的發展歷史階段——“人的邏輯物的邏輯同時并存的歷史階段,或者,進入到以人發展為中心的人本論與以物增值為中心的物本論同時并存的歷史階段。無疑,中國政治經濟學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尤其在新時代。但如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目前學界仍呈百花齊放狀態。由此看人本產權論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受到學界、政界高層關注和肯定,[⑨]核心觀點一再見之于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和決策部署,實屬必然。

(二)商品論:《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的深化研究和新時代價值

《資本論》及其邏輯起點范疇研究是人本產權論的邏輯起點。人本產權論全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或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簡稱人本產權論,指以人力產權為邏輯起點范疇,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恢弘實踐,[⑩]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對人力產權及其實現規律和歷史形式研究,所建構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人力產權當家作主范疇和理論體系。簡言之,即人力產權及其實現規律和歷史形式理論。其以人民為中心人本性質,集中表現在像馬克思一以貫之地聚焦于人類解放那樣,一貫之地聚焦于人力產權實現,尤其聚焦于人民當家作主的經濟制度產權形態——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其中,重要而關鍵的一步,是遵循科學理論建構一般規律——一門科學是依據邏輯起點范疇的內在規定性建立起來的一套邏輯嚴密的范疇體系,[11]像馬克思改造不盡科學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范疇創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那樣,深化人力產權范疇研究使之科學化為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政治經濟學邏輯起點范疇。也就是說,人本產權論沒有像《資本論》那樣以商品為邏輯起點范疇。為什么?這需要結合《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的共識進行討論。

《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是商品這個長期以來的學界共識,由于所指商品是商品,可稱商品論。但實際上,《資本論》的邏輯起點范疇是創造剩余價值的商品——即勞動力商品(下同),此可謂商品論。商品論的依據是《資本論》開篇馬克思所說: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因此,我們的研究就從分析商品開始。”[12]

但卻因此忽略了《資本論》是研究商品及其所組成的龐大的無產階級解放的邏輯體系,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商品而不是商品。至于馬克思為什么從商品研究入手,如許光偉所說:

【“馬克思以‘勞動發展’替代‘人的發展’術語,安排資本批判邏輯的緣由,因為,資本社會似乎完全表現為物象化社會,人的能力為物的能力的發展所掩埋”,“主體人的發展的活動二重性,而毋寧說它在商品經濟形態系統中就表現為‘勞動二重性’。”[13]

這表明,《資本論》從商品研究入手是以商品研究為預設前提的,或者說是為導入商品研究而設置的引子,隸屬科學研究方法的運用而非研究的實質。因而,如果把《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理解為商品,也就停留在了《資本論》人的邏輯表像層面了,即停留在了研究方法層面了。《資本論》是基于商品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歷史前提這個原理建立起來的人類解放邏輯體系,或者說是依據商品這一邏輯起點范疇包含的人類解放內在規定性建立起來的邏輯體系。因而,商品可謂《資本論》貫穿始終且起主導乃至決定性作用的標志性范疇,很難想象沒有基于商品的剩余價值論能有《資本論》。何況,與之相比較,早在資本主義以前就存在的商品,根本就不具有人類解放的內在規定性,當然也就不具備擔任旨在人類解放的《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的條件和資格。顯然,如果拘泥于從分析商品開始這句話而把《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理解為商品,不僅與《資本論》人的邏輯不自洽,還會得出不符合事實的結論:《資本論》不是科學理論——不是依據邏輯起點范疇的內在規定性建立起來的一套邏輯嚴密的范疇體系。因而,結論只能是:《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是商品而不是商品,商品論需要深化,商品論理應確立。

《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商品論深化了《資本論》邏輯起點范疇研究,但意義不止于此,還有更重要的意義:為正確選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邏輯起點范疇,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持——不能是商品。但能像《資本論》那樣是商品嗎?也不能。因為商品的歷史本質與社會主義社會人民當家作主歷史本質相悖,與以人民為中心不相容,邏輯上無法自洽。于是,難題出來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其邏輯起點范疇必然甚至必須是關于的范疇,但又不能是商品,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又很難完全擺脫現有雇傭勞動關系影響方方面面所決定的一定程度的商品屬性。因而,這一難題被許多學者視為一時難有共識而又亟需破解的前沿尖端難題。鑒此,不妨換個思路,從相對容易解決的邏輯起點范疇標準研究入手。

(三)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邏輯起點范疇:選擇標準和人力產權范疇

從馬克思主義人的邏輯與時俱進性質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邏輯起點范疇,至少應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理論上能對馬克思《資本論》以及全部學說人的邏輯有足夠的解釋力,貫通適用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二是實踐上能充分表達私有制社會人為物奴異化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由異化走向復歸、開始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本質,尤其要能充分表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適用于新時代。這兩條,可簡稱兩能標準。顯然,選擇這樣一個邏輯起點范疇確非易事,必須向馬克思學習。人本產權論的嘗試就是像馬克思改造古典的政治經濟學范疇使之科學化而為我所用那樣,改造打著物本論烙印源于法學的人力產權范疇,使之科學化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的邏輯起點范疇。這個改造過程,即依據馬克思商品論、勞動異化理論和人的本質在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理論等等,[14]對人力產權范疇的內涵首先進行一般性抽象考察,然后結合社會制度進行特殊性具體考察,最后做出具有人類解放內在規定性的界定。

所謂一般性抽象考察,即撇開具體社會制度影響,依據人天然是自身、社會和自然的主人的客觀本質,[15]抽象靜態地把人力產權范疇界定為自然人基于自身素養和能力,應該擁有的生存直至自由全面發展的權利。進而依據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有機統一性質考察人力產權權利的內在結構,把人力產權權利界定為微觀自然屬性權利(自身人力的所有、占有、轉讓、支配、使用、收益等權利)和宏觀社會屬性權利(基本生存權、全面發展權、公平共享權、治理監督權等權利)的有機統一。[16]這一抽象考察,揭示了人力產權范疇的基本內涵和權利體系內在結構,也考慮到了外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但社會制度如何影響人力產權實現并不明確,所以還必須結合一定社會制度進行特殊性具體考察。

所謂特殊性具體考察,即在一般性抽象考察基礎上,具體動態地考察資本主義私有制質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決定的人力產權由異化復歸為當家作主自主實現的自然歷史過程及其規律——人力產權異化復歸規律。所謂人力產權異化,即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壟斷制度下,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人為物奴兩種歷史形式:無產者和資本家以及兩大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人力產權異化。無產者人力產權異化,即商品因一無所有而迫于生存和發展需要,不得不把自己的人力產權占有、使用、支配、收益等權利,在一定時間內轉讓給資本家而成為異己的力量——淪為資本增值的奴隸,以及與之相應的宏觀社會屬性權利的失卻。資本家人力產權異化,即資本家成為剩余價值規律決定的不由自主的資本增值奴隸——人格化資本。進而依據兩個必然性規律所決定的人類異化復歸的必然,探討人力產權由異化復歸的必然及其經濟制度形式——物本產權型和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制度,揭示出人力產權異化復歸兩種基本實現方式,以及兩者前后相繼形成的人力產權異化復歸兩個歷史階段,并從這兩個歷史階段演進自然歷史過程中,揭示出人力產權異化復歸規律。

實際上,這一由抽象靜態具體動態對人力產權范疇的內在規定性及其異化復歸規律的考察,是從人力產權實現視野,勾勒演繹了馬克思人類解放的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及其規律。或者說,以產權形態勾勒演繹了馬克思基于兩個必然性規律揭示的人類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這一自然歷史過程前后相繼形成的人類異化復歸兩個歷史階段,以及這兩個歷史階段變遷所呈現的人類異化復歸規律。至此,基于這些考察,人力產權范疇就可以做出這樣的定義:人力產權是自然人基于自身素養、能力和經濟、社會、自然主人的客觀本質,在一定社會經濟關系下應該擁有的由微觀自然屬性權利和宏觀社會屬性權利有機統一構成、以異化復歸方式實現的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權利。簡言之,可謂人的要素產權。相應,物的要素產權即物力產權。人力產權與物力產權兩者相輔相成地共同構成人本產權論最為基礎的范疇對子。雖然簡言之的人力產權與物力產權范疇定義,從字面上看不出人類解放的內在規定性,但依然可以與法學的人力產權范疇和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本產權等類似范疇截然不同地區分開來。法學的人力產權范疇定義為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其人身資源,并排斥他人干涉的專有財產權利[17]肯定了自然人對自身人力的支配權,但卻局限于財產權利,也就與人力資本產權等西方經濟學范疇幾乎一樣,囿于經濟人假設物本窠臼而把人的要素產權(人力產權)與物的要素產權(物力產權)混為一談,以致人、物不分視人為物。摒棄了這些物本內涵并賦予馬克思人類解放內在規定性的人力產權范疇,按照兩能標準,就可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的邏輯起點范疇了。

首先,上述從產權形態視野對馬克思揭示的人類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及其規律的勾勒演繹,既是把馬克思《資本論》及其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人類異化復歸規律說的論證過程,也是人力產權范疇對馬克思《資本論》及其全部學說有足夠解釋力的表明過程。當然,馬克思沒有使用人力產權范疇,甚至因產權范疇使用較少而被人認為馬克思沒有產權理論,并把科斯誤奉為產權理論鼻祖[18]但事實上,馬克思不僅有產權理論,而且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有科學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

【“在產權領域中發現勞動者產權規律和資產階級產權規律,就像發現剩余價值規律一樣,是馬克思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19]

所謂勞動者產權規律和資產階級產權規律,即馬克思所說第一規律勞動與財產的同一性規律)和第二規律財產表現為對他人勞動的異己性的否定規律,或稱勞動異化規律)。[20]而這兩個規律用人力產權范疇概述,即如上所述人力產權異化規律。因此可以說,馬克思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位有科學產權理論的社會科學家,也是人力產權理論家,其商品論或勞動力商品論就是經典的人力產權理論。由此再看人力產權范疇對馬克思《資本論》及其全部學說人的邏輯的足夠解釋力就了然了。其次,關于人力產權范疇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及其中國化成果的貫通適用性,包括對社會主義人民當家作主歷史本質表達的充分性以及能夠與西方經濟學對話,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理論等等都已充分表明。也就是說,無論從理論傳承創新上說還是從現實制度建構完善實踐滿足上看,人力產權范疇作為新時代中國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邏輯體系的邏輯起點范疇都是適宜的,甚至是勝任妥帖的。

(四)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研究的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中國化新時代價值

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研究的整個人本產權論主要理論基礎,是深刻科學的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容本文第四部分專論)。因而,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的建構,首先著力于夯實理論基礎,而沒有首先探討邏輯起點范疇。即首先深化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私有制否定的否定理論研究,[21]從中凝練出馬克思人類解放規律——私有制否定的否定和人類異化復歸共同實現規律,然后再據此改造法學的人力產權范疇使之科學化。這個凝練過程是:論證私有制否定的否定自然歷史過程的人類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性質,把這兩個自然歷史過程形成的兩個層面的規律——社會發展層面的兩個必然性規律和人自身發展層面的人類異化復歸規律,依據馬克思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種關系回歸人自身的經典觀點,從馬克思全部學說人類解放宗旨維度上,有機統一地歸結為或統稱為馬克思人類解放規律。[22]

馬克思私有制否定的否定揭示的兩個必然性規律是學界常識,但對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則鮮有深刻研究,甚至還出現了國內理論界占統治地位的流行觀點: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是他早期的不成熟思想[23]這表明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亟需深化研究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以正本清源,也表明深化研究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提出馬克思人類解放規律人力產權異化復歸規律、人本產權型和物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等等都有重要意義:從馬克思主義思想史看,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使之中國化、現代化至今的必然;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恢弘實踐看,是夯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礎的必然。譬如人本產權型、物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范疇,作為人類發展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的兩個重要歷史階段——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市場經濟體制稱謂,雖然仍是通常所說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卻包含著特定豐富的新時代內涵而不完全是一回事。如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范疇,在經濟制度體系結構上,指人本產權型微觀現代企業制度和宏觀市場制度有機統一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在歷史本質上,指人民當家作主制度的產權形態——人力產權當家作主市場經濟體制;在與物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構成范疇對子的相互關系上,指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為主、物力產權當家作主為輔有機統一的中國特色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等等。雖然物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范疇沒有這么豐富的時代內涵,但由于突出了物力產權當家作主的人為物奴物本性質,也就與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范疇一起,共同表達了社會經濟制度變遷中人的社會地位和歷史作用的人類解放內涵,凸顯了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中國化的現實價值——為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新的更加充分的范疇和理論支持,尤其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馬克思人的邏輯一脈相承的理論品質。但要全面深刻到位地理解這些,還需要了解人本產權論究竟建構了怎樣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人力產權當家作主邏輯體系。

三、人本產權論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和傳承發展著力點

(一)人本產權論以人民為中心的人力產權當家作主邏輯體系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多種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中,人本產權論有著獨特的邏輯體系架構,[24]尤其下述六個方面的后五個方面。一是邏輯基礎:理論基礎主要是馬克思人類解放基本原理及其中國化成果,實踐基礎主要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史,主導范疇是馬克思人類解放規律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邏輯起點:人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權利的實現,邏輯起點范疇是人力產權。三是邏輯主體:人力產權實現經濟制度,基本范疇是人本產權型、物本產權型微觀現代企業制度和宏觀市場經濟體制。四是邏輯過程:人力產權異化-復歸自然歷史過程,核心范疇是人力產權異化復歸規律。五是邏輯目標:人類解放自然歷史過程(社會主義直至共產主義社會)各歷史階段的人力產權實現制度,主體范疇是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六是邏輯重點:中國特色人力產權當家作主市場經濟制度,基礎范疇是中國特色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

從內在邏輯關系上看,這一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基本架構可以這樣概述:以馬克思及以來的人的邏輯基本原理為主要理論基礎,以馬克思人的邏輯見之于人類發展的社會變革為主要實踐基礎,以人力產權范疇為邏輯起點范疇,以人力產權實現為軸心,以物本產權型、人本產權型微觀現代企業制度和宏觀市場經濟制度為邏輯主體范疇,以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直至人全面自由發展權利實現的自然歷史過程為邏輯演繹基本過程,以人力產權當家作主不斷充分的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制度為邏輯目標,以中國特色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為邏輯重點,包括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變革一元獨霸治理為全球合作共贏治理,[25]力求全方位勾勒人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的人力產權實現經濟制度。由于這一邏輯體系從深化人力產權、物力產權范疇和馬克思人類解放規律研究起步,以人力產權實現為軸心貫穿始終,以人力產權異化、復歸及其經濟制度研究為主題,以中國特色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研究為重點,又都隸屬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所以視之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謂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或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簡稱人本產權論。

就范疇體系而言,作為依據邏輯起點范疇——人力產權范疇的人類解放內在規定性建立起來的一套邏輯嚴密的范疇群,其主體架構是由六個核心范疇組成的三個核心范疇對子:具有人類解放內在規定性的人力產權、物力產權范疇對子,人本產權型、物本產權型現代企業制度(微觀機制)范疇對子,人本產權型、物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宏觀機制)范疇對子。此外,還有非核心范疇(對子),如類人本產權型——打著物力產權當家作主胎印的人本產權型,與之相應的人本產權型、類人本產權型和物本產權型社會形態、政治體制等等。核心非核心范疇,共同構成人本產權論人力產權由異化到當家作主(復歸)的范疇體系。

就理論體系而言,作為傳承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而始終聚焦于人力產權實現的邏輯嚴密理論,以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和人力產權范疇研究為理論起點,以物本產權型、人本產權型微觀企業制度和宏觀市場制度研究為理論主體,以人力產權異化、復歸直至人類全面自由發展權利實現自然歷史過程及其規律研究為理論基本邏輯過程,以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為理論終極目標,以社會主義直至共產主義社會的一系列不斷充分實現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經濟制度為理論目標體系。可見,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不僅是個以人力產權實現為軸心環環緊扣邏輯嚴密的理論體系,而且是個開放而與時俱進的范疇和理論體系——隨著人類異化復歸歷史進程的推進而不斷完善發展。

(二)人本產權論傳承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的著力點

人本產權論傳承發展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使之與時俱進地適用于新時代的傳承發展,各有兩個鮮明的著力點。就傳承而言,一是研究方法傳承——馬克思兼收并蓄人類文化精華的傳承。如,像馬克思改造古典政治經濟學范疇使之為我所用那樣,改造人力產權范疇使之科學化為人本產權論的邏輯起點范疇。二是研究焦點的傳承——馬克思人的邏輯和人本理念的傳承。如,像馬克思一以貫之地聚焦于人類解放那樣聚焦于人力產權實現。就發展而言,即著力于賦予馬克思人的邏輯與時俱進的新時代內涵和創新邏輯思路。所謂賦予與時俱進的新時代內涵,即立足新時代和全球發展現實接續馬克思的研究,探討馬克思由于歷史的局限性及個人生命的有限性,沒有來得及深入研究的現代乃至未來社會人類的異化、復歸,包括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賦予馬克思人的邏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內涵。如市場經濟體制由物本產權型向人本產權型質變研究,全球治理體系由一元獨霸向全球各國共建共享合作共贏變革研究,[26]等等。所謂創新邏輯思路,即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理論前提,探討當下的人類異化和由異化走向復歸的趨勢、規律和制度等等,而不像馬克思那樣因為沒有可資依賴的理論基礎,而必須在批判地吸收前人成果精華過程中發現人和社會發展規律,也不像現有一些理論那樣,由于沒有深刻領悟馬克思學說人的邏輯性質而缺乏以人民為中心的思路,或者根本就沒有聚焦于人的發展。[27]

至此應該指出,上述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只是主體架構的內容,限于篇幅,還有一些新范疇以及與之相應的邏輯關系難以充分展開討論。如把資本主義物力產權當家作主社會謂之物本產權型社會,把社會主義社會謂之人本產權型社會。所謂人本產權型社會,在當代中國,簡言之,即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充分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詳言之,即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公主私輔型所有制結構為基本經濟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為基本政治制度的社會。[28]這一范疇對子的確立,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形態范疇體系,而且突出了社會形態變遷中人的本質及社會地位變化的人類解放內涵,彰顯了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歷史本質、歷史特征以及其人類發展自然歷史過程性質。

四、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三個基本問題再研究

為突出人本產權論邏輯體系及其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這個主題,上述討論對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的復歸內涵、把馬克思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人類異化復歸說的理由等等,都沒有展開。而這些問題的探討,都必須重新審視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是其不成熟思想的觀點,還其科學性和樞紐地位本來面目。而且,深化這三個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基本問題研究,對于夯實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基礎有重要意義。

(一)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人類解放復歸內涵

進一步領悟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人類解放復歸內涵,需要重溫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界定。馬克思指出:

【“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復歸,是自覺實現并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實現的復歸。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29]

細究這段話,不難發現馬克思為之奮斗終生的終極目標——實現共產主義最為本質的內涵,是實現人類異化的復歸——使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直至全面自由發展,又稱人類解放。很明確,這種復歸是哲學意義上的揚棄發展——“是自覺實現并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的范圍內實現的復歸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而不是退回到過去。由此,結合《共產黨宣言》中共產主義并不剝奪任何人占有社會產品的權力,它只剝奪利用這種占有去奴役他人的權利共產黨人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30]就可以說,在當代中國,用黨的十九大精神表述,這種復歸就是通過不斷鞏固和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實現共同富裕等等深化改革舉措,步入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斷推進人民當家作主或人力產權當家作主的新時代;在當今世界,用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表述,這種復歸就是通過以一帶一路為主要載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推進人類步入各國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當代歷史形式)的新時代。由此看近來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初心重溫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界定明確復歸內涵的新時代意義,就是厘清黨的十九大確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淵源和歷史基礎。當然,這使把馬克思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人類異化復歸說有了理所當然的感覺,而當我們厘清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科學性和重要性后,這種感覺應該還會增強。

(二)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科學性、一以貫之樞紐重要地位

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是他早期的不成熟思想的觀點,雖然是國內理論界占統治地位的流行觀點,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當然,馬克思的思想成熟有個過程,但這并不意味著馬克思早期創立的勞動異化理論不科學。從馬克思思想史和他自己的肯定看,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不僅深刻科學,而且是他在人類思想史上實現根本變革中,具有樞紐重要地位的一以貫之的思想。

縱觀馬克思思想史,如果說他早期創立的勞動異化理論不僅深刻科學,而且是他一以貫之的思想,重要依據至少有兩個:《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和《資本論》。標志著馬克思思想成熟的《共產黨宣言》出版十多年后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之所以在馬克思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現在看來最為重要的,應是提出了兩個必然性規律的基本思想:社會財富越來越巨大的部分作為異己的和統治的權利同勞動相對立這一過程的結果和目的(內在的)是揚棄這個基礎本身以及揚棄這種過程的這種形式。”[31]相比較,《資本論》的重要地位,就是在此基礎上論證兩個必然性規律。由勞動異化理論到基于這一理論的兩個必然性規律基本思想,再到兩個必然性規律的論證直至預言實現共產主義的邏輯關系,回望馬克思對共產主義人類異化復歸歷史本質界定的初心,確認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不僅深刻科學,而且是他在人類思想史上實現根本變革的一以貫之的理論,是實事求是的。這一點,馬克思自己的肯定是另一重要依據。

馬克思在創立勞動異化理論時曾欣喜地指出:

【“這是‘一把理解勞動和資本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分離的鑰匙’,由勞動異化理論出發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使至今沒有解決的各種矛盾立刻得到闡明’”。[32]

使至今沒有解決的各種矛盾立刻得到闡明這句話,就是馬克思對自己的勞動異化理論在全部學說中的樞紐地位的定位。因為只有從樞紐地位視野,才能深刻領悟馬克思對人類的徹底異化及其制度根源——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把握,從而深刻領悟馬克思為什么把共產主義界定為人類異化的復歸,又為什么在《共產黨宣言》中申明:

【“共產黨人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33]

從馬克思恩格斯這樣共同表明剝奪資產階級奴役他人的權力的必然和方式上,還可以發現他們在共同肯定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科學和樞紐地位的同時,表明了兩人共同接續奮斗的思想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后來直至終生撰寫《資本論》論證兩個必然性規律的思想理論基礎,也是恩格斯在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資本論》手稿完成馬克思未竟事業的思想理論基礎。

對于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深刻科學性及其在馬克思學說中的一以貫之和重要地位,王銳生和景天魁、王東和林鋒等等都有肯定。尤其是王銳生和景天魁,不僅認為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毫無夸張的成分,而是深刻的論斷,而且認為勞動異化理論的創立是打通了馬克思在人類思想史上實現根本變革的咽喉要道”[34]無疑,咽喉要道的界定是正確的,因為表明了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對于他在人類思想史上實現根本變革的關鍵性意義。但是,不如視為樞紐更到位,因為只有從樞紐定位才能深刻領悟馬克思為什么把畢生的最高理想及全部學說定位于實現共產主義,把共產主義界定為人類異化的復歸,把人類異化的復歸視為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歷史之謎的解答。或許這樣界定更為妥當:是咽喉要道,更是樞紐。當然,這也是我們把馬克思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說的主要根據,雖然其內涵和意義還需進一步探討。

(三)把馬克思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說的內涵和意義

從上述對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深刻科學、一以貫之和樞紐地位的討論,再看把馬克思的全部學說濃縮歸結為馬克思人類異化復歸規律說應倍感理所當然。若再從濃縮歸結的內涵及其意義看,這種感覺應更明確。

粗究濃縮歸結的內涵,似可這樣概括:聚焦了馬克思全部學說的宗旨——人類解放,明晰了馬克思揭示的直至共產主義社會的人類發展基本自然歷史過程——由異化到復歸,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張力和無限生命力——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完善發展是個異化理論到復歸理論直至人類全面自由發展理論的無限接續過程,明確了一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回歸——人民當家作主,表明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必然歷史走向——日益聚焦于人生存直至全面自由發展,等等。

這些濃縮歸結內涵包含有多重意義。首先,由于凸顯了濃縮歸結綱舉目張地抓住了馬克思學說旨在人類解放這一最本質的內核,而使濃縮歸結的依據更加清晰。其次,由于進一步表明了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的深刻科學和樞紐地位,而利于人們對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社會人類異化復歸本質和實現路徑界定的深刻理解。最后,為學習、研究馬克思學說并運用于分析現代社會的性質及其歷史走向提供了一把鑰匙。從學習、研究馬克思看,濃縮歸結是一把打開馬克思博大精深思想寶庫的鑰匙,具有防止拘泥于細枝末葉而迷失于馬克思思想寶庫的作用,對于缺乏時間閱讀、研究經典原著的人就更是如此。從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現代社會的性質及其歷史走向看,其鑰匙作用有兩個層面。在當代中國,無論就社會主義建設本來就是一個不斷克服、揚棄各種異化現象的歷史過程看,[35]還是就改革開放由于新自由主義等思潮誤導所致很多異化現象看,都需要運用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予以認識和應對。在全球,資本主義全球化及至當下所致人類異化更加嚴重的情況——如美國悍然發動貿易戰、中東戰爭等等,使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應對全球化問題的思想武器性質越發凸顯。如,世界地理學家哈維就批評西方經濟學已經徹底拋棄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而失去了從異化角度去理解經濟的連通性與動態性的能力[36]等等。可見,馬克思勞動異化理論是不成熟思想的觀點,不僅沒有深刻領悟馬克思,還遠離當今國情、世情,從而也就很難深刻理解當今人類日益聚焦于人的發展,而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歷史趨勢和歷史本質,包括很難深刻理解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體系的重要性和亟需性。[37]

注釋:

[①]人本產權論,簡言之,即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人的邏輯,旨在人民當家作主的人力產權及其實現規律和歷史形式理論。其邏輯體系,詳見程言君、段學慧、程昊:《中國特色人本產權型市場經濟體制:基礎理論創新和基本架構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綱要》,簡稱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綱要,《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和2017年第1期。本文主要以此為藍本進行深化研究。

[②]參見程恩富等主編:《中國經濟規律研究報告(2017)》,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97-299頁。

[③]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學習出版社,20185月,第16858頁。

[④]參見倪瀟瀟:《十九大報告詞云解析:發展”“人民”“建設出現頻率高》,人民網20171023日。

[⑤]《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22頁。

[⑥]《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9-2035頁。

[⑦]程恩富等主編:《中國經濟規律研究報告(2017)》,經濟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29199201249267頁(2018“報告待出);王立勝、周紹東、謝地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術影響力評價報告(2018)》,濟南出版社,2018年,第42-43頁。

[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法的實踐原則的核心要素是人,研究是圍繞人展開的”“人的邏輯。西方主流經濟學始終是圍繞價值增值展開物的邏輯核心是財富增值’”。梁建洪:《經濟學方法論的實踐原則與實證原則》,《政治經濟學評論》2014年第2期。

[⑨]有關成果轉載、轉摘情況:中國社會科學網(20171021日)、馬克思主義研究網(20171025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智庫網(20171127日、201839日),《馬克思主義文摘》(2017年第6期),中共中央黨校《黨政干部參考》(2017年第2期),等等。

[⑩]程言君、程昊:《中國特色會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定位》,《當代經濟研究》2017年第8期。

[11]王朝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邏輯·范疇·理論體系》,《社會科學輯刊》2017年第4期。

[1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頁。

[13]許光偉:《保衛〈資本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681683頁。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1頁。

[15]程言君:《國企產權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的人力產權透析》,《馬克思主義研究》2006年第3期。

[16]詳見程言君等:《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綱要》,《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17]張文楚、何丹、戴晶:《建立人力產權法律制度的構想》,《法學評論》2004年第3期。

[18]盧櫟仁:《科斯與科斯理論》,《產權導刊》2009年第10期。

[19]吳易風:《產權理論:馬克思和科斯的比較》,《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20]轉引自吳易風《產權理論:馬克思和科斯的比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469頁。

[21]“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個人的、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由于自然過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對自身的否定。這是否定的否定。《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4頁。

[22]詳見程言君等:《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綱要》,《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

[23]王東、林鋒:《類本質異化是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思想嗎》,《光明日報》2006-09-04

[24]參見程言君、王鑫、程昊:《中國政治經濟學建國發展歷程特征和人本走向》,《海派經濟學》2017年第4期。

[25]程言君、程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定位》,《當代經濟研究》2017年第8期。

[26]程言君、程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歷史定位》,《當代經濟研究》2017年第8期。

[27]參見巫文強、王政武:《人的發展經濟學研究概覽》,北京:線裝出版社,2015年,前言第1頁。

[28]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67-168頁。

[2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5-186頁。

[3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45頁。

[3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9頁。

[32]轉引自王銳生、景天魁:《論馬克思關于人的學說》,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4頁。這兩段話的第一段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166頁)中,被譯為國民經濟學沒有向我們說明勞動和資本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分離的原因。兩者相比較,似乎《文集》翻譯更符合原意。

[3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47頁。

[34]王銳生、景天魁:《論馬克思關于人的學說》,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4頁。

[35]徐海波等:《馬克思主義價值的當代詮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月第1版,第142頁。

[36]張之琪:《大衛·哈維:生活在資本主義世界里不讀馬克思是愚蠢的》,界面新聞2017-05-18

[37]程言君,王鑫,程昊:《中國政治經濟學建國發展歷程特征和人本走向》,《海派政治經濟學》2017年第4期。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王銳生,景天魁:《論馬克思關于人的學說》,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3]程恩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光明日報》20180103日。

[4]程言君,段學慧,程昊:《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綱要(上、下)》,《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13-182017年第1:28-36

[5]許光偉:《保衛〈資本論〉: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6]程言君,王鑫,程昊:《中國政治經濟學建國發展歷程特征和人本走向》,《海派政治經濟學》2017年第4:12-21

【程言君(通訊作者),徐州市委黨校教授,淮北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等全國性學會和全球性智庫——世統派(世界統一學派)智庫理事。研究方向: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徐敏,經濟學碩士,徐州市委黨校副教授、科研處處長。研究方向: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程昊,經濟學碩士,徐州新盛嘉和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中國政治經濟學人本產權論摘自《經濟縱橫》2018年第11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