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64年到1966年,國防科工委等部門召開一系列反導彈武器研制的會議。
1964年3月23日彈道式導彈防御科學討論會的召開,標志著反導彈武器研制的正式啟動。
5月12日,錢學森向聶榮臻遞交開展反導彈武器研究工作的報告。報告主要指出研制反導彈武器的關鍵問題,稱:
“我們的防御對象是帝國主義從潛水艇發射的中程彈道式導彈和從本土發射的洲際彈道式導彈。他們可以連續多發、多方向地向我突然襲擊,并帶有迷惑作用的若干假彈頭或其他干擾手段,因此我們的防御手段必須能盡早發現目標,精密地跟蹤,并盡快識別真假彈頭。反導彈的防御體系主要包括:發現、識別目標和擊毀目標兩大系統。在整個反導系統中,雷達技術是關鍵問題之一。”
此外,錢學森還在報告中依據技術條件指出,擊毀導彈可以采用三次攔擊方式:第一次以導彈反導彈進行攔擊,第二次以超級高射炮實施攔擊,第三次使用光炮,爭取在20公里高空燒毀來襲彈頭。
但錢學森也提出:
“當前的重點仍然是兩彈為主,為了爭取時間,應該在搞兩彈的同時,開始用可能的力量進行反導彈武器的探索研究和科學實驗,并逐步加強這項研究工作。”
最后,錢學森建議按照雷達、導彈、超級高射炮、光炮四個組分頭研究,制定規劃方案。
5月13日,聶榮臻將這份報告呈送給羅瑞卿以及中央軍委,并說:
“根據(毛)主席要研究解決反導彈問題的指示,錢學森同志與有關專家研究后,提出了一個如何進行工作的報告,我覺得可行,并在前面附了一個簡短的信。請你及軍委常委同志先予審閱,看有無不同意見,如同意,請轉報主席核批。”
羅瑞卿、林彪、賀龍、陳毅、劉伯承、徐向前、葉劍英等審閱錢學森的報告后均表示同意。
5月20日,聶榮臻將錢學森的報告呈送給毛主席并中共中央,還附了一封聶榮臻寫給毛主席信。
聶榮臻在信中說:
“主席去年12月16日、今年2月6日曾兩次指示要搞一些人,專門研究對導彈的防御。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先組織了一個專家小組,搜集資料,探討技術途徑。今年3月小組已開了第一次會議,提出了一個初步意見。我覺得可行。如主席原則同意,即可著手展開工作,并由國防科委具體制定方案,組織實施。”
5月20日上午,錢學森在談及美國、蘇聯導彈研制現狀以及我國導彈發展問題時,又再次就反導彈問題說:
“目前的反導彈導彈,可能還不是一個武器,只是形成了一個概念,也就是說發現和明確了如何解決反導彈導彈的問題,現在都在重新進行研究。”
但也強調:“反導彈是極重要的問題,特別是雙方勢均力敵,這個就是主要矛盾了。”
5月25日上午,聶榮臻和羅瑞卿聽取路揚匯報國防科委第三個五年計劃的任務安排、投資分配和存在問題時,再次提及:
“反導彈問題,錢學森和一些專家研究了一下,提出了三個主要的方向。一是受控激光發射,現在已經開始探索,還要做很多工作;二是從地空導彈發展為反導彈導彈,現在已在打基礎;三是利用超級大炮發射導彈,現在尚未動手,將來可把這個任務交給炮兵。這些帶方針性的工作,計劃上要有體現,并且要報告中央。”
毛主席和錢學森關于“有矛必有盾”的談話,以及提出“搞少數人,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指示后,相關部門立即開展技術論證和制定工作計劃,反導工程由此啟動。
1964年8月,中央專委會將研制反導彈武器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1965年5月10日,中央專委會發出通知,要求四機部、五機部、七機部、中科院等單位把研制反導彈武器納入本單位年度工作計劃和長遠規劃。
翌年,七機部下發通知,研制反導彈武器的整個項目代號為“640工程”。
至此,反導彈武器的研制開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七機部二院也在1970年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準,改組為“反導彈反衛星總體研究院”,專門從事反導彈武器的研制工作。
從技術上看,導彈再入速度可以達到4到8千米/秒,在實戰中留給反導系統的反應時間僅有幾分鐘,期間卻要完成大量復雜計算和操作,因此對反導系統中的預警系統、跟蹤系統、識別系統、指揮系統、武器系統等眾多子系統的自動化及其彼此間的協調性提出嚴苛要求。
從研制概況來看,整個工程被細化為一個防區和五個子系統,其代號分別為“640防區”、“640-1工程”、“640-2工程”、“640-3工程”、“640-4工程”、“640-5工程”。
參加研制的單位包括國防科委、國家計委、國防工辦、總參、空軍、炮兵、一機部、二機部、四機部、五機部、七機部、中國科學院等十余個單位。
客觀而論,某些技術確實已經超出當時中國的科技水平。
正因如此,又由于1972年美蘇簽署《反彈道導彈條約》,降低了中國研制反導系統的緊迫性。
1982年航天工業部正式決定除激光破壞原理和核電磁脈沖技術兩個項目保留外,其余反導項目全部停止。
回溯1964年前后的歷史情境,毛主席邀請錢學森到中南海菊香書屋談反導問題,絕非偶然。
可以說,中國自從進入1960年代以后就處在“四面楚歌”的政治環境中,局勢日益嚴峻,尤其是面臨著來自蘇聯和美國的雙重軍事壓力,且有可能進行的核武器打擊。
在如此復雜的歷史背景之下,毛主席從戰略防御角度提出“有矛必有盾”思想,指示派人專門研制反導彈武器,充分展現出毛主席處理復雜問題的決斷力和毛澤東思想的博大精深。
雖然限于當時國內科學技術水平以及國際局勢的逐漸緩和,反導系統最終并未完全取得預期成果,但反導工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基礎工業和元器件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研究人員在載人航天、預警雷達、航天測控等科研領域取得不少關鍵性的突破,“為我國人造衛星、載人航天、深空探測測控網的建設,以及航天服務事業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中國已建成了由陸地、海洋、太空一體化的導彈航天測控網,還在海外建立了觀測站,這也是反導建設方面的一大成就”。
不寧唯是,若比較世界大國仍在研制的反導系統,如美國“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俄羅斯“安泰-2500反導系統”,依然可見毛主席“有矛必有盾”思想對當下中國研制反導系統所具有的現實指導意義。
來源:新歷史求真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