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新冠疫情的泛濫在美歐國家似乎變得更加失控。
前兩天,美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屢創新高,而受感染的死亡率也在攀升,創造出一天因新冠肺炎死亡超過3000人的歷史紀錄。歐洲疫情的回潮也不容樂觀,幾乎要壓垮德法等歐盟核心國家的醫療體系。
在這種背景下,疫苗似乎就成了解救民眾于疫情痛苦之中的唯一希望了。
雖然美歐的幾家醫藥生產的疫苗效果還在評估,有些面癱等事故還得不到合理的解釋,而且許多著名的公共醫學問題專家還在警告人們要當心疫苗的副作用,但美歐國家的政治家與領導人卻在鼓吹馬上要給全民普及疫苗了,新冠疫情的冬天馬上就要過去。
政治人物用“望梅止渴”的辦法來給民眾以希望,這種心情與做法都可以理解。
但是,最近幾天,歐美幾大制藥公司即將上市的疫苗已經被搶購一空,這件事情才顯得有些蹊蹺。
“人民疫苗聯盟”,一家國際非政府組織前兩天公布的數據表明,發達國家正在瘋狂搶購疫苗,它們囤積的新冠疫苗足以讓它們國家的居民都打上三四次。
加拿大似乎干得最起勁,它所囤積的新冠疫苗據說夠加拿大全國民眾打上五六次。當然,訂的這么多疫苗也并非都得到了商用批準。
與此相反,數據也表明,那些最窮的國家,特別是70個貧困國家在整個2021年內最多只能給他們居民中1/10的人打上疫苗。
如果研發的新冠疫苗能有效對付病毒感染的話,顯然一個人打一次就夠了,為何發達國家還要囤積足夠給本國居民打上好幾次的疫苗呢?這不能不讓人懷疑它們的動機了。
發達國家的金融衍生產品已經感染到了各個行業,一切事情可以變得“奇貨可居”。誰事先控制住優先購買權,就控制住了各種資源。
過去,唯有資源如此。比如,礦山的探測權、開采權;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都可以變成期貨。誰提前購買了這些期貨,未來價格上漲時,再把這些期貨賣出去,就可以贏利。
但后來,一切制成品的購買權也可以變成期貨,甚至連大飛機這樣的東西都成了期貨,航空公司若要買飛機現貨也經常在飛機制造商那兒找不到,必須到某些期貨商那兒去溢價購買。
莫非這些發達國家也想把新冠疫苗搞成期貨交易?
我們知道,這次為了研發新冠疫苗,美歐等發達國家的醫藥公司投入了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它們也想趁機“撈一把”,賺一筆橫財。
問題是,疫苗是一個人命關天的大事。如果事先把疫苗的期貨買下來,未來再溢價把疫苗賣給窮國,那不是昧著良心去賺窮人的血汗錢嗎?想利用疫苗期貨來賺錢的國家的道德何在?
面對全球大流動的新冠疫情,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種國際組織都說好,各國應該聯手展開合作,在開發疫苗上合作,為各國人民提供更好的防疫手段。
現在該落實這些許諾了。
我們主張那些發達國家把囤積起來用不了疫苗捐獻出來,供那些最急需的發展中國家使用,減少疫情對這些國家的損害。
若非如此,疫情在欠發達的國家得不到控制,便會在某個時機卷土重來,會在全球造成新的疫情泛濫。
因此,唯有發達國家放棄在疫苗問題上的“民族主義”,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與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合作,讓全球居民都獲能可用的疫苗,才能阻止病毒的傳播,才能更好地體現地球村這個大家庭里各國都休戚與共的關系。
(作者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億陽講席教授;來源:“補壹刀”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