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2016年5月18日,第七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紹,我國近期將發布北斗白皮書,詮釋北斗系統發展理念和政策主張,將繼續推動與美、俄、歐等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的合作交流,深化在兼容與互操作、監測評估、天基增強系統及其應用等方面的合作;繼續在ICG、ITU、ICAO、IMO等國際組織平臺開展國際協調,推動北斗系統國際化,履行大國責任,以“一帶一路”為支點,推廣北斗系統的國際化,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提供服務。
北斗衛星導航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名列GNSS ,即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屬于世界數一數二的導航衛星俱樂部,吸引了各個國家的科技人員研究,不過這個俱樂部目前只有四個成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斗COMPASS。中國北斗屬于后起之秀,勢頭強勁。
導航系統,俗稱GPS,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上到太空中的GPS定位系統,下到駕駛車里面的定位系統,可謂是無處不在,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個中距離圓型軌道衛星導航系統。
它可以為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98%)提供準確的定位、測速和高精度的時間標準。該系統由全球定位系統美國于1994年全面建成。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它優點很多:使用低頻訊號,縱使天候不佳仍能保持相當的訊號穿透性;全球覆蓋(高達98%);三維定速定時高精度;快速、省時、高效率;應用廣泛、多功能;可移動定位;不同于雙星定位系統,使用過程中接收機不需要發出任何信號增加了隱蔽性,提高了其軍事應用效能。
GPS系統主要由空間星座部分、地面監控部分和用戶設備部分組成。GPS衛星星座由24顆衛星組成,其中21顆為工作衛星,3顆為備用衛星。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平面上,即每個軌道面上有4顆衛星。這種布局的目的是保證在全球任何地點、任何時刻至少可以觀測到4顆衛星。地面監控部分主要由1個主控站、4個地面天線站和6個監測站組成。用戶設備主要為GPS接收機,主要作用是從GPS衛星收到信號并利用傳來的信息計算用戶的三維位置及時間。GPS系統在現實中主要運用于汽車導航和交通管理中、道路工程中。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一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同時使用靜止軌道與非靜止軌道衛星,對于亞太范圍內的區域導航來說,無需借助中地球軌道衛星,只依靠北斗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即可保證服務性能。此外,如果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生故障,則中地球軌道衛星可以調整軌道予以接替,即作為備份星。
以后提起導航系統,不要立馬就想到GPS。我們有了“北斗”,有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當然,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按照“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穩步推進:
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2012年我國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導航服務能力;2020年前后,北斗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產自主芯片集成度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北斗”產品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車載導航等大眾應用領域開始應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