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習近平論述科技創新:引進高新技術不能抱任何幻想 核心技術花錢買不來
點擊:  作者:記者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6-02-29 10:39:08

 

         “過去三十多年,我國發展主要靠引進上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國外技術,早期是二手技術,后期是同步技術。”

“在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尤其是國防科技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

“自己的創新成果自己都不相信和使用,怎么會指望別人去相信和使用?所以,要建立健全優先使用自主創新成果的機制。”

“這些年來,重引進、輕消化的問題還大量存在,形成了‘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

“我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不僅從別人那里拿到關鍵核心技術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術也是很難的,西方發達國家有一種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心理,所以立足點要放在自主創新上。”

“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

……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認真學習本書,對于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幫助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系統學習、理解、掌握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了《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日前該書已由中共文獻出版社出版,新華網“學習進行時”受權連載。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間的講話、文章、賀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一百八十八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

過去三十多年,我國發展主要靠引進上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國外技術,早期是二手技術,后期是同步技術。如果現在仍采用這種思路,不僅差距會越拉越大,還將被長期鎖定在產業分工格局的低端。在日趨激烈的全球綜合國力競爭中,我們沒有更多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我們必須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涉及未來的重點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大膽探索。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這條道路是有優勢的,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過去我們搞“兩彈一星”等靠的是這一法寶,今后我們推進創新跨越也要靠這一法寶。要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條件,發揮好我們的優勢,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協同創新,優化創新環境,形成推進創新的強大合力。對一些方向明確、影響全局、看得比較準的,要盡快下決心,實施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組織全社會力量來推動。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現在,比較正常的技術引進也受到種種限制,過去你弱的時候誰都想賣技術給你,今天你發展了,誰都不愿賣技術給你,因為怕你做大做強。在引進高新技術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尤其是國防科技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人家把核心技術當“定海神針”、“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給你呢?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當然,我們不能把自己封閉于世界之外,要積極開展對外技術交流,努力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增強創新自信。經過長期努力,我們在一些領域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某些領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領跑者”轉變,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大跨越。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有這個信心和決心。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要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實施,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更加注重協同創新,努力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在創新過程中,既不能妄自菲薄,對自主創新能力沒信心,把自主創新成果看輕了,亦步亦趨,不敢超越;也不能妄自尊大,缺少虛心學習的態度,驕傲自滿,夜郎自大。創新技術要發展,必須要使用。如果有了技術突破,誰都不用,束之高閣,那就難以繼續前進。應用中出現一些問題是自然的,不要一出事就往自主能力上扯,這不是科學的態度。自己的創新成果自己都不相信和使用,怎么會指望別人去相信和使用?所以,要建立健全優先使用自主創新成果的機制,實行有針對性的優惠政策,促進自主技術、自主品牌、自主標準的成果優先為我所用。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34日)

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優勢領域、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盡快形成一批帶動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要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三二一產業融合發展,整體提高先進制造業水平。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335日),《人民日報》201336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什么能夠成功?我看,最重要的經驗有三條。一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二是堅持以提升創新能力為主線,把其作為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和關鍵。三是堅持人才為本,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出成果和出人才并舉、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相結合。這些重要經驗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們要結合實際堅持好、運用好。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17日)

要有強烈的創新自信。我們要引進和學習世界先進科技成果,更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努力在自主創新上大有作為。如果總是跟蹤模仿,是沒有出路的。我們必須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深入推進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不斷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17日)

“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創新,就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凡事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敢于質疑現有理論,勇于開拓新的方向,攻堅克難,追求卓越。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17日)

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稱雄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希望你們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國防安全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17日)

 

一個國家只是經濟體量大,還不能代表強。我們是一個大國,在科技創新上要有自己的東西。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在湖北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21-23日),《人民日報》2013724

我們要做好頂層設計,要以世界眼光搞頂層設計。要研究和找準世界科技發展的背景、發展的趨勢,以及中國的現狀、中國應走的路徑,把需要與現實能力統籌考慮,有所為有所不為,長遠目標與近期工作結合,這樣提出切合實際的發展方向、目標、工作重點。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821日)

總的要看到,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這是一條必由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現在已經取得很好的成績,實踐證明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是現代化建設最可依靠的支撐點。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821日)

我們科技總體上與發達國家比有差距,要采取“非對稱”趕超戰略,發揮自己的優勢,特別是到二〇五〇年都不可能趕上的核心技術領域,要研究“非對稱”性趕超措施,在國際上,沒有核心技術的優勢就沒有政治上的強勢。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軍事上也是如此。

——《聽取科技部匯報時的講話》(2013821日)

我國與發達國家科技實力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這些年來,重引進、輕消化的問題還大量存在,形成了“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當今世界科學進步日新月異,技術更替周期越來越短。今天是先進技術,不久就可能不先進了。如果自主創新上不去,一味靠技術引進,就難以擺脫跟著別人后面跑、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有人認為,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結果是在實際工作中對科技工作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想法和做法必須糾正。很多科研也許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開始干,需要時就真的成“遠水”了。我國科技如何趕超國際先進水平?要采取“非對稱”戰略,更好發揮自己的優勢,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我們強調自主創新,絕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快流動,各國經濟科技聯系更加緊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上推進自主創新,并同國際科技界攜手努力,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應有貢獻。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實踐告訴我們,真正的核心關鍵技術是花錢買不來的,靠進口武器裝備是靠不住的,走引進仿制的路子是走不遠的。我們要在激烈的國際軍事競爭中掌握主動,就必須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大幅提高國防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深入貫徹落實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加快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2013115日)

推進科技自主創新,必須超前謀劃,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如果只是跟在別人后面追趕,不能搞出別人沒有的一招鮮,最終還是要受制于人。國際競爭歷來就是時間和速度的賽跑,誰見事早、動作快,誰就能掌控制高點和主動權。

——《深入貫徹落實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加快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2013115日)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我們要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奪占先機。要牽住“牛鼻子”,把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的薄弱環節作為推進自主創新的主攻方向,選準突破口,加強預先研究和探索,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深入貫徹落實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加快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2013115日)

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是武器裝備發展的原動力。只有重視基礎研究,才能永遠保持自主創新能力。當前,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關聯度日益增強,基礎研究顯得更為重要。要繼續抓好這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持續發展增強后勁。

——《深入貫徹落實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加快建設具有我軍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2013115日)

計算機操作系統等信息化核心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受制于人的問題必須及早解決。要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抓緊謀劃制定核心技術設備發展戰略并明確時間表,大力發揚“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精神,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經過科學評估后選準突破點,在政策、資源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集中優勢力量協同攻關實現突破,從而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為確保信息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中國工程院一份建議上的批示》(20131220日)

我們在世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這也源于我們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2014523日、24日)

面向未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8-9

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0

實踐告訴我們,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問題看到了,就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快馬加鞭改變這個局面。不能說了很多年,最后老是沒有根本改變。當然,自主創新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單打獨斗,不是排斥學習先進,不是把自己封閉于世界之外。我們要更加積極地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0-11

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要高度重視原始性專業基礎理論突破,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保證基礎性、系統性、前沿性技術研究和技術研發持續推進,強化自主創新成果的源頭供給。要積極主動整合和利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從我國現實需求、發展需求出發,有選擇、有重點地參加國際大科學裝置和科研基地及其中心建設和利用。要準確把握重點領域科技發展的戰略機遇,選準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必爭領域和優先方向,通過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開放創新,構建高效強大的共性關鍵技術供給體系,努力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突破,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2

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科技競爭就像短道速滑,我們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誰速度更快、誰的速度更能持續。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意思是,駿馬一躍,也不會達到十步;劣馬跑十天,也能跑得很遠;雕刻東西,如果刻了一下就放下,朽木也不會刻斷;如果不停刻下去,金屬和石頭都可以雕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擔當、勇于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2-13

在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我國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這個法寶搞出來的,千萬不能丟了!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大力開展協同創新,集中力量辦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進自主創新的強大合力。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6-17

我們要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大勢,既要重視不掉隊問題,也要從國情出發確定跟進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動跟進、精心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明確我國科技創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對看準的方向,要超前規劃布局,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速趕超甚至引領步伐。同時,要研究后發國家趕超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保持戰略清醒,避免盲目性,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亦步亦趨。我們在科技方面應該有非對稱性“殺手锏”,不能完全是發達國家搞什么我們就搞什么。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818)

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入發展的條件下,創新要素更具有開放性、流動性,不能關起門來搞創新。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面提高我國科技創新的國際合作水平。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818)

關鍵是要確定正確的跟進和突破策略。我們要按照主動跟進、精心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提高技術認知力,加強獨創性設計,發展獨有的“殺手锏”,確保不被敵實施技術突襲。對看準的,要超前規劃布局,加大投入力度,加速趕超步伐。

——《加快構建適應履行使命要求的裝備體系,為實現強軍夢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2014123日)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根本在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我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不僅從別人那里拿到關鍵核心技術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術也是很難的,西方發達國家有一種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的心理,所以立足點要放在自主創新上。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535日)

我國同發達國家的科技經濟實力差距主要體現在創新能力上。提高創新能力,必須夯實自主創新的物質技術基礎,加快建設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創新基礎平臺。國家實驗室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的重要載體,諸如美國阿貢、洛斯阿拉莫斯、勞倫斯伯克利等國家實驗室和德國亥姆霍茲研究中心等,均是圍繞國家使命,依靠跨學科、大協作和高強度支持開展協同創新的研究基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已步入以跟蹤為主轉向跟蹤和并跑、領跑并存的新階段,急需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布局一批體量更大、學科交叉融合、綜合集成的國家實驗室,優化配置人財物資源,形成協同創新新格局。主要考慮在一些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打造聚集國內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組織具有重大引領作用的協同攻關,形成代表國家水平、國際同行認可、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成為搶占國際科技制高點的重要戰略創新力量。

——《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20151026日),《人民日報》2015114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們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在中國科學院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3717日)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重視科技的歷史作用,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恩格斯說:“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鄧小平同志對科技作用的著名論斷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代以來,中國屢屢被經濟總量遠不如我們的國家打敗,為什么?其實,不是輸在經濟規模上,而是輸在科技落后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載人深潛、超級計算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極大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歷次產業革命都有一些共同特點:一是有新的科學理論作基礎,二是有相應的新生產工具出現,三是形成大量新的投資熱點和就業崗位,四是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發生重大調整并形成新的規模化經濟效益,五是社會生產生活方式有新的重要變革。這些要素,目前都在加快積累和成熟中。即將出現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在一些科技領域,我國正在由“跟跑者”變為“同行者”,甚至是“領跑者”。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在發展,世界也在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創新的基礎還不牢固,創新水平還存在明顯差距,在一些領域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擴大趨勢。國際科技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我國現代化同西方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我們要后來居上,把“失去的二百年”找回來,決定了我國發展必然是一個“并聯式”的過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改革開放三十五年來,我國發展的很多方面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歷程,科技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也必須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作用。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沒有強大的科技,“兩個翻番”、“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難以順利達成,中國夢這篇大文章難以順利寫下去,我們也難以從大國走向強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常抓不懈。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930日)

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不斷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

——在會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的講話(201416日),《人民日報》201417

當今世界,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拼投資、拼資源、拼環境的老路已經走不通。老是在產業鏈條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摸爬,總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環節而占領不了附加值高的研發和銷售這兩端,不會有根本出路。塊頭大不等于強,體重大不等于壯,虛胖不行。我們在國際上腰桿能不能更硬起來,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決于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創新這件事,等待觀望不得,亦步亦趨不行,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和勁頭,快馬加鞭予以推進。當然,科學發展是不可能一萬年的事情朝夕就辦成的。

——《在上海考察時的講話》(2014523日、24日)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十六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

當前,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黨中央綜合分析國內外大勢、立足我國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5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眾多主要經濟指標名列世界前列。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規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強,我國經濟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優。主要依靠資源等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現在,世界發達水平人口全部加起來是十億人左右,而我國有十三億多人,全部進入現代化,那就意味著世界發達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們能夠以現有發達水平人口消耗資源的方式來生產生活,那全球現有資源都給我們也不夠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6-7

我多次講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國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從這個經驗看,關鍵是時機和決斷。歷史的機遇往往稍縱即逝,我們正面對著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歷史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必須緊緊抓住。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

我們有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有持續創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具備良好條件。因此,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對國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科技決策,想好了、想定了就要決斷,不然就可能與歷史機遇失之交臂,甚至可能付出更大代價。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10

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當前,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在傳統國際發展賽場上,規則別人都制定好了,我們可以加入,但必須按照已經設定的規則來賽,沒有更多主動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就是要在新賽場建設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導一些賽場建設,從而使我們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如果我們沒有一招鮮、幾招鮮,沒有參與或主導新賽場建設的能力,那我們就缺少了機會。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也總是留給有思路、有志向、有韌勁的人們的。我國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后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

——《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201469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1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中,科技創新作為提高社會生產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在〈努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占領制高點〉上的批示》(2014623日)

我們必須認識到,從發展上看,主導國家命運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只有不斷推進科技創新,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古代大帝國最終走向衰敗和解體,除了政治、軍事、地緣上的原因外,創新不足和技術停滯也是重要原因。鴉片戰爭我們被動挨打,也是這個原因。對歷史規律,我們要認真研究和鏡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能不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能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看我們能不能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科技強國是應有之義,但科技強國不是一句口號,得有內容,得有標志性技術。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818日)

走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最終要靠科技進步。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智能制造、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科技、新經濟、新業態,蘊含著巨大商機。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1218日)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