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最近一段時間,菜肉價格上漲引發廣泛關注。“豬你漲”“向前蔥”“蒜你狠”……這幾個幾年前曾被國人熟知的時髦詞,如今大有卷土重來之勢。有人感嘆,“豬周期”又來了,菜又貴得買不起了。
物價直接關乎百姓們的錢袋子。菜肉價格上漲給人最直接的觀感,就是生活壓力又變大了。實際上,目前大都市生活成本并不算低,“菜籃子”里的商品價格飛漲,不僅是低收入群體,就連中等收入的白領也倍感壓力。這也難怪CPI之類詞匯似乎總是自帶一朵烏云。
未來菜肉價格會否繼續上漲,這是不少人心頭的疑問。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搞明白此次價格上漲的原因。
對此,他們這么說: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7日表示,近期生豬價格持續上漲,總體來看是前三年價格長期低迷的反彈,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后期豬價維持高位應是今年的常態,但是暴漲可能性不大,不存在暴漲的基礎和動力。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7日表示,近期蔬菜價格上漲主要受天氣因素影響,未來隨著氣溫回升和蔬菜上市量增加,預計菜價總體將呈現回落態勢。
菜肉漲價的具體原因有所差異,但相同點都在于供給不足,是供小于求的市場規律使然。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波動是一種重要信號,也是調節資源配置的手段。某種商品價格上漲,往往會刺激生產者加大供應,去尋求新的平衡。
可以說,此番價格上漲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只是市場規律的自然調整罷了。不過,產品從生產養殖到成熟上市需要時間,供需調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因為有這個“時間差”,才出現了價格的周期變化。對于這一市場經濟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姑且待之就好,完全沒有必要焦慮、恐慌,更不能以偏概全地說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出現了問題。
也要看到,價格周期雖然是個老情況,但這一輪的上漲還是帶有些“新問題”。就蔬菜價格來說,雖然天氣因素是主因,但還有個次要原因不容忽視:一些地區在產業升級或者城市規劃調整的過程中,對蔬菜供應等工作重視不夠,菜地改變用途,或是農貿市場搬遷到遠離居民生活的地方,加大了蔬菜的流通成本;再加上勞動力成本上升,綜合推高了蔬菜價格。
就豬肉價格來說,本輪豬周期面臨的新情況是限養、禁養對產能的影響。從畜牧業發展環境看,環保壓力對規模養殖的約束日益趨緊。據了解,有10個省份已經或者準備啟動生豬禁養區的劃定,禁養區內的生豬規模場面臨拆除搬遷,這大約影響2000多萬頭的生豬出欄量。
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是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大課題,也是每一種產業發展不容忽視的小環境。規劃調整、追求環保都無可厚非且勢在必行,因之帶來的市場變化也可稱之為成長過程中的“陣痛”,但是價格波動過大終歸不是好事兒。穩定價格、穩定百姓對經濟的預期,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任務。
老情況新問題疊加,政府尤其應該讓那只“有形的手”更主動一些、更有力一些,特別是那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產品,不能任由市場完全自由化。
具體來說,一是要盡量將調控任務跨周期往前壓,不能等到木已成舟,在峰尖浪底再出手,讓價格如“坐過山車”般大跌大漲。二是調控政策要長期化,不能在價格穩定時不聞不問,發燒后又緊急調控。三是宏觀調控要有系統性,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忙著產業升級的任務,就忘了保障基本供給。
只有增加宏觀調控的預見性、精準性、系統性,我國的經濟發展才會有穩定的大環境,百姓也才會更好地享受到“穩穩的幸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