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投資理財 > 閱讀信息
馮煦明:全球經濟遭遇大變局,中國人該如何到海外掘金
點擊:  作者:馮煦明    來源:政商內參  發布時間:2016-06-28 12:30:44

  智君語:

  623日,智谷海外資產配置大講堂第三期開講,本期主講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馮煦明博士。博士的講座主題為全球經濟新格局、國際聯動與金融資產配置,簡明生動地勾勒出全球經濟版圖和最新動向,有視野有見地,對有全球關懷和有海外資產配置需求的投資者來說,富有啟發。本文為講座內容精選。

  大家好,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分享關于全球經濟新格局以及資產配置的話題。

  今天晚上的分享分為三部分:

  · 1.全球經濟的基本格局。跟過去十年相比,世界正在發生微妙而重要的變化。

  · 2.國家之間的經濟聯動與國際宏觀政策協調。

  · 3.中國居民或家庭的資產配置問題。

  今天生活在中國經濟中的任何一個人都已經融入進了全球經濟之中,都在直接或者間接地與外部經濟發生關系。換句話說,即便我們不出國、不投資國外資產,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以及主要國家的經濟政策調整都會影響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你可以閉而不談,或是充耳不聞,但聯系就在那里、影響就在那里。

  比如我桌上的這瓶礦泉水,水當然是國內的,但生產瓶子的石油60%來自于國外進口。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電腦腦力的芯片和軟件、家里的汽車、銀行提供的服務等等。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的生活、消費、工作或勞動,都已成為開放經濟環境中的行為決策,與外部經濟密不可分。

  1全球經濟新格局的五個特點

  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新格局大致可以用如下五個特點來概括。

  第一個特點:雙核+五板塊

  首先是雙核雙核是指中國+美國。盡管在官方的外交表述中,中國政府盡可能回避類似于“G2”這樣的詞匯,但事實上在經濟領域雙核或者G2的格局已成事實,未來還會不斷強化。按2015年的數據,中國與美國占全球經濟規模的比重達到了36%。一個相對中間情形的預測是,2024-2025年前后,中國將成為第一大經濟體,屆時中國與美國兩個國家占全球經濟規模比重將超過40%

  雙核格局不僅表現在經濟規模這個簡單的數字上,它深刻地反映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人員流動、跨國直接投資、互聯網技術應用、自然資源消耗等實踐領域。甚至在國際關系、全球治理、軟實力、國際組織中的領導力、經濟發展的理念與模式方面,雙核格局也將有越來越突出的體現。雙核格局的鮮明特點是:在跨國比較或國際事務中,美國成為發達國家群體的典型代表者,不少時候是領導者;中國成為的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群體的典型代表者,有時也是領導者。未來一段時間內,這種現象長期存在或者是不斷強化。

  然后是五個板塊。

  全球有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在人口、土地、經濟規模、經濟結構上往往存在巨大差異,但大致可以劃分為五個板塊。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劃分無疑是非常粗略的,但有利于我們直觀地理解全球經濟新格局。

  第一個板塊是美國與英國。最近一個熱點事件是英國的脫歐公投。從經濟的角度來講,一個非常明顯但又被大多數人忽略的事實是,英國經濟與美國經濟存在高度相似性,而與歐洲大陸或者歐元區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在2008年之后,英國與美國無論在經濟指標上還是經濟政策決策上,都比較相似,而與歐元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打架的。

  第二個板塊是歐洲和日本。這里是歐洲是大家通常理解的狹義的歐洲,或者說是歐元區國家。歐元區和日本的經濟結構與經濟發達程度是比較類似的,同時它們當前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面臨的約束與客觀限制也類似。因此,雖然它們地理距離較遠,但也可以歸為一類來加以剖析認識。

  第三個板塊是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新型市場經濟體,也包括東南亞和拉美的一些新型市場國家。這一類國家的特點是增長潛力依然比較大,經濟前景主要取決于改革創新的意愿和政策靈活度。這一板塊最近幾年有一個突出的亮點,那就是印度經濟正在走上經濟崛起之路。

  第四個板塊是資源經濟體。主要包括中東、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資源經濟體。這一板塊的特點是受外部經濟影響大,經濟波動幅度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五個板塊是那些尚未步入發展正規的國家,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為典型代表。

  第二個特點:不平等加劇

  全球經濟新格局的第二個特點是不平等加劇。既包括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也包括國家內部的經濟不平等。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也被稱為是全球不平衡問題,在金融危機之前的0607年就已經討論得十分熱烈,表象是經常賬戶的不平衡,根源在于全球分工和儲蓄投資結構。國家內部不同部門和不同主體的收入不平等、財富不平等問題更為嚴重。

  20148月在德國林島以青年經濟學者的身份參加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那一年有19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到會,我印象非常清楚,有超過一半的諾獎得主都以不平等為主題展開他們的學術演講。緊接著,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出版了《21世紀資本論》,全書討論的核心話題就是不平等。這本書不僅在經濟學界引起了高度關注,同時在大眾中也可謂風靡一時。這些現象都表明不平等問題正在成為影響當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

  不平等本質是一個收入分配問題。以中國為例,去年13.6億人供生產了67萬億GDP這樣一個大蛋糕,那么這個大蛋糕是如何在13.6億人之間分配的?在資本、勞動、稅收之間是如何分配的?

  要素分配的結構是一個樞紐,它直接關系著經濟的消費率和儲蓄率,決定著總需求,影響著經濟增長的動能。具體到當前,不平等加劇是宏觀上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經濟增長乏力的要害所在。

  與此同時,從微觀上,不平等也會造成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在英國脫歐公投問題上,英國的精英階層大多是支持留在歐盟的,包括像《經濟學人》《金融時報》這樣的精英媒體,而很多普通民眾、草根階層是支持脫歐的,因為他們更關心移民和勞工問題、更關心社會福利分配問題。類似,在美國,多數精英階層更青睞希拉里,而支持特朗普的往往是普通民眾和草根階層。

  而且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問題絕不局限于英國與美國,而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并且近些年不斷加劇。在俄羅斯,在拉丁美洲,在中東地區,以及在我們國家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苗頭。

  第三個特點:貨幣大寬松

  第三個特點是貨幣寬松,不是一般的寬松,是大寬松。經濟學上,有很多類似的詞,如大蕭條”“大緩和等等,用來描述經濟史上某一個時期最突出的特征。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2008年金融危機滯后全球經濟的突出特征,我想最合適的莫過于大寬松。網絡上大家更喜歡的詞是大放水,同樣的一是。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在貨幣大寬松或者說大放水。美國、歐洲、日本等經濟體都采用了大規模救市方案,尤其是在貨幣政策上,相比以往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首先是采用傳統貨幣政策——降低利率;利率到達零下限之后開始量化寬松(QE);多輪量化寬松之后,發現效果不明顯,規模也遇到了限制;然后又開始嘗試負利率。

  之所以在貨幣政策上大顯身手,一個重要的、但又往往不便明說的原因是財政政策受到限制,空間有限、政治上的可行性低;推行結構性改革又困難重重。

  第四個特點:資產價格波動加大

  貨幣大寬松造成了一個直接的結果,即全球范圍的流動性過剩。一方面表現在資金過剩,另一方面表現在優質資產不足。大量的資金追逐著有限的資產,于是造成了全球經濟新格局第四個特點——資產價格波動加大。

  資產價格又如一個海平面,在均衡狀態下,各類資產的收益率是趨于相等的。但當大量的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投資機會、追逐優質資產的時候,海面就會掀起風浪。流動性越過剩,資產價格海平面的風浪就越大。所以,我們在過去幾年時間里不斷看到各類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暴漲暴跌,從房地產、到大宗商品、到權益和債券,包括黃金和另類投資品。

  第五個特點:增長動能短期內趨于衰竭

  全球經濟新格局的第五個特點,是世界經濟開拓新市場的步伐暫時停滯,于是增長動能短期內趨于衰竭。這里的開拓新市場既包括外延式的開拓新市場,例如地理上新市場的出現;也包括內涵式的開拓新市場,例如存量市場的壯大。

  這一點很像20世紀70年代的初期。為什么這么說呢?二戰結束至今70多年的歷史,從經濟增長史的角度大致可以分為幾段。

  二戰之后到70年代初是第一階段,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以歐洲和日本的戰后恢復與建設為代表,在這些動能的帶動下,開拓了新的市場,掀起了一輪世界經濟的增長高潮。但是到20世紀70年代初的時候,這兩個市場短期內趨于飽和,維持經濟增長需要尋找新的動能。所以我們看到在20世紀70年代初,發生的很多事件跟我們現在的情況是非常像的。出現了大規模產能過剩,出現了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下降,出現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漲大跌,出現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出現了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的一系列動蕩。(我最近要寫的一篇文章就是《中國與世界經濟:反觀1970年代》。)

  從1970年代中后期開始,新的一輪世界經濟的增長開始,主要以亞洲四小龍為亮點,開拓新的市場,帶動全球經濟的增長。再然后是第三波,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90年代之后的市場拓展。

  全球經濟新格局的第五個特點跟我們剛才講的非常相關,在新的增量市場不出現的情況下,就會有大量的產能過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近年的貿易摩擦大量產生,尤其是中國成為了眾矢之的。不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對中國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的審查與制裁,甚至一些傳統的新型市場經濟體,比如巴西、阿根廷,也爭相采取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以保護國內市場。

  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是國際經濟交往的兩個主要形式。在貿易主義抬頭的情況下,國際間的資本流動就會更加興起,企業更需要通過資本流動的形式開拓海外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和生產分工。

  2從貿易到金融的國內外聯動變奏

  有了上述這些直觀的印象之后,我們就容易理解,為什么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到海外買買買。復興、安邦、阿里巴巴、三一重工、吉利、萬達等等,這不是某家企業或者某個行業的個別行為,而是普遍性的。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居民或家庭開始考慮將部分金融資產配置到海外。包括在國外購買房產,包括投資國外金融資產等等。

  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一方面與上述全球經濟新格局的五個特點息息相關;另一方面,也植根于另外一個大背景——國際經濟聯動與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的加強。

  國際經濟聯動有兩個主要表現形式:第一個是通過貿易渠道聯動。2008年之前我們國家主要通過貿易與國外經濟聯系,這一時期企業或這個人從外部經濟中獲利、賺錢,也主要是通過參與國際貿易來實現的。第二種渠道是通過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進行聯動。通過匯率、貨幣市場、國際資本流動進行聯系。而今后第二種這種渠道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對于像中國這樣的大國開放經濟體。

  中國經濟中的企業、個人以及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多地關注國外經濟,同時,國外的行為主體也需要更多地關注中國經濟的動向。

  在貿易聯動是主要聯動方式下,只要生產好產品,出口就可以了。但是在金融聯動情況下,金融市場的復雜度增加,政府間經濟政策協調難度和不確定性變大;因而企業和居民面臨的市場波動也要大的多。所有國際經濟聯動和國際宏觀政策協調的加強,都為我們企業與個人進行全球配置提供了條件與契機,同時也增強了挑戰。

  3個人海外資產配置的兩大原則

  一般而言,我們把大類資產分為八類。

  · 1.現金和存款(本、外幣)

  · 2.房地產。

  · 3.權益資產。

  · 4.債權資產。

  · 5.保險資產。

  · 6.衍生品及大宗商品資產(含貴金屬)

  · 7.組合資產(信托,基金,理財產品等)

  · 8.另類資產(古玩字畫藝術品紅酒等)

  但是一般而言,對于普通的家庭投資者而言,并不是全部都適合投資,比如大宗商品資產就不適合家庭與個人投資。原因是:

  · 第一,專業知識不足。

  · 第二,信息掌握不足。

  · 第三,資金規模和市場地位不對等。

  債券資產,包括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再比如說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也不適合一般家庭進行投資。

  所以我們通常說到的居民海外資產配置就是剩下的幾類:除了房地產之外,剩下的就是如下幾個門類:

  · 第一個是現金和存款。

  · 第二個是保險資產。

  · 第三個是權益資產。

  · 第四個是組合資產。

  · 第五個是另類資產。

  家庭資產海外配置的基本原則,簡單的概括是兩點:一是分層原則;二是多元化原則。

  需要把家庭資產分為兩層:基礎資產和空閑資產。基礎資產是第一層次,是基礎,是關鍵時期用來保命的;往上才是空閑資產。基礎資產和空閑資產的投資策略顯然不一樣。

  一般而言,基礎資產應配置到相對簡單的、流動性強的資產,比如說現金和存款、保險、以及穩健的組合資產等。而空閑資產一般可以投資比較流動性相對第一點、風險收益相對較高的資產,比如另類投資品、房產、股票等。

  但不論是空閑資產還是基礎資產都要遵循多元化原則。多元化原則基本前提是不同資產的收益率不完全相關。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多元化有利于分散風險并提高收益率。

  4收獲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二紅利

  投資海外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收獲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二紅利。中國經濟在過去的四十年里,經歷了穩定長期的高速增長,每一個中國公民都是國內經濟增長的獲利者,但這還都還不夠。中國經濟增長不僅在國內孕育了紅利,而且會在國外產生紅利。

  諸如蘋果、大眾、淡水河谷、LV等一批企業從中國經濟增長中獲利頗豐。中國經濟的成長和中國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帶動了這位國外企業的產品銷售,為它們打開了市場,助力了相關股票等金融資產的升值。

  中國居民與家庭海外配置資產的策略之一,就是收獲中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紅利。比如你10年前或者15年前購買了蘋果或者寶馬的股票,或者投資了智利的銅礦企業或者澳大利亞的鐵礦企業,那么后來的收益率一定非常可觀。

  當然有人會說,你的這些例子都是事后諸葛亮,你現在再去投資銅礦石資產很難說是一件好事。首先我對于這些疑問先擱置一邊,大宗商品的估值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面向未來,我認為中國經濟仍然存在大量的需求點和機會,這些機會不僅會在國內產生紅利,同時也會在海外創造紅利。馬上能夠想到的例如,文化創意產業,娛樂行業,新型農業,環保,綠色產能升級,養老,醫療等等,都有非常好的機會。在這些領域仔細挖掘,一定能找到15年前的LV或寶馬、十五年前的銅礦或鐵礦。

  與收獲中國經濟增長的海外紅利相對應的策略是:在中國經濟的下游尋找機會。例如之前提到了印度崛起。印度經濟是否能夠崛起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如果印度經濟走上崛起之路,那么它一定會在接下來十年二十年時間里,在諸多領域復制中國崛起過去三十多年的道路,例如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房地產、例如城市化帶動的家電家居需求、例如勞動力密集型外向產業的發展、例如對鐵銅石油等大宗資源品的需求,等等。崛起不崛起存在疑問,但崛起的道路一定存在諸多相似之處。中國企業和居民對此輕車熟路,應該搶占先機,提前布局。

  最后想要強調的一點是:全球配置絕不僅僅是配置金融資產的事情,還包括人自身。最重要的投資不是投資于金融資產,而是投資于我們自己,投資于健康、投資于教育、投資于能力提升;然后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全球經濟新格局中,去配置我們的能力、視野和事業,去提煉和發揮比較優勢。

  我就先大致說這么些。僅僅為大家參考啟示,并不作為建議。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