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9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和四川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九屆中國社會科學前沿論壇在四川成都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王偉光出席論壇并做主旨講話。
原題: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大有可為
【核心提示】調動和凝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有生力量,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必然會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這就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做到“全面論”、“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統籌協調,協同作戰,不能顧此失彼,畸輕畸重。一是處理好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的關系;二是處理好戰略性問題研究與戰術性問題研究的關系;三是處理好深化理論研究與深入實際調研的關系;四是處理好堅持中國特色與擴大國際視野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推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就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多次作出重要論述。今年1月,中央又頒布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對新型智庫建設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意見》精神,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給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今天圍繞著會議主題,我主要講三個問題。
第一,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凝聚著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賦予了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新的時代任務,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積極投身新型智庫建設。
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是當前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先后設立了一大批學術研究和決策咨詢機構,賦予其現代意義上的智庫功能。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類學術研究和決策咨詢機構發展很快,一些專業研究機構也蓬勃興起。但總體而言,我國智庫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能完全滿足黨和政府的決策需要,不能完全適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要。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迫切需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造就一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德才兼備、富于創新精神、善于提供決策咨詢的專家隊伍。
從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力作,涌現出一批學術領軍人物和中青年科研骨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和文化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與黨和人民的期望相比,與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總體要求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指導智庫研究和智庫建設尚需進一步加強。二是以黨和人民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智庫研究的主攻任務不夠自覺主動。三是有的研究帶有明顯的碎片化、隨意化、重復化、文本化和教條化傾向,需要樹立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和全局意識,強化宏觀的整體設計和明確的問題意識。四是單兵作戰現象尚為突出,亟需統籌形成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學者互相配合、共同研究、協力攻關的學術合力。五是用“中國理論”、“中國學術”、“中國思想”講好“中國故事”的“走出去”的科研成果仍然有限,難以形成集束效應和規模優勢。
當前,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積極投入,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同樣離不開落實好智庫建設的各項任務。這就要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守為人民做學問的立場,把個人學術活動與黨和國家的需要高度統一起來,堅持求真務實,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問題意識,積極建言獻策,以服務黨和政府決策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詢為主攻方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智力支撐。
第二,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始終堅持中央關于智庫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把握正確導向,加快建設步伐,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一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學術的靈魂,是智庫研究和智庫建設的指南,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應當成為打造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中堅力量。要將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于智庫研究始終,在涉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和重大原則、重要方針政策等問題上,必須做到立場堅定、觀點鮮明、態度堅決。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方向,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目標,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積極開展深入研究、闡釋和創新,建設好研究、宣傳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二要堅持服務大局,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著力點。密切結合世情和我國國情民情社情,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任務,深入研究黨和國家面臨的一系列亟待回答與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有針對性地就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綜合性問題,以及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開展政策研究,推出一批系統性、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具有現實性、建設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為提高黨和政府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能力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要堅持以人為本,堅定不移地站在人民立場上做學問。要把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使命。真正踐行為人民做學問,自覺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事業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個人的前途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為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出謀劃策,為解決人民疾苦和提高群眾福祉而集思廣益。做到與時代共奮進、與國家共榮辱、與人民共呼吸,努力成為忠誠服務于黨和人民事業、值得黨和人民信賴、對黨和人民有貢獻的學問家。
四要堅持創新精神,建構當代中國學術話語體系。創新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是增強中國學術國際影響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強大學術支撐。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借鑒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堅持用中國的理論學術研究和話語體系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不斷提出有客觀依據、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原創性思想理論和學術觀點,推出具有時代思想高度、代表國家學術水準的精品成果,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積極踐行學術“走出去”戰略,探索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化路徑,推動中國學術與國際學術展開平等對話,進一步擴大中國學派在世界學術體系中的影響力。
五要堅持人才為重,壯大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型人才隊伍。人才是創新思想的載體,是推動學術前進的動力,更是實現智庫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必須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功底扎實、熟悉世情國情黨情社情民情、具有理論創新能力的理論家和高端學術人才,推出一批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善于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批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答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對策性研究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世界眼光、能夠在國際交流中直接對話、有實力爭取話語權的學術英才。要重視學者型人才向智庫型人才的轉變,促進學術研究成果向對策建議的轉換,增強智庫專家的社會責任感和誠信意識,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信息安全意識、保密紀律意識,積極主動為黨和政府決策貢獻聰明才智。
六要堅持弘揚正能量,圍繞智庫功能加快傳播平臺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要堅守好宣傳思想輿論陣地,鞏固壯大主流意識形態,打好主動仗,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這就要求重點加快報紙、期刊、出版社、圖書館、網站、數據庫、評價中心等學術媒介建設,使其成為拓展智庫權威性和影響力的重要平臺。辦好各類學術會議、論壇等活動,打造國際學術傳播品牌、增強國際學術話語權。不斷提高學術傳播的質量和水平,探索創新學術傳播手段,充分挖掘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效力,把握好時、度、效,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七要堅持正確學風,凸顯求真務實嚴謹厚德的治學品格。深化智庫研究,培育智庫人才,同樣要解決好決策咨詢成果的“文風”和“學風”問題。必須強化問題意識,敢于探索求新,從源頭上治理各類學術不端行為,提升各項制度約束力,注重教育引導和典型引領,加快形成堅守學術誠信、完善學術人格、維護學術尊嚴的優良學風。增強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學術道德和學風修養上的自律意識,把科學道德和學術誠信觀念內化為自身堅定信念,外化為主動學習和科學探究的自覺行動。積極參與并努力推動不同學術觀點、不同政策建議的切磋爭鳴、平等討論,共同營造有利于發揮智庫作用、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學術氛圍。
八要堅持改革創新、統籌協調,逐步完善新型智庫體系。要按照公益服務導向和非營利機構屬性的要求,積極推進不同類型、不同性質智庫分類改革,科學界定各類智庫的功能定位。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分類指導,充分調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各大高校以及相關企業的參與積極性,形成各具分工又相互協調、良性競爭又優勢互補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在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公共外交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始終堅持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保障體系,建立適應現代智庫發展規律、有利于產出高質量思想產品和政策建議的科研體制機制和科研組織形式。
第三,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思維方式,正確認識處理好智庫建設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一系列辯證關系。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是以黨和國家關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以應用對策研究為主,同時也需要雄厚的基礎研究和基本理論研究作基礎;而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術研究是以基本理論、基礎研究為主,以學科學理學術研究為主,同時也需要現實的應用對策研究作支撐。智庫研究離不開學科學理支持、基礎研究的支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也離不開應用對策研究的支持。二者都需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正確指導,都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都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與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術研究是內在一致的,同時又有一定的區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一定要以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術研究為牢固基礎,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術研究又要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研究為重要任務。
調動和凝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的有生力量,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必然會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這就需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以唯物辯證法為指導,做到“全面論”、“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統籌協調,協同作戰,不能顧此失彼,畸輕畸重。
一是處理好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的關系。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必須堅持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并重,一方面要深化基礎理論研究,為應用對策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方法論支持;另一方面要以應用對策研究為突破口,帶動基礎理論研究不斷走向深入。
智庫作為決策咨詢和政策研究機構,要更多地關注應用學科和應用研究,在研究方法、傳播手段、轉化渠道等方面有自身突出的特點和規律,不同于一般的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但智庫的應用對策研究不能不要基礎研究,學科建設和基礎研究是智庫對策建議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源和流、本和木的關系,基礎研究不扎實不深入不科學,應用研究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說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必須堅持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并重、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對策研究并舉的方針,努力瞄準世界學術發展前沿,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形成具有支撐作用的基礎學科,具有較強優勢的重點學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良好發展前景的應用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絕學”和瀕危學科,努力構建既符合學術發展規律、又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學科體系。
二是處理好戰略性問題研究與戰術性問題研究的關系。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以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為主要研究對象,要以總體思維和全局眼光開展前瞻性、宏觀性、戰略性、長期性研究;又要針對一些突發的、具體的或微觀的戰術性問題,做出快速反應,提供科學有效的處理意見和方案咨詢。
戰略性問題往往具有改變全局、決定未來的深刻影響,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戰略性問題研究。清代桐城派學人陳澹然在《遷都建藩議》指出,“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智庫建設必須站在時代的制高點,從全面和整體出發,善于抓住世界歷史進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為黨和政府決策做好頂層設計參考。從現在開始的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智庫要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開展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政策研究,提出專業化、建設性、長遠性、切實管用的政策建議,著力提高綜合研判和戰略謀劃能力。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細節在一定意義上也影響全局,一些短期、緊急、局部、具體而微觀的問題同樣需要著力處理,如果處置不當甚至會發生轉化,造成全局性的影響,這就要求智庫同樣不能忽視戰術性問題研究,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提供及時的決策參考。新型智庫建設必須做到把戰略性問題研究與戰術性問題研究有機結合起來,以戰略性問題研究統領、指導戰術性問題研究,以戰術性問題研究豐富、強化戰略性問題研究。
三是處理好深化理論研究與深入實際調研的關系。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決策咨詢,一方面需要進行高度系統化的理論研究,另一方面又必須深入實際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研究,將應用對策建議建立在正確的理論基石上,將理論創新奠基在雄厚的實踐基礎上。
理論聯系實際,是最可寶貴的學風。智庫咨詢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形成科學決策,解決重大問題,推動社會發展。如果智庫的理論研究和實施方案脫離實踐、脫離群眾,就提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形不成深刻的理論成果,甚至會造成無法估量、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實踐的直接從事者。漢代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講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黨和政府實行的政策效果如何,最直接的感受者是人民群眾。好與壞、是與非,他們有最切身的感受、最直觀的評價。所以,智庫的建言獻策,必須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既來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進行檢驗,不斷豐富深化提高。這就要求智庫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求真務實,在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探索中,在歷史與邏輯的辯證統一中,深入研究和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國內外普遍關注的各種熱點焦點難點問題。
四是處理好堅持中國特色與擴大國際視野的關系。一個國家的政策分析和決策咨詢體系,必定在根本上取決于該國的具體國情和制度體系,一個國家的智庫發展模式,也必定要在根本上適應本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需要。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必須要符合中國國情,保持鮮明的中國特色;同時,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也要以廣闊的世界眼光,了解國際風云變化,把握國際發展大局,知曉世界文明走向,同時又要深入了解其他國家智庫的發展情況,借鑒國外優秀智庫的有益經驗,積極開展智庫外交,努力擴大國際影響。
一方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充分體現中國性質、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另一方面又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方針,與國外智庫建立平等、高效的交流合作機制,致力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中國價值觀念走向世界,不斷提升中國的對外傳播能力和話語體系建設,為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作為中央直接領導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最高研究機構,正在按照中央馬克思主義堅強陣地、黨和國家的思想庫、哲學社會科學的最高殿堂的“三個定位”要求,努力發揮作為國家級綜合性高端智庫的優勢,切實把中國社會科學院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知名智庫。中國社會科學院愿與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一道,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