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昨日表示,今年年初以來北京房價上漲幅度為11.3%,“不是最高的......上漲在合理區間內”。深圳今年1月份的房價同比上漲50%,這是國家統計局有關房價統計的最高記錄。
房價瘋漲,難免讓人聯想到去年暴漲暴跌的股市。2016年的樓市與2015年的股市的確有不少類似之處。政府高調背書,政策初衷、措施基本相同......今年的樓市和去年的股市,是否要當心出現一樣的結局?
2016年的樓市與2015年的股市的確有不少類似之處。
微信里流傳這樣的段子:去年A股國家牛與現在的人造房市異曲同工。1、降首付=加杠桿;2、暫停開發新地塊=暫停IPO;3、契稅調整=降印花稅;4、專家談一線城市還要漲一倍=4000點是牛市起點;5、深圳均價10萬=全通教育500元;6、鼓勵農民進城買房=最后的散戶進場…
更相似的是,它們都是人為主導的。去年刺激股市的初衷是為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我國的金融結構。希望通過大規模增加股本融資來降低企業的高負債率風險。今年刺激樓市是為了房地產去庫存,同樣是為了化解我國的金融風險。兩件事情的政策初衷基本相同。
今年的樓市和去年的股市,是不同時間里發生的兩件事情,它們有相同的政策初衷,有類似的政策措施,是否要當心出現一樣的結局?
從去年的股市運行看,出現了暴漲暴跌的走勢,上半年的氣勢如虹和下半年的兩次股災(按照農歷計算的話,羊年出現了三次股災)都是出乎政策初衷的,出現十幾次千股跌停現象更是決策者不愿看到的結局。可見,好的動機未必有好的結果,反思去年的股市之教訓或許可以給今年的樓市調控提供一些借鑒。
股災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就是政府不應該過度干預市場行情,讓股市承擔過多的政策目標。政府希望通過投資者加杠桿的方式來給企業降杠桿的路子在理論推導上似乎順理成章,但實踐證明是難以行得通的。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的干預扭曲了股票市場投資者的預期和行為。股市本身的基本規則是“風險與收益對稱”,高收益一定對應高風險。當投資者認知政府希望股市上漲的意圖之后,加之主流媒體的極力渲染所謂的“國家牛市”、“中國股市迎來長期慢牛”、“改革牛”等,實際上等于政府給股市背書,股市的收益與風險不再匹配,似乎可以獲得高收益而不需要承擔高風險。政府信用的介入扭曲了投資者的行為,每周數百萬新開戶數量及場外瘋狂的配資行為是投資者扭曲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
監管者希望通過適度的刺激來激發市場人氣,利用所謂的“慢牛”來達到多發行股票的目的,這樣的初衷卻反被市場利用,出現了難以駕馭的“瘋牛”,股市每日成交額動輒幾萬億元。當股價嚴重脫離的基本面,加上市場投資者普遍高杠桿操作,崩盤是必然的結果。7月份之后政府采取了斷然措施救市,讓股市暫時停止了崩潰式下跌,但付出的代價相當高昂:救市的主力是證金公司,投入了1萬多億元的資金救市,入市的成本價位大約是上證指數4000點左右,如果全部持倉不賣的話,損失大約30%。救市的另外一個主力是21家大型證券公司投資的2100億元,到目前為止,賬面損失應該超過500億元。而數以千萬計的股市投資者仍然處在套牢的痛苦中掙扎,其中不少人因為融資炒股被強制平倉。根據中國證券登記公司公布的的資料,2016年1月末,100萬以上的投資者數量由2015年5月底的192萬戶減少到87.4萬戶,減少了45%。而10萬元以下的賬戶數量大量增加,很多100萬以上的投資者直接降到了10萬以下,他們的損失相當慘重。
眼下的樓市與一年前的股市有很多類似之處,有關部門需要高度關注。尤其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出現失控,深圳今年1月份的房價同比上漲50%,這是國家統計局有關房價統計的最高記錄。在房價已經形成瘋漲的背景下,任何刺激房價上漲的言論或政策都會被市場放大,形成正反饋,這就是所謂資產價格的“自我強化”現象。去年的股市就是在“兩會”之后,在“銀行資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等言論刺激下,在“4000點是牛市的起點”的不當引導下出現瘋狂的----短短的2個月時間里上證指數大漲60%、創業板指數上漲100%。在2月底的20國央行行長和財長會議上,有關領導認為“我國的住房抵押比例還有很大上升的空間”言論對樓市的刺激效應已經初現,大城市日光盤現,此現象不能不警覺。
筆者以為,相對于股市來說,樓市的更重要,如果樓市出現暴漲暴跌,對經濟的打擊將難以估計。股市在5000點時的總市值為60萬億元,與居民的銀行存款接近,而且其中有50%左右是國有股或法人股,與投資者直接相關的市值只有20多萬億。而樓市的總市值至少在200萬億元以上,是個人投資者持有股市流通市值的10倍以上。從全球經濟史看,幾乎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有房地產危機導致的,只要樓市出現大的波動,經濟與金融一定會出現大的問題。
要防范樓市出現暴跌,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讓它暴漲,一線城市已經出現暴漲的情況下已經十分棘手:如果不出臺政策抑制,則會出現失控的狀況;但如果出臺政策打壓,則有很容易出現暴跌,類似于去年6月初的清查場外配資引起股市暴跌一樣。
常言道“不撞南墻不回頭”,我們在股市上已經撞了南墻之后是否應該認真反思一下我們對樓市的問題?希望今年的樓市不要重蹈去年股市的覆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