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所謂大道理,是指重大的原則和理論。領導干部要擔當好動員、引導和凝聚民眾的重要職責,就必須學會講大道理,善于講大道理。大道理是動員、引導和凝聚民眾的有力思想武器。新時期,隨著社會主體利益的多元化、思想影響的多樣化及其社會矛盾沖突的復雜化,領導干部提高講大道理的能力和效果尤為迫切和重要。那么,領導干部到底如何才能講好大道理呢?
1、要勤于學習,精通大道理
要給別人講好大道理,領導干部首先要勤于學習,精通大道理。自己都沒有弄明白大道理,是講不清大道理的,更不可能講好大道理。
毛澤東是我們黨善于講大道理的典范。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引兵井岡山,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當時隊伍中不少人悲觀失望,懷疑“紅旗能打得下去嗎”?為了消除隊伍中的悲觀,引導和凝聚革命隊伍,毛澤東在井岡山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論證了中國共產黨人能夠在井岡山站住腳,打開局面,開辟出一塊紅色武裝割據區域,并不斷發展和壯大,最后走向勝利。毛澤東的理論引導,好像茫茫黑夜的一盞明燈,讓井岡山軍民認識到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看到了希望和前途,從而堅定了對敵斗爭必勝的決心和信心。抗日戰爭時期,面對能不能戰勝強大日本帝國主義的爭議,毛澤東發表了《論持久戰》,堅定了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決心和信心。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到了長江邊上,蘇聯領導人勸毛澤東與國民黨劃江而治,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中國情況,號召全黨全軍將革命進行到底,很快解放了全中國。
相反,土地革命時期,“左”傾教條主義者照抄照搬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當成死的教條,把大道理講成了死道理,給中國革命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傷害。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毛澤東不僅勤于理論學習,而且把握住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而“左”傾教條主義者只是熟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文本,根本沒有弄懂它的真諦。
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講好大道理,一定要有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尤其是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認識、分析和處理現實問題。
2、要把大道理講“真”,避免講“假”
真道理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大道理要說服人、引導人,首先必須是真道理。假道理也許聽起來很唬人,但無法說服人,更不用說引導人。
1942年,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就指出:“無產階級的最尖銳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個,那就是嚴肅的戰斗的科學態度。共產黨不靠嚇人吃飯,而是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吃飯,靠實事求是吃飯,靠科學吃飯。”“科學的東西,隨便什么時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評的,因為科學是真理,決不怕人家駁。”大躍進時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喊得震天響,給人民留下的卻是饑餓的記憶。真理服人,真話贏得人。違背客觀實際和規律的話講得再大也無法贏得人,只能傷害人甚至失去人。
領導干部要講通大道理,首先應強調一個“真”字,要言之有據,符合客觀實際,反映客觀規律。毛澤東就曾說過:“敢講真話的人,歸根到底,于人民事業有利,于自己也不吃虧。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
3、要把大道理講“實”,避免講“虛”
事情有大道理, 有小道理, 大道理指導小道理,小道理體現大道理。與小道理具體、明確相比,大道理管大局、管方向、管長遠,具有普遍性、抽象性。但講大道理不是唱高調,也不是呼口號,必須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言之有物,善于小中見大,把抽象內容具體化,只有這樣大道理才會有生命力,講大道理才能講得入耳、入腦、入心;否則,言之無物,空話連篇,講得再多也是“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勞而無功。
毛澤東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反對本本主義》、《為人民服務》、《愚公移山》等闡述的都是深刻的大道理,但立足分析、解決現實問題,聯系實際,通俗易懂,就是不識字的老農也聽得懂、接受得了。
領導干部要講好大道理,把大道理講得豐滿講扎實,講得入情入理,講到人們心坎上要善于緊密地聯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貼近群眾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實際,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能只是傳聲筒,機械地重復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理論,力戒空泛說教;要看人下菜,看對象開講,有的放矢,正如毛澤東強調的:“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做演說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聽眾嗎?我們和無論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東西,能夠做成知心朋友嗎?做宣傳工作的人,對于自己的宣傳對象沒有調查,沒有研究,沒有分析,亂講一頓,是萬萬不行的。”
4、要把大道理講“硬”,避免講“軟”
“硬”作為形容詞用來修飾“道理”,起到強化的作用,表明道理更有說服力。領導干部要講好大道理必須堅持“硬”,講得大家都信服,自覺遵守,堅定不移,否則,大道理講得太“軟”,講得大家半信半疑,覺得可有可無,則不僅起不到動員、引導和凝聚民眾的作用,還會適得其反,引起民眾的反感甚至抵觸。
領導干部把大道理講“硬”,一是要講“活”大道理,使民眾充分認識到大道理的真理性及其重要社會價值和意義。把大道理講“硬”不是靠指示服人,更不能氣勢壓人,要以理服人,善于運用歷史和實踐的素材印映證大道理。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指出“發展是硬道理”,很快得到了全國人民的一致認同,因為歷史和實踐都清晰佐證了這一論斷的真理性和重大現實指導意義。二是要堅信大道理。領導干部要講好大道理,首先自己必須堅信大道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離不開“四項基本原則”,離不開馬列主義、 毛澤東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是歷史已經證明我們必須遵循的大道理。領導干部要講好這些大道理,首先就必須堅信這些大道理,只有堅信這些大道理,才能理直氣壯地去講好這些大道理。三是要堅持言行一致。領導干部不僅大道理要講得理直氣壯、令人信服,還要做得好,言行合一,以宣傳引導和行為垂范共同塑造大道理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