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摘要]大國的崛起,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心態。當今中國處于將起未起的關鍵階段,心態如何影響著國家戰略選擇及和平發展進程。必須著眼目前發展階段特點,積極培育成熟理性的大國心態。
大國的崛起,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心態。當今中國處于將起未起的關鍵階段,心態如何影響著國家戰略選擇及和平發展進程。必須著眼目前發展階段特點,積極培育成熟理性的大國心態,著力克服以下三種負面心態。
第一,超越受害者的歷史心態。19世紀中期以來,中國遭受來自大小國家持續不斷的入侵,百年恥辱給中國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并長期影響著整個民族的心態。
一方面,大大激發了民族自強心,成為20世紀以來中華民族奮發抗爭、走向崛起的強大動力源之一,新中國歷代領導人都以實現民族自強、避免重蹈“落后就要挨打”覆轍為要務。
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造就了中國人的“受害者”心態,在看待外部世界時易于失去理性,難以做到心平氣和、自信包容。例如,20世紀60~70年代,新中國形成“外部世界都在封殺我”的認識,導致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惡化,國家間的矛盾沖突不斷。
1989年3月,胡喬木在加州理工學院作了一次題為《中國為什么犯二十年的“左”傾錯誤》的演講,他指出,由于1950~1970年的國際環境惡化和對于國際環境的過度反應,“中國感覺全世界似乎都在打算圍困和扼殺剩下的僅有的革命圣地”。在下一步崛起發展過程中,中國將面臨形形色色的外部挑戰和干擾。
要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為重,跳出并超越“受害者”的歷史性心態,堅持以善意眼光與平和心態看待和接納外部世界,以高度戰略定力和信心從容不迫地走自己的道路。要胸懷博大,擁有開放的全球視野,虛心傾聽外部世界的聲音,積極同外部世界對話和溝通,努力建設開放包容的國家行為體系,充分展現泱泱大國的氣度和風范。
第二,克服非理性民族主義干擾。國家崛起階段往往也是民族主義大行其道的階段。布熱津斯基曾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說過:“中國的民族主義現在已成為一種群眾性現象,正在決定著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思想方式。”這不免有些言過其實,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今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發展的趨勢。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刺激了一些人的心理,網絡論壇中出現的外交示強與報復論調,國際賽場上一些國人表現出的激憤情緒,說明民族主義確實在當今中國有一定市場。歷史經驗表明,在民族崛起的過程中,民族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社會動員、凝聚力量,但實現崛起終究不能依靠民族主義;民族主義的持續發展容易走向非理性,最終把國家引入歧途。
當今中國已經找到了實現崛起的道路和理念,這就是“和平發展”。必須善于引導民意、善用民意,始終把民族主義情緒控制在和平發展的軌道內,有效管控非理性的民族主義情緒,避免國家政策為民族主義所裹挾。
第三,慎防自我中心論。世界是多元的,要尊重其他文明,而不要以自我為中心,盲目自高自大。據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調查顯示,伊拉克戰爭爆發后,許多美國人無法在地圖上找到伊拉克,甚至30%的人不知道太平洋在地圖上的位置。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群體心態,影響了美國在世界上的行事能力,使其一意孤行、主觀用事,損害了自身實力和影響力。
中國歷史也表明,每當國力雄起與外患接踵時,往往就是“中國中心論”與“文化優越論”不斷升溫乃至急劇膨脹的歷史時期。明末來華的利瑪竇曾評論:“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的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
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多次談及防止大國主義,指出:“在國際上,我們反對大國主義。我們工業雖少,但總算是大國,所以就有些人把尾巴翹起來。我們就告訴這些人‘不要翹尾巴,要夾緊尾巴做人’”,“中國過幾十年在工業化后,翹尾巴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當今中國發展壯大之勢愈益明顯,必須汲取中外歷史教訓,慎防自我中心論,堅決反對大國主義,致力于促進多元化,努力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和合境界。
作者:釋清仁
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