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16年以來,至少已有十多個省份專門下發文件,提出一系列硬招實招,力求祛除“辦證多”“辦事難”“奇葩證明”等頑疾。
到政府部門辦事,群眾最頭疼被工作人員索要各種無效無用的證明。“奇葩證明”亂象,不但給辦事群眾帶來麻煩和負擔,同時也降低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帶來各項行政成本和資源的增加。某些證明實際上在相關部門的信息庫里完全可以查到,即便如此,仍然會要求群眾“跑腿”。
無論是簡政放權,還是創造條件為群眾辦事提供便利,各地政府沒少發過“紅頭文件”,從近兩年的實際情況看,自上而下的簡政放權已經大有成效,群眾對此也感同身受。不過,在整治“奇葩證明”方面,尚需加大力度。
從十多個省份推出的硬招實招來看,這次整治“奇葩證明”行動顯然有“不達目的絕不收兵”的氣勢,且自從一些地方因向辦事群眾索取“奇葩證明”被媒體曝光之后,對于“奇葩證明”的整治也已經獲得廣泛共識。但也有一些證明對于社會管理而言不可或缺,今后還需要在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服務意識等方面多下功夫。總之,既要保證各方面管理不因缺少必要的證明而有失規范,又要讓信息多“跑路”,從而讓基層群眾真正從中體會到獲得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