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 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在關乎中華民族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這一重大問題上,容不得半點閃失,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
■ 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堅持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牢正確方向;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勁動力。
■ “折騰”不是“改革”的同義語,改革有其原則堅守;制度創新不等于“推倒重來”,它有其內在遵循。四項基本原則必須始終堅持,這是改革創新的政治保障;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必須突破,這是改革創新的主攻方向。
■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正確路線“不是自然地平安地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是從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對于質疑改革開放,主張走“回頭路”或搞“全盤西化”等否定黨的基本路線的錯誤言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
■ 是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是考察識別干部的首要標準。對于那些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人”,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左右搖擺的“稻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的“老好人”,各級黨組織在考察識別干部時要嚴守標準、把牢關口,堅決不能任用。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指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也是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的根本保證。”這一重要精神,對于我們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從生命線、幸福線的高度,充分認識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重視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根據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和主要矛盾,對黨的戰略目標、中心任務、實現手段等一系列根本問題而制定的行動綱領,是指導黨的全局工作的總根據,是黨的基本理論與黨的革命實踐的中介。
注重將黨的基本理論及時轉化為黨的基本路線,并以此指導黨的革命實踐,從而增強行動的自覺性和統一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大特點。
為了確保完成革命任務,增強黨的戰斗力,列寧要求布爾什維克要“把鞏固黨的路線和爭取黨的真正統一抓起來”。在他看來,黨的路線如果沒有在黨內確立起來并被普遍接受,就不可能實現黨的真正統一。
毛澤東同志一向重視黨的基本路線的制定和執行,將基本路線比作“照耀我們各項工作的燈塔”。他還說,“如果真正忘記了我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我們就將是一個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們執行具體工作路線和具體政策的時候,就會迷失方向,就會左右搖擺,就會貽誤我們的工作”。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黨的路線正確與否,“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從實踐上看,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正確領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及時提出并堅決執行了相應的正確的基本路線。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我們必須牢牢守護的生命線、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這是黨章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明確規定。這條基本路線來之不易。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過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曲折的教訓。“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可以說,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教訓、科學分析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基礎上探索形成的。鄧小平同志為此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條基本路線的確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明確了歷史方位、主體力量、興國之要、立國之本、強國之路和奮斗目標。
30多年的改革發展實踐證明,這條基本路線既遵循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又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既合乎中國國情,又反映了廣大人民意愿,是黨領導人民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引用鄧小平同志的原話重申:“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
二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深刻把握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時代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沿著黨的基本路線大踏步前進,使中國在短短30多年時間內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中國奇跡”。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
是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在關乎中華民族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這一重大問題上,容不得半點閃失,決不能犯顛覆性錯誤。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功,這無疑是值得自豪的。但同時我們也必須對我國的基本國情保持清醒的認識。我國經濟總量雖大,但除以13億多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我國現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須始終將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當前我國的發展處于新的歷史起點,面臨新的發展形勢、新的發展問題,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因此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征。
鄧小平同志曾明確作出過這樣的判斷——“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
解決這些問題,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新理念推動發展新飛躍,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堅持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牢正確方向。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一掃籠罩在現代化道路上的陰霾,開始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可以說,這條正確道路的政治基石,就是四項基本原則。
四項基本原則是四位一體的整體。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首先是堅持黨的領導。工人階級必須組織自己的政黨,并在其領導下爭取實現自己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利。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這一堅強領導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命運所系。”這是我們從歷史和現實得出的一條基本結論,也得到了國外有識之士的認同。
針對“西方開放的民主政治體制是否更適合中國”的疑問,意大利經濟學家洛蕾塔在《為何中國共產黨比我們資本主義國家經營得好》一文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從1860年至1945年殖民統治期間歷經磨難的事實證明,這種體制在中國并不可行”。
就現實而言,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多民族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有可能出現一盤散沙甚至分崩離析的局面,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復興的艱辛努力將化為烏有。近幾十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脫離自身實際,盲目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結果陷入“民主之亂”,其中的深刻教訓值得我們認真汲取。當前,只有排除西方憲政民主、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干擾,不斷夯實四項基本原則這一政治基石,我們才能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闊步前進。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勁動力。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點,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決不能安于現狀、墨守成規。
一方面,要把堅持制度自信與不斷改革創新統一起來。“折騰”不是“改革”的同義語,改革有其原則堅守;制度創新不等于“推倒重來”,它有其內在遵循。四項基本原則必須始終堅持,這是改革創新的政治保障;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必須突破,這是改革創新的主攻方向。簡言之,必須保持堅持制度自信與創新制度自覺的高度統一。
另一方面,要把開發本土資源與利用外來資源統一起來。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中國正面臨著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歷史任務,遭遇傳統、現代、后現代等“時空壓縮”、多期疊加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必須把扎根中國社會土壤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統一起來,把開發本土資源與利用外部資源統一起來。
三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高度,不斷強化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責任擔當
黨的基本路線是否得到堅決、有效的貫徹執行,最終要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實際行動。鄧小平同志指出:“路線正確并不等于解決了一切問題,還要看黨的各級干部和黨員是否正確執行這個路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不斷強化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責任擔當,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動搖。
強化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整體意識。
列寧曾經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形象地比作是“由一整塊鋼鑄成”的整體,認為“決不可去掉任何一個基本前提、任何一個重要部分,不然就會離開客觀真理”。
這一論斷,同樣也適用于黨的基本路線。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要求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這里的“全面”,既點出了貫徹執行的多方面、全過程要求,也道出了“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的整體性,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動搖。因此,在黨內政治生活中,要防止和反對對黨的基本路線的任何形式的割裂。
強化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意識。
鄧小平同志曾說:對待黨的基本路線,“就是要堅持,不能改變這條路線,特別是不能使之不知不覺地動搖,變為事實”。
要防止“不知不覺地動搖”,必須強化自覺意識。既要自覺地珍惜黨的基本路線,像珍愛生命、珍惜幸福一樣,自覺守護黨的基本路線。又要自覺地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言行。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指出:正確路線“不是自然地平安地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而是從斗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對于質疑改革開放,主張走“回頭路”或搞“全盤西化”等否定黨的基本路線的錯誤言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抵制。
強化守牢黨的基本路線的標準意識。
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后期,蘇共黨內政治生活中出現了一種“夜間人”現象:一些黨員在白天的公眾場合,刻意與中央保持一致;在夜間的私人場合,肆意發泄對黨的不滿。一些這樣的“夜間人”被選拔成為領導干部,在戈爾巴喬夫時期得以進入黨內高層,最后成了搞垮蘇共政權的急先鋒。蘇聯解體的教訓是多方面的,其中在考察識別干部方面的失誤就是重要一條,值得我們認真汲取。
“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這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經驗。《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強調,考察識別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首先看是否堅定不移貫徹黨的基本路線。這表明,是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是考察識別干部的首要標準。
對于那些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人”,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左右搖擺的“稻草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的“老好人”,各級黨組織在考察識別干部時要嚴守標準、把牢關口,堅決不能任用。
(作者單位: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志剛: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確保國家安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
2017-05-07政治紀律應該突出不得反對黨的綱領和章程、黨的基本路線,不得反共反毛
2015-12-12?政治紀律應該突出不得反對黨的綱領和章程、黨的基本路線,不得反共反毛
2015-11-3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