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經濟部長”:兩岸貨貿談判全面暫停
街頭運動停了“服貿”,選舉政治停了“貨貿”。臺媒報道,臺灣“行政院”昨日總辭,“經濟部長”鄧振中表示,“內閣”看守期間,兩岸貨品貿易談判全面暫停。可能重啟的時間點包括政權交接小組完成溝通、新“立法院”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或是待新“政府”上任。
據報道,鄧振中說,有關暫停貨貿談判一事,將透過臺陸委會告知大陸,暫停期間也不適宜舉行小范圍的技術性咨商會議。
由于臺灣企業界殷殷期待兩岸能盡早完成貨貿談判,若因為政權輪替的看守期而暫停,不僅影響臺灣自由化的進程,更不利臺灣產業的國際競爭。
鄧振中表示,“內閣”總辭后,凡涉及重大政策面的一律留給新“政府”,包括暫停人事任命權、暫停研議IC設計是否開放陸資參股等。但執行面的業務,諸如科專計劃審核、推動生產力4.0、中小企業輔導、四月一日電價調整等,皆會如期進行。
鄧振中指出,財經業務繁多,不宜因“內閣”總辭而暫停所有經濟事務;但基于尊重新首長,也不宜推動新政策。
企業殷殷期盼貨貿談判能盡早完成,但臺灣當局內部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貨貿談判應屬執行面,但也有人認為應待兩岸監督條例通過“立法”后再談。鄧振中對此表示,“也不差這幾天了”,待各界有共識之后再進行。
至于貨貿協議將暫緩多久,鄧振中說,目前還無法預計;臺“經濟部”目前尚未知會大陸,將與臺灣陸委會交換意見后決定。
臺灣當局如此舉動無疑是短視的,如此任性只能說明,臺灣還不夠慘:
20年內,最好別去真的統一臺灣——寫在2016年臺灣領導人選舉投票前夜作者:常凱申在答題之前,先提前一天,恭喜民主進步黨蔡英文主席在明天的2016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以較大票數優勢成功擊敗朱立倫、宋楚瑜,當選臺灣最高領導人。好了,開始正式答題。答主說的“大陸和臺灣統一”,我這里把它理解為“臺灣現政權所轄范圍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下面的所有論述,都是基于這個前提開展的。
先亮一個觀點,可能是和很多人不一樣的,那就是:20年內,最好別去真的統一臺灣,至于武統更是下下策,除非臺灣真的不顧一切搞法理獨立。很多網友看到本次選舉中蔡英文領先,都很高興:蔡英文上臺太好了,終于可以武統了,就算不武統,也可以“地動山搖”了。很多網友對本屆政府抱有較高期待,希望他們在任期內解決臺灣問題。愛國之心可嘉,但這并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臺灣現在的處境,就像是一條已經上鉤的魚,魚線足夠結實,這條魚本身已經是跑不掉的了。
但是,是否要著急現在就把它提上來呢?我的看法是暫時不要把這條魚提出水,因為現在(20年以內)并不是最好的時機。一、短時間(15-20年)內如果收回臺灣,效果必然很差,無論文統武統如果現在就收回臺灣,實現統一,后果是什么呢?我們可以想一下香港的現狀。收回香港的時間,恰恰是中國大陸經濟快速起飛之前的時間點,如下圖所示:
正如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說的那樣:董建華再談“占中”:香港回歸時GDP占全國16% 現僅3%可以很明顯看到,香港回歸十八年來,香港與大陸相比,正在快速衰落。回歸之前任何一個大陸城市經濟都遠在香港之下,而今天京滬廣深四城市的經濟總量全部超過香港。那從部分香港人的想法來說,這個罪魁禍首是誰呢:當然是回歸中國啦,在我大英帝國治下,香港是一顆東方明珠,是國際性大都市;而回歸中國之后,香港卻迅速變成普通一線城市,甚至還有變成二線城市的趨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謂的什么“公民提名”、什么“洗腦教科書”、什么“噓國歌事件”之類的喧囂,只不過是陸港經濟地位逆轉大背景之下的具體體現而已。對于部分香港人來說,他們無視香港臺灣本身崛起的偶然性,一廂情愿認為港臺的暫時領先是天經地義,是制度、文化、思想等等的優勢。其實只不過是這種領先正好持續了一兩代人而已,但對于這一兩代人而言,這就是他們的全部了。
僅僅因為回歸時間和香港相對衰落時間上的巧合性,就把香港相對衰落的這個鍋,扣在了中國大陸執政黨,甚至全體大陸人民頭上。甚至連臺灣的綠營也利用了這一點,打出了“票選國民黨,臺灣變香港”的口號,來恐嚇民眾,爭取選票。
臺灣和香港的崛起類似,本身是基于一個世紀以來的機緣巧合,大背景是中國近代以來的農業社會,面對西方工業社會步步進逼下的分崩離析。而當中國這個人口大國重新整合起來,建立了自己的工業體系之后,臺灣的依附式經濟必然會在中國經濟巨大體量的黑洞之下,逐漸被撕裂和衰落。這個衰落過程是不可逆的,直到臺灣回到歷史上它應有的位置——中華文明邊陲的一個小海島,一個普通的沿海省份。
但現在的臺灣,這個過程尚沒有走完,雖然經歷了“失去的20年”,但經濟底子仍然還在,還有一批像臺積電這樣的世界先進的電子企業,還有名義上高達20000美元以上的人均GDP。一個已經在下行通道中的臺灣,同時還自持有一定底子很傲嬌的臺灣,如果現在收回,那臺灣人必然將未來注定衰落的下場,把這種不滿全部扣到中國政府甚至人民頭上。屆時我們收回的,將是一個對大陸充滿怨氣的、視大陸和大陸人為“奪人財路殺人父母”、對大陸恨之入骨的超大號香港。屆時臺灣的動蕩,對大陸精力的消耗,將遠遠超過現在的香港。
一個已經在下行通道中的臺灣,同時還自持有一定底子很傲嬌的臺灣,如果現在收回,那臺灣人必然將未來注定衰落的下場,把這種不滿全部扣到中國政府甚至人民頭上。屆時我們收回的,將是一個對大陸充滿怨氣的、視大陸和大陸人為“奪人財路殺人父母”、對大陸恨之入骨的超大號香港。
屆時臺灣的動蕩,對大陸精力的消耗,將遠遠超過現在的香港。大陸出于政治考慮,肯定會承諾“統一后繼續保障臺灣經濟的繁榮”,而我們前面論述過,臺灣現在相對于大陸的發達是歷史的偶然,是注定要繼續相對衰落的。那怎么辦呢,為了兌現承諾,大陸政府必然會數倍于現在對臺灣讓利,甚至是直接巨資補貼,靠抽取14億大陸人的血,來養著這2300萬大爺,來小心翼翼換取它們表面上的認同。
有人可能會說,這沒關系,我們使用武力統一,打下來的地盤,我們說什么就是什么,更不用讓利。武統之后,誰敢搞臺獨,我們就殺他的頭,像當年的日本一樣嚴酷統治60年,自然臺灣就服了。或者干脆“留島不留人”,更利索。說這種話的人,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現在是人權意識、法治思想占主導的21世紀,不是20世紀,更不是19世紀。別說在自己國土上搞血腥屠殺了。
武統之后,就算是把臺灣現在的幾個獨派頭目槍決都很難做到,更別說那些幾百萬的臺灣年青一代“天然獨”了。再者,打這樣一場戰爭,不是大陸和臺灣雙方的事情,大陸這邊還需要對國際上的一些國家做出一些讓步,還要承擔戰爭之后臺灣人妻離子散的仇視,更會有相當一部分臺灣人把大陸視為“打斷臺灣社會文明進程”的最大劊子手,甚至被大陸內部相當人視為“毀滅了華人社會最后一塊民主文明的圣地”。
同時大陸政府為了彌補這一巴掌,會給臺灣甜棗(無休止大規模讓利、補貼,為了證明回歸后臺灣更好)。這樣的代價,在現代社會下,幾乎已經超出了獲得臺灣這塊土地的收益,得不償失。
二、怎樣的統一,才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
為什么現在收回臺灣,會有上面這些諸多負面效果呢?答案其實只有四個字:現在的臺灣,還——不——夠——慘!
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中國統一之后它的光芒暗淡了,是中國的錯。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中國統一后它的民主沒有了,是中國的錯。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中國統一后它的經濟變成一個普通省份,是中國的錯。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中國統一之后臺灣的衰落,全部都是中國的錯。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我們臺灣人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好好的,都是你們中國把我們的生活給毀了,你們是我們最大的仇人!因為臺灣現在不夠慘,所以它是一個美好事物,我們大陸人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也許換個制度就能解決,就能過上像曾經臺灣人的美好生活,但是中國政府把實行這個制度的最后華人社會給毀了!把我們的希望給毀了!
如果那樣,他們會不止認為是中國政府的錯,還是14億中國人的錯,是你們毀掉了一個具有“濃濃人情味”的美好島嶼;是你們毀掉了華人世界唯一一顆民主的燈塔,斷絕了中華文明走向自由民主的最后希望。你們將背負著永遠的罪惡,你們斷絕了中華文明的另一種可能,也許它是中華文明的希望彼岸。一個美好的事物狀態被改變,大家都會傷心;但是如果一個丑陋的事物狀態被改變,那么大家則往往會無動于衷,甚至還會開心:破相等于整容了。只有臺灣變的足夠慘,才能心甘情愿歸附中國,甚至是主動跪求中國大陸接納,以上所有的問題才能得到最圓滿的解決。但同時,這不能是由于中國大陸主動出手造成的,至少不那么明顯。
中國大陸要苦口婆心規勸臺灣,甚至要求主動幫助臺灣,但臺灣一意孤行拒絕和中國大陸接近,最終走向自我衰落、四面楚歌才幡然悔悟,以一個反面教材的形象列入中國歷史,這才是最完美的劇本——一個熊孩子不聽父母教誨,調皮搗蛋,最終吃虧后自己灰溜溜回家。這樣的統一,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絕對不會有香港那種后遺癥。
三、那些容易被忽視的,臺灣統一對中國的影響
這個部分本來構思要寫很長,每個影響都會詳細論述,但寫出來之后,篇幅可能會有現在的2-3倍長。實在是比較耗費精力,因此下面就長話短說了,會有些虎頭蛇尾。那些很多網友都說到的影響,例如地緣政治上的第一島鏈終結之類的,我這里就不提了。下面說幾個可能容易被忽視的影響:
1、借力打力,徹底毀滅國民黨,終結國共意識形態之爭現在的中國國民黨,本身沒什么戰斗力。
對中國大陸執政黨沒什么威脅,但國民黨這個招牌則不然,時至今日,它對大陸意識形態領域仍然有一定的心理投射作用。隨著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國粉”這個人群也逐漸為人所知,甚至在一段時期內大行其道。其實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有人叫囂“把國民黨請回來共同執政”,這大概是改革開放后最早的一批國粉。作為一個被中共趕出大陸的政黨,由于它在歷史上和中共的敵對,為大陸相當一部分人提供了一種心理投射選項——因為出于對大陸執政黨的不滿,轉而去擁護它歷史上的敵人。至于這個敵人現在本身是否還是當年的國民黨,至于現在這個國民黨究竟水平怎么樣,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塊招牌,這個曾經的“另一種可能”。
其實很好理解,古代造反也是如此,經常會打著前朝皇帝后裔的名義,至于這個后裔是不是個白癡,甚至是否真的存在,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招牌,就會有號召力,就會產生心理投射的影響。如果短時間內統一,那么國民黨這個老對手的軀殼,必然會被帶到統一之后的臺灣,甚至會輻射到整個中國大陸,由此帶來的中國民間意識形態領域的沖突和爭斗,不利于中國大陸的發展。因此,在解決臺灣問題之前,必須要先解決掉國民黨。當然,不能由大陸這邊動手,原因同上。
所以,我們需要民進黨這個近乎完美的白手套。國民黨是個靠利益暫時表面上團結在一起的政黨,這次蔡英文主席上臺后,如果立法院能占到多數,那么很有可能會通過《不當黨產處置法案》。只要國民黨的黨產被抽掉,這個黨派有不小的概率會分崩離析。就算這次不能得手,未來民進黨還有至少四年或者八年的時間,去慢慢做這件事。
2、樹立一個負面典型,終結中國意識形態之爭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具體政策的爭論不可怕,而且還有好處,真理越辯越明,在充分討論之后,可能會得到更優秀的方案。
可怕的是意識形態之爭,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意識形態是撕裂的,而不是由一種占據主導,那么任何具體政策爭論最終都會變成意識形態爭論,而意識形態爭論又是幾乎無法通過爭論來消弭的。關于這部分,可以參考這個答案:西方民主是否有天然缺陷? - 常凱申的回答例如霧霾,本來是一個很現實的技術問題。但有意思的是,討論逐漸深入之后,這個話題卻逐漸變成了意識形態上的對立,兩派的觀點分界,和它們的政治觀點分界幾乎重合。如果討論問題的時候,雙方無法就事論事,幾頁之后,都演變成意識形態上的對立。
那么這樣的交流只有撕裂社會的作用,而沒有“越辯越明”的作用。對于現在處于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而言,挑戰有兩個,一個是“老路”,一個是“邪路”。“老路”這邊,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朝鮮用來做負面典型;但“邪路”這邊,還缺一個很合適的例子。印度算是一個典型,但別人又說了“民族不同沒有可比性,為什么不看華人社會中實行自由民主同時又很富裕的臺灣呢?”印度的體量和中國相當,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一個不錯的素材。而從民族文化角度,臺灣則是“邪路”“負面典型”最好的一塊備選材料,不過,還需要打磨。這也是前面說的,為什么中國大陸最好不要主動出手武統臺灣的原因之一。
因為臺灣的衰落是注定的,你中國大陸在這個時候要一插手,這個事情就說不清楚了,鍋算誰的?要讓全世界看到,臺灣走邪路自己把自己折騰死;而不是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大陸上去一板磚把已經自己作死得了病、本來就要死的臺灣給拍死。中國大陸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邊努力發展自己的國力,提高自己的科技力量、企業力量、國民待遇,完善社會發展,然后站在旁邊冷冷看著臺灣自己慢慢把自己折騰死。當然,這個過程中,大陸這邊姿態一定要做出來,例如苦口婆心勸臺灣:“我給你們讓利,你們就簽了服貿和貨貿吧,這對你們有好處,真的”。然后,可以用在臺灣的某些力量,鼓噪說“這是大陸的陰謀,是來統戰我們的,臺灣人都不要相信,服貿貨貿千萬不要簽”。例如陳為廷、林飛帆、黃國昌這樣的人,天然可以為大陸所用,一定要讓他們自己擋下來,而不是大陸這邊不給他們簽。
我救生圈已經扔了,你自己不抱,死了不但和我沒關系,你的尸體還最終證明了我的正確。臺灣這條魚,最好的吃法,是一魚兩吃。拿下臺灣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是對中國大陸內部的影響。
3、統一臺灣本身現在就能做到,但要的是誅心拿下臺灣島本身現在已經可以做到,當然代價比較大。但更重要的,是誅心,是要讓臺灣人心服口服,主動心甘情愿來降。這樣才保證不會反復,不會有后遺癥,成本最低。用我在另外答案中的一句話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經濟上走投無路,窮困潦倒,社會矛盾尖銳,萬般無奈之下來跪求大陸接納的臺灣,而不是一個充滿經濟優越感,趾高氣昂,心向美日對抗中華,滿口“民主自由”道德優越感的臺灣。只有臺灣變成前者,此時的統一成本才是最低的,才最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當然了,從道義和事實上講,中國大陸不是老大哥,臺灣也不是溫斯頓。但單就臺灣統一之后臺灣人對中國的態度,達到上面的效果是最好不過的了。最后,祝愿臺灣人民明天(2016.01.16)度過美好的一天,用你們手中的選票,給民主進步黨一個希望,給臺灣一個未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