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國防軍事 > 閱讀信息
林友彥:對臺工作要改變策略和方法
點擊:3706  作者:林友彥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6-05-05 08:11:34

   

 

  我在網上看到昆侖策研究院2016-05-01 建文的文章《未來兩岸關系中的“破”與“立”》,對文章的內容和觀點我完全同意和贊同。

 

  以往我們的對臺工作是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今后有些策略和方法是需要改進。確實我們以前在對臺工作太軟了不夠強硬。比如,我們曾經說過,對民進黨人士不管他以前說過什么話,做過什么事,只要現在能夠堅持一個中國,我們都歡迎來大陸,但實際上有的臺灣民進黨人來大陸訪問后還繼續從事去中國化、臺獨活動,而我們卻沒有披露反對。又比如對兩岸的經貿往來和簽訂的協議,我們給臺灣很多優惠但得不到感激,而一步一步要我們再讓利。對臺商來大陸投資我們給于很大的優惠,但有臺商的把在大陸賺到的錢捐給民進黨所從事的臺獨活動。我們每年都邀請臺灣的青少年來大陸參加各種參訪活動,我們本意是讓他們認同一個中國、中華民族一家親,但臺灣最近的“時代力量”、“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協議”、“反課綱”臺灣年輕人不斷上街。這些青少年、學生有些就是來大陸的青少年。說明我們對臺灣青少年做的工作還很不夠,不夠有效。     

 

  現在臺灣很多年輕人對臺灣的過去歷史很不了解,對大陸的過去歷史也很不了解。我是住在上海的臺灣人,我曾經在大陸出版書《一個在滬臺灣人的回憶與往事》,后來在臺灣一家出版社也出版了改名《我與我父親林殿烈——臺共家屬紀實》,我寫這書目的在這書的前言也寫道:“現在大陸很多年輕人對臺灣的過去和現在不了解,而臺灣的很多年輕人對大陸的過去和現在也不了解,我希望他們能夠從我們的經歷進一步認識到臺灣和大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回顧歷史能貼近兩岸緊密的歷史臍帶,必然更增進兩岸的歷史情感。”

 

  最近由臺盟上海市委、上海市臺聯共同主辦、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協辦的《“幌馬車之歌”——鐘浩東蔣碧玉的亂世戀曲紀念特展》,藍博洲先生還在上海圖書館報告廳舉辦了《尋訪被湮滅的臺灣理想主義》講座,效果非常好。這次特展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影音資料,展示了上世紀四十年代原基隆中學校長、革命烈士鐘浩東及其妻——臺灣近當代民族文化運動先驅蔣渭水養女蔣碧玉自臺灣來到上海,投身祖國大陸抗戰,并在臺灣光復后返臺開展社會事業,最終為革命理想奮斗犧牲的感人經歷。

 

  藍博洲,臺灣作家,1960年生于臺灣苗栗,畢業于臺灣輔仁大學法文系,“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藍博洲27歲時做了自己第一個“臺灣二·二八事件”專題,第一次知道臺灣歷史上曾經有迫害共產黨人的“白色恐怖”時代,以此為題材寫就的《美好的世紀—尋找戰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跡》一鳴驚人,也讓藍博洲從此孤身進入了渺渺茫茫的臺灣近代史迷霧中。幾十年來,藍博洲選擇了一條頗為孤獨艱難的道路——他試圖用自己一點一滴的調查和一筆一畫寫就的文字去打撈沉沒在臺灣島嶼下的故事。他開始對這一段被湮沒的歷史的書寫,在塵埃與灰燼中,他一步步廓清了臺共黨人的生命群像,他通過對幸存者的采訪以及實地的走訪,發現了一段段在白色恐怖中的被扼殺的理想和聲音。而臺共黨人坦白無私的心胸,高潔的理想,也因此開始了他重現臺共黨人生命歷程的寫作之旅。

 

  藍博洲說,“國民黨在臺灣長期的反共教育曾讓人不敢碰觸那段歷史,而后來‘獨’派勢力和民進黨為操弄‘省籍’矛盾,肆意歪曲歷史,塑造出‘中國人屠殺臺灣人’的假象。”而這是對歷史的扭曲與刻意的選擇,臺共黨人一直具有民族情感,他們不希望失去自己與大陸的聯系。而臺灣的歷史研究不能沉溺于自身歷史命運的特殊性與悲情的氛圍里,它必須要在“中國”的世界里進行觀照。談到今年沸沸揚揚的"反服貿"運動中,藍博洲也表達了他的遺憾,他認為臺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遺忘了他們祖輩的傳統,而對于大陸的想象也來自于被加工過資訊,加之臺獨勢力近年來去“中國化”的影響,他們對大陸的印象只是一個抽象的和訴諸于政治歪曲的符號。他希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了解自己的父輩所作出的犧牲與努力,他們擁抱的價值與守護的理想值得今天的臺灣年輕一輩正視,只有這樣才可以碰觸歷史的真實,建構真實的歷史想象。

 

  藍博洲先生下一步打算把他在臺灣出版的書《老紅帽》介紹到大陸。《老紅帽》講述日據至國民政府時期,五位政治受難者,歷經“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與解嚴等重大歷史事件,回憶過去所受的教育、運動與人生重大轉折。口述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讓所有讀者,從歷史經驗中,重新省思臺灣的現況與走向。

 

  作家藍博洲花了多年時間,采訪五位曾經歷“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政治犯,如何在多年后,看待歷經牢獄與迫害的苦難歲月,傳達當時最真實情況。故事以第一人稱口述或第三人稱講述的方式,據實呈現當時的各種情節,政治迫害的真實情況,與五位政治犯內心最深沉的故事。是白色恐怖中,不能抹滅的一段歷史。

 

  從年輕時期的革命理想,對于共產革命的實踐,及牢獄中的對理念的堅定,都忠實呈現在這幾位政治犯的心路歷程中。被稱為“老農組”的伍金地,在牢中接獲妻子過世的惡耗,仍然不屈服,堅信理念;曾擔任“二·二八”事件,臺灣共產黨“二七”部隊的陳明忠,被酷刑對待,仍舊爭取民主自治;辜金良在老年,仍舊以他的理念,做為人生的態度。在可顯示,在重大的壓力下,這些人,卻不會放棄一絲希望,而努力實踐理想。

 

  時代的變遷,人們不能遺忘過去的歷史,唯有從這些人物的故事中,才有辦法探究,并省思,臺灣未來的走向。故事主角之一,臺灣最后一個政治死刑犯,陳明忠先生,曾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遭迫害;卻于2005年,“二·二八”前夕,赴國民黨黨部發表“被扭曲的歷史集體記憶”演說。以受難者的角色,推動兩岸和解。

 

  藍博洲先生在臺灣幾個地方也經常舉行講座和辦展覽會介紹他出版的書,近幾年,他也經常受邀請來大陸各地舉行講座,介紹他出版的書。藍博洲先生在臺灣是左派人士,像藍博洲先生這種左派人士在臺灣還有一些,但他們在臺灣的力量還比較單薄。我們大陸有關方面要給于大力支持和幫助。

 

  在大陸也有一些因為“臺共”“二.二八”和臺灣的“白色恐怖”來大陸的臺灣籍同胞和他們的后代,他們也寫過書和文章回顧在臺灣從事革命斗爭的經歷。比如臺灣的“二.二八”。“臺獨”講“二·二八”是“臺獨”運動,這是不對的。一些曾經參加“二·二八”的人用自己的經歷寫道,“二·二八”發生在1947年,是地方性的官民沖突,就是接收官僚的腐敗,加上文化上的一些落差造成了“二·二八”的官民沖突,又發展成全省性的暴動。又比如臺灣的“白色恐怖”就是1949年,在大陸失敗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撤退到臺灣,為了鞏固流亡政權,開始在臺灣肅清以共產黨地下組織為代表的所有的反對力量。所以1949年8月開始全省性的大逮捕,從1949年12月開始執行槍斃。可是那時候執行槍斃的對象,都是大陸來的外省人,不是臺灣省籍的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以后,美國基于反共戰略的需要,不得不有條件地支持蔣介石。蔣介石想從鴨綠江反攻大陸,可是美國不讓他參戰。蔣介石得到美國的支持以后,解放軍一時沒有辦法渡海,所以他開始對臺灣本省的政治反對派執行槍決。臺灣白色恐怖以后,因為兩岸長期對峙分割,加上臺灣長期實施反共戒嚴令,整個社會處在一種反共、恐共的狀態中,所以那一代人包括地下黨的烈士,也不能把他們的歷史、他們的故事、他們真實的身份和想法告訴下一代,整個社會這個事情都不能談,一整代人的歷史,甚至更早的抗日歷史,都不能談。所有的抗日分子都被老蔣抓去坐牢,老蔣重用三只腳親日的人,所以整個臺灣的價值觀就顛倒了。臺灣人有所謂的“悲情”,這樣的“悲情”就被“臺獨”分子利用來扭曲歷史,說臺灣人被外省人迫害,“二·二八”是“臺獨”運動的開始。今天的臺灣人對歷史的記憶有一種錯亂,被“臺獨”分子利用為一種政治情懷,每年到“二·二八”,“臺獨”就舉行活動用來強化自己的正當性。對此,我們大陸有關方面要大力反駁。能否考慮讓一些在大陸因為“臺共”“二.二八”和臺灣的“白色恐怖”來大陸的臺灣籍同胞和他們的后代,通過各種渠道去臺灣舉行講座,因為他們在臺灣還有很多親戚朋友,他們的口述有一定影響力。在大陸的臺灣籍同胞,他們是愛國的也愛臺灣,他們也希望祖國早日和平統一。我們大陸有關方面對這些人在生活上要給于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激發對臺宣傳工作的熱情。

 

  今后在兩岸的經貿交流、文化交流要講究成效型,以前兩岸的經貿交流、文化交流不敢談政治,不敢談和平統一,以后應該要大談和平統一的必要性

 

  曾經有大陸軍事學家寫文章寫道:“解決臺灣問題有兩種方式,一和平解決;二武力解決,如果和平解決不了,可以考慮武力解決。臺灣面積那么小,現在大陸的國力、軍事實力大大增強,如果大陸派軍艦把臺灣封鎖起來,他們也會害怕。幾年前臺海局勢緊張的時候,大陸在臺灣臺灣海峽搞了幾次軍事演習,臺灣緊張得很,一些高官、有錢人紛紛想跑到國外,一度到國外的機票一票難求。”當然我們大陸方面萬不得已不會采用武力解決方式,因為采用武力方式最大傷害是臺灣老百姓,臺灣同胞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我們是不想去傷害他們,但我們可以制造各種輿論,給即將執政的蔡英文以壓力

 

  習近平主席最近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干。

 

  現在是網絡時代,臺灣民進黨利用網絡空間大力散布“去中國化”,制造各種慌言拉攏臺灣年輕人。我們也應該利用我們的網絡空間,對臺灣民進黨散布“去中國化”制造各種慌言進行有力的反擊和反駁,進一步宣傳我們的對臺方針政策,宣傳我們對民進黨蔡英文的底線,否則好不容易得到的兩岸的和平發展將要受到損害,讓他們看清形勢多做有利兩岸和平發展的事。

 

  以上是我的看法和建議,希望中央有關方面能夠采納。

 

  (作者原創建議,來源:昆侖策研究院)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林友彥:對臺工作要改變策略和方法

    2016-05-05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