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兩會在即,2017年度中國國防預算將怎樣安排,是中國及世界輿論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們希望,中國政府在國民經濟可承受的范圍內,盡量提高今年國防預算的增長比例,最好能讓這一比例重新回到兩位數,即今年的國防預算能較去年增加10%以上。
去年中國軍費只較上年增加了7.6%,是近年來最低的。中央政府和人大希望將更多資源用于改善民生,這一以民為本的出發點深得人心,值得贊揚。
然而2016年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諸多新的戰略不確定性。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表示將要求國會批準“巨額撥款”,實現“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擴軍行動之一”。美國是軍事超級大國,其軍費甚至高于排在它之后至少八個國家軍費的總和,但它還要擴軍,這預示了國際上進一步的戰略動蕩無可避免。
中國近年來軍費增長雖快,但我們的起點太低,欠債太多,至今中國國防預算占GDP的比例僅為1.5%左右,不僅遠低于美國的3.5%,還低于美國要求北約國家都達到的2%“標準”。此外,印度、俄羅斯的同一比例也高于中國。
隨著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戰略的風險進入自改革開放以來的一段陡升期,中國平穩度過這段時期,不是通過實行某種外交戰略就能輕易保障的。中國的國家安全必須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基礎,國家越大越繁榮,安全就越昂貴,這是一個我們跳不出的人類社會現階段的規律。
中國的軍費規模沒必要與美國攀比,美國是全球霸權國家,它對“核心利益”的定義沒有地理限制。中國的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周邊地區,我們的國防能力不需要向全球展開。但是在中國核心利益地區,我們追求戰略安全的軍事能力不應低于任何一方。換句話說,我們就是要建設誰都不敢在中國核心利益區挑戰我們的軍事力量。
大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但是做大國也需承受比小國更多的負擔,包括要在軍事上獨立自主,而且確保自己不受其他大國力量的脅迫。如果一個大國在軍事上立不起來,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大國,而只能是其他超級力量的附庸或者半附庸。
中國的國防預算不應受占GDP1.5%左右的自我束縛,這一比例至少應逐漸向2%靠攏。它很可能是中國國家安全的一條基準線,當我們處在它的下方時,中國的國家安全不可能是高枕無憂的。
中國在現有軍費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國防支出,根本就談不上與誰搞軍備競賽。美國也不會嚴肅地認為中國是在同它“競賽”,今天的人們大概看不到中國軍力全面超越美國的那一天。
然而中國實現牢固的國家安全是完全可能的,我們身處核時代,這個時代的軍事勝負有著不同于傳統的計算公式。中國需要構建可信的戰略威懾力和回擊任何挑戰的可信意志,這樣的國家計劃合乎情理,它不會被國際社會認為是過分的。
一旦失去戰略安全,中國的各項國家競爭力,以及中國社會已經擁有的許多利益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塊塊倒下。我們的國家已經保持了幾十年的和平,但中國人得以享受那些和平的戰略條件有不少在消失,中國從現在起必將經歷一輪國家安全條件的重構。讓我們放棄幻想,大國必須是現實主義的,浪漫主義的小聰明只能屬于小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