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導讀]:優秀的領導者們可能在管理風格上有諸多迥異,但他們身上所具備的特質卻大致相同。
秦末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反對秦王朝的暴政。在義軍盟主楚懷王“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的激勵下,項羽集團和劉邦集團兩軍奮勇前行,結果劉邦先行入關,按約定當稱王。然而項羽卻不肯認輸,自恃勞苦功高,又有號稱40萬的大軍,根本不把只有10萬老弱病殘的劉邦放在眼里,毀約背信,自立為王。于是,楚漢進行了長達4年的爭霸戰。最終,項羽由強變弱,而劉邦卻一步步壯大,由弱轉強并最終獲勝建立了西漢政權。
楚漢之爭,實質是劉邦和項羽兩人的較量,而兩人在領導力方面的差異也就最終決定了雙方完全不同的結果。通過楚漢之爭,可以歸納出一名優秀領導者應具備的六項特質。
志向遠大有本事
項羽從小好高騖遠,沒有遠大理想。少年時學習,認字沒有完成覺得沒有意思就放棄了,練習武藝學習擊劍,也認為沒有什么出息便半途而廢,然后又去學習兵法,大致了解了一些兵法后,便認為已經很了不起了,不肯再深入研學下去。什么也沒有學好,沒有真實的本領,后來靠叔父才當上了將軍;而劉邦出身卑微,雖然不愿意跟著家里做生產之事,但他一心要做官,并堅持追求,最后憑自己的真本事,通過考試做了一名官吏。其之前愛美女愛財物,在入關之后,不再追求這些,連范增都看出來了,說劉邦“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巴斯德說過:立志是事業的大門。立大志,才能成就大事業。青年正是有“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志向和氣魄,才成為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比爾蓋茨正是有了“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禿丘上的橡樹” 的遠大志向,才締造了微軟帝國。
待人寬厚得人心
劉邦為人“仁義而愛人,喜好施舍,態度大方豪爽”。在秦王子嬰投降后,別人勸他殺掉秦王,他不肯。入城之后,又主動約法三章,秋毫不犯,這些都使得劉邦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和擁戴。在韓信第一次爽約沒有參加戰爭而導致失利后,劉邦并沒有懷恨在心,后來還重用韓信;而項羽卻是心胸比較狹窄,當他上書義帝請封功臣,懷王回復“如約”時,便大怒,不遵義帝之命,自主分封,失策失人心。西進路上,一路劫掠,焚燒秦宮,大家對他很失望,又害怕又不敢不從,人心再失,注定會失敗。
有句話叫“慈不掌兵,義不聚財”。似乎領導都必須要不茍言笑,威嚴心硬才能讓人信服和聽從。但真正優秀的領導卻是宅心仁厚,以人格魅力來獲得人們的推崇。正像那段寓言所講:北風使勁地吹,人卻因為寒冷緊緊地將衣服裹在身上。而太陽將溫暖送給人,輕而易舉地讓人主動脫去了衣服。
為人虛心善納諫
劉邦先入關,雖然按約定應該稱王,但是他沒有,體現了他的謙遜。看見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劉邦想留在里面休息享受,張良、樊噲一勸,他就搬出來了。后來,劉邦也是在積極聽取蕭何、張良等賢臣謀士的建議之下,才一步步地發展壯大起來;而項羽從來就是心高氣傲,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鴻門宴上因為不聽范增之言,放虎歸山,最后為虎所擒。烏江邊上,本可以渡江脫險,但他不聽船夫東山再起的勸諫,而是認為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上天要滅他,而不是自己用兵打仗的錯誤,所以不肯渡江,落得拔劍自刎。
領導者做出的決策或決定,都是事關全局、成敗的事情,如果信息不全、考慮不周、依據不足,論證不夠,就會使所做出的決策或決定偏頗或狹隘,甚至是錯誤的,結果也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優秀的領導必須要廣開言路,善于納諫,就像唐太宗之于魏徵一樣。
慧眼識才善用人
史書上有這樣一段精彩的記載,高度概括了劉邦的成功在于他的慧眼識才和善于用人:
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馕,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集團正是在蕭何、張良、陳平、韓信、彭城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才一路高歌走向成功的。
善于識才用才是領導者的一項基本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優秀的領導者就是要做慧眼識千里馬的伯樂,選拔凝聚各方面的賢能良才,成就偉大事業。
行事果斷抗壓強
在自己力量還很弱的時候,得知項羽要攻打自己,劉邦明知危險,但還是果斷親赴鴻門宴,與項羽巧妙周旋并順利走脫。而項羽卻因婦人之仁,置范增三次示意于不顧,猶豫不決,錯失良機;項羽將劉邦的父親抓住,威脅劉邦如果不服從就要將其父殺了熬成羹。這實際上是劉邦、項羽之間一場心理上的較量。對于劉邦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要事業還是要家人。最后,劉邦頂住壓力,抓住項羽性格上的弱點,說我們倆是兄弟,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要是殺了你的父親而熬成羹,那請分我一杯羹吧。項羽果然中計而放了劉邦的父親。
優秀的領導者都是臨危不亂,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氣概和膽識。大事面前冷靜判斷和思考,抓住機會,果斷決策,化危險于無形,化不利為有利,成為最后的贏家。
遵守規則講誠信
懷王是大家推舉的義軍盟主,大家理應尊重和服從于他,齊心協力推翻秦王朝。但項羽卻是假意推崇懷王,實際并不聽他的。尤其是在劉邦先入關后違背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立劉邦為漢王。而劉邦即便是先入關,也沒有急于稱王。同時,在攻伐項羽這件事上,也沒有草率行事,而是精心收集了項羽十條罪狀,讓其攻打項羽師出有名。
胡雪巖的經商信條是“誠為本、信為先”。長盛不衰的企業,必有一個優秀的領導者,而這些優秀的領導者的經營理念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誠信。松下幸之助“一開始就堅持名副其實的信用,等于是自己儲備了龐大的資金”,韋爾奇“做人的首要準則是誠實”都可為佐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