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老者著古式青黑色遍裝,在七弦琴上撫弄情感時,如水墨丹青,筆走龍蛇,墨香書韻四溢;老先生表情自始至終平靜如水,哪怕手下早已翻云覆雨丘壑萬千,這種感覺特別儒雅,特別養心,特別中國。
耳得之而為聲,這琴音,似乎接通了與天地溝通的法音,“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肉身在此,精神卻早已神游萬水千山,馳騁太虛九天之外。那種酣暢淋漓的自由度,是極為愉悅的。
“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湯問》,傳說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樂曲高妙。。
琴棋書畫,古之文人騷客、名門閨秀修身必備技能,琴為第一。蓋因琴音詩乃心音顯化,是一個人內在心性修煉與文化素養的綜合集中體現,它的優勢是在極短時間內,琴音出,雅俗現,高下判。
故,內心不富貴者不能撫琴。古琴的音樂意像,很容易就出現自然山川,宇宙太極,深沉而玄妙。其音域寬廣,溫潤激越,豪放細膩都能恰如其分的表現,琴音中自然涵蓋天地人三才,琴音里有濃濃的宇宙一體意識,好像它天然就具備這樣的氣度。它好像就是道,從容涵納宇宙萬物,這是我感到無比贊嘆的地方。
聽琴音,觀老者,覺氣度不凡。后來查資料,是龔一老先生,難怪如此!所以,只要聽音,便知其人。再聽聽老先生的《赤壁懷古》:
愿幽幽雅樂,涵養我之性情,陶冶我之情操。
愿我中華正音,響徹天地,潤澤萬物,引領中國文化偉大復興。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古代文人四技“琴、棋、書、畫”中琴就是指古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其歷史幾乎和中華文明一樣悠久。古琴屬于八音中的絲,或弦樂器族內的彈撥弦鳴樂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深具東方文化特色。古琴歷來為文人階層重視,被尊為“國樂之父”、“圣人之器”,在漫長的歷史中積累了大量的文獻,并與其他思想和藝術形式相互滲透,交相輝映,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龔一(1941年--- ) 生于江蘇啟東。中國職業古琴演奏家,一級演奏員、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