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戰爭,是指在技術推動、理論創新、結構優化、實踐催化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戰爭在新空間、以新方式呈現出有別于傳統戰爭的新形態。新概念戰爭是一個相對的、動態的、發展的概念,是一系列特定作戰行動和作戰樣式的系統集成。它不是特指某種孤立的作戰樣式,而是與傳統戰爭有著密切聯系。從戰爭實踐來看,有些新概念戰爭已經得到實戰運用,有些則隨著軍事技術、戰爭理論的發展日趨成熟。縱觀近年來已經出現以及即將出現的戰爭形態,以下六種新概念戰爭將對戰爭演進與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深海戰:深海世界的軍事角逐即將開場
深海戰,就是依托深海空間進行的戰爭行動,是海戰的縱向延伸。未來深海戰可能采取的作戰樣式將主要有深海作戰平臺攻防,深海與海面、陸地、空天戰場對抗以及深海與其他空間的一體化作戰等。深海孕育著人類發展賴以存在的豐富資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價值。
隨著深海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逐漸加快了向深海進軍的步伐,深海空間將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后的戰略新領地。在深海部署作戰和保障基地、水下航母、無人潛艇、機器人部隊、??諆捎脽o人機、潛射導彈以及定向能等武器系統,將會引發海戰乃至整個戰爭面貌的巨大變化。面對深??臻g的富足資源和重要軍事價值,世界各國紛紛提升深海開發的戰略地位。美國正抓緊實施海底作戰實驗基地建設,并準備將部分設施布設到大西洋底的山脊上,逐步完善其深水基地網。日本投入巨資發展深海探測技術,現有的深海探測船、載人深潛器等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等也加緊了深海潛艇的研制和部署,以期獲得深海軍事力量發展的先機優勢。在利益驅動和技術推動下,未來各國圍繞深??臻g的爭奪將更加激烈,深海戰爭將成為重要的作戰樣式。
極地戰:地球軸端的潛在沖突不容忽視
極地戰,就是在南北極地區進行的軍事對抗活動。南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并且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新航道的開通將對全球地緣政治帶來深遠影響。近年來,環北極國家紛紛出臺各自的北極戰略,不斷強化極地軍事力量建設和相關軍事活動,北極地區正成為世界軍備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
2013年,俄羅斯開始在北極地區部署空天防御部隊,并計劃于2018年前完成綜合導彈預警網絡建設。美國更是不斷加強北冰洋地區的核潛艇巡航和衛星偵察活動,極力拉攏更多北約國家介入北極爭奪。在南極地區,早在1908年,英國政府就提出了對南極的主權要求,此后又有多個國家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2005年,美國五角大樓組建隸屬第13航空隊的南極支援特遣隊,不斷加大對南極地區的軍事準備和軍事研究力度。此外,俄羅斯等國的軍用飛機也頻繁光顧南極上空。目前,在《南極條約》等國際條約的制約下,南極地區暫時處于相對平靜之勢,但在巨大利益的誘惑下,未來依然存在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從軍事視角來看,極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對武器裝備和作戰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因此,大型破冰船、核動力潛艇、新型防寒服、特種武器裝備以及專門的作戰部隊,日益成為相關國家在極地爭奪備戰中重點發展的裝備力量。未來,一旦兩極地區脆弱的戰略平衡被打破而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將會對世界格局乃至人類社會帶來劇烈沖擊。
制生戰,就是通過爭奪以生命微觀空間為結構基礎的軍事生物科技運用的優勢控制權,在有限殺傷和生命操控的前提下實現戰爭目的。在以基因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的推動下,人類逐漸開始了對生命微觀空間的探索發掘。
2000年6月,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圖譜”——人類基因組草圖繪制完畢,標志著人類向自身微觀結構領域探索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歷史反復證明,人類的活動空間延伸到哪里,軍事對抗的影子就會伴隨到哪里??梢灶A見,兼具技術空間特征和實體空間特征的生物微觀空間將成為軍事斗爭的新戰場。未來,以生物科技為支撐的生命功能競控的制生權戰爭將成為重要的戰爭樣式。與傳統生物戰相比,現代生物科技支撐下的制生權戰爭通過超微、非致命、可逆的生物軍事打擊,實現對生命某些關鍵性狀的操控,以達成屈人之兵的戰爭目的,具有范圍精確、毀傷有度、強度可控的特點,是軍事技術和戰爭倫理交匯融合的產物,符合戰爭發展的歷史邏輯。當然,技術的發展往往具有二元性,比如,具有大規模殺傷性特征的基因武器一旦投入實戰運用,將會給某一族群乃至整個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的后果。面對生物科技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世界各國紛紛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與運用,不斷強化“生物微邊疆”建設,以搶占生物微觀領域的戰略先機。
腦控戰,就是敵對雙方圍繞思維認知領域展開的對抗活動,其目的就是通過影響、攻擊、干擾和控制敵對人員的思維認知,以遲滯對方軍事活動甚至使其放棄對抗。
戰爭本質上是一種圍繞利益訴求的能動對抗運動,而思維認知則是掌控這種運動的直接源頭。因此,腦控戰與傳統戰爭形式存在根本性的區別,或許將是戰爭博弈的終極形態。腦控戰包括初級和高級兩種形態,初級形態的主要手段有心理攻擊、輿論造勢、謀略對抗以及誘惑欺騙等等,是一種重要的輔助作戰手段。美國蘭德公司提出的“新腦皮層戰”,就是通過影響和調控敵方關鍵人員的意識和意志,實現干擾或控制敵方組織行動的目的。腦控戰的高級形態則是利用腦控武器直接針對敵方人員尤其是指揮員的大腦進行攻擊,是一種釜底抽薪的高效戰法。腦控武器是一種新概念武器,它可以對大腦的特定生理功能實現分子水平的精確攻擊,通過掌控制腦權進而贏得戰爭整體制權。據外媒報道,2007年美軍曾在伊拉克北部和薩德爾城地區先后對腦控武器進行了試驗性實戰運用。盡管腦控戰爭看似遙遠,但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為腦控武器的實現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推動力。未來,隨著神經科學、腦機接口、生物醫藥等關鍵技術的發展,認知領域的終極較量終將到來。
失能戰,就是運用精銳力量和新型復合作戰手段,在多維全網空間內對敵作戰人員和作戰體系的重心與薄弱環節實施瞬時微創打擊,通過損傷敵方核心人員、關鍵兵器、網絡節點等關鍵性的“點功能”來影響敵整個作戰體系的“面效能”,以達成作戰目的。
失能戰除了運用特種打擊和信息攻擊外,還包括人員失能、裝備制動以及癱網攻擊等新的作戰樣式。人員失能,就是通過使用能夠產生眩暈、催眠、痙攣、癱瘓等功能的失能戰劑,以及能夠引發神經系統障礙的電磁和微波武器,使敵方士兵失去行動和對抗能力。2002年,俄羅斯特種部隊在解救人質時,就使用了芬太尼攻擊車臣恐怖分子,同時用預防藥劑保護己方士兵。裝備制動,就是利用制動武器直接作用于敵方機動裝備,使其失去機動能力,主要技術手段有超級潤滑劑、腐蝕劑、黏合劑、脆化劑以及動力系統熄火彈等,可以使敵飛機、戰車等裝備原地“趴窩”。癱網戰,就是通過癱瘓敵信息網絡,使敵整個作戰體系失去效能,主要手段包括網絡攻擊、定向能和高超聲速武器瞬時打擊以及信息干擾欺騙等。失能戰具有效費比高、暴力化低、附帶損傷小等優點,能夠減少人員傷亡、物質損毀和環境污染,可以避免傳統戰爭的大規模破壞性惡果,實現以小搏大、清潔高效的“全勝”效果,將成為未來戰爭的重要可選樣式。
所謂三無戰,即無人、無形、無聲的戰爭形態,是各類無人、隱形、電磁、定向能技術以及相應的物化裝備對未來戰爭的形態塑造。當然,所謂“三無”僅是一種極而言之的說法,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的“三無”。無人戰,就是大量運用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船、無人潛艇等自主無人裝備,部分代替有人作戰崗位直接用于一線搏殺。時至今日,種類繁多的無人機已經在戰爭中得到成熟運用,機器人士兵、無人車船等裝備也陸續走上戰場,戰爭將由人類的直接沖突異化為“類人物質”的間接對決;無形戰的技術支撐主要包括隱形和微型技術。隱形技術就是利用隱形材料降低飛機、車輛和艦艇等裝備的雷達、紅外等信號特征,使其難以被偵察發現,從而實現隱蔽攻擊的效果。納米技術的運用能夠創造出微型衛星、微型彈藥等微型化武器裝備,這些“微型軍”將把戰爭引向“微型或趨微型時代”;無聲戰主要是利用激光、粒子、電子、消聲、網絡、納米等技術,使各類軍事行動無聲無息。在“三無”技術的發展運用中,美軍始終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據悉美軍已經有上萬套各類機器人投入實戰,并計劃到2020年,除預警機外的所有飛機都實現隱性化。
“三無戰”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必然,是戰爭趨向人性化的具體體現。據有關專家估計,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內,“三無戰”將形成一定規模,成為一種標志性的戰爭形態。本文由《軍事文摘》雜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