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歷史資料 > 閱讀信息
鄧力群: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才有農業的發展
點擊:3395  作者:鄧力群    來源: 昆侖策研究院  發布時間:2015-11-22 10:51:29

   鄧力群在中國農村發展問題研究組討論會上的講話

  (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五日)

151122csn008.jpg

  我講三點意見。

  第一,不了解農村就不了解中國

  在座的同志中的絕大多數都插過隊。插過隊,現在進了城,還想到農村,是令人很高興的事。中國10億人口,其中有8億農民,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這好象是個常識,但是對這種國情真正認識清楚,并且由此出發去看問題、想問題的人,實在還很不多。你們當過農民,現在還想把自己的學識、能力用于農村的發展,拿你們的話來說,就是為了這項事業要有一種獻身精神。有了這樣的認識,有了這樣的覺悟,而且終年累月,切切實實地干下去,證明大家沒有辜負黨的教育,不愧在這個問題上是先進分子。你們就屬于我說的還很不多的人中的一部分。我們的事業非常需要有大批這樣的人。

  我13歲以前在農村,后來到長沙、北京讀書,一二·以后到了延安,和農民有點接觸。日本投降后,到東北搞了三年半土改。后來到新疆,也在農村呆過一年多時間。1957年、1961年兩次到農村做過調查。1964年、1965年又搞過兩期四清。干校7年,住在農民家。我對農村有所了解,也有感情,聽到有同志愿意做農村工作,就覺得和自己心心相印。你們決心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杜潤生同志一開始講話,就希望你們能堅持下去,我也這樣希望,而且相信你們是可以做到的。

  不了解農村,就不能說了解中國;農村的事沒辦好,中國的事也不能說辦好了。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就講到這個問題。那里頭雖然是以工業產值、農業產值來講這個問題的,但實際上也是講農民向題和工人問題。農民多,生產力落后;工人少,但它代表先進的生產力。這個問題是決定中國革命、以至革命以后相當長時期的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是決定我們的一切戰略、策略和一切基本政策的出發點,革命時期是如此,建設時期仍然是如此。

  毛澤東同志對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歷史功勛。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毛澤東同志領導我們黨,確立了這樣一條符合中國實際和馬克思主義的路線,即代表工人階級把中國廣大農民團結起來,進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武裝革命,由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取得城市,取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接著又把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引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頁。

  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偉大的成績,也犯過錯誤。對于這些錯誤,毛澤東同志是應當負主要責任的。這些錯誤,使我們沒有能夠取得預期的成果,走了不少彎路。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已經大為提高,而且正在從各方面采取措施,切實有效地糾正和避免發生過去的錯誤,努力使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些。作為歷史的教訓,它不僅對我們這一代人,而且對你們這一代人以至以后的人們,都是需要記取的。如果我們能使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8億農民政治上翻身,經濟上也翻身,并且越來越好,使農村真正發展成為富裕的、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那我們整個國家的面貌就會大為改觀。南朝鮮、香港、新加坡沒有8億農民的問題。日本、西歐、美國、蘇聯幾個國家的農民加在一起,也沒有8億。我們把8億農民的事情真正搞好了,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都將有偉大的意義。為了這個事業,是值得把全部精力、全部生命貢獻出去的,是值得為之犧牲一切的。

  一個中國人,眼里沒有8億農民,不能不說是認識上的很大的缺陷。就青年人來說,有的在農村,但是想方設法要擠到城市里,有的在城市,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他們瞧不起農民,眼里、心里都沒有我們的8億農民。而你們眼里、心里是有8億農民的。盡管你們現在是小人物,沒有資望,可是只要真正把自己貢獻給8億農民,那就代表了中國前進的力量,代表了中國前進的方向。這樣的精神生活是高尚的、豐富的。

  是的,我們的農民貧窮落后。毛澤東同志講一窮二白,實際上主要就是指8億農民經濟上貧窮,文化上落后。可是另一方面,每一個在農村生活過而又不懷偏見和正視事實的人都會承認,我們的農民勤勞樸實、正直善良,有許多可敬可愛的優秀品質。有個電視片叫做《家鄉的紅葉》,那里有個情節,生動地反映了中國農民的一種可愛的品質。一個復員軍人當了隊長,在工作中碰到了障礙。這時接到通知,調他到縣武裝部工作,他猶豫時,有個女孩子很有志氣地對他說:你走就走吧,可是你要想到我們這個地方再窮,也是生你養你的地方。這兩句話盡管很普通,我看確實是農民的語言。這個作者很懂得農民。我在干校期間,到西柏坡去參觀過。除西柏坡稍微平坦一點,一路都是山區,荒山禿嶺,無數塊巴掌大小的土地,有的只能種幾棵玉米。農民天天上山下山,一塊一塊地耕耘收獲,祖祖輩輩在那種條件下勞動和生活,默默無聞、一點一滴、長年累月地把自己的一生貢獻給那里的土地。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一代一代,這本身就是轟轟烈烈的事業。這樣的光輝業績,就是我們的被一些人看不起的農民們干出來的。

  看不起農民,眼睛里沒有農民,心里沒有農民,這是一些人、特別是一些知識分子的不大健康的情緒。他們既然這樣看不起農民,農民也有權忘記他們、拋棄他們!歷史上常有這種事情:心里記掛著農民的,為農民服務的,農民就想到他,忘記農民的,不為農民服務的,農民就拋棄他。我們的農民,正因為他們是勞動者,所以作為整體來看,他們不會失去判斷誰是他們的真正朋友的能力。真正為農民盡力的,為他們的解放事業獻身和作出犧牲的,包括知識分子,農民將永遠記著他們。

  現在有人很喜歡講兩代人的鴻溝。我看,兩代人之間在對事物的認識上當然會有區別,但是要真正說鴻溝的話,實際上應當是指具有不同思想傾向的人們之間的鴻溝。年紀大小在人們之間帶來的不同認識,遠遠不如社會立場在人們之間帶來的不同認識那么嚴重,那么具有根本的性質。我們跟那些想不到農民、鄙視農民的人之間的鴻溝,確實是很深的。可以說,使這個鴻溝填平的唯一辦法,就是他們真正同人民站到一起來。我們同你們也是兩代人,但是,恰恰在這樣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上,我們之間沒有鴻溝,而且心心相印。正因為立足于共同事業,所以才會有感情的交融。

  第二,只有堅持社會主義才有農業的發展

  要使8億農民比今天生活得更好,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是從大的方面說來,還是必須走他們已經選定的道路——社會主義道路。你們研究中國農村的發展,我想也是社會主義道路下的農村發展問題。離開這個道路來談農村的發展,是不會有希望的。

  我想談一點過去搞土改時看到的情況。吉林榆樹縣的土地、房屋大量集中于地主。自己有幾畝地的貧農很少,人數最多的是房無一間、地無一垅的雇農,占到農村人口的60-70%。地主占那么多土地、房屋,怎么經營呢?他出租土地,要看你有沒有一套車馬犁耙,就是三匹馬一張犁。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租地的資格。大量的雇農,是連這樣的資格也沒有的。土改后,貧雇農分到了土地和牲口,可是牲口怎么辦呢?你分一個,我分一個,他分一個。一個牲口怎么種地?只好幾戶湊個互助組,自愿結合,提出了互助合作的要求。要搞生產就必須互助。后來我又到了新疆。那里大部分農牧區還處在封建社會中期,生產落后,生產關系也落后,但是土改以后農牧民也要求互助合作。所以說,搞合作化,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共產黨強加的,而是農民自己的要求,是社會前進、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說合作化搞錯了的人,相當多的是因為不懂事,沒有參加土改,沒參加減租反霸,人云亦云。其中也有老干部。但是老干部中間,也有沒做過多少農村工作,沒到農民中去較長時間的人。說合作社搞得快了一點,工作搞得粗了一點,這是事實。但因此全盤否定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否定搞合作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關于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過去的提法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仔細推敲研究一番,就會看出這不太準確。應該說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是一個包括多方面的內容,需要在較長的歷史時期完成的任務。包括解決所有制方面的問題,都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這個過程要一直延伸到共產主義。按照過去那個提法,好象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基本完成。這樣就容易造成急性病,急于過渡嘛。現在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基礎上,今后還要繼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就農村來講,把私有制改造為公有制,意義是非常偉大的。可以設想,如果土改之后,我們不搞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讓私有制長期存在下去,那會怎么樣呢?毛澤東同志當時就看到,農村已經發生分化,繼續發展下去,分化必然越來越重。中國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土地少人口多。土地私有制不改造,不發生分化才怪哩。我們及時地把個體農民的私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土地個人私有變為集體公有,這就避免了分化。這恰恰是我們的一個重要的、成功的經驗。在具體步驟上,盡管我們也不是沒有錯誤,但從全國范圍看,甚至在林彪、四人幫為害甚烈的10年動亂期間,公有制也沒有公開地大量地退回到私有制去,這個事實本身,難道還不足以說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農村有著深厚的基礎和巨大的生命力,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由衷的熱愛和歡迎嗎?這難道是光靠共產黨下命令能夠做到的嗎?

  至于包產到戶,這是爭論多年的問題。最早是困難時期安徽提出來的,有的同志立即堅決反對。陳云同志表示,何必那么急急忙忙地反對,讓它實驗幾年再看好不好? 現在來看,陳云同志這個意見是完全正確的。1962年鄧子恢同志派人調查,凡是實行包產到戶的地方,都比不實行的強得多。自留地最好,包產到戶的地次之,不是自留地、又不搞包產到戶的地最差。鄧子恢同志說,這是合作化以來經營管理方面的一大創造。反對的人說,這不是什么經營管理問題,是方向問題。有的中央領導同志批評得更厲害,說主張分田到戶的人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一看就知道他是主張單干的,最危險的是主張包產到戶的,名義上在保護合作化,給人覺得他搞得是維護集體化的經營管理,因此帶有很大欺騙性。現在越看越清楚,中國農村生產資料中土地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保持了土地公有制,在這個基礎上搞包產到戶,就找到了適合生產力性質、受到農民歡迎、又能促進農業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得到鞏固和發展的經營管理方式。在這方面,你們已經專門做了調查,是了解不少情況的。很清楚,這種包產到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的包產到戶,盡管是大包干,也絕不是分田到戶,更不是單干。

  耀邦同志最近說,我們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正確的,從土地私有制到公有制,是一個很深刻、很偉大的變革。否定8億農民的這種具有歷史意義的革命行動,說得客氣點是無知,說得挖苦點就是完全看不到8億農民的行動、8億農民的思想、8億農民的覺悟。對廣大農民的這種深刻的歷史要求,必須肯定。想否定是否定不了的,只能說明自己可笑、幼稚、無知。他還說,我們進行了這種改造以后,在集體經濟的經營管理方面,在解決集體經濟基礎上關于發展生產、組織生產、搞責任制、收益分配等一系列問題上,雖然也不斷地摸索,但是長期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而且犯了很多錯誤。只有到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才上了路。

  現在,在所有這些問題上,各地農村都有很多新創造。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樣,我們的集體經濟就更加鞏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能更好地發揮。有人攻擊三中全會的路線和三中全會以來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特別是抓住包產到戶大作文章。應當承認,在這點上,我們的宣傳工作確實給他們留了空子,一個突出的缺點就是沒有講清楚包產到戶是公有制基礎上經營管理方面的創造。你講包產到戶這樣好、那樣好,公有制一字不提,人家當然要講你是單干嘛。

  還要看到,包產到戶以后,出現了新的生產聯合、專業分工。宋平同志講,甘肅一向很窮,搞包產到戶比較早,搞起來以后,自然地產生了一種生產上進行分工和聯合的需要。有個生產隊有臺電磨,包產到戶后,有人提議把電磨賣掉,每家分幾個錢。一討論,多數人不同意賣,電磨留下了。經營管理有了一點改善,掙了點錢。有人又提議把錢分掉。多數人主張再買一臺電磨。增加了電磨,又需要增加幾個人。這不是分化出幾個勞動力去搞電磨了嗎?掙的錢多了,除了用于擴大再生產的部分,也分給社員一些,使家家增加了收入。包產到戶以后,羊增加了,各家自己放,很不方便。有人提出千脆把羊湊到一起,搞個勞動力專門放羊。這樣,不是又有勞動力去干這件事了嗎?地也可以由幾個主要勞動力帶著各家的輔助勞力種起來,其他人搞點別的副業。這說明,實行包產到戶后,由于分工的要求、專業化的要求,各種新形式的聯合開始產生了。去年,吳象同志到幾個原先很窮的地方,也看到這種情況。你們出去調查,在這方面都會增長很多見識。包產到戶存在多種多樣的形式,它是不會停滯、凝固的。生產積極性發揮出來之后,生產發展之后,專業化分工和聯合是必然要提出來的要求。

  關于包產到戶,一條,這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經營管理方面的創造,另一條,它促進新的專業化分工和聯合。從事實出發,把這兩條講清楚,就可以說服更多的人,打消懷疑者的顧慮,駁倒別有用心的人的攻擊。同時,也只有不斷地總結經驗,深化我們的認識,才能使黨的政策進一步貫徹下去,真正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

  這是只就包產到戶一種經營管理方式而言。現在全國各地農村,在專業化分工、聯產獎勵、聯產到勞等方面,形式是很多的。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我們搞的社會主義改造沒有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會錯。決不能在這個問題上有絲毫動搖。當然,極個別地區,十里、八里才有一戶人家,要聯也聯不起來,勉強去聯,實在勞民傷財,農民也不歡迎,生產也受到妨礙。這類個別地方,中央的政策允許單干。它數量很小,不會影響我們社會的性質,不會影響我們的根本方向。研究農村問題、農業發展問題,一定要堅持這樣一個根本立場。在這個問題上,必須站穩腳跟,守住陣地,然后穩步前進。

  第三,把農村發展的問題當做科學來研究

  你們提出,要使自己的工作服務于8億農民,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個想法很好。你們擬定的題目和準備采取的步驟,我也贊成。

  我想請大家回憶一下恩格斯的一段話。他曾經根據產生空想社會主義的那種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指出它的特征: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不隱藏在不發達的經濟關系中,所以只有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弊病,消除這些弊病是思維著的理性的任務。于是就需要發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會制度,并且通過宣傳,可能時通過典型示范,把它從外面強加于社會。這種新的社會制度是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詳盡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純粹的空想。隨著歷史的前進,生產發展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發展了,社會發展的階段本身顯露出來了,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充分表現出來了,歷史才給馬克思、恩格斯創造了一種條件,就是不需要用臆想的聯系去代替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了。新的事實迫使人們對以往的全部歷史作一番新的研究。用恩格斯的話來說就是,適合于早先的經濟條件的社會制度已經不再和生產方法和交換形式的變化相適應了,用來消除已經發現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發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經發生變化的生產關系本身中,這些手段不應當從頭腦中發明出來,而應當通過頭腦從生產的現成物質事實中發現出來。我懇切地希望,你們研究工作,能夠堅持這樣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

  經過三中全會以來兩年多的工作,過去在左的束縛下被壓抑著的正確的東西,得到了解放,過去做錯了的事情,現在總結了經驗,也知道該怎么去做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天天講社會主義新生事物,那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林彪、四人幫壓抑真正的新生事物。這兩年,真正的新生事物顯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到處涌現出來。不同的經濟條件,不同的氣候條件,不同的土壤條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耕作習慣,不同的行業,都有各式各樣的創造。所以我們的研究工作,就是要充分地去發現廣大農民、廣大農村干部在黨中央的正確路線指引下創造出的大批新鮮事物,從中總結經驗。書是要看的,腦子是要想的。要有思維活動,要有抽象推理。這都沒問題。但基本點一定要建立在發現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發現有生命力的新鮮事物上。

  據我知道,你們中間有幾個同志,過去一段時間對包產到戶做了比較深入的調查。這當然好。但是我勸你們不要只盯在這么一件事情上。一方面,這件事情還要更深入地調查研究,另一方面,一定要放開眼界,走遍全中國。當然要有分工,有側重。要多到一些地方,普遍而深入地了解農民的生活、習慣、思想、感情、愿望。不要以為農民落后就沒有創造,不要以為農民窮就安于窮。如果說只有我們這些人才有創造,8億農民沒有創造,那同空想社會主義者就有點差不多了。

  外國的經驗值得借鑒。毛澤東同志就提倡古今中外進行比較。外國人的情況和觀點要了解,但是要從我們的實際出發,有批判地加以吸收。這雖然是老話,但真正要學會運用這個方法,確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是靠偷懶能夠做到的。你們最近很勤懇,這是很好的。但也不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就能做到的,而是必須一輩子堅持下去,不管什么時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下去。不要以為我什么都了解了,什么都掌握了,一定要虛懷若谷。要堅定地相信,富有生命力的東西,永遠來自人民,農業問題方面的富有生命力的東西,必然來自8億農民。我們是要幫助農民的,我們也負有教育農民的責任,但首先要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請教。要把他們的東西加以總結提高,這里頭就有我們的用武之地。要勤勤懇懇地把8億農民創造的東西記錄下來。記錄下來以后,加以整理,加以提高。發現事物的客觀聯系是不容易的。但是只發現還不等于已經成為科學了。發現了,要成為科學,還要上升為規律。這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恩格斯說得好,要善于使用概念,要善于抽象,要善于理解。比如《資本論》,馬克思在倫敦博物館看了很多很多書,其中不少白皮書之類的書。沒有那些書,沒有那些材料,他寫不成《資本論》。可是把那些東西堆在一起,是不是就有了《資本論》呢?那就不是《資本論》,而是白皮書的匯集而已。所以在這點上,我也希望同志們真正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確有創造,確有發明,確有概括,確有提高。

  善于思維,善于抽象,兩件都不容易,但是,有志者事竟成。歸根到底,你們是有希望的。說得再樂觀一點,在我去見馬克思之前,可以看見從你們中間出現一批全心全意為8億農民服務的農業科學家、農業經濟學家。我再活10年吧,像你們這股勁干下去,10年就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

  搞一個農業戰略規劃,已經提上黨和國家領導的議程。究竟我們10年內農業應該如何發展?20年后農村將會是個什么樣子?要有個長期規劃,這個規劃一定要科學,要實際,確實能夠使我們的8億農民在幾十年內為世界寫下一篇光輝燦爛的歷史,把我們的農村、我們的農業發展的歷史載入史冊。實現這一點,我們這樣年紀的人也許已經看不到了,但是我們就要開始制定這樣一個規劃。

  中國農村的情況非常復雜,地域很遼闊,各個地區不同,人口又這么多,需要大家努力去找出各種辦法。你們的調查研究,要適應這個規劃制定的需要,緊緊地同規劃的制定和實現配合起來。希望你們在這件事情上做出自己的努力,貢獻出自己的才智。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