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
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年代,入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意味著個人不但要面對困難和考驗,而且還須經受住名利的誘惑。然而,盡管如此,仍有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分子義無反顧地加入到黨的行列。歷史雖已遠去,但他們入黨時表現出的堅定信念,以及為實現心中理想而體現出的堅韌意志和奮斗精神,卻是共產黨人永遠的精神財富。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三位留學海外的著名科學家為了祖國的繁榮和民族的富強,毅然回國加入到共產黨的隊伍中來,將對科學的熱切關注融入到對黨的事業的孜孜探索當中。從他們的入黨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究竟應當有怎樣的理想與追求,人生究竟應當怎樣去奮斗才有價值和意義。
錢學森:竭力回國 一心向黨
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他1929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后通過公費留學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8至1955年,他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的研究。
錢學森在美國學有所成后,便盼望早日回國效力。1955年9月,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在目睹了新中國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以及共產黨人的廉潔作風后,錢學森大為感動。回顧歷史,他深深感到,黨的事業是偉大的,無論個人有多大本事,都離不開黨組織。因此,他不久便萌生了入黨的愿望。1958年初,他向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鄭重提出了入黨要求。
張勁夫對錢學森要求進步的動機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之后,錢學森找到時任中國科學院秘書長的杜潤生和力學所黨的負責人楊剛毅作入黨介紹人,并于4月6日向黨組織寫了長達7頁紙的思想匯報材料。
由于錢學森認識深刻,中國科學院力學所黨支部很快召開了支部大會,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大家在會上都發了言,既肯定錢學森的進步,又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錢學森認真聽取大家的意見并作了詳細記錄。4月19日,他又向黨組織寫了長達8頁紙的思想匯報材料,進一步談了他對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認識和自己的不足。鑒于他真誠的態度和對黨的深厚感情,組織上決定吸收他入黨。9月24日,錢學森正式填寫《入黨申請書》。10月16日,力學所支部大會討論錢學森入黨的問題,所有黨員一致同意錢學森的入黨請求。
1959年1月5日,經中國科學院黨委批準,錢學森被接收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11月12日,力學所支部大會一致通過錢學森轉正。從此,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名正式黨員。
錢學森十分珍視黨員的榮譽。入黨那天,是他生命里不尋常的一天。30年后,他回憶說:“在建國十周年的時候,我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這個時候我心情非常激動,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我簡直激動得睡不著覺。”
華羅庚:70歲入黨終不悔
華羅庚是蜚聲中外的數學家。他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蘇省金壇縣,1936年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46年赴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擔任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后不久,他毅然決定放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員及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
華羅庚對成為共產黨員很是向往,回國后,他一直有爭取早日入黨的愿望。1958年6月,他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全體員工大會上表示,要“堅決和黨一條心”,立志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爭取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做一名無產階級先鋒戰士。這是他第一次表態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3年,華羅庚向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至此,他將5年前的表態付諸了實踐。然而,這一積極請求遭到了一些人的否定。1964年,已調任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的華羅庚,向中國科技大學黨組織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1967年,對中國共產黨一往情深的華羅庚再次向中國科技大學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可是,這兩次請求都石沉大海。
盡管歷經挫折,華羅庚入黨的信念卻堅定不移。1978年3月,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此時,他再次萌生入黨愿望。次年3月,他又一次向黨組織提出申請。他在申請書中寫道:“決心下定,活一天就為黨工作一天,活一小時就為黨工作一小時。對黨、對人民、對祖國起些微薄的作用。”這次申請,終于有了結果。6月13日,華羅庚實現了他21年的夙愿,被吸收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他已經70歲。
獲知華羅庚多年的愿望得以實現,1980年元旦,鄧穎超以“老同志,新黨員”的題詞勉勵華羅庚。華羅庚回敬一首《破陣子——奉答鄧大姐》表示感謝:“五十年來心愿,三萬里外佳音。滄海不捐一滴水,烘爐陶冶沙成金,四化作尖兵。老同志,深愧怍,新黨員,幸勉稱。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馬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
李四光:把入黨作為生命新起點
李四光是著名地質學家。他1889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黃岡市,1913年進入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畢業后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中國地質學會會長。新中國成立后,他沖破臺灣當局的重重阻撓,在國外輾轉數月安全回到祖國。
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李四光長期掩藏在心中的一個愿望。他曾對夫人許淑彬說:“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但很長時間以來,他因自認為條件不夠,沒有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后來,他經過認真考慮后,于1957年正式提出入黨。
1957年1月,李四光因患病到杭州療養。3月的一天,周總理特意來看望他。周總理關切地詢問了他的病情和治療情況,并詳細問及他對于加入共產黨的想法。李四光袒露了自己要求入黨這一多年來的心愿,以及為什么考慮多年卻又沒有提出來的原因。針對李四光的想法,周總理耐心地給予鼓勵并加以勸導,這增添了李四光入黨的勇氣和信心。在他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后,地質部黨組很快對其入黨問題作了認真研究。
1958年下半年,地質部黨組書記何長工、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一致認為,李四光積極要求進步,已經具備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條件,愿意作其入黨介紹人。10月18日,李四光開始填寫入黨志愿書。12月22日,中共地質部辦公廳第一支部召開支部大會,討論李四光的入黨問題。會上,李四光以自己的經歷和切身感受,動情地暢談了他對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認識。針對他的發言,大家表示非常贊同。29日,李四光被批準為中共預備黨員,從此,他的生命開啟了嶄新的一頁。
對于由一名民族主義者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轉變,已臨古稀之年的李四光稱自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生命的新起點才開始”。之后,他以更加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潮之中。在逝世的前一年,他還為中央領導同志編寫《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摘要》一書,表達對中國共產黨的竭誠愛戴。周恩來曾給予他高度評價,稱他為“科學界的一面旗幟”。
【點評】選擇中國共產黨,就是選擇了偉大的事業。得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后,已經蜚聲海內外的錢學森、華羅庚、李四光等科學家,紛紛放棄國外優越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在黨的領導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之后,他們始終把自己的一切同黨和人民聯系在一起,沒有后悔,沒有抱怨,勇攀科學高峰,不斷取得創造性的科研成果。他們以畢生對科學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貢獻,展現出愛國科學家對黨的無限忠誠!(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吳文瓏)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金一南: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一大,李大釗、陳獨秀為什么缺席了?
2017-11-03她是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性創始人,獨闖軍閥豪宅拒婚,最后嫁給一個“磨豆腐的”,犧牲時僅33歲
2017-09-1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