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閩東蘇區的先烈、先驅、先輩的后人們:
在此閩東蘇區創建九十周年之際,我謹代表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和會長劉潤為同志對紀念活動致以熱烈的祝賀,向開創閩東蘇區的先烈、先驅、先輩們表示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歷史圖冊中的閩東蘇區(胡澄藏書)】
閩東蘇區二十四年紅旗不倒,寧德福安七十五載星火相傳。閩東這片紅色熱土,山山埋忠骨,水水蕩豪情。在座的寧德社科聯主席邱樹添同志曾在《習近平在寧德》這部訪談著作中說:“寧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策源地和練兵場。”
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東寧德這片紅色山水中凝鑄了沉穩如山的氣勢、大德似海的襟懷,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心氣,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征途中行穩致遠。
就在我們隆重慶祝閩東蘇區創建九十周年之際的時候, 習近平總書記把在閩東深入調研凝煉而成的重要的治國理政思想——也就是“水滴石穿、弱鳥先飛”這個理念,在11月18號,在世界政治重大場合——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上鄭重地宣示給了全球政治領袖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了《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的重要講話。在這個講話當中他說到:“中國扶脫貧歷程表明,本著滴水穿石,一張藍圖繪到底的韌性、恒心和奮斗精神,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弱鳥是可以先飛高飛的。中國可以成功,其他發展中國家同樣可以成功,這是中國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世界意義。”(新華社里約熱內盧11月18日電)
在參加我們這個紀念活動之前,我又重新捧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閩東老區創作的著作《擺脫貧困》。其中開篇之作就是《弱鳥如何先飛》。在這篇施政綱領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以質實的語言、深入的研究,闡發了“滴水穿石、弱鳥先飛”的治國理政理念,為閩東寧德的發展開辟了新的境界與篇章。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又以深厚的政治文化自信把這個重要理念在世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鄭重宣告于世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與自信。
【習近平著作《擺脫貧困》(胡澄藏書)】
當年習近平同志在這部文集的《閩東之光》中深刻地指出:“閩東人民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善良質樸的精神就是一種光彩。認識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奮進的動力。”習近平同志無比自信地指出:“如果王婆的瓜確實是好的,有它的特色,為什么不能自賣自夸呢?這也是一種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現,我們也不妨做做王婆。”而這次在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央,在全球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展現了這種無比的自信和沉雄的氣勢。這是中國文化的自信,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閩東之光”如今散發出了全球性的光芒,“閩東之光”的光芒如今在全球政治舞臺的中央閃耀。這也是我們今天慶祝閩東蘇區創建九十周年的最為自豪與最為自信的事情。
“閩東之光”來源于“星星之火”。我們敬愛的朱德元帥在生平發表的最后一首詩中曾經無比豪邁地歌頌革命蘇區“星火燎原”的歷史場景:
“布下星星火,東西南北燃,
而今勢更旺,能不憶當年!”
【朱德詩選集(胡澄藏書)】
習近平同志也在《閩東之光》這篇文章中鄭重地指出:“閩東是老區,有著長期斗爭經歷,這也是一個閃光點。”
九十年前閩東工農政權蘇維埃的創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勞苦人民進行農村武裝斗爭的重要革命根據地之一。這是在閩西贛南中央蘇區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面臨失敗時,閩東人民和革命者對央蘇區的強有力的戰略響應與支撐。這片熱土與閩西中央蘇區遙相呼應,在中國革命史上閃耀出耀眼的亮光。在包括閩東先烈等無數先驅者的英勇奮斗下,中國革命這只“弱鳥”在敵強我弱的嚴酷斗爭中逐漸成長成為一飛沖天之勢的鯤鵬大鳥。中國革命的領袖毛主席在生平發表的最后一首詩篇中豪邁的吟誦:
“鯤鵬展翅,九萬里,
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間城郭......”
如今,在新時代的領路人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我們秉承著水滴石穿、弱鳥先飛的精神,以這種“鯤鵬展翅九萬里”氣勢,把中國智慧與治國理政理念融入到了全球治理當中。這種中國治國理政理念與智慧在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三大全球倡議”(即:全球文明倡議,與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共同組成的倡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對閩東蘇區精神的最好繼承、弘揚,這是對閩東蘇區創建九十周年的最好紀念,這是對為閩東蘇區的創建而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最好的緬懷。
最后,具體結合到閩東蘇區歷史、文化、精神宣傳弘揚上來,需要看到,我們對閩東蘇區的歷史、文化、精神的弘揚宣傳,相對于兄弟省、市還處于相對“弱鳥”的地位。例如,同為紅色資源大省的江西,對于蘇區紅色文化的弘揚,就打造了“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八一起義英雄城”南昌、“紅色首都”瑞金等高品位的紅色文化宣推品牌;相對于同在福建省的閩西打造的“古田會議的豐碑”、“萬里長征的起點”、“中央蘇區的半壁江山”等這樣響亮品牌,相比于此,我們閩東蘇區的紅色文化知名品牌還不夠多、不夠亮。
我們要以閩東蘇區創建九十周年紀念活動和閩東之光在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閃耀為起點,以習近平同志倡導的“水滴石穿、弱鳥先飛”的精神,把閩東紅色歷史和紅色文化的繼承宣傳推高到毛主席詩中的那種“背負青天朝下看”的高度和習近平主席在世界舞臺中央所鄭重宣示的那種亮度。
讓我們共同努力!謝謝大家!
歷史鏈接:
“閩東蘇區”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區,東臨東海,北接浙江。其范圍包括福安、連江、福鼎、壽寧、羅源、寧德、霞浦、周寧、屏南、古田、柘榮等縣。土地革命初期,鄧子恢、陶鑄、葉飛、曾志等到閩東發動農民運動,建立黨的組織,開展小規模的革命武裝斗爭,先后創建了閩東工農游擊第十三支隊等七支游擊隊。
1934年2月,在福安縣成立了閩東蘇維埃政府,以馬立峰、葉秀藩為正、副主席。至此,閩東形成了以柏柱洋為蘇區首府,以福安為中心的紅色區域,先后下轄福霞、安德、安福、福壽、連江等10個縣蘇維埃政府,63個區蘇維埃政府、800多個鄉蘇維埃政府,形成了完整而又嚴密的政權體系。蘇區人口近100萬,面積達1.1萬平方公里。
這是在閩西贛南中央蘇區遭受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圍剿”面臨失敗時,閩東人民和革命者對央蘇區的強有力的戰略響應與支撐。這塊英雄的熱土,是鄧子恢、陶鑄、葉飛、曾志、馬立峰、詹如柏、范式人、阮英平等革命前輩浴血戰斗過的地方。
1934年9月,在寧德縣支提寺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1934年底,閩東蘇區在國民黨“圍剿”中大部失守。葉飛等領導閩東紅軍獨立師轉入了艱苦的游擊戰爭。
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曾深情指出:“閩東的老區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輝煌歷史。無數先烈留給我們用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老區的革命傳統,是閩東精神文明建設的精神優勢。我們要大力弘揚這種精神。”
【閩東蘇區示意圖(閩東蘇區紀念館供稿)】
(作者系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翟建國:淺析中國第一次大革命運動下的“順瀘起義”和營山農運的歷史重要人物及現實意義
2017-05-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