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導讀]她認為自己的外公毛澤東堪稱偉大,她喜歡基辛格這位睿智的老人家,校友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她表示有點意外,她的人生本應是鮮花著錦,但是她卻一次又一次試圖跳出人生舒適圈。
采訪:馬騰
整理:許文苗
孔東梅的容貌與外公毛澤東十分相似,特別是下巴右下角的那顆“偉人痣”格外引人矚目,總能喚起中國人內心深處對這位領袖以及一個時代的記憶。
2016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123周年誕辰紀念日。這個特殊日子前夕,在東潤公益基金會所在地,孔東梅獨家對話《財約你》欄目主持人馬騰,講述她的家族記憶和自我奮斗史。
一襲紅裙的她,此前極少在公開場合接受視頻采訪,剛進入訪談狀態的她甚至顯得略微有些羞澀。不過,在講述外公的生活往事、教育理念這些家族記憶時,孔東梅總是能娓娓道來,透露了許多毛澤東此前不為人知的生活細節。
原本可以沐浴家族榮光的孔東梅,一直在家族與自我、歷史與今天之間找尋人生道路,她一次次跳出生活舒適圈:放棄國企工作機會進入保險業、只身赴美留學、投身公益事業。她的外公曾經改變中國歷史,而她正在創造自己的歷史。
外公毛澤東會“考察”母親的戀愛對象
馬騰:2013年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的時候有一個講話,講話里提到“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作為毛澤東同志的外孫女,他的至親,我想你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應該有更多的感悟,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孔東梅:在我們家里經常聽父母講起外公生前的故事,講起他是怎么樣教育孩子這方面。一直的印象都是他是一個慈祥的父親,他雖然很嚴厲,對子女非常嚴格,但是他是非常慈愛的。對于我媽媽的學習、生活、工作、包括戀愛…
馬騰:包括戀愛都要管?
孔東梅:不是管,他是非常關心。當時我父母談戀愛的時候他就會很關心她,就說帶來看一看。
馬騰:確定戀愛關系之前主席會看一下。
孔東梅:對。我父母是從小就是同學,青梅竹馬,所以外公就說如果有中意的可以帶過來看一看。
后來見到我父親之后問我媽媽,你知不知道他家里是做什么的。因為我媽媽小時候是在俄羅斯長大的,思想有點像外國人,她直接說我又不跟他家里結婚,我就跟孔令華結婚,為什么要知道他家里是做什么的?主席也是笑笑,也是挺關心的,就是未來女兒嫁給什么樣的人他還是挺關心的。
馬騰:如果我們用三個詞來形容毛澤東主席你會選哪三個詞?
孔東梅:不可避免的他是偉大的,在我們家里面,我的耳濡目染就是他是慈祥的;同時,作為父親他也是嚴格要求的。
馬騰:昨天晚上我在擬這個提綱的時候想到的三個詞是偉大、浪漫、大無畏。你覺得怎么樣?
孔東梅:對。但是因為革命浪漫主義精神,我們接觸的比較少了。因為他在家族家庭里面是父親、是外公。浪漫的一面確實接觸比較少,但是浪漫接觸就是跟外婆,因為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也會接觸過一些他們之間的交往的一些故事。
馬騰:外婆也會講給你聽?
孔東梅:對,因為外婆一直身體不好,戰爭年代留下了很多傷病。晚年居住在上海,那個時候外公會委托母親來看她,看她的時候會帶一些禮物。比如說他自己抽過的香煙一條沒有抽完,他會包起來給外婆。
馬騰:那會兒香煙很珍貴。
孔東梅:對。那會兒香煙很珍貴,然后也會寄一些藥品,托母親帶一些藥品還有他的信件。外公一直給我的感覺就是他是非常重感情的,他寫給外婆的信里面也都是滲透著這種點點滴滴的深情。
外婆也會托母親回去的時候給外公帶一些比如南方的青菜,比如筍尖這樣的,所以他們之間一直通過母親有著往來。
馬騰:互相一直在關懷幫扶。
孔東梅:對。因為母親的學習、婚姻這些都是他們之間溝通的橋梁。我覺得他們一生還都是保持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馬騰:你剛才說起你的外婆賀子珍,我們都知道賀子珍女士,自己本來也是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她是一位英姿颯爽的,無所畏懼的具有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紅軍女戰士,在她的身邊長大,你覺得外婆對你有什么樣的影響?
孔東梅:影響還是挺深遠的。因為從家庭的角度,就是因為一個特殊的環境里面長大。小時候有很多不解,為什么外婆總在上海,她不去北京?為什么我母親要把我送到她的身邊陪伴她。當時很想媽媽、很想爸爸,但是我要陪著外婆。所以媽媽只能在有空的時候才能飛過來,所以有很多困惑的地方,因為小沒有人給我解釋。
所以從小的記憶中外婆是比較沉默的,話不是很多的,有時候經常會抽煙、會沉思,身體不是太好。但是因為那時候小孩子也是很頑皮。
馬騰:你會像一般小姑娘一樣跟外婆撒嬌嗎?
孔東梅:也會啊。有時候我也很淘氣,外婆也會修理我一下。
馬騰:一般會怎么修理你呢?
孔東梅:會掐我一下,在我很搗蛋的時候。但是那時候她的身體已經不是太好了,腦血栓、偏癱,半身不遂在醫院里面相當長一段時間。
馬騰:跟外婆長到幾歲?
孔東梅:上海出生一直到6、7歲,才回到北京,因為那時候要上學了,我媽媽說還是要回到北京,回到她的身邊來,就來北京了。
馬騰:來到北京之后會想外婆嗎?
孔東梅:來的時候是陪著外婆一起來的。
馬騰:外婆那時候到北京來了?
孔東梅:對。她是新中國成立二十多年了一直沒有來過北京,第一次是1979年來北京的。我記得很清楚,1979年的9月7號我們到的北京,正好是9月9號就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遺容,這個過程記憶還是蠻深刻的。
馬騰:都有一些什么樣的記憶跟我們分享一下?
孔東梅:當時因為也是小孩子,父母領著,外婆她也沒有想像當中那么激動,但是瞻仰遺容的時候還是蠻平靜的,出來以后會落淚,會想起一些事情。
尋訪歷史當事人:尼克松訪華時周恩來特意準備了酒心巧克力
馬騰:中美之間的這種外交關系的建立其實是毛澤東晚年的一個非常大的成果。1972年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國務卿基辛格來華訪問,當時尼克松握著毛主席的手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他們三個之間談到了很多哲學的問題。如果回到當時的語境下,這些問題談的是中美關系長遠性和戰略性的問題。你作為對中國和對美國都非常了解的企業家,你現在怎么來看待中美的關系?
孔東梅:我覺得很有意思,從我去留學那個時期是克林頓,是經濟非常好的時期,經濟非常繁榮,就業情況也都很好的。后來就是小布什了。經濟情況、全球的格局、包括小布什的這種治國政策都會有所不同。當然后來就是奧巴馬和今天的川普當選,個性很鮮明。
馬騰:中美關系仍然是一個影響世界全局的關系。
孔東梅:對。曾經采訪過像王海容、唐聞生這樣的前輩,他們經歷過風起云涌的那個時代,我覺得從他們身上也看到了很多那個時代的特質。中美關系的建立確實也是不能說驚心動魄,但是也是非常玄妙的一個過程。
也是在采訪那些當事人的時候也講了很多奇聞軼事。
馬騰:比如呢?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孔東梅:很多。比如說當時尼克松和基辛格來,是非常緊張的氣氛。他們見到毛主席之前都是見到偉人的這種感覺,比較緊張。好像還講了一個酒心巧克力的故事,當時是去上海訪問的時候,周總理是給來賓準備我們的特色的食品,每個人發了酒心巧克力,是上海產的,他們非常喜歡。說不錯。
馬騰:總理好細心。
孔東梅:非常細心。前兩年還見到了基辛格博士。
馬騰:是在什么樣的一個情況下見到的?
孔東梅:在一個活動中。也見到了當時的歷史見證人黑格將軍。留下了照片,后來我洗給他很大的一張,他說他沒有這個照片。
馬騰:在這么多年之后再見到基辛格的時候,你們聊了些什么呢?
孔東梅:他對我有點好奇,說你在做什么?
馬騰:他來華的那一年你應該是才剛剛出生。
孔東梅:對。他是非常和藹謙遜的一個老人,非常睿智的一個老人。我說我寫了一點關于中美建交的故事,他說哦,那很有意思。
馬騰:我們剛才聊起基辛格,我們知道基辛格是一直致力于建設中美關系,他同時也是你的外公毛澤東的老朋友了。就在前段時間,他去拜會了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特朗普先生,他就說特朗普上任之后會讓世界充滿了一些不確定性,他主要講到中美關系。你作為一個企業家怎么來看待接下來的特朗普政策?特朗普也是賓大的。
孔東梅:對。他是賓大沃頓的。我覺得他作為一個企業家、一個商人,他有他的側重點。他跟一個老牌的政治家可能不太一樣,完全不一樣。
馬騰:他是不是有很重商主義的一面?
孔東梅:各方面的政策我們都在看,在觀察。
跳出舒適圈:我喜歡挑戰自己
馬騰:賀子珍女士和你的媽媽李敏女士,和你這一家三代女性都有國外留學的經驗。你在1999年的時候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國際政治專業,這一段的學習經歷對你有一個什么樣的影響?
孔東梅:我覺得影響還是蠻大的,因為出國的時候也都快接近30歲了,27、28歲,挑戰還是蠻大的,不像我們現在這些小朋友,很小都去留學,像上中學或者大學就去了。我那時候是已經參加工作一段時間了才去的,所以什么都得從頭來,其實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一個很大的鍛煉。從找房子開始都是自己。當時還帶了過多的行李,漂亮衣服、被子、枕套什么的都帶去了。想著到那兒就可以安家住下了,沒想到從找房子開始。先住旅館。
我覺得這是一個鍛煉,每天我記得有點凄涼的那種心情,壓力好大。比如說已經是成年人了,但是每天聽著那個城市里面,叮叮當當的車的聲音覺得好凄涼,異國他鄉、整個城市誰也不認識,就你一個人,那種感覺就是想馬上回去。
但是,又覺得應該堅持下來。所以還是堅持下來了。
馬騰:對你的生存方面、生活經驗方面可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孔東梅:對。完全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到一個絕對陌生的環境里面,文化也是陌生的,語言也是陌生的。
馬騰:語言對你來說應該不是大的問題吧。
孔東梅:以為對我不是什么大的問題,但是還是有很大的問題的,因為中文和西方的語言,文化還是很不一樣的。還是要適應。
馬騰:在你留學這段期間,覺得中國和美國之間哪些地方特別不一樣?
孔東梅:我覺得還是文化方面的一些差異,看待事物,特別是看待中國的一些角度會很不一樣。
馬騰:你的媽媽其實非常鼓勵你學習英美文學這方面的東西。在賓大有沒有這方面的繼續的學習?
孔東梅:我媽媽她總說她小時候是一個小洋人,從俄羅斯回來不會講中文就特別的辛苦,文化的差異就特別辛苦。所以她讓我從小就讀名著,她說她父親就是這么要求她的。以前她從俄羅斯帶回來很多原文的小說,俄羅斯的鴻篇巨著,很厚的那種。我外公說你不要看這個,要看中文的,看《紅樓夢》《西游記》這些四大名著,所以對她幫助非常大,學語言、學文化方面都幫助非常大。
她還說我外公那時候教她寫毛筆字,都是手把手教的。所以外公并不是外界看來的那么的不茍言笑,對于自己的孩子他還是非常有耐心、有教育理念的。
所以她要我小時候就看西方的作品。我記得我高中前后基本把20世紀以前的西方文學作品都看了。所以母親對我文學上的熏陶和要求對我這一生幫助非常大的。
馬騰:我們注意到你在美國學習的是國際政治專業,沒有在文學領域進行繼續的深造,當時選擇是為什么呢?
孔東梅: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很有挑戰,自己也非常感興趣。文學我覺得是持續一生的一種修養和一種愛好。包括后來自己也寫一些東西,都跟之前的鋪墊是有關系的。
馬騰: 你其實是大學畢業之后就加入到泰康參與了它的創立,當時好像是從非常基層做起,是做文員。跟泰康一起成長,壯大。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年輕人,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這樣的,他們白手起家,投入到社會的洪流中去。你在泰康的這段經歷有沒有什么跟我們現在這些正在奮斗中的青年朋友們分享的?
孔東梅:我覺得我從小到大每當遇到這種選擇的時候,覺得上帝還是冥冥之中有一些安排。我是父母管的少,所以在學習、擇業方面都得自己拿主意,母親身體不太好,父親忙于工作,所以都是自己拿主意。
因為我是北航畢業的,當時我們那屆畢業的學生都希望向往能去到大國企,穩定、工作收入也不錯、還能經常出國什么的,就覺得很好。當時也是機緣巧遇,一個朋友說,這兒成立了一個保險公司,你有沒有興趣,剛成立的,有很多機會。也不知道什么叫機會,就是稀里糊涂就去了,去了以后看,泰康那時候在保利大廈。
馬騰:就是初創企業。
孔東梅:比我們這個屋子大不了多少,兩間房,第一次去面試,真是講緣分,第一次面試我的是一位歐陽總,她的父親是歐陽山,她是我們保險業的老前輩,人保的老前輩,她面試的我。
馬騰:你還記得當時面試你有什么樣的問題嗎?
孔東梅:非常緊張,因為都是保險公司的老總,任道德總又是銀行來的行長,嚇的真的是…第一次面試就讓我翻譯一個非常難的再保險條約,連保險都搞不清楚是什么,來個再保險條約,非常專業,根本看不懂。他說沒關系,你就回去花點時間翻譯吧,回去翻資料,拼命查,時間又短,最后給他翻出來,說還行,還過的去。
但是這次面試就給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朝氣蓬勃的,從行業,從公司來講,非常有活力的一個感覺。所以也是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他的offer。當時好像還有其它,后來國企給我的那個,我就沒有再去了。
馬騰:很挑戰自己,在那個年代?
孔東梅:我喜歡挑戰自己的這種感覺,讓我覺得很有新鮮感。
馬騰:在泰康最早是做文秘,是吧?
孔東梅:對,因為當時泰康成立辦公室,有七位老總,我記得很清楚,沒有其他人,秘書也就大概兩個。
馬騰:你是其中一個?
孔東梅:對,我是其中一個,所以什么都得干。
馬騰:有沒有覺得特別難的事?
孔東梅:特別難的事倒沒有,但是就是辛苦,基本上沒有9點以前下過班,所以就了解到什么叫創業,我覺得特別好的經歷就是在這些老總的身邊,每一個身上都學到了很多東西,他們的決策,他們的思考,他們的思想,他們的思維,對于今后的成長都是非常好的。
馬騰:在泰康工作了多少年?
孔東梅:三年多。
馬騰:一直是做文秘嗎?
孔東梅:不是,后來我強烈要求要到基層的業務部門去,因為要挑戰一下自己,然后就到業務部門,核保,核賠,理賠,看單子,那些事情都做過。后來就是自己申請出國留學。
馬騰:當時為什么覺得要自己再出去深造一下呢?
孔東梅:那個時候都想出國看看,也想再充充電,豐富一下自己的人生閱歷,也蠻向往的。
馬騰:真是不斷的挑戰自己,就像你剛才說的到了賓大還那么的艱苦?
孔東梅:對,有挑戰是好事情。
馬騰:你選擇泰康工作的時候,家里邊會參與意見嗎,比如媽媽、爸爸?
孔東梅:我覺得我父母這點特別好,無論在選擇學校,選擇專業,還是選擇工作單位的時候,他們都非常尊重我的意見。我父親唯一就說,你這個女孩子一定要自己鍛煉出來,要自立,不要依靠別人,所以這些選擇他們都是非常支持我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