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961年3月毛澤東在廣州會議期間。資料照片
1961年3月11日,毛澤東在廣州主持召開討論和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條例的三南會議。13日,在談到公共食堂問題時,他說:“廣東有個大隊總支書記說,辦食堂有四大壞處:一是破壞山林,二是浪費勞力,三是沒有肉吃(因為家庭不能養豬),四是不利于生產。”他認為“這個同志提出的問題值得注意。這些問題不解決,食堂非散伙不可”。
這位引起毛澤東重視的大隊書記,就是時任廣東新興縣里洞公社蒙坑大隊黨支部書記的梁紀南。
1958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在全國開展。1958年下半年起,粵西山區的新興縣開始辦公共食堂、吃“大鍋飯”。是時,農業方面“以糧為綱”,浮夸風盛行。新興縣因糧食產量數字虛假,大倉存量所剩無幾,無法按時下撥糧食給食堂。沒有糧食,社員只得靠雜糧和野菜充饑。梁紀南感到事態嚴重,為上達下情,他讓大隊文書代筆,向廣東省副省長安平生寫信反映了公共食堂的問題。
此時黨中央已經注意到農村中存在的“一平二調”問題。1961年1月13日,毛澤東發表了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主旨的講話,要求各級黨委深入調查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對“癥”下藥。中央調查組奉命南下廣東農村開展實地調查。梁紀南到廣州參加了調查座談會,實事求是地講述公共食堂存在的問題和弊端,要求解散公共食堂并說明了理由。
1961年2月,毛澤東到廣州。他認真查看中央調查組在廣東調查后形成的《調查紀要》,在聽取中央調查組和廣東省委的匯報時,對梁紀南反映的應解散公共食堂的意見很重視,這才有了開頭毛澤東在三南會議上關于公共食堂的發言。
1961年3月14至15日,梁紀南再次被邀請到廣州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的“座談紀要”于3月15日送到毛澤東手中。16日,毛澤東便指示將此記錄作為重要文件,印發給在廣州召開中央工作會議的同志討論。
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和修改,196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討論和試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的指示》,取消分配上的部分供給制,在公共食堂問題上采取自愿原則,社員口糧分配到戶、由社員自由支配等。至此,黨中央糾正了用行政命令大辦農村公共食堂的做法,較為妥善地解決了困擾農民的吃飯問題。
梁紀南從農村實情出發,主動反映問題,表現了他作為基層黨員干部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而毛澤東在知曉地方反映情況后,高度重視并有意識地摸底糾正,也體現了領導人接受意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和態度。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