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臺灣大選在即,從目前的選情來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當選幾無懸念,在她執政期間,大陸不得不面對一個具有濃厚臺獨色彩的政權,并且始終有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面前,蔡英文會不會宣布臺獨呢?對這個問題的可能性,筆者進行了分析,目的在于提醒有關方面做好應對準備,不可麻痹大意,有備才能無患。
眾所周知民進黨是一個臺獨黨,它的黨章明確指出臺獨就是黨的奮斗目標。一個黨是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奮斗目標的,不管遇到多么錯綜復雜的局面,需要采取多少迂回策略,最終都是要達到目的的。蔡英文為了減少上臺的阻力,打消部分選民的顧慮,喊出維持兩岸現狀、不挑戰大陸的口號,便是一種策略,其臺獨的立場并無實質性變化,仍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就為隨時宣布臺獨埋下了伏筆。
有人可能拘泥于陳水扁執政八年,仍然哀嘆“臺獨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的歷史,認為這次蔡英文很可能會“重復昨天的故事”。這就未免太樂觀了一點,當年陳水扁上臺是利用國民黨內訌,陳水扁繼續連任是靠陰謀詭計,其實兩次選舉陳水扁都不被大多數選民認可,立法院的席位也只占少數,所以,陳水扁始終是一個弱勢“總統”,他根本沒有能力搞臺獨。
然而這一次臺灣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許多藍軍大本營都被綠營斬獲,就連臺北市這個老根據地也被弄丟了,據民調顯示蔡英文將以懸殊的票數超過其他候選人當選“總統”,所以蔡英文此次執政算是今非昔比、鳥槍換炮了,民進黨真正有了臺獨的政治資本。
更重要的還是美國和日本的態度起了變化。陳水扁執政八年期間,美國被中東亂局拖住后腿,無暇顧及中國,日本也比較安分守己,他們都和中國保持相對友好的關系。但是自從二0一0年后,美國的戰略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美國開始將中國作為主要對手,從中東抽身,并在遭到俄羅斯堅決抵抗之后從北約東擴中撤退,將主要的精力用來遏制中國的崛起。
美日勾結起來挑起釣魚島爭端,又慫恿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制造事端,繼而赤膊上陣在南海興風作浪。這期間,美日不是不想拉臺灣入伙,只是由于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和民族大義,除了不愿得罪美日之外并沒有參加反華大合唱,對此美國是不能容忍的,自然在臺灣政權變更上做手腳。
國民黨政權一敗涂地,真的是失政造成的嗎?請問國民黨失了什么政?實際上,這八年國民黨不但沒有失政而且給臺灣人民謀得了前所未有的好處。別的不說僅兩岸貿易每年臺灣的順差就達到了千億美元左右,民進黨執政時做到過嗎?沒有,民進黨今后做得到嗎?也沒戲。但是為什么臺灣民眾端碗砸鍋、吃肉罵娘,非要踩國民黨頂民進黨呢?顯然這里面有美國重返亞太的因素在起作用,如同日本政局變動民主黨下野,自民黨安倍崛起一樣。如果沒有美國的支持,民進黨憑什么贏國民黨,臺灣民眾又憑什么敢冒戰爭的風險選擇民進黨呢?所以,美國是民進黨臺獨勢力最大的靠山。
但大陸完全有能力遏制臺獨,能力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經濟手段,另一個是軍事手段。
在經濟上,臺灣已高度依賴大陸,據統計,二0一五年兩岸貿易額盡管下降4.9%,但仍為1885.6億美元,大陸繼續是臺灣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49億美元,大陸自臺進口1436.6億美元,臺灣貿易順差為987.6億美元,雙方的貿易額依然超過臺灣對美日貿易之和。可以說臺灣離開大陸經濟就會崩潰,而大陸離開臺灣不過是減少了4%的貿易額而已,微不足道。
這是國民黨最大的政績,也是它拼選舉最大的亮點,可為什么臺灣民眾就是不買帳呢?恐怕這得要從大陸的惠臺政策上找原因了。國民黨執政期間,大陸給臺灣許多優惠政策,幫助國民黨當局改善臺灣人民的生產與生活,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按理說,我們給予臺灣惠臺政策的基礎是雙方必須堅持“九二共識”,然而我們自己恰恰又沒有堅持“九二共識”,也就是沒有將惠臺政策與“九二共識”掛鉤。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報道:臺灣商界許多有臺獨立場的商人照樣可以來大陸投資創業并享受各種優惠政策,然后將賺來的錢拿去支持臺獨;臺灣演藝界一些明星不受臺獨傾向的影響,來大陸演唱賺錢受到歡迎;學界有的反中和臺獨名人在大陸出書,如北大出版社就為臺灣“時代力量黨”主席黃國昌出書,書中公然詆毀共產黨是邪惡政權。你想,這樣的惠臺政策會對臺灣選情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臺灣民眾自然認為,既然誰都可以享受惠臺政策,民進黨執政又有何妨!
應當指出的是,臺灣民眾得出這樣的結論并不光是由于大陸的惠臺政策沒有原則,還有中國的對外政策也同樣沒有底線。如:美國將中國視作敵人,圍堵中國,企圖肢解中國,可是我們總是無怨無悔、不離不棄地與美國保持友好關系,發展什么新型大國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系、甚至夫妻關系,簡直讓人莫名其妙;日本強行將中國的釣魚島國有化,中國不僅不對其實行經濟制裁反而把生意越做越紅火,任由中國人扎堆地去日本旅游購物,把人家從中國進口的馬桶蓋搶購一空,讓世人恥笑不已,更讓日本人瞧不起;菲律賓、越南以小欺大,屢屢向中國發難,鬧得我們心煩意亂、焦頭爛額,但是我們不僅不對他們進行反制,反被他們次次敲詐勒索成功。這種做派,你讓臺灣民眾如何想,他們當然會認為,既然中國對外國人都如此“寬厚”,還能對臺灣同胞不“仁義”嗎?
如果這個問題不糾正,我們遏制臺獨的經濟手段就等于零。看來我們的確有必要向俄羅斯學一學,看看人家是如何制裁土耳其的。
在軍事上,大陸對臺灣已形成壓倒優勢,但必須考慮美日的軍事介入,而美日是否軍事介入,關鍵在于我們的戰爭意志是否堅如磐石。只要我們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美日也不會替臺灣當炮灰,必定知難而退,沒有美日的支持,臺灣壓根不敢輕舉妄動搞臺獨。否則,我們怕鬼就有鬼,越是不敢打仗就越是要打仗,一旦爆發戰爭就是一場大戰、惡戰,后果難以預料。
應該承認我們的戰爭意志的確令人堪憂,中國畢竟幾十年不知打仗為何物了。難道真的是無仗可打嗎?不是,我國的藏南被印度占領,釣魚島被日本國有化,南海被周邊各國瓜分,而且這都不是一年兩年,一次兩次發生的事情,是幾十年不斷積累的問題。按理說早就該捍衛領土,打擊侵略者了,但是我們執迷于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為改革開放讓路,堅持韜光養晦不動搖,結果該打的仗硬是一仗不打,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久而久之形成了避戰、懼戰、忘戰的心理定式,以至于軍委副主席公開宣稱“即使涉及到領土主權問題也不輕易訴諸武力”。古人云:“忘戰必危”,今天我國周邊危機四伏的嚴峻形勢就是忘戰的必然結果。
臺灣民眾之所以敢于支持民進黨上臺,就是看穿了大陸不愿打仗的心態,不相信一個連外敵都不愿打的軍隊,還會來打臺灣的中國人。如果這個問題不糾正,那么我們遏制臺獨的軍事手段也成了一句空話。我們同樣應該向俄羅斯學習,看看人家是如何收復車臣和克里米亞的。
綜上所述,臺灣是否獨立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大陸自己,因此,我們一定要汲取教訓,改變觀念,下定決心,不怕打仗,只有這樣才能以戰止戰,才能不讓臺獨得逞,才能確保民進黨執政期間的兩岸和平。不然的話,臺獨就是遲早的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