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8—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和拓展文化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世界文化論壇”在中國北京召開。由來自10多個國家的近160位專家學者參與的這屆論壇,以探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與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為主題,在自由的理論研討和學術爭鳴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以下基本觀點上增進了共識。
第一,在當代全球早已定期舉辦主要體現西方發達國家上層之主流意識的“世界經濟論壇”,同時存在主要體現發展中國家中下層聲音和進步性“世界社會論壇”的情況下,創辦真正反映世界各國勞動人民意愿和體現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的“世界文化論壇”,以廣泛探討和傳播社會主義思想、先進的精神文化和積極的價值意識,促進各國勞動人民覺醒和聯合,爭取社會進步,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在當今世界,要正確地認識和引領各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發展,就應當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作為觀念形態的一定的文化,是對一定的經濟和政治的反映,又給予經濟和政治以巨大影響。世界各國各民族多種樣態的傳統文化,都無疑地具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和歷史繼承性,因而都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多樣化發展和互補互促的權利;同時,作為反映社會經濟形態性質和社會發展進步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又具有自己的時代性和階級性。因此,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及其“軟實力”的競爭中,資本主義文化雖然仍舊是一種強勢文化,但又是一種開始喪失歷史正當性并趨于腐朽和衰落的文化;而真正有持久生命力和代表人類未來的,則是體現國際無產階級根本利益及其階級意識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第三,在當今所處的從以國際金融壟斷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大時代中,以互聯網為主要平臺的文化“軟實力”的國際較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根源于以美元霸權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腐朽性即寄生性,而且自稱為“新帝國”的少數西方大國及其各大壟斷財團加緊對本國工人階級的剝削和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掠奪,而促使社會基本矛盾激化,由此導致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態等領域中的矛盾重重,積重難返。這就造成世界資本主義統治體系的南北對立、兩極分化加劇,低劣文化盛行、社會道德墮落,經濟危機頻仍、民生福利下降,強權政治橫行、策動“顏色革命”,生態遭到破壞、環境保護不力,軍事干涉不斷、難民無家可歸等社會痼疾和全球問題,難以根治。這就表明,被壟斷資產階級政客及其御用文人所鼓吹和推銷的所謂“普世”文化及其價值觀和社會意識體系,具有不可救藥的嚴重弊端,而必將被歷史所拋棄、被時代所淘汰。
第四,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各國化理論依然是當代引領社會進步的人類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之魂。人類的希望和美好未來,屬于工人階級、屬于勞動人民、屬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為此,我們應當拓展“大文化”內涵:在思想文化領域,倡導先進性和多樣性的文化樣態,反對低俗媚眾與全盤西化;在經濟領域,倡導公有與共富,反對私有化與貧富分化;在民生領域,倡導普遍保障與全民福利,反對不勞而獲和奢侈腐化;在政治領域,倡導人民民主和健全法治,反對金錢主宰和寡頭政治;在生態領域,倡導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反對以鄰為壑和生態赤字;在軍事領域,倡導國防自衛和逐步裁軍,反對軍事結盟與國外駐軍;在國際關系領域,倡導國家一律平等和合作共贏,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顯而易見,這些目標的真正實現,必須以社會主義制度為保障。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才符合歷史發展趨勢、體現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長遠利益、代表人類未來的基本價值追求和價值遵循。
第五,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社會倒退,使得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國際多種文化的碰撞和較量中受到了嚴重挫折,從而使資本主義特別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思想文化,暫時處于強勢地位。然而,這種剝削階級文化,無論用何種動聽的言詞來說教,無論作何精致的包裝,都不反映勞動人民的本質要求和權益。世界進步人士都普遍地看透了以美國主流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實質,并稱之為“文化霸權主義”、“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殖民主義”。當今世界進步力量和保守或反動勢力較量的特點是:國際間軍事和經濟技術競爭,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文化實力的競爭,或者說原本是有形的國家間“硬實力”競爭,已逐漸轉向和需要通過更隱蔽的文化“軟實力”和價值觀的競爭為之開辟道路,即企圖通過“攻心為上”,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世界文化本應是豐富多彩、具有多樣性民族文化傳統和地域特色,甚至是包容多元化的文化生態的發展模式。而當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果僅由個別強國控制全球的互聯網、媒體、出版、影視和人文社會科學等為重點的英語文化霸權,那就會直接威脅和破壞世界文化生態的平衡和發展。世界文化以某種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擠壓和吞噬為特征,這是一種極不正常、極不合理的國際文化秩序。因此,這就要求世界人民廣泛建立抵制和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國際統一力量,建立國際多樣性文化發展的新秩序,推動全球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確保各個民族國家擁有平等文化發展權和文化安全。
第六,西方資產階級學者人為編造的“文明沖突論”,為人類未來勾勒的是一幅充滿沖突的可怕圖景,其潛在邏輯是西方文明“中心論”和基督文化“優越論”。按照這種邏輯,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發展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就不復存在,在世界多種文化格局中暫時處于弱勢的文化和文明,就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歷史終結論”斷言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是一個完全不需要討論的問題,西方資本主義的主流文化和文明似乎已經一統天下。這種“歷史終結論”已經不攻自破。而所謂“民主和平論”,則是在維護世界和平和憲政民主的旗號下,把以美國式的金錢政治、寡頭政治和家族政治為特征的西方壟斷資本所掌控的主流形態的資產階級民主,同其他政治民主的發展形態,特別是同社會主義民主的發展形態完全對立起來,而作為他們搞“顏色革命”和顛覆他國政權的借口。這種唯我獨尊的“單極思維”和冷戰思維,只會阻擋而極不利于當代多極世界的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
第七,21世紀必將是人類文明快速發展進步和社會主義復興的世紀。當西方世界陷于國際金融和財政危機而出現呼喚馬克思及其《資本論》的聲音時,我們看到了社會主義高潮將要來臨的征兆和新社會的曙光。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尚處于低潮時期,整個進步人類特別是社會主義各國,以及一切馬克思主義的信奉者,應當堅決維護和平與發展這個時代主題,在鞏固和發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有陣地和成果的前提下,通過拓展和傳播馬克思主義及一切先進文化,促進國際工人階級的新覺醒,組織群眾、積蓄力量,爭取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進一步復興。
我們這個世界文化論壇,作為各國進步人士進行理論探討和思想交流的一個平臺,將以國際現實問題為導向,在傳播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繁榮社會主義、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的努力中,力圖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聯合起來!
首屆世界文化論壇發言專家主要觀點
中國的文化價值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王偉光
中國3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是以和諧的思維方式與和諧的發展方式為重要支撐的。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觀是“天人合一”與“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很好地闡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包含著重要的生態文明思想;“和而不同”很好地闡釋了人類不同文明之間的多元互補關系,反映出多元一體、多元共生的文化發展規律。在當代中國,文化發展必須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化建設上的指導地位,服務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在當今世界,中國的文化價值觀不采取以沖突應對沖突,而是進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層面,尊重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取長補短和創新發展,為人類思考和解決不同文化之間的沖突和對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
世界文化應該是包容眾多特殊性的、具有豐富多樣性的、允許多元發展的文化生態平衡模式。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霸權威脅和破壞著世界文化生態平衡,世界文化以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擠壓和吞噬為特征,這是一種不合理的國際文化秩序。中國文化所具有的價值觀,是尋求文化多樣性中的統一性,尋求多樣性中存在的共同價值,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對話,積極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中國的文化“走出去”戰略,就是要讓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品牌,走向國際文化市場,展現當代中國學者的最新思想和中國文化的最新發展。如何在當前抓住全球化機遇,把握好國際貿易規則和市場機制,利用政府宏觀調控的高效率的競爭優勢合理地配置國家資源,揚長避短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又要確保國家文化安全,這是包括社會主義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這無疑將決定著國際文化未來的基本戰略格局。
埃及人民尋求民族獨立
——“第三世界論壇”主席 薩米爾·阿明
近年來,為了爭取住房、教育、醫療和民主權利,埃及人民發起了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它是屬于埃及人民自己的運動,而不是親西方的政治運動。對于埃及人民的社會運動,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始終予以敵視,采取干預措施,并試圖做出錯誤的解讀以混淆視聽。
埃及人民的社會運動并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社會所潛藏的矛盾日益暴露出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都面臨著增長乏力、債臺高筑的局面,它們主導全球化經濟和政治秩序的力量已經有所減弱,由此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在遭受危機牽連的發展中國家體現得更加明顯。應當指出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盡管遭遇危機,但它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臺,資本主義的自保和替代性社會秩序的登場,意味著社會運動將會頻繁出現。在全球秩序趨于多極化的背景下,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和平而穩定的方式實現經濟增長,將為全球各國樹立一個歷史性的標桿。
推動世界文化的先進性和多樣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馬克思主義研究學部主任 程恩富
在當代全球早已定期舉辦主要體現西方發達國家上層之主流意識的“世界經濟論壇”,同時存在主要體現發展中國家中下層聲音和進步性“世界社會論壇”的情況下,創辦真正反映世界各國勞動人民意愿和體現馬克思主義時代精神的“世界文化論壇”,以廣泛探討和傳播社會主義思想、先進的精神文化和積極的價值意識,抵制文化霸權主義,促進各國勞動人民覺醒和無產者聯合,爭取社會進步,是十分必要的。
世界文化論壇是由社會各界的思想家共同發起的一個兼有宏大視野和微觀視角的高層次對話平臺。本論壇密切關注世界各國的文化進步性和多樣性問題,深入探究中國和世界在文化發展上面臨的挑戰,增強跨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進而促進全人類文化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本屆論壇主要探討如何塑造人類的先進文化,如何消除人類文化思想的貧困和不良現象,如何實現文化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協同發展,如何破除新帝國主義的文化霸權以及與此相關的經濟政治霸權,如何弘揚傳統和當代中國的優秀文化,以及分析中國夢、美國夢、俄羅斯夢、世界夢等內涵及其比較。
我們相信,首屆世界文化論壇作為各國進步人士進行理論探討和思想交流的一個平臺,將以國際現實問題為導向,在傳播與創新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大文化、增強全球治理體系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等方面,一定會作出貢獻,取得豐碩的成果!
馬列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是當代先進文化之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李崇富
在我國文化建設中,如果對作為黨和國家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解有偏差,那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可能出現偏差,甚至可能使當今中國文化喪魂失魄。最近有人編造“蘇馬非馬論”,揚言要“批判蘇馬”即列寧主義,“要回到原本的馬克思主義中去”。這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無知和歪曲,而且把背叛者的過錯反而歸罪于列寧主義,這是荒謬的。
毛澤東說: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黨歷來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繼續和發展,一旦失去了列寧主義這個重要理論基礎,就可能偏離正確方向。列寧主義曾指導俄國人民奪取十月革命勝利和締造蘇聯,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具有劃時代意義。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則是以列寧主義為中介而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堅持、運用和發展。其客觀基礎就在于,俄國處于發達的西方和落后的東方的中介地位,其革命所固有的特殊性也處于中介地位。因此產生于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的列寧主義,對于中國革命的影響就具有客觀基礎和更切近的借鑒與指導意義。無論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還是“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及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都受益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列寧先行的理論和實踐探索。
“互聯網+”大發展必然引發生產關系大變革
——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 李慎明
任何社會的發展變化,往往是從生產工具的發展變化開始的;生產工具的大變革必然引發生產力的大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大發展最終必然要求變革現存的生產關系。當今世界又處在生產工具大變革的前夜。“互聯網+”的迅疾發展,使得資本所雇傭的人愈來愈少,全球范圍內更多的民眾與高新甚至傳統生產資料相分離,社會的相對需求逐步減少甚至銳減;使得壟斷產品的價格和質量卻愈具競爭力,因而壟斷產品的市場便愈具全球性;使得國際壟斷資本流動速度以幾何級數加快,在瞬間就能掠奪別國和他人的大量財富。
社會生產力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中存在并運行的。在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框架之內,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無疑有著永恒的魅力。但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之內,在一定條件下,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可以保護和促進高新科技這種生產力的存在和發展,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超越一定的時段,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即必然造成廣大人民群眾的相對甚至絕對貧困,則必然容納不下新科技帶來的生產力急劇增長,則必然抑制甚至破壞生產力的存在和發展。
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上說,經濟全球化和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新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不但不是距離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越來越遠,而恰恰相反,應是日趨接近。
中國經濟奇跡與當代中國文化基因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科研部教授 魯品越
中國文化主要包括三個傳統:中國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文化、西方工人階級的文化。中國奇跡的文化原因在于:資本力量嵌入到經過社會主義化的中國文化基因的內部,而發揮巨大的動力作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基因結合而形成的統一大國的政治構架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超包容性”文化基因對外來文化的容納與吸收,中國原有經濟部門與資本部門形成互補性經濟結構。中國當代文化基因結構面臨的問題是資本的擴張本性導致資本對社會成員的內在精神世界的資本化、對社會成員外在社會行為的資本化。擺脫這一困境的唯一出路不是消滅資本,而是改造并塑造出具有新文化色彩的新型資本。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夢”
——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弗拉基米爾·布洛夫
沒有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就不可能實現“中國夢”。在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當中,馬克思主義應當成為一切行動的指南,一切行動都應當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作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深化,對中國人民基本訴求的回應,“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和觀點是一脈相承的,是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從歷史的起點來看,中國人民孜孜不倦地在西方諸多社會思潮當中篩選、探求治國之道,正是為了實現以富國強民為目標的“中國夢”,在這一篩選和探求過程中,中國人民發現馬克思主義是最為貼合中國實際的,并在此基礎上摸索出了一條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發展道路。
傳播弘揚“和”文化
——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上海社會科學院原院長 王榮華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歷代中國人行為關系的準則。在當今利益多元化背景下,“和”也成為利益價值的重要尺度。從哲學上講,和諧是較之和平更為高級的一個狀態,如果說和平是國與國之間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那么和諧就是國際社會各種力量共同發展的重要價值尺度,昭示國際關系從和平朝著和諧方向的升華。
中國人對“和”文化的弘揚,不僅有助于高效穩妥地解決發展中的各項問題,而且能夠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范本,扭轉數百年來國際政治中“強權戰勝公理”這一根深蒂固的現象。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有賴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
本土認識論與科學
——《國際思想評論》國際編委、美國克拉克大學教授 詹姆斯·柯瑞文
長期以來,本土認識論在科學中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往往受制于書本、傳媒的意識建構,卻忽視了從個人的親身觀察和觀感出發,對周圍的現狀頗為麻木。在這一背景下,誰掌握了書本和傳媒等話語權力,誰就塑造了大眾的意識形態。從本土的社會事件出發,辨認社會現實,是馬克思主義保持源源不斷活力的重要來源所在。馬克思主義往往被學者解讀為服從既定結構的、側重于理解經濟現象的學說,這一解讀將各地的本土文化和本土意識置于馬克思主義學說中的次要地位,從而不利于發揮文化在理解社會和改造社會中的作用。
從更為宏大的視角出發,可以看到本土認識論是抵御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影響的重要武器。世界各國的文化紛呈多樣,各具特色,在發展經濟的道路上各取其長,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試圖以新自由主義政策取而代之,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在這一背景下,有必要重視本土認識論,突出其在政策制定當中的作用,使之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俄文化合作的潛力
——莫斯科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亞歷山大·布茲加林
中俄兩國在歷史上結成了親密而獨特的雙邊關系,兩國合作不僅體現在經濟合作上,而且也多見于文化合作上。只要能在以下方面加以整合,就有可能挖掘既有潛力,促成中俄兩國在文化上的成功對話與合作。
第一,共同推動文化項目,復興亞洲和歐洲藝術的古典傳統。在當今世界,藝術作品商品化程度不斷攀高,受制于資本的程度已經愈發嚴重。在這一背景下,中俄兩國聯手推動文化項目,復興兩國人民千百年來傳承文化的優秀元素,深化文化內涵,讓古典文化重新回到兩國人民中間。第二,促進兩國教育界合作,中國高等教育曾經深受俄羅斯教育模式的影響,推崇細化的專業教育模式,兩國教育工作者應當秉持新的教育理念,嘗試新的教育方法和模式,使得教育的受眾更加廣泛。第三,開展聯合科研項目,在中俄傳統經濟合作因國際經濟形勢而遭受沖擊的背景下,從基礎科學和新能源、宇宙、醫學等戰略領域著手,開展長期合作,創新戰略規劃模式,以共同提升兩國的科學研究水平。
推動先進軍事文化創新發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副政委 李殿仁
中國人民解放軍向來重視先進軍事文化的創造,歷史上,人民軍隊曾涌現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軍事文化形象,如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黃繼光、雷鋒等。這些先進軍事文化形象一經問世和倡導,便成為戰爭年代新民主主義文化和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文化具有標志性、示范性的重要符號,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圍繞加強文化建設特別是創新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在我們黨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形勢下,創新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重要的戰略任務。
發展先進軍事文化對于軍事實踐的意義,就是有利于增強軍隊整體實力,更快更好地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正是由于充分發揮了先進軍事文化的巨大威力和作用,人民軍隊才能不斷獲得無窮的力量,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新形勢下,習近平主席確立的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強軍目標,既對創新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當前和今后,為加快實現強軍目標,我們必須以更大的熱情推動先進軍事文化的創新發展,從而愈益激發和匯聚強軍興軍的正能量。
可持續發展的制度與文化改革
——韓國慶北國立大學教授 金炯基
加強公共性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為了加強公共性,國家需要進行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需要建立更多的進步發展模式。需要澄清的是,不同的發展模式具有不同水平的公共性,其中北歐模式具有最高水平的公共性,萊茵模式具有相對高水平的公共性,英美模式和地中海模式具有低水平的公共性,東亞模式具有最低水平的公共性。
政府在經濟中應該扮演促進經濟發展的角色,政府為實現收入公平而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也應該增強。政府應該設立能夠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增加社會公平和提供平等機會的機構,打造“強大且有能力的政府”而不是“小政府”。在政治領域,政府應該擴大參與式民主和協商民主。
在經濟領域,有必要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國家應該將股東資本主義原則而不是股東資本主義引入公司治理中去。工人參與管理可能會加強公共性,如德國的共同決定。政府應該要求公司間建立合作關系,在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共生關系。對于共生關系而言,政府必須糾正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不對稱權力問題。當中小企業組成強大的聯盟時,政府肯定就會認識到平等的權力關系。政府應該保證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間的集體協商,有必要發展具有公共性原則和能夠盈利的社會經濟。資本主義的公有制經濟本身可能被資本家的私有利益占有,因而應該加強對政府政策的民主監督以增強公共性。
中國夢、美國夢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未來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學教授 海因茨·迪特里奇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兩個具有歷史感的概念,在當代,它們分別表現為美國夢和中國夢。通過歷史增長形式,包括早期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20世紀社會主義(列寧、毛澤東和卡斯特羅)和21世紀社會主義的考察,中國夢完全可以建立在社會主義的進化邏輯上,并借此構建一個反對牟利文明的范式。
繼毛澤東提出的20世紀社會主義模式和鄧小平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之后,習近平提出了中國夢模式,可以將其理解為21世紀社會主義的國家文化基因,以及中國社會主義的第三階段和決定性階段。為了能夠在未來發展社會主義并使其在與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爭奪世界秩序的競爭中幸存下來,中國共產黨實現中國夢必須滿足的條件是,實行參與式民主,實現建立在平等經濟之上的勞動價值,以取代今天的資產階級民主及其政治經濟基礎,即牟利的市場經濟。就內部權力關系和階級聯盟而言,如果中產階級、農村人口、工人和年輕一代都希望擁有一個成功的、和平的未來,實現中國夢則是必經之途。
我的文化拓展觀
——拓展文化協會會長 東方毅
文化應該是大文化,包括世界各國各民族的主流意識形態、各種子文化。完善與發展社會主義,應進行文化拓展,甚至文化大拓展。拓展是指傳承、開拓、發展、進取、包容。當代,文化的傳承和包容尤為重要。
社會主義文化以社會主義為主干,包容其他各類文化。拓展文化的精義是傳承和包容,不僅傳承中華文化優秀成果,也兼容世界其他文化精髓,融會貫通,多元一體,同善共存,形成根深葉茂之大文化體系。
馬克思認為,我們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能夠更徹底地實現自由、平等、博愛。仔細觀之,“仁、義、禮、智、信,武、勇、剛、健、行”之中華傳統文化,無不與“理性、正義、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人類共同價值互融共通。
我們講社會主義的法治、民主、文明,也講社會主義的人性、人本、人道;我們講社會主義的仁愛、博愛、關愛,也講社會主義的民權、民本、民貴;我們講社會主義的平等、公平、正義,也講社會主義的改革、改良、革新;我們講社會主義的福利、保障、幸福,也講社會主義的女權、環保、和諧;我們講社會主義的理性、信仰、宗教,也講社會主義的秩序、安全、和平。作為拓展的主人和世界的主體,應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我們用社會主義平等、公平的大文化去傳承、去包容、去拓展。
多變的政治“文化”
——奧地利社會論壇主席 赫曼·杜沃扎克
從歷史事實來看,政治“文化”是不穩定的,在某些情況下它會快速變化,很難根據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軟實力對其未來進行切合實際的“預測”。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表明,根據一國政治文化得出的一般結論是無效的。發動革命前后,整個俄國是一個整體,全民都積極參與“自下而上”的革命,然而,在20年代仍存在很多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趨勢,文學和藝術領域新風格層出不窮,30年代,這一多樣性逐漸消失。奧地利的情況也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第二國際在其決議中對這場戰爭的立場非常明確。但是戰爭爆發之后,幾乎所有的社會民主黨領導人都投降了,他們同資產階級采取一致行動,贊成收繳戰爭稅款,奧地利像俄國、德國和匈牙利一樣,也爆發了革命。
政治“文化”的不穩定性表明:“長久的文化傳統”一直存在且不容忽視,這是馬克思所說的“過去的噩夢”。盡管它絕不會自動發生作用,但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會被再生產出來。今天,在一些再度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國內資本和國際資本得以迅速發展,利己主義再度出現乃至抬頭,這意味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特定時期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毛澤東的“古今中外”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北京大學原副校長、教授 梁柱
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杰出領導者,毛澤東對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問題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并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從新的時代特點和民族特點出發,指明要以共產主義思想體系為指導,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堅持文化必須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問題上,毛澤東提出要采取批判地繼承的科學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服務,決不能無原則地照搬,更不能厚古薄今。
毛澤東依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和中國無產階級的歷史任務,最先提出要在歷史的辯證的分析基礎上批判地繼承歷史文化遺產,從而為正確對待文化遺產提供了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他還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出在古今中外科學和藝術的發展中形成不同的學派、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風格,是具有必然性的正常現象,它對于我們在文化發展和創新中正確處理古今中外的關系,做好吸收和揚棄、繼承和發展的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道路蘊含的“馬中西”三大文化資源及其交互匯通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陳學明
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歷了長期探索奮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所走出來的路。中國道路在其探索和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了包括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優秀的成分,這些優秀成分對中國道路的成功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們決不能否認。但我們還是必須看到另一種傾向,即把西方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成分和因素過分夸大,將其視為構建中國道路的核心或根本。
必須強調的是,中國道路的本體、主體或根本仍然是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所開創的科學社會主義傳統,中國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化和中國化的進程中開辟出來的,中國道路的繼續延伸、拓展和推進,也必須繼續回到當代化和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的事業。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對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的學習時,將馬克思主義視為“看家本領”,用到了“老老實實、原原本本”等措辭加以表述。這實際上是明白無誤地指出,對中國道路而言,馬克思主義才是體、是家、是原本,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我們學中、學西,也化中、化西,并在此基礎上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當代中國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傳統。
中國文化軟實力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 張國祚
中國傳統文化積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博大精深,其價值取向充滿辯證哲理,這充分體現在其對待真假、善惡、美丑的態度上,既講原則性,又倡導包容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社會總體的價值取向歷來反對不辨真假,反對混淆是非,反對不分美丑善惡,而主張“去偽存真”、“揚善抑惡”、“趨美避丑”。這就是社會價值觀的“原則性”。這種“原則性”主要體現在一些先賢對自己的從嚴要求上。社會倫理也要求社會成員要“慎獨”,要“吾日三省吾身”,要“求是”,要“唯美”,要“嫉惡如仇”,“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為了堅守這種“原則性”,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包容心”則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襟懷“博大”,雖然對真假、是非、善惡、美丑有自己的判斷標準和價值取向,但依然主張“仁者愛人”、“寬容恕道”、“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為貴”、“和合天下”。由此觀之,當代中國既堅持公平、正義的國際原則,又秉持“和平、和諧、合作”的外交理念,皆深深植根于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
中國古代的生態文化
——《求是》雜志社原副總編輯 劉潤為
從歷史上看,古人在生態保護方面為全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辯證看待人與自然的學說即“天人合一”說一直居于主流地位。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我們在生態保護的不少方面不是比古人更加文明而是更加粗鄙,進而可以催生出我們的羞恥感。盡管古人保護生態的某些做法已經隨著自然經濟的解體而成為過去,但是他們探究天人之際的思考卻是我們應當繼承的寶貴遺產,特別是其中包含的樸素辯證法,能幫助我們走向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方法論,從而擺脫金錢至上、占有至上等等形而上學的束縛,實現更高層次上的生態自覺。
人與自然的關系,說到底是人與人的關系(核心是經濟關系)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財富分配還存在巨大差距的社會條件下,不可能徹底解決人與自然的矛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只能走把生態文明建設與分配文明建設結合起來的路子,以生態文明建設促進兩極分化的縮小,以逐步縮小兩極分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如此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到了那個時候,列祖列宗的夢想也就變成了現實。
用馬克思主義批判剝削文化
——美國共產黨經濟委員會委員 哈拉比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中,以剝削作為增殖手段的資本精心打造了包含體制、實踐、哲學和價值觀的“文化剝削網”,即為資本家的剝削行為提供合理性論證的剝削文化。隨著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在20世紀初的出現,這一“文化剝削網”被打開了一個缺口,社會主義革命提供了一種替代性的社會制度,不過,在資本主義世界內部,仍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各種“文化剝削網”。這些鏈條在蘇聯沒有被鏟除的標志之一在于其領導人不像幾十年前那么值得信任,其中一部分領導人更是堂而皇之地向資本主義社會制度靠攏,并明確反對社會主義制度,這正是蘇聯存在反革命因素的證據之一。
蘇聯的解體意味著作為執政黨的共產黨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來貫徹革命信念,采取特殊方式,教育工人階級的組織者及其領導人如何遠離剝削文化的腐蝕和腐化,從而能夠避免剝削文化的影響。作為領導工人階級的中堅力量,各國共產黨必須在面對剝削文化時達成一致,實現理念層面和行動層面的聯合,只有在這一基礎上,各國工人才能聯合起來,共同推進不以剝削為目的的物質資料生產,從而批判剝削文化,直至以新的社會主義文化來替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剝削文化。
馬克思與21世紀的共產主義文化
——印度旁遮普大學教授 包文德爾·辛格·提瓦納
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構想和愿景貫穿于其不同時期的著述中,構成了馬克思理論學說重要的組成部分。20世紀,生產、財富、科技、技能和知識的大幅增長增強了構建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愿景,并使之成為切實可行雛形的可能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所為之終身奮斗的社會主義事業,主要是基于對其所處時期的資本主義及其發展進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共產主義愿景與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問題息息相關,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所建立的新世界,只能通過否定舊世界來實現。
共產主義不是靜態的思想,而是一種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方能實現的社會形態。實現共產主義是一項動態的事業,它可能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財富、物質生產、科學發展和知識的增加而變化。共產主義社會不會以任何確定的歷史形式出現,且生產力的發展將為人類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理想的條件。在這一背景下,對資本主義危機實質的理解,將有助于研究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可能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視角
——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弗拉基米爾·舍甫琴科
許多學者堅定地認為,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理解的科學方法的本質已經得到證明,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最偉大的貢獻之一在于,中國提出的經濟增長翻番理念的實質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并不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被理解為根植于數千年前的孔子思想,這有利于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性在于它源于早期的社會主義,那時歐洲的資本主義模式還不成熟,但它的一些成就可供社會主義借鑒。馬克思認為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是一個統一的全球革命進程,可稱之為“歷史共產主義”,而社會主義意味著在其發展道路上,每個國家都需要一個特定的方式來尋求發展且不應受到外部力量的阻礙。對于中國來說,亟待突破之處在于改變對科學技術創新和工業部門的輕視態度,從而得以將科學技術用于發展經濟,進而增強國力。
文化與經濟、政治、生態的共同發展
——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中國研究所原所長 杜進森
世界文化和東亞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相互影響,文化在發展過程中受到經濟、政治、生態的影響。文化發展是經濟、政治、生態發展的靈魂,它不僅滿足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為經濟、政治、生態提供不竭的動力和支持。文化產業是重要的現代戰略性產業,對經濟發展和區域競爭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反過來,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發展也影響文化發展??傊?,文化與經濟、政治、生態應通過相互協作,實現共同發展。
長期以來,東亞各國人民普遍具有團結、勤勞、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東亞各國人民也非常積極地關注世界大勢,致力于追趕發達國家,實現國富民強。然而,從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文化與經濟、政治、生態并沒有實現協同發展,一些古老的文化在發展中逐漸被邊緣化乃至于消失殆盡,生態更是在經濟發展的作用下遭到破壞,這為后發國家敲響了警鐘。最近三十年來,越南一直沿著革新開放的道路前進,也非常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存和良好生態的保護,即使在城市中也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文化元素。越南將在未來的發展中更為重視文化和生態因素,實現文化與經濟、政治、生態的協調發展。
生活性文化對文化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博士、文化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 卡爾·拉特納
人們的生活行為包含真正的文化,然而,文化政策的制定者對此卻并不重視,他們慣常的行為是推廣統治階級所偏好的精英文化,而這與普通民眾生活中的文化即生活性文化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此外,作為文化產品的主要承載者,大眾文化是近現代社會方才出現的,可以將其看作各式各樣文化商品的總和,它與普通民眾的生活性文化同樣存在著顯著的區別。但相較于精英文化而言,大眾文化更具有隱蔽性,它往往以生活性文化的面目出現,并悄然影響乃至取代生活性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對生活性文化帶來了雙重沖擊,而這二者的合流,更使得生活性文化在社會當中的地位趨于邊緣化。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致力維護統治者地位的精英文化和攫取商業利潤的大眾文化,生活性文化并不屬于利己主義的一部分,這也正是它的核心價值所在。在普通民眾高度聚集的少數區域內,生活性文化仍然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現象,它更為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歷史。對文化政策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以精英文化替代生活性文化,也不是放任大眾文化混同于生活性文化,而在于保護原初形態的生活性文化,將其作為民族史和國史的重要載體。
具有文化特征的經濟發展增進世界融合
——印度查謨大學教授 加斯比爾·辛格
經驗表明大型經濟體有潛力實現文化共存以協調不同經濟領域的發展。文化剛性不允許趨向于經濟增長,而文化理解有助于實現經濟的逐步增長。文化幫助人們做出選擇以分配稀缺資源,這些資源從根本上決定了經濟活動的進展。因此,文化可以被確定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文化會影響資本積累、技術創新、技術使用和勞動力參與。
經濟參數被認為等同于消費和收入,且兩者都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文化會影響人們的消費,這可能是因為文化迫使人們改變了對外來消費的偏好。不僅如此,文化還能在生產技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改變生產率,20世紀30年代,日本在生產上已經超過印度并開始主導市場。這一時期日本工人的高效率是他們高度嚴格紀律的結果,而這種紀律源于他們的文化價值觀。
文化價值觀的融合適合于現代商業,似乎也成為一個關鍵因素,目前還沒有人確切認同這些價值觀,更別說提出一種策略向發展中的人口灌輸這些觀念?,F在,我們只能認為經濟發展競賽已經遠遠超過之前的水平。這個世界并不像弗里德曼宣稱的那么太平。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首屆世界文化論壇: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展與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
2016-02-0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