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人民日報整版刊文探討“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點擊:  作者:綜合    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6-02-26 16:18:01


4.png

 

在2015年12月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就加強黨的理論教育作出系統論述。會議提出要研究回答好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如何深刻領會新的發展理念、如何看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等十三個如何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現實生活,是廣大干部群眾普遍關注的深層次問題。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人民日報》將陸續推出系列專版,圍繞十三個如何進行專題研討。今天刊發的4篇文章,圍繞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這一主題,結合時代發展趨勢、我們黨的創新理念和思維方式以及國際社會的最新思想動態等進行探析。編者(人民日報)

 

3.jpg

《人民日報》 2016年02月26日 07版

 

以人為本 實事求是 與時俱進

新發展理念彰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

鄧純東

 

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能否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確立系統科學的發展理念,是檢驗馬克思主義真理性和馬克思主義政黨執政能力的試金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理念結晶,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彰顯了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高超智慧與能力。

 

彰顯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的根本立場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民心向背是政黨政權前途命運的決定因素,這是為馬克思主義所揭示并為歷史發展所證明的客觀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以人為本,就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們黨開展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到發展問題上,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揚人民首創精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謀群眾之所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面對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需求,我們黨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些新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集中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的根本立場。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人民群眾既是主體,又是受益者;共享發展,則鮮明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根本價值取向,就是讓發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體人民。因此,新發展理念一經提出,就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大力支持,必將通過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創造新的人間奇跡。

 

彰顯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本質要求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實事求是,就是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通過觀察和研究、學習和總結、概括和抽象,認識把握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一個重要體現。在發展的問題上堅持實事求是,需要我們從我國現實國情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著力把握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規律。

 

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受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支配和制約。科學把握和自覺遵循這些客觀規律對發展提出的要求,就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順利實現發展目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歷史關頭,我們黨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真諦,即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

 

新發展理念遵循經濟規律,按照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的趨勢,按照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總要求,堅持以創新、開放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努力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產出,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新發展理念遵循自然規律,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強調自覺遵守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對發展的剛性約束,絕不使發展逾越生態紅線、打破生態平衡;強調在維護綠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銀山,實現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新發展理念遵循社會規律,按照包容性發展的基本要求,以促進共同富裕為目標,致力于讓大家共同享有自己創造的福利,實現共同建設、共享發展。只有這樣,社會才能永葆和諧穩定,內需潛能才能充分釋放,發展動力才能更加充沛,發展勢頭才能更加強勁。

 

彰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真理是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的辯證統一,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實踐的推進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正是因為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才成為我們始終堅持和遵循的真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也正是在人民群眾與時俱進的創新實踐中、在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中得以體現和證明的。新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之一,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中國的具體運用,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一以貫之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同時,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面臨的新發展形勢、為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而提出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創新發展理念科學把握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潮流,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保障;協調發展理念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突出問題,強調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為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回應人們從求溫飽求環保的新期待,強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提供保障;開放發展理念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潮流和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新形勢,強調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我國進一步發展提供外部動力和良好國際環境支持;共享發展理念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共同富裕的內涵。總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我們黨根據時代變化和發展新形勢提出的創新理念,鮮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鮮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預言并未失效

兩個必然仍然是時代發展大趨勢

楊河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作出的科學預言。160多年來,社會主義運動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的輝煌,也陷入過蘇東劇變的低潮;西方資本主義經歷了多次重大危機,但在經濟、科技等領域仍然保持著強勢地位。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兩個必然?這不僅攸關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而且攸關我們能否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解答好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金融資本的全面壟斷加速了資本主義衰落

 

金融資本是在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中形成的一種資本形態。二戰以后,資本主義由國家壟斷加速向國際金融資本壟斷過渡。這在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的同時,也在更大范圍實現了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進一步加劇了資本主義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有關研究數據顯示,美國金融行業在2004年所創造的利潤占到了美國所有國內企業利潤的40%左右,40年間這一比重提高了19倍,取代實體經濟成為主導產業。其結果是經濟結構失衡、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這深刻體現了當代資本主義的腐朽性和寄生性。與此同時,在新自由主義的資本效率優先政策主導下,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在20世紀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美國普通勞動者家庭的收入沒有明顯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收入增長了4倍,最富有的5%左右的美國人擁有全國70%左右的財富,這一時期被稱為兩百多年來最糟糕的時期

 

在金融資本的滲透和支配下,西方民主制度被金錢所綁架,掌握大量金錢的財團壟斷了后臺政治,使得本來就有局限性的資產階級民主陷入更深的困境。2008年從美國起源而后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就是金融資本全面壟斷的結果。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經濟災難,它再次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不可克服的矛盾,宣告了以推行私有化、市場化、自由化為核心內容的新自由主義神話的破滅,加速了資本主義的衰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顯示了社會主義優越性

 

發展才是硬道理。能不能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主義制度是否具有優越性的重要標志。上世紀90年代蘇東劇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沒有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站在時代前沿,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沖破僵化封閉模式的束縛,創造性地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在同資本主義的競爭中贏得了比較優勢,使社會主義在占世界人口近20%的中國呈現蓬勃生機。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曾刊文說,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騰飛,是自英國工業革命在18世紀末開始后世界見證過的最令人驚奇的經濟變革,世界正越來越多地被中國改變。

 

在堅定三個自信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總的歷史趨勢。實現這個目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主義將與資本主義在對立中共存、在相互借鑒中發展。

 

經過500多年的發展,資本主義已進入晚期。由于具有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它逐步喪失了存在的歷史必然性,正在走向終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沒有任何新的發展可能性了。馬克思對兩個必然的重要說明是:無論哪一種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資本主義的頹勢,但由于先行完成工業化和在科學技術領域領先等原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仍將在較長時期保持強勢地位,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系中起著一定的主導作用;與此同時,它們不會改變以軍事威脅、和平演變等方式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滲透、遏制和顛覆的政策。對此,我們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體現了社會主義在曲折中向前發展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還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速度換擋、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等新情況新問題,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經過程。能否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保持和擴大對資本主義的比較優勢,對我們是一個新的巨大挑戰。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是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歷史趨勢歸根結底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造就的。只要我們科學認識和把握兩個必然的歷史大趨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經受住種種考驗,持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逐步改變國際競爭的力量對比格局、深刻影響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在趕上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同時引領時代發展。

 

(作者為教育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正在多起來

西方馬克思熱及其啟示

崔麗華

 

多年來,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一直被其主流思想輿論視為異端”“另類,一度局限于非主流學術圈和左翼團體內討論。然而,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資本主義自身無法克服的矛盾和弊端,再次印證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相關論述。西方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這對于我們正確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不無啟示意義。

 

西方主流媒體和民眾對馬克思主義的關注度在上升。英國的主流媒體《衛報》《泰晤士報》等,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紛紛以馬克思為題大做文章。現在,包括曾經長期批評馬克思及其思想的媒體,如英國《金融時報》、美國《時代周刊》等,其頭條文章中也頻繁出現馬克思的名字和論述。馬克思的著作又開始熱銷:登錄全球銷售量最大的網上書店亞馬遜,在圖書檢索中輸入卡爾·馬克思,相關書目信息多達上萬條。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酷洗禮,在頑固堅持新自由主義的美國,人們在華爾街舉起標語:馬克思說對了!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爆發后,在德國街頭不少民眾打出了我們是那99%的大眾”“讀讀馬克思吧!等標語。在西方國家的大學里,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課程很受歡迎。

 

一些西方學者紛紛為馬克思主義正名或主張回到馬克思。針對西方傳統上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十項控訴,英國學者特里·伊格爾頓在2011年出版的《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一書中一一作了回應,并對各種附加在馬克思主義上的錯誤認識進行了有力批判。德國學者埃爾瑪·阿爾特法特在《馬克思提供批判分析的跳躍點》一文中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馬克思主義理論被再度發現了,人們在危機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它有助于分析當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現實積累與金融市場的關系以及勞動和性別關系的變化”“可以增進對資本主義運作方式的理解,能消除自我蒙昧,并助力政治實踐。美國學者大衛·哈維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在《資本主義的17個矛盾及其終結》一書中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存在矛盾,尤其在房地產領域投機嚴重,很多人被剝奪了家園。哈維指出,由于資本總是尋找各種新領域,隨后涌入逐利,交換價值逐漸限制和主導了越來越多的必需品。此外,還有很多西方理論家和學者主張回到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剩余價值學說、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國家學說等給予重視。

 

以馬克思主義為研究對象的西方學術組織社會影響越來越大。在這些組織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德國的馬克思夜校、美國的讀《資本論》小組等。馬克思夜校是德國的馬克思主義學習班,定期邀請一些社會學家等相關人士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近些年,馬克思夜校的開課地點不斷增多。讀《資本論》小組是大衛·哈維組織的。他無論到哪所大學任教,都會開設《資本論》課程。《跟大衛·哈維讀〈資本論〉》一書,就是根據他的講課稿修訂而成的。這個小組還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宣傳和介紹馬克思的《資本論》。此外,位于德國特里爾的馬克思故居博物館近年來也頗受人們關注。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在該館留言簿上,2012年的兩個月內就有來自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訪客留言。

 

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東歐劇變的陰云尚未散盡,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真理性及其前途命運感到困惑與悲觀。在這一緊要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鮮明指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在西方興起的馬克思熱,從一個側面佐證了鄧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也佐證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世界的真理性。

 

(作者為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底線思維的現實威力

宋建麗

 

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重要體現。當今時代,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國內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唯物辯證法大有用武之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底線思維,就是唯物辯證法的科學運用與創新發展。現實生活中,底線思維在微觀、中觀、宏觀諸層面得到廣泛運用,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諸多辯證關系,為我們觀察和分析問題提供了一雙慧眼、一件利器

 

立與廢的辯證關系。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立與廢是事物發展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結果,是一對矛盾。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就能把握立與廢的辯證關系,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和生活的主動權。底線思維在這里主要體現為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具體來說,就是對的各種可能性進行預判,找準問題實質,預見可能風險,主動化解問題和矛盾,從而變消極為積極、變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生機,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發展轉化,達到的最好結果。在日常生活中,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事物發展的結果總是具有多種可能性。因此,底線思維可以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得到運用。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凡事從壞處準備,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提高科學預見性,降低損失、避免災禍;相反,高枕無憂、渾渾噩噩,在遇到問題和矛盾時就會手忙腳亂、難以應對,最終喪失機遇甚至招致禍端。人們常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其實都包含著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道理。

 

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辯證關系。確立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是我們黨在宏觀層面即制定路線、方針、政策時堅持的科學方法論。最低綱領,即黨和國家當前的階段性目標和現實任務;最高綱領,即黨和國家的長遠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關系,體現了過程與目標、現實與理想的關系。把握好這一辯證關系,需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具體來說,就是以黨和國家當前的階段性目標和現實任務為基點和底線,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持續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黨和國家的長遠奮斗目標和歷史使命。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并強調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科學運用底線思維的結晶,充分體現了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辯證關系。共享發展的長遠目標是共同富裕。實現這一目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從保障基本民生入手,為人民群眾提供義務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保障,滿足人們基本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同時對特困人群進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基本生活底線。在此基礎上,堅持共建共享、漸進共享,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人類共同利益與國家核心利益的辯證關系。從哲學上說,人類共同利益與國家核心利益的關系,就是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把握這一辯證關系,底線思維同樣不可或缺。當今時代,世界已在某種意義上成為雞犬之聲相聞地球村,各國存在諸多共同利益、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共同問題。基于這一認識,習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旨在促進合作共贏,與其他國家一道實現與維護人類共同利益。這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尊重普遍性與共性、善于求同的遠見卓識。與此同時,我們也強調,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是有底線的,那就是堅決維護我國的核心利益。在民族國家作為主流政治實體的當代世界,如果離開這一個性訴求,人類共同利益就會失去根基。正因如此,我們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始終注重劃出紅線、亮明底線,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作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也是底線思維在外交這一宏觀層面的科學運用。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