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2016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國航空學會無人機及微型飛行器分會在桂林召開了學術年會,大會共邀請到90多位無人機各行業領域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討論中國無人機系統技術的發展。大會共邀請4位無人機業內大咖作了主題報告,引發了與會代表們對無人系統發展的研討熱情。17日下午舉辦了學術分會工作會議,會議中重點向各位專家征詢了制訂民用無人機技術路線圖大綱和組建分會專業委員會的意見。部分專家提出,民用無人機路線圖大綱以及專業委員會設置有過多的軍用無人機色彩,同時也夾帶著“機械化色彩較為濃厚的分類方法”,與信息化時代和民用無人機突飛猛進的發展趨勢不相適應。筆者也認為,無人機發展路線圖及專業委員會劃分應具有自身的特色,不應與傳統的飛行器學術專業劃分完全相同,可根據特點劃分出如:工業級應用、智能控制與決策、集群與網絡化指控、后端應用與大數據深度學習、無人機反制體系、無人機運控管理及操作系統等專業學術組織,使更多參與“無人系統”的學派成為無人機家庭的一員。這也是無人機公眾號目前自發組建分類討論群的一般劃分方法。筆者在最近央視播放的《開講了》節目中看到,預警機總設計師陸軍先生回答觀眾提出的“如何看待無人機,未來是否會有無人預警機?”時,他回答,未來的作戰是成體系化的裝備作戰,指揮信息系統將各類武器納入到這個體系中,不管是有人與無人,空中、地面或水面、水下,任何一類裝備都不可能成為戰場上的主角。可見信息技術及其的應用在未來作戰特別是無人系統作戰的主導地位,已成為各方專家的共識。此次軍隊改革釋放“脖子以上”的動作,由軍委統管信息系統,也是對武器裝備體系集中統一管理的體現。因此,無人機學術組織更應把信息技術主導置于發展和籌備專業組的主要地位。初主任的報告的內容舉例主要針對國外各類無人系統武器裝備,但技術領域的思想并不局限于軍事,對民用無人機及軍民融合共謀發展都有很強的指導價值。
無人作戰系統是綜合運用多種軍事技術而研制的可以替代人去完成某種特定任務的新型作戰系統,是系列先進軍事“技術群”綜合集成創新發展的產物。根據作戰使用區域不同,無人作戰系統可以區分為無人地面平臺、無人機系統、無人海上系統等。
無人地面平臺——未來戰場上的“黑馬”
無人作戰智能坦克
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曾預言:“21世紀的核心武器是無人作戰系統”,目前這一預言正逐漸成為現實。隨著“智能時代”大幕的拉開,無人化戰爭已經迎面走來,戰場機器人、無人作戰飛機、無人潛航器等以無人技術為主導的新型武器平臺逐漸走向戰爭舞臺中央,引導著未來作戰發展的方向,并與其他新型技術裝備一道改變著信息化戰爭的戰爭形態。
無人地面平臺,是陸上作戰的重要力量,能代替人在高危險環境下完成各種任務,對保存有生力量、提高作戰效能具有重要意義。無人地面平臺是一個廣義概念,包括地面機器人、無人車輛、無人化炮塔等多種地面無人系統。
20世紀90年代以來,無人地面系統取得了長足發展,能夠執行偵察監視、后勤支援、布雷掃雷、排爆救援、對地攻擊等多種任務。美軍地面無人作戰系統發展迅速,并結合局部戰爭實踐不斷演化改進,目前擁有多類型地面無人系統,其重要研究成果包括班組任務支援車、“粉碎機”高機動無人戰車、“阿特拉斯”雙足機器人等。
除美國外,德國、以色列、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也都十分重視地面無人作戰系統的研究,德國研制的數字化“鼬鼠”裝甲車、以色列研制的“守護者”無人車、英國的自主式運動偵察演示車和爆炸物探測機器人等,在世界上均處于領先水平。目前無人地面平臺正由單平臺作戰運用向多平臺協同運用發展,形態各異的多種無人地面平臺群,在不遠的將來會在戰場上一展身手。
無人機系統——影響作戰進程的重要力量
航展上的無人機
無人機系統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靶機、無人偵察機、一次性攻擊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無人作戰飛機等階段。目前,無人機可完成情報偵察、中繼通信、電子對抗、防空、制空、精確打擊等多種任務,已成為影響作戰進程的重要力量。美國無人機系統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種類繁多,有戰略、戰役、戰術各層次的無人偵察機,也有中繼通信、電子對抗、攻擊、作戰等各層面的無人機。美軍在其反恐作戰中,約80%的偵察監視任務由無人機完成。目前美軍已經裝備的無人機近80種、7000余架,包括“全球鷹”“暗星”“黑色雨燕”等長航時的無人機,“影子”“指針”“先驅者”“金眼”“龍眼”等近程無人機,“微星”“黑寡婦”“微船”“美鈔”等微型無人機,“捕食者”“死神”等無人作戰飛機。
美國最新研制的X-47B隱身無人攻擊機于2013年5月14日首次從航母彈射起飛,可進行自主空中加油,具有全向、寬帶隱身能力,續航時間可達50小時。以色列的“赫爾墨斯”戰役戰術無人機在2008年俄格戰場上大顯身手,“哈比”反輻射無人攻擊機能夠自主跟蹤并摧毀地面雷達。
此外,歐洲六國聯合研發的“神經元”無人作戰飛機、俄羅斯的“鰩魚”無人作戰飛機、英國的“雷電之眼”無人機、意大利的“天空”計劃等,都是目前無人機家族中的“佼佼者”。
無人海上系統——未來海軍力量的倍增器
水面無人艇
“9·11”事件后,美國開始更多關注水面無人艇。目前美海軍已部署或在研多型無人海上系統,如遙控獵雷系統、無人感應掃雷系統、無人水面獵雷艇、“水虎魚”無人摩托艇等,支持海軍在情報偵察、電子戰、反水雷、反潛、水面戰等多領域執行任務。
無人海上系統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主要包括無人水面艇、無人潛航器等。美海軍《情報、監視與偵察路線圖》指出,到2020年左右,美軍將建成一支新型的水下無人作戰部隊。目前美軍已經部署了用于偵察隱蔽水雷的第一代無人潛航器,并正在研制新一代無人潛航器,可以作為誘餌協助母艦艇獵殺敵方潛艇,并擁有智能化攻擊能力。
以色列是無人艇發展的先驅,“保護者”“海星”“銀色馬林魚”等無人水面艇表現不俗。此外,法國的“巡查員”無人水面艇,英國遠程綜合掃雷系統、“海狐”滅雷系統、“翠鳥”反水雷無人水面系統等,也是無人海上系統的典型代表。
無人與有人交互融合——提升聯合作戰體系能力
除地面、空中和海上以外,太空領域的無人作戰系統也十分引人關注。美X-37B無人空天飛機于2014年10月17日,在繞地軌道上飛行長達22個月后順利返航,并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著陸。美軍方對此次行動三緘其口,使這個隱秘的“太空殺手”愈發神秘莫測。
無人作戰系統的特點是“平臺無人,系統有人”,其本質是有人作戰系統的智能延伸,通過人和智能化“無人”武器裝備的高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提升作戰效能,滿足人類對武器不斷發展變化的作戰需求。未來戰場將形成無人與有人作戰系統交互融合的新型作戰體系,從而有效提升聯合作戰體系能力。
“無人戰”將如同電子戰一樣,成為獨立的作戰樣式,改變進攻作戰模式。未來,“無人戰”極可能作為火力打擊之前相對獨立的一個作戰階段存在,并在首戰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如美軍提出的“蜂群攻擊”,是在其“蜂群”概念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新型作戰行動,其主要方法是運用大量低成本無人機對作戰目標實施飽和式攻擊,力求以較小代價換取最大化作戰效果。
無人作戰系統與網絡中心戰具有天然的“血緣關系”,尤其是無人作戰系統具有任意部署、多任務載荷、可應對復雜惡劣環境等特點,形成理想的分布結構,為實現新型作戰理念創造了必要條件。例如,美軍正在積極驗證的分布式作戰概念,就依托了多種無人作戰系統的支撐,以更加寬泛的網絡化手段提升作戰效能,為作戰行動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
相關鏈接
應運而生的反無人作戰技術
隨著無人作戰技術的迅猛發展,與之對應的反無人作戰技術也應運而生,給無人作戰系統的實戰應用帶來威脅。就技術手段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
奪取無線電控制。為確保低空領域安全,美國政府采用無線電接收器來追蹤并確定無人機,而后使用大功率的無線電信號照射無人機,奪取其無線電控制。一旦無人機不能接收信號,就會墜毀。
聲波干擾。韓國研究人員對無人機中的關鍵組件陀螺儀進行了共振測試,發現可利用聲波使陀螺儀發生共振,輸出錯誤信息,從而導致無人機墜落。
試驗表明,利用外部聲波使無人機的陀螺儀發生共振,從而擾亂無人機的平穩飛行,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當發出與陀螺儀匹配的噪聲時,一架本來正常飛行的無人機就會忽然從空中墜落。
GPS信號干擾。目前,大多數無人機的飛行控制均采用GPS衛星導航系統與慣性導航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如果干擾無人機的GPS信號接收機,會導致無人機只能依靠基于陀螺儀的慣性導航系統,無法獲得足夠精確的自身坐標數據。如果沒有精確的位置信息,借助于照相機和攝像機獲得的情報將沒有任何價值,此時的無人機頂多是一臺會飛的相機。
黑客技術。黑客們通過無人機內置的Wi-Fi網絡和開放的遠程端口,向無人機的實時操作系統發起攻擊。通過Wi-Fi網絡,攻擊者可以斷開無人機操縱者的控制連接并使之與自己配對,然后獲得對無人機的控制權限,實現對目標無人機的控制。
無人機專用子彈。美國研究人員專門針對那些受到無人機侵犯的人群,開發了一種特殊的無人機專用子彈。當發現遭受無人機侵犯時,可以使用裝有專用子彈的特殊槍支輕松擊落無人機,從而抵御無人機的隱私侵犯或恐怖襲擊。
激光炮。波音公司研發了一款激光炮,專門用來轟殺無人機。通過精密激光精確瞄準無人機后,在機身上燒出一個洞,使其墜落。試驗表明,當激光炮的發射器和瞄準器配合時,可以精確瞄準無人機的任何部位。因此,可以在只燒毀無人機機翼或者機尾的情況下,確保其主體設備完整,從而達到竊取機密、追查敵人的目的。
多管齊下。日前,國外研究人員聯手開發了反無人機系統,該系統集成了電子掃描防空雷達、光電指示器、可見光/紅外相機和目標跟蹤軟件干擾系統,能夠對8千米范圍內的無人機進行探測、跟蹤、識別、干擾和制止。一旦確認無人機存在安全威脅后,該系統將發出干擾信號,使其任務失敗,或導致直接墜機。
本文綜合《解放軍報》及本公眾號內容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