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能否打印一個機器人,讓它從打印機中自己走出來?”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霍德·利普森教授曾經提出這個假設,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天方夜譚,但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近日實現了這個假設。
液態3D打印出的機器人
他們研發的一臺名為“Stratasys”的3D打印機,不僅能打印出堅硬靈活的材料,以讓機器人移動,還能同時注入液體來打造工作液壓系統,所以他們可以一次性打印一臺完整的、液壓驅動的機器人。
Stratasys3D打印機正在打印過程中
加入馬達和電池之后,機器人甚至還能自行站立,從打印機中走出來。
正在行走的液態3D打印機器人
據麻省理工學院團隊科學家們介紹,使用此方法打印的機器人無需拼裝,打印箱也無需擠出氣泡,比起我們平常所用的拼裝打印,運用壓力和完全封閉系統的液體打印更加強悍高效。不過,要生產這樣的3D打印機器人還面臨一些挑戰,因為這種打印方式犧牲了機器人身體部件的力量和壽命。但輕按按鈕就能一次性打印一臺完整的機器人,也是一個不小的成就。
液態3D打印機器人原理介紹
3D打印是在“做加法”的過程,即從底部到頂部,一層層地將材料“堆積”上去,最后形成產品,因此3D打印被稱為“添加式的制造業”。沒有人為干預,產品不能動,搬到任何地方,都還是原來的樣子。4D打印則不同,其產品能回應環境刺激,適應環境變化,甚至能隨著環境改變改變形狀、大小和顏色。液態3D打印是4D打印的雛形,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展示了這種可能性。
4D打印變形過程中
2014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斯凱拉·蒂比斯向公眾演示了4D打印的原理,從而使人們看到了4D打印的未來。一段細絲被放進一個水槽中,它開始扭曲變形,先是一端翹起并且扭動,就像擁有某種機械裝置一樣,接著中段也出現彎曲并且拱起。細絲的變化過程一直顯示在屏幕上,最后它變化成了3個清晰的字母:MIT(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縮寫)。細絲的變形能力來自于材料內部的某種“程序”,它在控制細絲的行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