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種起源到工業革命,再一步步過渡到如今的移動互聯時代,歲月的蹉跎,印證了人類行為方式的進化。改變生活方式的產品,也如刻度般,永遠留存于歷史長河。可無論這些智慧的結晶如何更迭,他們亙古不變的使命,仍舊是為了滿足使用者千奇百怪的欲望。
想吃包子而不是面條,這就是欲望
欲望在市場營銷領域里,被劃分為第二優先級。好比,當你感到饑餓,意識到要吃東西,是第一優先級的需要。想要吃包子而不是面條是欲望,至于吃哪家的包子,則是商品經濟里至關重要的一點——需求。
為什么說產品的誕生始于欲望?
所謂的發明創造,契機往往只在于最直接的解決當前欲望。想要書寫,出現了紙張;想要跟快速的出行,出現了汽車。這個概念放到現在,好比我們常說的干貨,數值、配置、功能、價格等等。無關乎情懷和喜好,你首先思考的并不是某個品牌想傳達的故事,只甘愿選擇滿足基礎意向的性價比產品。
互聯網時代,“干貨”遍地開花
互聯網大門的開啟,就像一股颶風,將數字化、信息化的行為理念,傳播給每一個生存于社會中的人。特別是在互聯網生態建設初期,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的內心變得趨于“慵懶”,那些對干貨不斷渴求的人,被互聯網包圍后,更如沐春風。
拿“衣、食、住、行”這些影響心智的最基本欲望來說,起初的淘寶、美團等APP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生活中的思考時間。無論購物、吃飯、租房或打車,所謂的“現象級產品”中“價格排序、智能排序、離我最近”等簡單的選項,足夠篩選出用戶最稱心的服務體驗。以至于我們都沒發現,這日復一日機械化的操作讓頭腦變得更加麻木。
這是互聯網產品前期發展最明顯的特點,讓人用最快速、直接的方式獲取服務,而那些色彩斑斕的形式化之外的一切,也在節約的那些時間和途徑中被消耗殆盡。
“你永遠不知道在網絡對面的那個人,是人還是狗”這句話最初被用來形容虛擬社交的不真實性。但放眼現在,科技手段不斷攀升,如果物流人員、服務人員都被機器人和無人機取代,是否也意味著,我們要被迫生活在一個冰冷無味的世界?
所以,有必要捫心自問,原來這個世界除了干貨,也需要“濕性”,如果你不介意,也可以把“濕”理解為“詩”,下一代現象級互聯網產品也需要更“詩性”的處理,哪怕不那么完美。
歲月如詩,產品亦如“濕”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從生理學角度上說,是“可以創造并使用工具”。但哲學意義上,人類是更為情緒化并且善于表達自己情感,甚至影響一個環境內其他人的族群。
情緒化,融入各種場景,我們才意識到所謂“社交”的意義,而濕性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在生活或工作中,正是有了意想不到的喜怒哀樂和情感刺激,才使之變得更為豐富且有趣,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會更發散式的迸發。
產品也是如此,越是富有“情緒化”情感的環境,就越是需要場景化的考慮。在英國剛登陸澳洲大陸伊始,面對島上無數赤足行走的土著人,英國商人大肆將鞋子推銷給他們,結果大獲成功;而相比之下,鴉片戰爭時期,他們也曾向中國老百姓推銷睡帽,但那時就沒這么走運了,得到了難以想象的虧損。同樣是在一個藍海市場進行推廣,區別在于,對場景化是否做了足夠的思考,能否用正確的手段刺激了場景內的商品需求顯得尤為關鍵。
現如今的互聯網環境早已從初期逐步走向成熟,人們也變得不那么拘泥于“索然無味,棄之可惜”的名義上的干貨,而把眼光放得更加生動、多姿,思維轉動的更為活躍。
我們意識到,互聯網途徑提供給我們的不應該只是習以為常,機械化、單一化的服務,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更多曾經只存在于腦海的浪漫想法。單一的平臺和環境中,我們需不斷探索與發現美,漸漸使“畫布”渲染的更為抽象。
單一的社交、出行、直播、電商產品被更多樣化的組合在一起,我們或許能從產品發展的蛛絲馬跡中,尋覓未來段的發展趨勢,但很難準確預估未來的現象級產品究竟會有何種翻天覆地般的巨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社會中每個人對于“濕性”的渴求越來越強烈,未來的產品將注定變得更與眾不同,充滿活力,亦或更情緒化,更有脾性。
從產品誕生到商品經濟,從欲望到需求,我們不再執著于乏善可陳的干貨產品。是這個最好的時代造就了我們對于骨骼之外那充實血肉的向往。點燃創客精神的,也不再停留于直接的基礎需求。濕性的未來,將造就更加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