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送灶。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在傳統民俗中,是送家中灶神上天的日子。
灶神,也稱“灶王爺”、“司命灶君”等,神位在鍋灶之上。其神像中常常身邊伴著灶婆,宛若世間最普通的夫妻家庭。人們以他為“一家之主”,因為他平日里負責監督一家老小的善惡功過,到年末時上天奏報。為了防止他老人家向天帝打小報告,人們會在送灶時“賄賂”他一些好吃好喝的。
中國人愛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在傳統中國,舉頭之間,與人們的茶米油鹽相隨的灶君,無疑是存在感最強、和人最親近的一位神靈。用現在的話來說,也著實是有點萌的。
“灶神”就是“火神”?
我國對灶神的信仰歷史悠久,早在先秦時代便已有之。一般認為,它起源于古老而原始的火崇拜。由于對火的發現與利用,人們才由茹毛飲血過渡到吃熟食。一個燃燒的火堆,對原始人來說便是他們的灶。當野外的火被人們引入居室,改進為火塘乃至搭起爐灶后,原本因對自然力的崇拜而生的“火神”,就演變成為了人類居住空間里司灶火的“灶神”。
比如“炎帝”。《淮南子•氾論訓》:“炎帝作活火,而死為灶。”高誘注:“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托祀灶神。”再如“祝融”。孔穎達注釋《禮記•禮器》:“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而重黎的弟弟吳回,在重黎之后復居火正也擔任“祝融”,同樣也是“火神”與“灶神”的合體。
“火神”登堂入室成為“灶神”,其權力范圍逐漸擴大,除了掌管灶火,后來慢慢變成了擁有監察和庇佑一個家庭的全面職能,如《敬灶全書》中所說,“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
“灶神”是男還是女?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灶君,都是男性的形象。可是《莊子•達生》中說“灶有髻”,而晉人司馬彪又進一步解釋“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這是怎么一回事?
從古代的文獻記錄來看,灶神形象確實曾經有男也有女。《太平御覽》卷五二九引東漢許慎《五經異義》云:“灶神祝融,是老婦。”漢代的經學大師鄭玄亦持相同說法。而其他一些文獻中則提到,祭灶或祭火的儀式是由年長的婦人來擔任主祭。若論其由來,乃是因為灶與炊事緊密相聯,而女性正是家庭性別分工之中主掌炊事者。
當然,隨著后來儒家文化與男權占據絕對主導,灶神作為“炊母神”的形象逐漸褪去。到漢后,灶神基本已是男性形象,女灶神只留下了一個“狀如美女”的模糊想象,或者作為男性灶神的配偶“灶王奶奶”而伴其左右。再到后世,女性失去了正統意義上的參加祭灶儀式的資格,民間謂之“女不祭灶”,而宋代范成大《祭灶詞》中“男兒酌獻女兒避”,說的也是這回事。
然而,我國少數民族的風俗仍然保留有比較濃厚的原始觀念。一些少數民族的火神/灶神便是“老婆婆”的形象,穿著紅袍或裹著紅布以作為“火”的象征。
灶神有名字嗎?灶王奶奶有幾位?
盡管女性退出了灶神的主位,但是自然之火被馴化為人工之火,這位神靈的人格化、世俗化日益顯著——受多了人間煙火的灶神,與凡人一般有了配偶,夫唱婦隨。《五經異義》中說:“灶神姓蘇,名吉利。或云姓張,名單,字子郭。其婦姓王,名摶頰,字卿忌。”隋代杜公瞻注《荊楚歲時記》,也沿用了這種說法。而到唐代時,關于灶神夫婦的傳說中又多了六個女兒。灶神家庭的出現,正是世俗社會倫理意識增強之后,在神靈世界的一種投影。
民間年畫之中,我們一般是看到灶君夫婦二人。但有的灶神像中,“灶王奶奶”有一左一右的兩位。山東民間故事里說灶君“張郎”的這兩位夫人,一個叫“郭丁香”,是原配,一個叫“李海棠”,是續娶。張郎曾背棄了賢惠的原配,但最終吃足了苦頭,再與丁香重逢之時,他羞愧難當,扎入灶中死了。因其真心悔過,所以張郎被玉皇大帝封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這是一個弘揚傳統美德的故事,但故事后面卻也是世俗倫理的邏輯:“齊人有一妻一妾”,世間的男人以之為理想,那么作為“男神”的灶君,也該享得“齊人之福”吧!
灶神為什么要吃糖?
魯迅在《送灶日漫筆》中這樣寫:“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著一種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們那里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說壞話。”
送灶日,北方多在臘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臘月二十四。也有所謂“官三民四”的說法,意為官府在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只是這樣的“規矩”也并非鐵板一塊,而老百姓的心態是怕送灶遲了得罪了神靈,所以寧早勿遲,多在二十三日晚間送灶。
送灶的祭品,古時有一個高規格的配置,就是“黃羊祭灶”。有人認為這是殺羊來獻祭,但也有人說所謂“黃羊”其實是“黃犬”。不管怎樣,這種“高配”后世已不盛行,民間最普遍的祭品是魯迅文中所說的“膠牙餳”,也就是“灶糖”。
灶糖是用麥芽糖來做的,有抽為長條形的“關東糖”,也有拉制成扁圓形的“糖瓜”,但無論形狀如何,都是“盤中有飴凝作脂,愿神口舌甘如飴”,希望灶神食用之后,上天說的全都是甜言蜜語。當然,也可以用火把糖融化,直接涂在灶神嘴上把嘴粘住,讓他一句壞話也講不出來。如果這還不夠,也可像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所說的那樣,“以酒糟涂灶門上,謂之‘醉司命’”,讓灶神酒飽飯足,醉醺醺地上天去,莫要議論人間是非吶,最好還能帶些天上的賞賜回來。
送灶的祭品有著豐富的地域性。江南地區的人們送灶時,會供上糯米團子或赤豆糯米飯之類,總之都是些能甜掉牙、粘住嘴的東西。上海人還喜歡用荸薺、茨菰,荸薺形似元寶而帶著福氣,“茨菰”用上海話說起來好像“是個”,灶君吃了,口中只需“是個、是個”地應承著便好,壞事就統統丟一邊不會被提及了。
灶神與人日日相處最為親近,所以人們尊敬他,但又忍不住要調侃或戲弄他,人們也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喜好投射在他的身上。所以,這樣想來,這位萌萌噠、愛吃糖的灶君,到了現代,會不會也愛上甜甜的巧克力球呢?
灶神換崗去,人間“趕亂歲”
人們對灶神的期盼,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所以“上天”和“下界”,都有一個儀式。送灶的儀式是獻完祭品后,把舊的灶神像取下,和一匹紙馬一起燒掉,條件好、厚待神靈的還有紙扎的車輿或轎子。這就樣,灶君便是送上天去了。
新的神像要等接灶時再設上去。接灶一般是在除夕,也有在初一甚至晚到十五上元夜的。接灶儀式要簡單一些,供些瓜果即可,也燒一匹紙馬,意思是送馬去接灶神,好叫帶著金銀賞賜的他快快回來,切莫迷了路把財寶丟在了別人家。
灶神到天上述職換崗的期間,人間沒有神靈進行督查,所以這段時間里,百無禁忌,凡有作為,不擇歷書,民間稱為“亂歲日”。“二十四,掃房子”,人們一般在灶神離去后去先清掃屋宇。之后,嫁娶之類的事情,若平時未能擇得吉日,這時候便可以進行,因為自掃塵日至除夕,乃陰陽家所謂新舊交承、無所禁忌的時期。當然,其實更重要的是,歲末年終,人們正好有了人力和物力,來完成婚禮這一項復雜卻又重要的人生儀式,尤其對下層的貧民來說,更是如此。時至如今,“趕亂歲”習俗已經衰微,但臘月依舊多婚娶,仍然可以說是“亂歲”留下的記憶的痕跡。
仔細想來,歲末諸神朝天之后,人們依然“如神在”般規避禁忌的虔誠行為,與自己所宣稱的神的“不在場”是有矛盾的。而對待灶神的敬祀與戲謔,也同樣如此。然而這就是民俗,人們創造出民俗,來調節生活的秩序,于是它既需要神圣感的存在,又得遵循實用與功利的民間邏輯,所以難免露出些滑稽的地方,但終歸是關于生活的、有趣的智慧。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