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相遇,不僅是師與生的相遇,更是人和人的相遇,是兩個生命的相遇,是兩個春天的相遇!因為教過你,我的生命更豐富,也更幸福!我希望我的學生都神采奕奕地活在大地上!——連中國
我們越來越重視語文教育,也越來越想讀懂“語文”。恰恰是因為長久以來,我們對于語文,有著太多的誤解和太多的想當然。其實,語文原本就是豐富的,只是我們一直以來太匱乏;語文原本就是好玩的,只是我們一直以來太無趣,語文原本就是有滋有味的,只是我們一直以來太“食不知味”。
連中國老師的語文課,像是一種修行,知識讓我們的精神變得飽滿,學習讓我們的靈魂變得有了光澤。那一屋子的華彩,是一個個飽滿而充盈的心靈散發出來的光芒。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語文,傾聽語文吧!
語文啊,你原來是這樣的一門學科
語文,學生學得有誤解,老師教得也有誤解。常聽老師和我說:“越教越不會教了!”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基本上是這樣理解語文學習過程的。例如學《回鄉偶書》,首先老師會要求學生記住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號四明狂客,他還曾寫過一首叫《詠柳》的詩。然后,老師就會教字詞的讀音和寫法,重點自然是“鬢毛衰”的“鬢”、“衰”,反復聽寫,保證會寫會讀。此后,就是將這首詩的基本意思翻譯一下,概括出思鄉的主題。最后是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全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然后再通過大量的練習強化記憶這些知識點,這樣整個教學過程就算完成了。大考前,將這些知識點再背一遍,在試卷上再進行一次答案搬家,換得分數,然后,幾家歡樂幾家愁。語文如果真得如這些人所想,僅僅這樣做了,當然是語文的悲哀。因為有關這首詩,語文最應該做的一件事還未做,那就是面對那群“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天真爛漫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發問,白發蒼蒼、鬢角消磨的86歲致仕歸鄉的賀知章此時的心境應該是怎樣的,他有何樣的人生感慨?也許他感嘆光陰似水,眨眼之間,已是又一代人了;也許他由兒童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影子與情態;也許他從兒童的笑問中感受到了歸鄉融融的溫暖……這個追問是多么富于魅力呀!
如果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再帶領學生重溫《詠柳》一詩,就別有意趣了。從《回鄉偶書》中,我們讀到的是一個可愛的老頭。一個人飽歷滄桑,既可以被滄桑世事修為打磨得更加世故圓滑,也可以從豐厚的人生中養出一團明透慈愛,賀知章老爺子顯然屬于后者。當然,賀知章寫《詠柳》的時候,不一定是晚年。但在我們讀過《回鄉偶書》之后,他就永恒地定位為一個老頭了。因為,他可愛老頭的印象已深入人心,何況他一直活到86歲方卒。蘇軾年未四十便已自稱老夫,這樣算來,賀知章當老頭的時間可不算短,稱他為老頭亦不算錯。一個老頭能怎樣看春天?遲緩緩、暮沉沉,還是一團無奈的老氣?但當我們一讀《詠柳》,眼前卻是春意勃然,滿眼生光。入筆便是兩個新奇的比喻,清人耳目,新鮮別樣,充滿活力。“萬條垂下綠絲絳”,真可謂春光無限了。特別是“碧玉妝成一樹高”,在這位老爺爺的眼中,一樹一樹的綠柳,分明就是一個一個歲值豆蔻、活潑俏麗、婀娜美好的小姑娘。春天來了,她們精心修飾,碧玉妝成,窈窈窕窕,亭亭玉立。透過色彩的樣子,我們似乎還聽到了聲音,嘰嘰喳喳、嫣嫣然然。將春柳寫到這個份上,作者不但不像老頭心態,而且俊逸得后生也恐難及。寫下了如此俏麗活潑的比喻后,賀爺爺一點也不累,仍舊筆力不衰,他詩心更加盎然,又飛出了春風似剪,妙裁細葉的妙說:“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你說,歲月無情,但這賀爺爺的心怎么就一點也不老呢?前兩個比喻雖妙,但還有跡可循。春柳如女,柳條若絳,見到春天的柳樹,自然聯想便可得到,物與物之間的對應關系還是相對簡單的。但這最后一個春風似剪的比喻,不但寫得形象逼真、詩趣瑩然,而且將春風與柳葉在現實世界中復雜幽微的關系,一筆托出。要做到這一點,僅僅有文學想象顯然已是不夠,思維的細密精巧、跳躍勾連,則顯得更為重要。其實,從這個句子可以看出,我們平常談及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這兩種思維方式從來就不是彼此獨立存在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就像是人的左右手,二者往往是相互使用、相互支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都與一個人的思維品質密切相關。
從兩首詩的感觸中,我們再去關注一下賀知章的生平性格,便會有進一步的豁然貫通之感。史載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幽默詼諧,晚年更加放縱不羈,蔑視名利,自號“四明狂客”。其表弟陸象先說:“季真(賀知章字季真)清談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舊唐書·賀知章傳》)由此想見,賀知章是一個情懷灑脫、雅量高致的人。賀知章好飲酒,被杜甫稱為“飲中八仙”之一。杜甫說他“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飲中的賀知章也確實風神瀟灑,不但在長安的大街上騎馬若乘船,左搖右擺,旁若無人,即便酒醉落井,入水不濡,安然無恙,酣眠不醒,精神世界里確有超越凡俗污穢的神姿仙品。賀知章見到李白的時候,已八十四歲,李白比他小一半,四十二歲。但賀知章面對一個后生,卻是親到館舍,主動拜謁。看李白的《蜀道難》,還未看完,就四次停下贊嘆,呼李白為“謫仙”。而且興之所至,竟然解下代表自己官職地位的金龜,換酒而飲,數杯滿飲。等又看到李白的《烏棲曲》,夸贊到“此詩可以泣鬼神”。一位身居官位、足可以稱得上是李白爺爺的賀知章,對待后生晚輩竟是如此態度作為,其磊落坦然、開朗大度的為人風采,令人神往。
這就是賀知章,坦然真率、豁豁大度、熱愛自然、熱愛藝術、清新超然、性逸情真的一位可愛老人!他把世事給他的一律醇化為盡情盡興、純美清新、慈睿寧和。一樹春裝,萬條柳絲在他的筆下永遠俏麗而活潑,散發著欣欣然的生長氣息。春風化剪,遍裁細葉,春天到哪里,哪里便都是新的,哪里便都是讓人欣喜、令人雀躍的。在春天勃勃的情懷中,這位詩中老人俊朗非常。由此,我們愛自然,愛春天,愛一個人如此清爽奇妙、綠瑩瑩的想象。老人暮年歸鄉,對外界、對命運,沒有任何抱怨和苛責。賀知章的一生并不十分順利,盡管史料中記載他“少以文詞知名”,但進士及第時,他卻已三十九歲,可謂大器晚成。但他在人生場中,真的修行得已如大地夕陽,溫和又不失輝煌。一首小詩讀罷,一位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耄耋老人,多少年鄉音未改,對家鄉的熾烈情懷以及今日還鄉的滿腔涌動的喜悅我們讀到了;當然,小孩子們的頑皮好奇我們也讀到了;當面對頑皮小孩的笑問,一位老人深沉的歲月感慨,甚至從飽經世事磨礪的內心中透射煥發出的老道平和、雍容豁朗的慈愛溫睿之光,我們也讀到了……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僅知識、記憶、背誦、默寫這些學習的基本元素活躍著,賀知章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也相互活躍著,彼此交換參與著。語文成就的不僅僅是現實世界里學生讀與寫兩種重要的實用能力,我們還希望、也更希望,語文可以構建為學生身上所洋溢而出的人生情趣與人格魅力,并最終在他們身上凝聚成——人文素養與生命境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