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兆 波: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點擊:  作者:兆 波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來稿編發  發布時間:2016-09-10 08:34:58

 

 

  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從中央蘇區反“圍剿”前后談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十大軍事原則和群眾路線深遠影響

 

  【題記】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是從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時勢中產生的偉大人物,都是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御外敵入侵、反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艱苦卓絕斗爭中產生的偉大人物,都是走在中華民族和世界進步潮流前列的偉大人物。

 

  “軍民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翻開中國革命歷史,毛澤東同志的名字是與中國革命勝利和中華民族復興緊緊相連的,是與中央蘇區反“圍剿”前后萌生的人民戰爭戰略、十大軍事原則雛形和群眾路線緊緊相連的,是與堅定有力的戰略指揮中樞緊緊相連的。面對偉大中國夢的共同理想,我們通過對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等學習研究,更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堅定了對我們黨、我們軍隊、我們共和國、我們民族的歷史自信、現實自信、未來自信。

 

  2013年12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把黨和人民90多年的實踐及其經驗,當做時刻不能忘、須臾不能丟的立身之本,毫不動搖走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正確道路,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前進。

 

  2013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名字是與中國革命勝利和中華民族復興緊緊相連的,是與中央蘇區反“圍剿”前后萌生的人民戰爭戰略、十大軍事原則雛形和群眾路線緊緊相連的,是與堅定有力的領導核心以及戰略指揮中樞緊緊相連的。

 

  如果說,遵義會議的偉大意義之一在于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那么中央蘇區前四次反“圍剿”偉大意義之一則在于初步展示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包括人民戰爭戰略在黨和紅軍戰略戰術中的影響和地位,此后不斷得到豐富發展,中國革命戰爭和歷次反侵略戰爭均因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主導而獲成功。

 

  今天,我們回顧研討中央蘇區反“圍剿”前后歷史的最重要現實意義之一,就在于更好地“紀念先輩集體,發揚優良傳統;凝內對外,促進和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好“爭取和平與反擊戰爭”的雙重戰略準備,為打破東西方敵對勢力“圍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國夢打下戰略基礎。

 

  一、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群眾路線,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為人民戰爭戰略打下了重要基礎

 

  從1921年以來,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是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偉大實踐。我們這支光榮的人民軍隊之所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以弱勝強,能夠戰勝國內外一切敵人,就是因為從建軍以來尤其是三灣改編以來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斗爭實踐中,解決了來自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始終堅持貫穿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始終發揮了這個黨的最大政治優勢和人民軍隊的最大政治優勢,使得我們的軍隊始終根植于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不斷從各族人民中獲得最忠實可靠的兵源,獲得最集中的智慧和力量,獲得最廣泛持久的支持和幫助,鍛造成最堅強的戰士和人民群眾最信賴的軍隊,為了人民解放事業和中華復興偉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去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成為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至今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1、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群眾路線源于毛澤東本人的獨特成長經歷和早期革命實踐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普通農民家中。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在列強侵華、民不聊生的時代成長的毛澤東立志改造中國和世界。

 

  他領頭創辦《湘江評論》,親自撰文闡述“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熱情贊頌十月革命,預言指出:“他日中華民族的改革,將較任何民族為徹底。中華民族的社會,將較任何民族為光明。”并由此得到李大釗、陳獨秀和胡適等的高度評價。

 

  他在全國工人運動低潮時期組織和領導安源路礦大罷工、長沙工人大罷工,成為工人運動的總司令;也嘗試過立足農業大國國情,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領導全國農民運動,成為農民運動的王;真真切切地激發并感受了工農大眾的巨大力量。

 

  他組織的新民學會早期有30多人入黨,本人當過中央局秘書、中央農委書記、中央組織部長等,在黨內享有盛譽并受矚目。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按照黨中央安排加入國民黨,多項促進國共合作的發言被國民黨一大采納,被孫中山親自安排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委,后任代理宣傳部長等要職。

 

  年輕的毛澤東在共產黨和國民黨里都顯示出卓越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超乎尋常的決斷力、組織力和行動力,他以為了民眾、喚起民眾為己任,從事諸如調查研究、辦工人夜校和農民夜校、農民運動講習所,組織新民學會、共產主義小組和工會、農會等這些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這就是他早期的群眾路線思想和實踐。始終和人民群眾在一起,永遠和人民心連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他畢生的重要特征,也使他成為我們黨中最重視群眾工作和最擅長群眾工作的領導人,為他后來領導建軍、建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偉大領袖,奠定了最廣泛而深厚的群眾基礎。

 

  2、井岡山斗爭前后的毛澤東軍事思想群眾路線為人民戰爭戰略打下基礎。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

 

  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爆發時,部隊中的黨組織是支部建在團上,沒有扎根基層,難以切實掌握士兵和部隊。作為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之一,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

 

  1927年9月,他領導秋收起義并率起義余部到達永新實行三灣改編,把黨支部建在連上,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部隊中突出民主制度,此后在水口建黨,直到后來召開古田會議,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27年10月初至11月下旬,朱德、陳毅等同志在贛南山區,領導南昌起義軍余部進行天心圩整頓、大庾整編、上堡整訓。整頓了思想;整頓了黨團組織,建立黨支部,并派黨員擔任指導員;整頓了紀律,規定了繳獲歸公;整編了部隊,還對部隊實施了必要的軍事訓練。

 

  1928年4月28日,朱毛紅軍寧岡會師,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兩支人民軍隊的領導力量、戰略戰術、指揮機關、政工部門及戰斗力量、戰斗精神、戰斗經驗、戰斗技術等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為打破國民黨“圍攻”、“會剿”和粉碎前四次反“圍剿”打下了基礎。

 

  3、朱毛會師后“五破圍攻”,是毛澤東軍事思想中人民戰爭戰略的初步展示

 

  一戰五斗江,紅四軍和遂川赤衛隊粉碎了江西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進剿”。二戰草市坳,紅四軍粉碎了江西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進剿”。三戰龍源口,紅四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四次“進剿”。四戰永新,充分顯示了人民游擊戰爭的巨大威力。

 

  1928年7月中旬,贛敵11個團集結進犯。毛澤東、宛希先、朱云卿、何挺穎同志率紅四軍31團在永新阻敵。面對敵我力量懸殊11倍之多的險境,他們和永新縣委動員全縣群眾緊急行動,與紅軍共同保衛紅色政權。在黨的領導下,永新人民迅速組織起3萬多人,組成23個團,分別參加紅軍各路行動委員會的軍事活動。其他群眾也紛紛組織起來,為紅軍送茶送飯、運輸彈藥、站崗放哨、捕捉敵探、慰問戰士、看護傷員。結果把贛敵圍困在永新縣城周圍30里內達25天,創造了紅軍游擊戰爭史上的奇跡。這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的一次較大嘗試。五戰黃洋界,留守的第31團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支援下,粉碎湘、贛軍第二次“會剿”。

 

  在五破圍攻中,人民戰爭已經成為一種主要形式。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戰法都為前四次反“圍剿”戰略戰術做了有益探索。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犧牲了四萬多的革命英烈,只有一萬五千人有名有姓,其余盡是為中國革命犧牲的無名英雄,證明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及其群眾路線深受井岡山軍民的一致擁護,猶如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于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折射出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群眾路線一樣,永遠熠熠生輝。

 

  4、古田會議切實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及群眾路線

 

  隨著革命的深入和戰爭的發展,紅四軍黨內對組織發動群眾、創建革命根據地、黨的領導原則、政治工作的作用和地位等一些原則問題,產生了不同認識,發生了爭論,毛澤東被迫離開紅軍從事地方工作。

 

  紅四軍離開毛澤東后,在廣東等地連遭敗仗,陷入危局。在周恩來等同志重視推動下,1929年8月下旬,中央政治局聽取紅四軍新任前委書記陳毅關于紅四軍情況的詳細匯報后,形成了由陳毅起草、周恩來審定的《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肯定了紅四軍建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明確指出毛澤東“應仍為前委書記”。10月下旬,陳毅返回紅四軍,向前委傳達中央的指示,并邀請毛澤東回紅四軍工作。12月下旬,紅四軍在福建上杭縣古田鎮召開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

 

  會議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總結紅軍誕生以來的建設經驗,糾正紅四軍黨內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會議選舉毛澤東、朱德、陳毅、羅榮桓、譚震林等11人為中共紅四軍前委委員,毛澤東為書記;通過了毛澤東主持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

 

  會議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紅軍執行無產階級革命政治任務,爭取中國人民大眾獲得解放的事業,必須堅定地置于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下,這是紅軍保持其無產階級性質的根本條件。強調必須確立黨在紅軍中的絕對領導地位,強固黨的組織。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要從教育上提高黨員政治水平。一切工作,在黨組織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去執行。還要發動地方黨對紅軍的批評和群眾政權機關對紅軍的批評,以影響紅軍的黨和紅軍的官兵,達到軍政一致,軍民一致。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及群眾路線。

 

  會議闡明了軍事和政治的關系。《決議》認為,紅軍的一切軍事行動,都是圍繞黨的政治中心任務進行的,必須接受黨的政治領導。紅軍的政治機關與軍事機關,在前委指導之下,平行地執行工作。指出必須加強官兵的政治訓練,明確地規定了紅軍的任務,軍事工作系統和政治工作系統的關系,紅軍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士兵委員會的權能及其和軍事政治機關的關系。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及群眾路線。

 

  會議規定了軍隊內部、外部關系和瓦解敵軍的原則。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又必須克服極端民主化傾向。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上級的決定必須堅決執行,黨內執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同時正確地開展思想批評。凡地方政權機關已經建立的地方,軍隊就不能包辦和干涉地方工作。加強對敵宣傳工作,優待一切放下武器的俘虜。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及群眾路線。

 

  會議強調了對紅軍進行無產階級政治思想教育以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教育方法有辦報、辦訓練班、看書看報、個別談話、開黨內會議和政治討論會,還有上政治課、組織政治訓練委員會、教授方法、集合講話、游藝、改良待遇和對青年士兵的特種教育。全面提出了在紅軍內加強黨的建設的方法和途徑。體現了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及群眾路線。

 

  從上可以看出,古田會議不僅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規定了紅軍的性質、宗旨和任務,而且重申了黨對紅軍實行絕對領導的原則,反對以任何借口削弱黨對紅軍的領導,必須使黨成為軍隊中的堅強領導和團結核心。這些都貫穿了黨的領導、軍事民主、群眾路線等,成為此后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基礎。

 

  會后,按照中央規定,將紅四軍前委擴大為四、五、六軍的共同前委,毛澤東同志為書記;后來,紅四軍與閩西紅十二軍、紅六軍合編為紅一軍團,與三軍團合為紅一方面軍,朱德同志任總司令,毛澤東同志為總政委、總前委書記,全軍3萬余人,成為當時全國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紅軍,為前四次反“圍剿”勝利打下了基礎。蘇共中央、黨中央和周恩來同志對此十分贊賞,朱毛紅軍的經驗包括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中的群眾路線等傳遍全國蘇區和紅軍。

 

  二、中央蘇區反“圍剿”前后,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得到充分實踐

 

  土地革命戰爭史,就是一部反“圍剿”史。到1933年3月,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領導下,中央紅軍和蘇區人民緊密團結,取得了四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人民戰爭的無比威力,極大地震撼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毛澤東后來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精辟指出,政治動員是反“圍剿”斗爭中第一個重要問題。這即是說,明確、堅決而充分地告訴紅軍人員和根據地的人民,關于敵人進攻的必然性和迫切性,敵人進攻危害人民的嚴重性,同時,關于敵人的弱點,紅軍的優良條件,我們一定要勝利的志愿,我們工作的方向等。號召紅軍和人民全體為反對“圍剿”、保衛根據地而斗爭。除開軍事秘密外,政治動員是必須公開的,而且力求普及于每一個可能擁護革命利益的人員。重要的關節是說服干部。

 

  第一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以4萬對敵10萬。戰前,毛澤東主持的羅坊會議經過反復耐心的思想工作達成一項重要決議:當前的中心任務是消滅赤色區域間的白點,深入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鞏固和發展根據地。會后,紅軍主力一邊轉移,一邊向部隊、地方干部和人民群眾進行深入的政治動員,增強勝利信心。在根據地內進一步發動、組織和武裝群眾,按照“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方針,分配調整土地,加強赤衛隊、少先隊等群眾武裝的訓練,實行堅壁清野,肅清反革命分子,籌措給養物資,充分發揮根據地黨政軍民的整體力量,造成取得反“圍剿”勝利的良好條件。

 

  12月25日,紅一方面軍總部在小布召開了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毛澤東在反“圍剿”的動員報告中,指出了殲敵致勝的六個條件,第一條就是軍民一致,人民積極援助紅軍。此役,紅一方面軍殲敵1.3萬人,繳獲各種武器1.2萬件,成為紅軍建立后殲敵最多、戰果最大一次戰役。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第一次偉大嘗試,人民戰爭戰略享譽中外。為此,1931年2月,周恩來同志執筆的《中央給中國紅軍及各級黨部訓令》指出:“紅軍一、三集團軍與江西勞動群眾,在蘇維埃政權之下的一致行動,得到了出人意外的結果,他們在偉大的中國革命史上,已經寫上了新的光榮的一頁。”

 

  第二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以3萬對敵20萬。根據地的黨政軍民,從各方面進行了反“圍剿”的準備。紅軍不但得到許多槍械子彈的充實,而且地方武裝也增多了四千桿槍。在廣昌、寧都、永豐、樂安、南豐,以至三都、七堡各地新爭取到數十萬的群眾,都有相當的武裝組織,并且已經組織了五路赤衛軍,劃分了十個游擊區,決定了地方武裝配合紅軍作戰的具體方法。

 

  按照紅一方面軍總部的命令,主力部隊轉移到廣昌、石城、寧都、瑞金等地,進行整頓、訓練、籌款和做群眾工作。在紅軍和人民中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政治動員,召開了地方武裝和赤衛軍、少先隊的工作會議,對這些武裝的任務、編制、訓練、戰術等問題,都作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游擊區以地方武裝為骨干,領導赤衛軍、少先隊,運用游擊戰術,積極執行擾敵、堵敵、截敵、襲敵、誘敵、毒敵、捉敵、偵敵、餓敵、盲敵等十項任務,配合主力紅軍殲滅敵人。為取得反“圍剿”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役,紅一方面軍殲敵3萬余人,繳槍2.2萬枝。

 

  第三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以3萬對敵30萬。蘇區中央局向蘇區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發出緊急通知,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地方武裝、赤衛軍、少先隊支援和配合主力紅軍反“圍剿”作戰;不斷地阻擊、襲擾向蘇區進攻的國民黨軍,蘇區人民群眾則實行堅壁清野,使深入蘇區的國民黨軍饑疲交困,銳氣大減,從而有力地掩護了紅一方面軍主力回師集中,并為轉入反攻作戰創造了條件。

 

  國民黨軍在中央蘇區來回奔波兩月,除其3個師遭到殲滅性的打擊外,其余各部也受盡了蘇區人民群眾、地方武裝堅壁清野和不斷襲擾的困苦,士氣急劇下降。此役,紅一方面軍殲敵3萬余人,使贛南、閩西蘇區連成一片,形成中央蘇區。毛澤東后來總結說:“等到戰勝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于是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就形成了。”這些作戰原則,是在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即十六字訣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建立在人民戰爭基礎上的、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國民黨的作戰原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三次反“圍剿”中,國民黨內部士氣得到極大打擊,官兵紛紛哀嘆不已,認為剿共是無期徒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國軍處處黑暗,共軍處處明亮。更有甚者,開始從國民黨陣營中分化出來,棄暗投明。寧都起義就是如此,在我黨開展軍事統戰工作努力下,1萬7千名西北軍將士走上光明道路,加入紅軍隊伍,成為一支英雄的紅五軍團,壯大了紅軍力量,振奮了軍心民心,從此為中國革命和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勛。

 

  第四次反“圍剿”,蔣介石調集各路人馬50余萬進攻中央蘇區,紅一方面軍以3萬對敵。戰前,由于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影響,毛澤東在寧都會議上被解除兵權,但是他的正確戰略戰術已對蘇區軍民產生深刻影響。紅一方面軍在周恩來、朱德的指揮下,靈活運用前三次反“圍剿”的戰略戰術,消滅敵人3個師。紅一方面軍主力和地方紅軍擴大到8萬余人,中央紅軍和中央蘇區發展到鼎盛時期。

 

  第五次反“圍剿”,蔣介石調集100余萬軍隊進犯蘇區,紅一方面軍以8萬對敵。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在紅軍中占據了統治地位,拒不接受毛澤東的正確建議,用陣地戰代替游擊戰和運動戰,用所謂“正規”戰爭代替人民戰爭,使紅軍完全陷于被動地位。經過一年苦戰,終未取得反“圍剿”的勝利。最后于1934年10月倉促命令中央領導機關和紅軍主力退出根據地。

 

  前四次反“圍剿”的勝利,顯示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科學性和人民戰爭的無比威力,逐步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在黨和人民軍隊戰略戰術中的重要地位。此后尤其是經過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和長征后,毛澤東軍事思想進一步得到了黨內、軍內以及共產國際和斯大林等的理解支持,更加堅定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紅軍領導人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戰爭具體實踐結合的道路上進行偉大探索的決心,為我們黨和人民軍隊在艱苦卓絕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乃至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戰勝國內外諸多強敵,最終贏得中國革命戰爭的輝煌勝利和異常寶貴的60余年和平發展時期,歷史地奠定了軍事思想和戰略戰術的重要基礎。

 

  三、中央蘇區前四次反“圍剿”中,初步展示了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中的戰略戰術

 

  早在井岡山斗爭前后,就萌生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部分內容,如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紅軍三大任務、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粉碎國民黨軍隊“進剿”和“會剿”的戰略戰術、游擊戰爭“十六字訣”、建立贛南和閩西根據地等。在中央蘇區前四次反“圍剿”中,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中的戰略戰術開始得到初步展示和運用。“人同此心、事同此理”,此后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得到不斷豐富,直到1947年12月毛澤東正式總結提出十大軍事原則,再到建國前后的繼續發展。整個中國革命戰爭和建國后歷次反擊戰爭都顯示了人民戰爭和人民軍隊戰略戰術及其與時俱進升級版的巨大威力。

 

  一是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后取大城市

 

  第一次反“圍剿”前,“左”傾教條主義領導者要一方面軍去打城市。張宗遜同志在回憶錄(2008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中寫道:“紅軍圍攻長沙城達半個多月,眼看沒有希望攻進城了,蔣、馮、閻軍閥之間的大混戰又將要結束。在以毛澤東為首的前委的領導下,及時作出正確決定,紅軍于9月12日主動放棄了對長沙的圍攻,這就又一次避免了強攻中心城市可能遭受的損失。”后在討論和部署時,朱德、陳毅、周以粟、曾山、陳正人和林彪、羅榮桓,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蔡會文,羅炳輝、譚震林等支持毛澤東意見,確保軍民齊心,集中兵力,實施總前委戰略意圖,隱蔽設伏,殲敵主力于農村和野外。

 

  二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和地方為主要目標

 

  第二次反“圍剿”時,紅軍主力按毛澤東意見秘密轉移,運動包圍并殲滅敵28師和47師一個旅的大部。接著,在白沙殲敵43師大部和47師一個旅的殘部。在中村殲滅前來西援的敵27師近一個旅。攻克廣昌,殲敵5師一部。突襲建寧,殲敵56師三個多團。五戰五捷,消滅敵人3萬多。

 

  三是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四面包圍敵人,力求全殲,不使漏網

 

  第一次反“圍剿”,毛澤東在圍中設圍,用4萬紅軍打張輝瓚9000人,龍崗一戰不走敵人一兵一卒。第三次反“圍剿”,紅軍西臨贛江,東南北三面受敵,毛澤東和總部決定向東面的蓮塘、良村、黃陂方向突進,集中兵力在蓮塘殲敵一個多旅,在良村殲敵54師大部,在黃陂殲敵8師約四個團。

 

  四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下有勝利的把握

 

  第一次反“圍剿”中,朱德來到正面攻擊張輝瓚部的紅三軍進行動員部署和思想準備。時任紅九師參謀,后來曾任國防部長的耿飚同志回憶道:“總司令簡短的動員結束了,但他的話久久地回響在指戰員心中。”“現在,就是這顆被國民黨懸賞二十萬光洋的頭顱,就是這個被多次宣布己被‘擊斃’的英雄人物,正指揮我們在反‘圍剿’戰爭中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

 

  五是發揚勇敢戰斗、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

 

  四次反“圍剿”均是如此。第一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五天內兩戰兩捷;第二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半個月橫掃700里,連打五個勝仗;第三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一個多月六戰六捷;第四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連續消滅敵人三個師。仗仗體現了我軍不怕犧牲和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

 

  六是以俘獲敵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員,補充自己

 

  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有3000多白軍參加紅軍。我軍繳獲武器12000余件、子彈100萬發。朱德指示把俘虜的無線電技術人員組織起來創立無線電通訊大隊,對他們說:不要看紅軍現在沒有電臺,將來敵人會給我們“送來”。并說,革命事業就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起來的。這支隊伍在此后幾十年戰爭中屢建奇功。

 

  七是善于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

 

  休整的時間,一般地不要過長,盡可能不使敵人獲得喘息的時間。第一次反“圍剿”中,紅軍在龍崗戰役的勝利歡樂中度過1930年12月31日,在“短暫休整”后就乘勝追擊去打譚道源部。

 

  八是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第一次反“圍剿”中,紅軍主力設伏后,先棄譚道源師、打張輝瓚師,再打譚道源師,就是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的典范。其他三次反“圍剿”也經常是運動中殲敵。

 

  九是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后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第一次反“圍剿”時,紅一方面軍先打孤軍冒進的張輝瓚師部以及兩旅,接著打集結一處的譚道源師,就是成功戰例。

 

  十是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一切敵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備、而環境又許可加以奪取的城市,相機奪取之。一切敵人守備強固的據點和城市,則等候條件成熟時然后奪取之。

 

  前四次反“圍剿”中,紅軍不按中央錯誤路線攻打南昌、九江,后來又撤圍贛州,不打贛州打漳州,就是此例。

 

  四、毛澤東人民戰爭和群眾路線思想,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乃至實現中國夢與促進世界和平具有深遠影響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和推動歷史的主要力量。馬克思、恩格斯對資產階級革命和戰爭進行了科學總結和分析。列寧、斯大林等領導十月革命及無產階級革命戰爭,對武裝斗爭有許多論述。由于時代的局限和國情的不同,馬恩列斯對于怎樣組織人民戰爭沒有做系統的論述。隨著時代發展,這個課題在中國革命與毛澤東軍事思想中得到了系統解答。

 

  1、毛澤東人民戰爭戰略極大地豐富了無產階級軍事思想體系

 

  前四次反“圍剿”斗爭前后,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已經十分明確。毛澤東曾總結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他不僅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生活,而且率先垂范,帶領軍民在沙洲壩挖了一口紅井。老百姓后來自發地喊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等帶頭參加勞動,為群眾挑水、種菜……蘇區廣大黨員干部和紅軍指戰員,和群眾心連心,為群眾謀利益,得到群眾擁護;廣大蘇區群眾對革命無限忠誠,為革命無私奉獻,把一切都獻給了革命。這一時期,贛南蘇區總人口約241萬人,參加紅軍的人數達33.1萬。

 

  實踐證明,“毛澤東軍事思想之正規紅軍、地方武裝和群眾赤衛隊三者結合的人民戰爭武裝力量體系、‘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術方針、游擊戰爭的‘十六字訣’、運動戰的戰略地位、戰略上的持久戰和戰術上的速決戰的結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群眾運動的整體,既是三次反‘圍剿’勝利的經驗總結,也是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的作戰原則與方法。”從那時起,游擊戰、運動戰與人民戰爭成為我們黨領導的整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乃至抗美援朝戰爭的主要戰爭形式。

 

  抗日戰爭時期,在黨的領導下,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平原地區的村鄉聯防戰、水上游擊戰、鐵道游擊戰、海上游擊戰、破襲戰等等,與正面戰場積極呼應,最兇殘的日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毛澤東領導敵后軍民與日偽軍作戰十幾萬次,殲滅日軍50多萬余人,殲滅偽軍100多萬余人,解放國土近100萬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億多,解放區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破壞和平,挑起內戰。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頒布《土地法大綱》,土改運動在解放區轟轟烈烈展開,分得土地的農民掀起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淮海戰役,人民解放軍參戰兵力60萬,在其身后是來自山東解放區和其他解放區的數百萬人民群眾!我們黨和人民軍隊就是在人民的強大支持和共同參與下,消滅了807萬國民黨軍隊,建立了新中國。

 

  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的:“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經過28年浴血奮戰和頑強奮斗,我們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犧牲,在戰勝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后,經過人民解放戰爭,以摧枯拉朽之勢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制度的偉大跨越,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外國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這個偉大歷史勝利,是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友們,是千千萬萬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是億萬中國人民,共同為中華民族建立的偉大歷史功勛。這一偉大奮斗歷程和成果充分證明了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人民,在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不失時機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黨面臨的嶄新課題。毛澤東同志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他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提出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制定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思想。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意氣風發投身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熱氣騰騰的社會主義建設。在不長的時間里,我國社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積累起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雖然敵強我弱、敵眾我寡,雙方力量對比不在一個層面。但是我們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在世界保衛和平大會、保衛和平統一戰線乃至世界人民支持下,把最強大的美軍和十六國聯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期間中朝軍隊共斃、傷及俘虜聯軍共109萬人(其中志愿軍斃傷敵671 954人,俘敵約46 088人,勸降約435人,共計約718 477人,擊毀擊傷聯軍坦克2 006輛、汽車3 165輛、裝甲車44輛、飛機10629架、各種炮583門;繳獲坦克245輛、汽車5 256輛、裝甲車51輛、飛機11架、各種炮4 037門、各種槍73262支,及大量物資和裝備)。幾乎與此同時國內還消滅了268萬土匪。這也是人民戰爭的威力,離不開全國人民的支持,僅一個2000萬人口的浙江就有100萬人報名參軍,還有那些復員官兵紛紛都要求參戰,保家衛國,志愿軍涌現出30多萬名各級英模,全國人民捐款可購3000多架飛機。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有力地向世人證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毛澤東主席所說的:“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作為人民戰爭的偉大領袖,毛澤東指揮麾下身經百戰和千戰的將帥和英勇無敵的人民子弟兵,打敗乃至消滅1000多萬敵人。毛澤東親自和參與組織指揮戰役戰斗達239次以上,親手撰寫的軍事論著和作戰文電達500多萬字以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以弱勝強、以劣勝優的軍事理論。馬列主義普遍軍事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和實踐體系,由此不讓中外任何軍事集團、軍事領袖、軍事將帥、戰略家、理論家的理論和實踐體系。

 

  2、以人民戰爭戰略為核心的毛澤東軍事思想具有空前的國際影響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以人民戰爭思想為核心的毛澤東軍事思想不僅對我國,而且對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爭取獨立的斗爭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亞洲,越南軍民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全民防空,全民反侵略,采取破襲戰、伏擊戰、竹尖戰、地雷戰等戰法,戰勝法國殖民主義者和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完成統一;在非洲,阿爾及利亞人民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打敗法國殖民主義者,贏得獨立;在美洲,古巴革命者以毛澤東軍事思想指導斗爭,建立了獨立的國家。

 

  一直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人民和政黨,都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忠實學習者、研究者和實踐者。

 

  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盛贊毛澤東說:他的思想將繼續指導各國人民和各民族的命運,一直到太陽永遠不再升起。

  前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在聯合國全體大會專門發言贊揚毛澤東:差不多半個世紀以來,他的影響遍及整個世界。他實現自己理想的勇氣和決心將繼續鼓勵今后的世世代代。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核子武器與外交政策》一書中指出:毛澤東的軍事理論,反對以純軍事性考慮為基礎來進行速決的戰爭,而這種觀點卻是美國戰略思想的主要基礎。美、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的軍隊,在入侵越南、朝鮮、非洲等戰爭中相繼吃了敗仗,也回過頭研究毛澤東軍事思想,特別是人民游擊戰爭的理論,企圖從中找出對策。

 

  3、毛澤東軍事思想及群眾路線對實現中國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是從近代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時勢中產生的偉大人物,都是從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御外敵入侵、反抗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的艱苦卓絕斗爭中產生的偉大人物,都是走在中華民族和世界進步潮流前列的偉大人物。

 

  中國夢是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從鴉片戰爭開始,西方列強憑借船堅炮利和先進戰略侵華百年,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都遭失敗。十月革命后,是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導取得革命的勝利,先后戰勝了1000多萬國內外反動軍隊,使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屹立于東方,邁出中華民族復興的關鍵一步。

 

  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同志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感慨地指出,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

 

  江澤民同志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動情地指出:毛澤東同志永遠生活在我們中間,我們要認真學習他的科學著作,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深情地指出: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繼續推動中國社會向前發展。

 

  習近平同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指出: 毛澤東同志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為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振興、中國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毛澤東同志畢生最突出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并為我們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積累了經驗和提供了條件,為我們黨和人民事業勝利發展、為中華民族闊步趕上時代發展潮流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習近平同志曾精辟指出: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能夠在我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領導我們黨一次又一次地轉危為安,就是因為他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戰略家。

 

  戰略事關國家大局。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發展變化,我們要努力學習研究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和戰略思維,大興“全面貫徹黨的指導思想”戰略研究之風,大興“十八大報告重要部署”戰略研究之風,大興“繼承發揚黨和軍隊優良傳統”戰略研究之風,大興“應對新的國內外形勢”戰略研究之風,進一步優化組合各類研究機構及智庫,在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領導下,進行戰略管理、戰略應對、戰略儲備等的研究,為中國夢的實現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我們江西要按照十八大總體要求,大力弘揚群眾路線貫穿始終的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解放思想,集中民智,重點加大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戰略研究,加大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昌九一體化等區域經濟社會戰略研究,加大促進五大關系和諧戰略研究,為實現江西夢乃至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全黨要牢記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我們決不當李自成”的深刻警示,牢記“兩個務必”,牢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古訓,解決好“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性課題,增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自覺。我們要繼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凡是影響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問題都要及時解決,凡是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病癥都要認真醫治,凡是滋生在黨的健康肌體上的毒瘤都要堅決祛除,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總之,我們要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學習研究黨史、國史作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不斷增強三個自信,“善于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大勢,善于把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內大勢。”讓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為實現中國夢積聚強大的正能量。

 

   (注:本文寫于2013年12月29日凌晨。系2010年12月參加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研討會以來模擬紅色智庫應對蘭德的紀念先輩、凝內對外,反圍訌、促和平部分思考。)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來稿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高天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