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岱年:中國古代關于人格尊嚴的思想
點擊:  作者:張岱年    來源:國際儒學聯合會  發布時間:2016-09-11 03:54:20

人格尊嚴是近代的名詞,在中國古代雖然沒有這樣的名詞,但有這樣的思想。在中國古代,表示人格尊嚴的詞語,是志不可奪高尚其事。這一思想,起源很早,大約成書于西周初年的《周易古經》蠱卦說: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傳》云:不事王侯,志可則也。這以不事王侯為高尚。不事王侯即是不屈于王侯,亦即保持人格的獨立。這是最古的關于人格尊嚴的思想。

  孔子提出:志不可奪的觀念,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肯定了人人都有不可奪的意志。他又贊揚伯夷叔齊說: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所謂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即是保持人格的尊嚴,不屈服外在的勢力。

  孔子又說: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其所以辟世、辟地、辟色、辟言,即為了保持人格的尊嚴。孔子自己不贊同辟世,但實行辟地、辟色、辟言。孔子周游列國,就是為了辟地、辟色、辟言,努力保持人格的尊嚴。

  孟子提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他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寶貴的,但是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死亡是可厭的,但是有比死亡更可厭的,這比生命更寶貴的即是人格的尊嚴;比死亡更可厭惡的即是人格的屈辱。孟子舉例說: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禮記·檀弓》所載餓者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即是孟子所說乞人不屑的例證。為了保持人格的尊嚴,寧死不屈。這是儒家所努力宣揚的。

  人們常常引用孟子關于大丈夫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在這三句之前還有三句: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這三句也有重要意義。居天下之廣居,意謂有行動的自由;立天下之正位,意謂在天地之間有一定的地位,亦即確立自己的正當地位。孟子提出立位觀念,亦即認為每人應確定自己在天下的位置,也即肯定自己的人格尊嚴。這不是官位,而是人格的地位,孟子亦稱之為天爵,他說: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天爵即是人的道德成就。

  孟子又引述曾子之言說:曾子曰:晉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惡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這一觀點,近代學者稱之為以德抗位,其實質是肯定品德高尚者的人格尊嚴,認為有道德的人決不屈于權勢。

  孟子又有忘勢之說,他說: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者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猶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孟子雖然游說齊梁之君,但贊揚不見王侯的賢士。孟子的一系列言論比較充分地表達了中國古代關于人格尊嚴的思想。

  《禮記·儒行篇》提出了可殺不可辱的觀點。《儒行》云: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其剛毅有如此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同弗與,異弗非也,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不臣不仕,其規為有如此者。這強調了剛毅精神。可殺不可辱即保持人格尊嚴,寧死不屈。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即《周易》所謂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可殺不可辱的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自古以來,歷代都有特立獨行之士,堅持自己的志操,抗節不屈。尤其在民族危難之時,如宋元之際、明清之際,更有許多志士堅持民族氣節,寧死不屈,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優秀傳統的一個方面。

  儒家一方面宣揚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贊頌伯夷叔齊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但在另一方面,又肯定君臣之義不可廢也這種情況可以說表現了雙重道德觀。孔子既贊美文王、周公,又同情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表現了雙重標準。這是當時歷史條件決定的。到了今天,君權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一方面要強調個人的人格尊嚴,另一方面也要堅持個人對于社會的責任、個人對于民族的義務。這兩者是完全統一的。

    【文章節選自《國際儒學研究文萃》;作者:張岱年】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