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梓 斌:紅軍“飛奪瀘定橋”純屬虛構?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
點擊:4101  作者:梓 斌    來源:紅色文化網  發布時間:2016-10-21 12:10:42

    

     “大渡橋橫鐵索寒”,毛澤東在《七律·長征》中的這句描寫,讓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壯舉變得家喻戶曉。

 

       1935年5月29日, 紅2師4團趕到瀘定橋。此刻,橋上只剩下13根鐵索。16時整,由連長廖大珠等22人組成的突擊隊,踩著搖晃的索鏈向對岸沖去,一個隊員倒下了,后面的仍奮勇向前……至19時,紅4團擊潰川軍,一舉占領瀘定城。

 

       這一仗,也成為中央紅軍長征路上最為精彩的經典之戰。

 

       然而,一些人卻打著“還原真相”的旗號,對“飛奪瀘定橋”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質疑一:為何要留13根鐵索?紅軍能奪橋靠的是與川軍的“默契”?

 

11.png

       大渡河上的瀘定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有人認為,紅軍戰士之所以能夠飛奪瀘定橋,是因為與川軍達成了某種“默契”,守橋的劉文輝部隊才沒有炸掉鐵索。事實是這樣的嗎?

 

       中央紅軍行至四川后,與其作戰的四川軍閥部隊主要是劉湘和劉文輝部。

 

       據《中國軍事科學》編輯于興衛考證,紅軍搶占安順場后,劉文輝命令袁國瑞率第4旅火速增援瀘定橋。蔣介石曾令劉文輝炸橋。劉文輝之所以未炸,是因為瀘定橋是連接川藏的唯一通道,把橋炸了會激起民憤,而且自己的部隊也沒有了退路,何況炸橋之后重修代價太大。為應付蔣介石,他提出了另一替代辦法: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燒橋,事實上其部隊在瀘定橋也是這么做的。

 

       參加過飛奪瀘定橋作戰的楊成武將軍在回憶錄《憶長征》中曾寫下這樣的畫面:戰士魏小三最早犧牲,從橋上脫手落入河中。接著,中了彈的劉大貴也趴在鐵索不動了。緊跟著,劉大貴落入水中。不料對岸燃起火來,鐵索燒得發燙,沖在前面的劉金山始終抓著鐵鏈,手臂下的疤痕,正是匍匐在鐵索上燙下的傷痕。

 

       如果紅軍真與敵人有了某種“默契”,戰斗恐怕不會如此慘烈。

 

      質疑二:從戰術上講,“飛奪瀘定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12.png

       瀘定橋紀念館內的雕塑。 新華社記者 丁峰攝

 

       那么我們就從戰術角度分析一下:

 

       先說紅軍的行軍速度。紅4團從28日清晨到29日清晨奔襲120公里,“晝夜兼程二百四”是很可能的。紅軍官兵常年在山野地區穿插作戰,特別是紅1軍團素有急行軍傳統,所轄5團曾在長征中創造過奔襲160里(80公里)奪取鴨溪的戰例。后來的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時期,我軍同樣創造過晝夜行軍240里(1947年秋清風店戰役)、14小時疾進145里(1950年冬從山區穿插三所里)的戰場奇跡。

 

       至于紅軍22勇士攀爬鐵索橋“能否打槍”,這個問題在現代人看來可能比較麻煩,但對于當年長期翻山越野、經驗豐富的紅軍官兵來說,在鐵索橋上用駁殼槍射擊、投擲手榴彈都不算難事。而且,奪取瀘定橋戰斗并非只靠橋上的22個人,岸邊,紅4團集中了所有輕重機槍、迫擊炮用于壓制敵方火力,掩護陣地長達百米。這一戰法在突破烏江、金沙江、安順場時都用過,實戰效果很好。

 

       今年10月16日逝世的飛奪瀘定橋“英雄排長”、106歲將軍王茂全曾回憶,他當時作為機槍手用兇猛的火力掩護著戰友們飛速爬過13根碗口粗細的鐵索,最終他和戰友冒著熊熊燃燒的大火,占領了橋的對岸。

 

       更重要的是,西岸紅軍在瀘定橋激戰時,紅軍右路軍已經奪取了大渡河東岸下游的據點。紅軍的兩路突進,很快給布防瀘定的敵軍造成了巨大戰場壓力,促使其戰意衰退,抵抗很快瓦解。可以說,紅軍圍繞奪取瀘定橋實施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堪稱根據嚴峻形勢實事求是、隨機應變打出的一套“組合拳”。無論搶奪安順場還是飛奪瀘定橋,紅軍都將機動作戰靈活、迅速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其強攻掩護渡河的打法更是深諳“以局部優勢火力猛攻敵薄弱一點”之戰術精髓。

 

       可惜的是,22名勇士的姓名大部分已無從查考,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戰史》中留有姓名的僅5人。

 

       質疑三:在瀘定橋根本沒有戰斗,當時國民黨無數通訊沒有一份講瀘定橋打了仗?

 

       這一說法顯然缺少充分的史料調研。

 

       在臺灣“國史館”有一份西康軍閥劉文輝發給蔣介石的電報,稱:“瀘定橋李團與沿河之匪奮戰。”時間是1935年5月29日,恰是紅軍“飛奪瀘定橋”之日。此處“奮戰”一詞,無疑說明那些否定瀘定橋發生過戰斗的說法是錯誤的。

 

      還原歷史,那一戰到底發生什么?

 

13.png

  如今的瀘定橋兩側一派祥和景象。 新華社記者 丁峰攝

 

      據于興衛考證,蔣介石對大渡河圍堵紅軍的作用十分看重,并決計在此消滅紅軍。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經會理、德昌、瀘沽向大渡河挺進。這條路線與72年前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渡過金沙江后走的路線非常相似。因為此處只有這一條道可走,左為天險雅礱江和大雪山山脈,右為地勢更為復雜、無法補充給養的彝區大涼山。蔣介石認為此時全殲中央紅軍時機已到,遂調動近20萬軍隊,企圖將中央紅軍圍殲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礱江以東地區。

 

       紅軍開始選擇的渡河地點在安順場。紅軍到達大渡河南岸安順場雖然占領了渡口,但危機并沒有因此解除。由于安順場水深流急,無法架設浮橋,而紅軍僅找到4只小船,大部隊難以迅速過河。5月26日,毛澤東同周恩來、朱德到達安順場,聽取劉伯承、聶榮臻的匯報后,決定中央紅軍主力火速搶占距離安順場320里的瀘定橋。由林彪率紅一軍團第二師和紅五軍團為左縱隊,沿大渡河右岸前進;由劉伯承、聶榮臻率紅一軍團第一師為右縱隊,沿大渡河左岸前進,互相策應,限期奪取瀘定橋。在后有追兵的危急情勢下,能否奪取大渡河唯一的這座橋梁——瀘定橋,就成為紅軍是否能夠勝利渡河、脫離險境的關鍵。

 

       瀘定橋距安順場320里,全是山路,一面是懸崖陡壁,一面是奔騰咆哮的大渡河,河邊是坎坷不平的羊腸小道。從安順場到瀘定橋,作為左縱隊前鋒的紅二師四團27日早上從安順場出發,一面行軍,一面打仗,頭一天行程僅80余里。次日凌晨,朱德命令左、右兩縱隊之先頭部隊,要他們29日趕到瀘定橋。這樣余下的240里要在一天時間走完,何況當時還下著大雨,其困難可想有多大。在紅四團向瀘定橋急行軍的時候,對岸川軍劉文輝的部隊向瀘定橋增援。后來對岸敵人累得不行宿營了,紅四團戰士還在拼命往前趕,最后硬是創造了一天一夜急行軍240里的奇跡,于29日清晨搶占了瀘定橋的西橋頭。

 

       紅軍趕到時,橋上只剩下光溜溜的幾根鐵索,上面的木板被拆得七零八落。面對困難,紅軍戰士勇往直前,義無反顧,22位勇士組織成突擊梯隊,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其他部隊跟在后面,邊沖鋒邊鋪木板。突擊隊員剛沖到東橋頭,敵人就放起火來,東橋頭頓時被熊熊大火包圍。紅軍勇士奮不顧身沖進大火,穿過滾滾濃煙,展開生死搏斗,敵人最終丟橋潰逃。

責任編輯:天山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