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小說《團圓》與電影《英雄兒女》的“王成”原型
看過電影《英雄兒女》的人都知道,該電影劇本是導演武兆堤、編劇毛烽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的,小說和影片描述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我志愿軍1951年年初入朝部隊指戰員,在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離開入朝部隊前(1952年11月底前),戰斗、生活以及“王芳”與哥哥在戰場上相逢,與生父、養父“團圓”的故事。
1、巴金在小說《團圓》中寫明了故事發生在那個部隊、虛構“王成”的犧牲時間。
巴金在小說《團圓》中,筆下的“王成”寫其參加戰斗及犧牲雖然很簡潔,但卻讓人回味無窮:“這個團完成了上級給的任務,友軍也終于趕到了。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 影片中,“王成呼叫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拉響爆破筒,與蜂擁而至的敵人同歸于盡”。有人說:“《英雄兒女》中的'王成'藝術形象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跟巴金小說中的“王成”有什么關系?”
電影《英雄兒女》導演武兆堤和編劇毛烽,開始著手對小說《團圓》的改編前,便來上海拜見巴金(據有關報道,巴金曾向導演武兆堤和編劇毛烽介紹了他在朝鮮采訪過的志愿軍英雄的事跡),他們很快就對未來的影片達成了一致共識。毛烽和武兆堤在編導電影《英雄兒女》時,根據巴金小說《團圓》中“王成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的原型,突出了原著中“王成”的本來面目,參照了小說中趙連長、通訊員小劉的英雄事跡,集中了眾多志愿軍英雄們的事跡,塑造了影片中“王成”的高大形象。重塑的“王成”原型,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高喊“向我開炮”,二是與敵人同歸于盡。這兩個特點都沒脫離巴金寫的“…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這一情節。電影劇本初稿寫成后,巴金非常滿意。
有什么關系?在有的人看來是沒有關系的,因為他是想否認巴金小說《團圓》中原始的“王成”,企圖取而代之。我認為:這兩個“王成”有著直接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即沒有巴金在朝鮮戰場上的采訪,就不會有《團圓》這篇小說的刊出;沒有巴金小說《團圓》中原始的“王成”,就不會有電影《英雄 兒女》中重塑的“王成”;只有小說《團圓》中,“王成…,他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了”這句話,才有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與敵人同歸于盡;只有前者“勇敢”二字,才有后者“活著就要像條龍,不能像條蟲!…我是共產黨員,保證堅持到底!…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傊?,沒有巴金這句話,編導就不會把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在最后時刻,描述的英勇頑強、舍生忘死、視死如歸這樣高大。
那么,小說和電影反映的是什么時候的故事呢?故事發生在那些部隊呢?
著名作家巴金,在小說《團圓》里,寫到這么一個歷史史實:(‘團圓’,原文一段摘錄如下): “ 這些日子,為了迎接國慶3周年,為了歡迎第二屆祖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志愿軍前線各個部隊都在打勝仗,到處都能聽見這樣的說法“爭取立功,迎接親人”。 “去年年初(1951年年初)我來到朝鮮,做夢也想不到居然找著線索,當時我還在師里……”【王主任(王東)的原話】。
1951年年初我志愿軍入朝部隊有:第19兵團的63、64、65軍(1951年2月入朝);第3兵團的60、12、15軍(1951年3月入朝);47軍(1951年4月入朝)。無疑,小說《團圓》和電影《英雄兒女》,記述的是志愿軍第19兵團、第3兵團和47軍,指戰員戰斗、生活的故事。
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赴朝【簡介】:1952年9月18日至 12月5日,以劉景范為總團長,陳沂、胡厥文、李明灝、周欽岳等人為副總團長的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赴朝,這屆慰問團的規模比上屆更大,代表性也更為廣泛??倛F下屬的9個分團,除第九分團留在國內慰問志愿軍的傷病員外,其他8個分團到達朝鮮前線,進行了為期四十多天的慰問活動。
9月22日,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在天津宣布成立。代表團成員聽取報告會、前線情況介紹等和入朝前的最后準備,還進行了防空和行軍演習。時值10月1日國慶三周年,慰問團全體代表應邀參加了沈陽市的國慶觀禮,總團及各分團長還和東北局第一書記、東北軍政委員會主席高崗一起登上主席臺。10月6日晚,各分團乘火車,于7日晨到達安東(今丹東),與志愿軍三兵團派來迎接的隊伍見了面,雙方商定為防敵機空襲,決定8日凌晨3時出發渡過鴨綠江。11月下旬,在完成慰問任務后,慰問團人員先后離朝回國.??倛F于11月30日在天津召開總結大會。分團于12月4日離開天津。
巴金先生所寫‘團圓’文章里,所虛擬的這個“王成”犧牲的時間,及“王芳”與哥哥在戰場上相逢,應該是在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到達該志愿軍部隊前。而“王芳”與生父、養父“團圓”的故事,是在“王成”犧牲后,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離開入朝部隊前(1952年11月底前)。
電影《英雄兒女》表述“王成”的犧牲時間及所有影片情節,也是在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離開志愿軍部隊前(1952年11月底前)的故事,與巴金小說《團圓》是一致的。
綜上,如果硬要找“王成”的原型,根據巴金小說《團圓》和電影《英雄兒女》的故事情節:一是,虛構人物“王成”的犧牲時間應是在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到達志愿軍部隊之前(1952年11月底前);二是,這個“王成”所在的部隊應是志愿軍第19兵團、第3兵團和47軍。
2、“王成、王芳”作者、重塑者的表態:
“王成和王芳”的原始原型出自巴金的小說《團圓》,巴金寫的是“…只是王成沒有能回來,他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巴金在為趙先友烈士題詞時說:“我到過朝鮮戰場許多部隊,英雄們的事跡使我感動,我寫了幾篇真人真事的散文,以后又集中概括了許多英雄形象,才有了《團圓》里的王成。”無疑“在山頭勇敢地犧牲”的志愿軍英雄,都是巴金筆下的“王成”原型,也是“王成”式的戰斗英雄。特別是受到巴金采訪的志愿軍英雄就更無可置疑了。
而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是導演武兆堤、編劇毛烽根據巴金寫的“…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重塑的原型。重塑的“王成”原型,有兩個主要特點:一是高喊“向我開炮”,二是與敵人同歸于盡。這兩個特點都沒脫離巴金寫的“…王成在山頭勇敢地犧牲了”這一情節。編劇毛烽1994年在報紙上刊登公開信澄清,“王成、王芳并沒有什么原型。但至于說到王成孤膽堅守陣地的事跡,這在朝鮮戰場上是時有出現的,說不上誰是王成的原型。”
根據這段話的“王成、王芳并沒有什么原型。”說只能某某人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王芳”原型,已沒有價值。
盡管編劇毛烽否認“王成”有原型,但從毛烽這段最后說的話“這在朝鮮戰場上是時有出現的,說不上誰是王成的原型。”和電影《英雄兒女》的朗誦詩中說,“在中國人民志愿軍里,有千千萬萬個王成”,不難看出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成”,不是專指的某某人。“說不上誰是王成的原型”,還可理解為只要“孤膽堅守陣地”,且有“王成“形象之一的志愿軍戰士,都是“王成”原型或“王成”式的戰斗英雄。
編劇毛烽認為是把幾類英雄的典型事跡匯合塑造了“王成”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形象(從未提到以誰為原型),代表了無數個“王成式的”志愿軍英雄,“王成”的人物原型就是這些典型的志愿軍英雄群體。
3、她(他)們都是“王芳、王成”原型。
看過電影《英雄兒女》的人幾乎都在問:《團圓》是真的嗎?現實生活中真有“王芳”和“王成”嗎?
解秀梅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某軍一名文工團員,她的經歷與“王芳”十分相似,被人常常稱之為“王芳”。在朝鮮戰場上,她巾幗不讓須眉,在前線血與火的戰斗生活中,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傳奇佳話,毛澤東在接見志愿軍歸國代表團成員中,就有她。九十年代,她患重病的消息經新聞媒介披露后,總政治部《解放軍生活》編輯部發起了“搶救‘王芳’行動”,《英雄兒女》中王芳的扮演者劉尚嫻親赴醫院看望解秀梅,一時間“王芳”看望“王芳”成為佳話。如今,“王芳”解秀梅已離開了我們。
關于“王芳”原型也有很多,如志愿軍首長報道過的王紓、李幼鸞、王堅、張瑩珊,更巧的是還有一位與電影“王芳”同名同姓并且是上海籍的志愿軍女戰士王芳。她們不但有“王芳”的形象,而且有的與巴金合過影,有的受過巴金采訪…。由此,各部隊都會有”王芳“式的人物。
“王成”又是誰呢?從九十年代初開始,全國各報刊相繼刊出有關“王成”的消息,不妨我們先抄錄幾段:
1991年6月,某報稱: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是被志愿軍總部授予一級人民英雄稱號的王英。
1993年8月,某報稱: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仍然健在,他就是一級人民英雄、原內長山要寒區某團副參謀長秦建彬。
1994年1月,某報稱:王成這一藝術形象,是根據南京軍區某師名叫王萬成的志愿軍烈士塑造的,并說在該師資料室發現了王萬成的照片。
以上幾位英雄應該都是“王成”原型,下面一位趙先友烈士是“王成”原型也名副其實
據有關報道,在抗美援朝期間巴金曾兩次到朝鮮采訪,這兩次采訪分別都到過志愿軍65軍。國慶3周年之際,正是巴金等作家、音樂家在志愿軍65軍采訪之時。10月5日趙先友等烈士英勇犧牲傳遍全軍,在志愿軍19兵團機關報《抗美前線》,所刊發的日紅的文章“在步炮坦聯合指揮所里”,報道了六七高地戰斗實況。其中,六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小通訊員劉順武兩位烈士在危急時刻,要求自己的炮兵“向我開炮”與敵人同歸于盡的事跡,也作了報道。志愿軍65軍在保衛開城反擊作戰勝利后,召開了慶功大會,我國著名作家、音樂、畫家巴金、王莘、胡可、徐光耀、黃谷柳、辛莽等參加了大會。志愿軍65軍政治部主任陳亞夫(原趙先友烈士的師政委),專向巴金等作家介紹了趙先友烈士的事跡,會后巴金、王莘、胡可等同志到582團采訪了團長兼政委張振川,了解英雄事跡,并在特功六連住了兩個月,體驗生活,巴金來到趙先友烈士所在的團隊采訪直至該部隊回國。巴金的《團圓》小說由此產生而奠定基礎。
1 1952年巴金(左)與黃谷柳在開城來鳳莊門口合影 。
2 畫家辛莽給志愿軍65軍組織科干事馬怡畫素描。
3 巴金(左2)、胡可(右2)、王莘(左3)、黃谷柳(左1)、羅公柳(右1)正在志愿軍65軍采訪。
4 作家巴金(右)在志愿軍65軍前沿陣地進行采訪。
巴金身邊的工作人員陸正偉在《巴金與英雄兒女》中這樣寫的:“在朝鮮,他先后寫下了《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英雄的故事》、《會見彭司令員》等文章。身在異國他鄉的巴金,每次聽到或看到打勝仗的消息就寫信告訴蕭珊,讓她也分享自己的一份喜悅。他在不斷地積累著創作素材,為將來能寫好戰爭題材小說打下堅實的基礎。
給巴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在志愿軍某團六連生活的兩個多月。1952年10月,六連在開城保衛戰中擔任攻打“紅山包”主攻任務。在連長、指導員先后負傷后,副指導員趙先友指揮全連堅守陣地,最后只剩下趙先友和通訊員劉順武兩人了。趙先友用步話機向團長報告:敵人已沖上我軍陣地,要求炮兵直接向自己陣地射擊,并大聲喊:“向我開炮!”陣地被奪回來了,但趙先友和劉順武卻壯烈犧牲了。
戰斗勝利后,巴金到六連所在團采訪,團長張振川向巴金詳細介紹了戰斗經過和趙先友烈士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后非常感動。……
1961年,巴金經過了七八年的沉淀,終于寫出了不朽名著《團圓》。”
原河北省軍區原司令員張振川在《鏖戰疆場》回憶錄中說:“記得1952年作家巴金親臨朝鮮硝煙彌漫的開城前線,對我志愿軍六十五軍第五八二團進行戰地采訪。我作為五八二團團長兼政委向巴金介紹了我團三打‘紅山包’戰斗中同志們英勇頑強、前仆后繼的戰斗作風。特別提到了我團二營六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和他的戰友們在堅守67高地戰斗中所表現的臨危不懼、視死如歸,要求“向自己陣地開炮”,最后全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完我的介紹,被趙先友等英雄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呼喚炮火誓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壯舉深深感動,深有感觸地說:‘你們團三打紅山包,打得很漂亮。美國人武器強,我們的士氣強。’最后,巴老根據趙先友等眾多志愿軍英雄的悲壯事跡,萌發了創作靈感,寫出了著名的小說《團圓》這一千古絕唱。”小說《團圓》中寫的“王芳演唱的趙連長的英雄事跡”和“通訊員小劉的英雄事跡”,以及“王成勇敢地在山頭犧牲”,也是趙先友、通訊員劉順武等烈士的真實寫照。
張振川將軍在回憶錄中說:“…戰斗到僅剩下趙先友這位多處受傷的指揮員,手下僅剩通信員劉順武,面對蜂涌而來的敵人,趙先友命令劉順武用步話機要求炮兵向自己陣地射擊。
最后,趙先友和劉順武與窮兇極惡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五處負傷的副指導員趙先友已雙目失明,通訊員劉順武也多處負傷,劉順武代替他的眼睛和腿,向他匯報敵情,連攙帶背使他能運動。在情況萬分危急時,趙先友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團長,敵人上來啦!開炮打吧!” 當時,團指揮所內氣氛緊張極啦,趙先友、劉順武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英雄氣概,使團長張振川和其他首長的內心都受到了極大震撼。我們的同志還在陣地上,我怎能下令大炮射向自己的同志?”
張振川將軍在回憶錄中還說:“故事影片《英雄兒女》曾使千百萬中華兒女熱血沸騰。特別是我們這些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每次看這部電影都是含著一眶熱淚!副指導員趙先友和小通訊員劉順武的英雄行為讓人感動,令人震撼!”
張振川將軍
部隊還將趙先友烈士的遺體運送回國,與著名戰斗英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等十位士,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一個墓區內。
趙先友烈士生前照片
上世紀90年代,北京軍區某集團軍為趙先友烈士立塑像,1991年巴金親筆題字:“王成式的戰斗英雄——特等功臣趙先友”。從這個題字看,巴金也認為,他筆下的“王成”的原型之一就是趙先友。
綜上,從小說《團圓》和電影《英雄兒女》的故事情節,以及巴金、毛峰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王成、王芳”都是虛構的藝術人物,是眾多英雄的集合體,并非特指那一個具體人。各媒體相繼所介紹的“王成”原型,有的可能和“王成”的事跡相似;有的可能在朝鮮戰場上被巴金采訪過,成為他寫小說《團圓》的素材;有的則可能“臉像王成”;有的可能“嘴”像。總之,“王成”是眾多英雄的高度概括。所以具有“王成”形象之一的所有志愿軍戰士,既是“王成”原型也是“王成式的戰斗英雄”。一句話這《英雄贊歌》唱的是眾多志愿軍英雄的歌,而不是唱的幾個人的歌。
我們大家都會這樣認為:在那樣艱苦的年代,我們與敵人的武器裝備相差又是那樣的懸殊,而我們卻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我們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王成”那種精神。因此,在那場讓人難以忘懷的戰爭中,有幾個志愿軍戰士不是“王成”呢?“王成”的原型究竟是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通過宣揚“王成”,記住了無數個英雄,緬懷英雄的業績,發揚英雄的傳統,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出現更多“王成”式的戰斗英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