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各大高校紛紛按規定公布了2015年度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清華、北大、復旦等在國內名列前茅的高校,自然萬眾矚目。這些名校畢業的學霸們,畢業之后干什么去了?
清北本科生八成繼續深造
統計數據顯示,學霸們仍在繼續學霸之路。綜合本、碩、博三級畢業生情況看,清華有逾四成畢業生升學,北大亦有將近四成。而兩校所在的北京地區,87所高校平均僅有兩成畢業生做出了相同選擇。
學霸們選擇的學校同樣霸氣。以2015年英國《泰晤士報》的世界大學排名為準,清華、北大出國(境)深造的學生中,均有約六成畢業生將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學習。復旦注明錄取學校的856名畢業生中,四成多被這樣的世界一流大學錄取。
學霸們的求學欲望,在各階段呈現出了很大的差異。清華、北大約八成的本科畢業生選擇了深造。但在讀完碩士課程后,絕大多數人走向了就業市場,兩校碩士畢業生選擇繼續升學的比例僅在9%左右。而博士生們則有近三成堅定地走上了科研之路。
就業滿意度穩中各有波動
沒有繼續求學的學霸們走向了就業市場。復旦畢業生近兩年的求職滿意度穩中有升。在2015屆畢業生中,近五成對就業單位表示“非常滿意”,另有不到四成為“比較滿意”。與2014屆畢業生中僅三成多選擇“非常滿意”、超過半數“比較滿意”相比,滿意度有所提升。
清華畢業生去年的求職滿意度亦有所波動。本科生對首份工作表示“滿意”或“很滿意”的,將近半數;研究生比例則近七成。而在2014年,這兩項數據均逾八成。
北大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雖然沒有太大波動,卻出現了另一個非常顯著的變化。2014年,該校畢業生最主要的就業渠道是民營企業,占了就業總數的41.52%,國企僅為14.57%。到了2015年,前往國企的畢業生比例卻猛增至33.61%,前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及高等教育單位的,也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幾項總和占了就業總數的七成以上,與2014年相比剛好翻了一番。
北大創業數較2014年翻番
在各項統計數據中,畢業生自主創業情況尚未公布就已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去年北大畢業生中創業人數出現爆發性增長,較2014年超出一倍以上。清華創業畢業生人數亦小有增加,由55人增至60人。復旦的創業畢業生則有29人,此外每年還有20余名在校生創業,帶動就業人數50余人。
三大名校畢業生的創業領域,主要集中在軟件和信息技術、新媒體兩大塊。但不同學校的專業特色也可見一斑:去年北大約有兩成創業畢業生成立了教育類企業,清華有13名創業學生來自美術學院,復旦則涉及咨詢服務、材料技術、設備儀器等廣泛領域。
為了扶助學生創新創業,三大名校近年都是“花招”頻出。其中清華在2015年成立了專門的創新創業教學委員會;北大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研發基地”稱號;復旦在保留原學籍的同時,遴選學生進入創新學院的做法,則是一項新的嘗試。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