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王澍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筑獎的建筑師、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他的代表性建筑作品有寧波博物館、寧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等。近期王澍的新書《造房子》在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不僅深入淺出地論述了建筑的法則與方法,而且對中國哲學與傳統文化有許多精彩論述,引起了建筑學界和哲學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王澍認為,建筑不僅是僅僅是造房子,還是要讓建筑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去營造一個世界。中國當代建筑在經歷了西方現代化的大規模快速復制之后,要從中國傳統的營造之法中汲取思想資源和靈感,建造出有中國氣派與格局的建筑。
把中國建筑的文化傳統想像成和西方建筑文化傳統完全不同的東西肯定是一種誤解,在我看來,它們之間只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但這種差別卻可能是決定性的。 盡管用“西方”、“中國”這樣的概念進行比較有把問題簡單化的危險,但在最基本的哲學問題上,確實有一些重要的不同。
在西方,建筑一直享有面對自然的獨立地位,但在中國的文化傳統里,建筑在山水自然中只是一種不可忽略的次要之物,換句話說,在中國文化里,自然曾經遠比建筑重要,建筑更像是一種人造的自然物,人們不斷地向自然學習,使人的生活回復到某種非常接近自然的狀態,一直是中國的人文理想,我稱之為“自然之道”。
這就決定了中國建筑在每一處自然地形中總是喜愛選擇一種謙卑的姿態,整個建造體系關心的不是人間社會固定的永恒,而是追隨自然的演變。這也可以說明為什么中國建筑一向自覺地選擇自然材料,建造方式力圖盡可能少地破壞自然。而在我特別喜愛的中國園林的建造中,這種思想發展到一種和自然之物心靈唱和的更復雜、更精致的哲學狀態。
(王澍作品|中國美術館象山校區)
園林不僅是對自然的模仿,更是人們以建筑的方式,通過對自然法則的學習,經過內心智性和詩意的轉化,主動與自然積極對話的半人工半自然之物,在中國的園林里,城市、建筑、自然和詩歌、繪畫形成了一種不可分隔、難以分類并密集混合的綜合狀態。而在西方建筑文化傳統里,自然和建筑總以簡明的方式區別開來,自然讓人喜愛,但也總是意味著危險。
我認為,今天這個世界,無論中國還是西方,都需要在世界觀上進行批判和反省,否則,如果僅以現實為依據,我們對未來建筑學的發展只能抱悲觀的看法。我相信,建筑學需要回復到一種自然演變的狀態,我們已經經歷了太多革命和突變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它們的建筑傳統都曾經是生態的,而當今,超越意識形態,東西方之間最具普遍性的問題就是生態性的存在問題,建筑學需要重新向傳統學習,不僅學習建筑的觀念與建造,更要學習和提倡一種建立在以地方文化差異性認同為根基的生態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的價值在中國被貶抑了一個世紀之久,而中國的快速發展付出了過大的資源與環境代價。在我的視野中,未來的建筑學將以新的方式重新使城市、建筑、自然和詩歌、藝術形成一種不可分隔、難以分類并密集混合的綜合狀態,所有那些以全球商業化價值為歸依的過大的城市和過大的建筑終將瓦解。
(王澍作品|寧波博物館)
我相信,一種將超越城市與鄉村區別、打通建筑與景觀、強調建造與自然關系的建筑活動必將給建筑學帶來一種觸及其根源的變化??沙掷m與經濟相結合的考慮將為建筑學從傳統景觀意識到現代感覺的變化注入新的觀念和方法。
本質上,現代建筑都是工程師式的建筑,從一種幻想出發,設定想要的材料,設定一種工作方式,即使這種材料遠在千里之外也在所不惜?;蛘邽榱私档湍芎模M行更復雜的材料與工藝制造。我更喜愛工匠的態度,盡管并不排斥材料研究與工藝試驗,但工匠 總是首先看看有什么現存物可以利用,什么建造方式對自然破壞最少。好的建筑應該建造簡單,易于維護,并應根據地方的實際經濟、技術、造價、建造體系和建造速度采用合適的技術。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出發點,現代建筑師總是認為,建筑創作的好壞取決于方案的哲學思考,很少去想的是,工作方式和職業體系有著更基本的哲學決定性,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高速建造的特殊時代,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數量,意味著建筑師的工作幾乎是粗暴地影響著廣大民眾的生活,這就要求建筑師必須對自身的職業有獨立的批判態度,建筑師要有清楚的世界觀和德行。
(王澍作品|茶室)
近年來,我提出“重建一種當代中國本土建筑學”的主張,寧波博物館的設計就是這種主張的探索和具體實踐。意味著從當代現實與觀念出發,首先取決于以自然之道為約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為沉 思對象的景觀詩學為背景,重新審視熟悉的建筑學體系。對“自然之道”的認識與體驗,將重新成為設計與建造活動的出發點。博物館從設計語言上看,重點表達了“介于自然與人類之間的”的觀念,平面是簡潔的長方形集中式布置,但兩層以上,建筑開裂,微微傾斜,演變成抽象的山體。這種形體的變化使建筑整體呈微微向南滑動的態勢,場地北部為一片水域,建筑因而具有剛從水中上岸的意向。而在建筑內部,兩層以上為一高低起伏的公共活動平臺,從建筑整體分裂出的5個單體,和而不同,圍繞這個平臺,又成傳統城鎮的格局與尺度。傳統中國關于“山”、“水” 與建筑關系的美學被有深度地重新轉化了。我曾經說這棟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畫家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這么說,而是如何讓人直接在現場體會到。
[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之所以要探索一種中國本土的當代建筑,是因為我從不相信單一世界的存在,事實上,面對中國建筑傳統全面崩潰的現實,我更關注的是,中國正在失去自己關于生活價值的自主判斷。所以,我工作的范圍,不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關注的是那個曾經充滿了自然山水詩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至于借鑒西方建筑,那是不可避免的,今天中國所有的建筑建造體系已經完全是西方方式,所面對的以城市化為核心的大量問題已經不是中國建筑傳統可以自然消化的,例如,巨構建筑與高層建筑的建造,復雜的城市交通體系與基礎設施的建造,作為主流的鋼筋混凝土現澆建造體系。不過,我的視野更加廣闊與自由,例如,我會越過西方現代建筑的抽象概念,與它實際存在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的建筑現實去對話。對中國自身的建筑傳統,我也保持同樣的態度。這樣一種不同的建筑學,需要從最基本的問題重新入手,建筑師在今天都喜歡把“自然”掛在嘴上,但多是抽象地談,形式的談,象征的談,卻幾乎沒有可以重新進入真實的自然事物的方式。
(王澍作品|寧波博物館)
就最基礎的建造問題來說,當然,我們不得不想辦法把傳統的材料運用與建造體系同現代技術相結合,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傳統技術,這也是我在使用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體系的同時,大量使用手工技藝的原因,這不僅是中國建筑遇到的難題,也是全世界正在向現代性轉型的地方都困惑的難題。技藝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傳統,是地方文化差異性的根基。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傳統, 傳統必死,而如果傳統一旦死亡,我相信,我們就沒有未來。
【來源:《建筑世界》2012年第5期;作者:王澍,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本文在編輯時有所刪節,按語為編輯所加?!?/span>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